..续本文上一页讲两个小时,大家都可以来听了,这样你们每天晚上来听虽然只能听到一半,可是我们的录音能够在三年之内把全部华严经录成一个完整的录音带,我们来做这个工作,以这个行愿回向他老人家。
经本这一次又印有新的本子,这是美国达拉斯佛教会印的,我已经告诉他,他送我们两百本,将来我们道场经书不会缺乏。那么今天这个本子圆满,圆满之后经本诸位带回家去做一个纪念,这个册子讲圆满了。这是讲到我们如何来回向,怎样成就我们世出世间一切的愿望,这是显经殊胜的功德利益。再看底下一段,“结成回向”,“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偈颂到此地就圆满了,这四句是总回向。由这个地方才能真正显示出菩萨的大慈悲心,大慈大悲普遍地利益一切众生。在前面无论是在长行文是在偈颂里面,我们看到许许多多回向的经文与偈颂,经文当中所以这么多,它的用意就是提醒我们回向的重要性,我们千万不可以疏忽。菩萨念念不忘众生,而且对众生一个最大的愿望,希望大家都能同生西方极乐世界。
李老师往生,我昨天下午跟台中通一次电话,把详细情形问一问,他往生的端相非常之好。前天下午他有几个侍者,年轻学生伺候他的,还陪他一道在外面散步,他老人家就给旁边的人说这一次我真的要走了,因为他说他要走了,说过好几次都没走。说他真的要走了,旁边的人以为还像从前一样的,没有想到他当真走了,所以他是预知时至。他这预知时至很早了,其实两年前就说过,那么我知道他今年要走,但是没有想到他这个时候走;两年前他讲经的时候曾经说过,他说我讲经只再讲两年我就不讲了,他不讲就是走,这一定的道理,所以到今年确确实实满两年了,跟他所讲的完全相符合。而走的时候是早晨,昨天早晨五点多钟吉祥卧,安静念佛往生。昨天、今天是台中他自己比较接近的学生在他家里帮他助念,帮他念佛。从明天起,就是十五、十六,三天,老人家的遗体要移到台中莲社,供四众同修瞻仰三天。十七号的晚上大殓,大殓之后要停四十九天,大概台中要给他打七个七,念四十九天佛再举行告别式,再举行火化。
所以我到美国的时间,我飞机票都订好了是十八号,我说需不需要改期呢?他们那边告诉我不必改期了,叫我参加大殓就可以了。所以我预定我们此地是十七号星期四到台中去,我们图书馆同修中午在那边给他人家上供,下午我们在他遗体旁边给他念佛,晚上参加大殓之后就回来。现在馆长、陈??居士他们在研究交通的问题,刚才馆长也宣布了愿意参加的在我们柜台上报名,如果人数多,我们就雇一辆游览车我们团体去。那么老人这两年因为体力比较衰弱都不常见客,所以有许多同修没有见过,也有同修到台中见不到他,那么这是我们有机缘见最后一面,愿意去的请登记,我们好统一办理能够统计人数。那么他老人家在走之前嘱咐大家,这是最后的遗教,就是一心念佛,求愿往生,这两句话听起来老僧常谈,这是他学佛、他大概三十一、二岁开始学佛的,今年九十八岁,将近七十年他修学的心得就是一心念佛求愿往生,我们能照这两句话去做决定不错,决定不会错的。
所以真正修行想了生死、出三界,想成佛作主,唯有求生西方极乐,而且要像普贤菩萨发大愿,愿一切众生快快地都生西方极乐世界。再看下面经文,“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于如来前,说此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已,善财童子踊跃无量,一切菩萨皆大欢喜。”这是总结。这一小段是说与会的大众听完了普贤菩萨的偈颂,人人都感到法喜充满。“如来赞言,善哉善哉”,这一段我们要看看小注。“此品能说者,普贤”,普贤菩萨说的。“所说者行愿。能导者”,就是指导我们,带著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那是“普贤十大愿王”。我们所归的目的地,“海众归极乐”,这正称如来的本怀,所以如来在此地赞叹善哉善哉,与佛的本愿完全相符,这个意义非常之深,我们决定不能疏忽。
正宗分到此地讲完了,下面是本经的流通分,科题里面“经家归功”,第一个是“功归佛说”,“尔时世尊与诸圣者菩萨摩诃萨,演说如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胜法门时”。在这一段里面就清凉大师他老人家在全经之中,把这一卷抽出来单独流通,所以叫别行,从这个地方起是别行流通。演说如是不思议解脱境界,这是指全经四十卷华严,是指这个。在四十卷里面有本会、有末会,如果就流通义上来说,整个末会也可以算得上是流通;如果就全经来说,这四十卷就是整个华严经的流通分,入法界品有三十九品,这最后一品,因此以下的经文是我们这一卷的流通分,别行的流通。
功归佛说,凡是菩萨所说的都是佛所说的,我们在前面所看到的,如来赞言善哉善哉,就是菩萨所说的,佛完全同意了,佛同意了就等于是佛说的,何况菩萨在说法之前一定要求佛加持,求佛加持就与佛所说没有两样。所以在没有成佛之前所宣说一切法门都要归功于如来加持,有这个意思千千万万不要忘了,还有学生纵然是他自己的创造、创作,送给老师看过,老师给他印证,那就是老师的了。这在现在明明是我的,怎么是我老师的呢?现在人太不客气了,古人尊师重道不敢说自己的,为什么呢?老师教导出来的嘛!法身慧命依托于老师,这一点我们也要懂得,跟菩萨所说的全是佛说的意思相当。我们要懂得不可以贡高我慢,这有一个很大的好处也是破我执、破名闻利养,你说这不是我的,老师教我的,佛菩萨如此说,连孔老夫子都如此啊!孔老夫子一生你看他老人家所说的述而不作,他没有创作,他都是传述前人的,古圣先贤的,你看孔老夫子多么谦虚啊!可是后人还是尊称他为至圣先师,所以我们要懂这个道理,功归如来。
再看下面一段经文,“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诸大菩萨及所成熟六千比丘”,这是一类,因为这一段文里头有四类,这是第一类。“弥勒菩萨而为上首,贤劫一切诸大菩萨”,这是第二类。“无垢普贤菩萨而为上首,一生补处住灌顶位诸大菩萨”,这是第三类。“及余十方种种世界普来入会,一切刹海极微尘数诸菩萨摩诃萨众。”这是第四类,这给我们说出法会的殊胜庄严不可思议。本经的对象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以这些菩萨众,我们看了决定不怀疑。现在在此地看到有六十比丘,比丘是小乘众怎么也参加了这样殊胜的法会呢?诸位要看前面两个字成熟,凡是成熟就是回小向大这才算成熟,所以是大比丘众。成熟的比丘就是阿罗汉回小向大,他也回小向大取圆教初住位实在不难,因为他的善根深厚,一回头就是破无明见本性。
那么这六千比丘在我们四十卷的第一卷里面说得很清楚,是以舍利弗尊者为上首,舍利弗在比丘众里面智慧第一,这是受文殊菩萨的教化,回小向大,发的大道心。在我们这段注解里面,“舍利弗劝令归依文殊”,这就是回小向大。“文殊如象王回旋,观诸比丘,为说十种无疲厌心。”这一段文是摘录在大疏,大疏我在此地今天也介绍给诸位,就是别行疏钞,这一段文在这个本子里面八百四十一面,它这里已经是摘录出来在此地,我在此地跟诸位略说一说,这十样我们都要学的,都应该要学的。“一积集一切善根心”,我们要注意要认真地来修学,修自己的善根心,善根心是无贪、无嗔、无痴,这叫三善根,世间所有的善法都从这个地方生的,所以它叫善根,世间法的善根。出世间的善根当然不能离开世间法,决定不能离开世间法,所以出世间是以世间善根为基础,然后再加上一条,出世间善根只有一个精进。
这我也讲得很多,进就是进步,不退转,天天要努力求进步;精进纯而不杂,那就叫精,不但要进步,要精进,精纯不杂地这样进步才能够成功,这就是菩萨的善根。所以大家在六波罗密里头特别要注重精字。所以我讲四缘、讲无间缘,无间缘就是精进,不间断就是进,不夹杂就是精,这是必须要记住,千万不能疏忽,不能迷失。第“二见一切佛承事供养心”,这正是善财童子在本经里面显示的法门,你看看五十三参,他对每一位善知识都承事供养,这个了不起。可是他所修学的还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绝没有改变,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我们修这个法门,对于不同的法门要称赞,对于修学不同法门的人,我们要供养。供养并不只四事供养,礼敬也是供养,赞叹也是供养,恭敬也是供养,要懂得这些道理。对于其他法门绝无毁谤,绝对没有轻视,晓得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要知道这个原理。第“三求一切佛法心”,那就是参学。对于一切佛法我明了,诸位要记住,明了而不能夹杂,这就是善财示现给我们的榜样,他是家家都去参访,样样明了,如如不动,就是金刚经上两句话他老人家做到,外不著相,内不动心。既不著相,为什么要去多看呢?你不看你不明了,看了就明了。看了不著相,看了不动心,这才叫真正的参学,这是修普贤行。
“四行一切波罗密心”,一是一切法,波罗密是圆满的意思,什么一切呢?我们从早到晚生活上的一切,指这些。穿衣吃饭,待人接物,样样都与华严境界,都与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完全相应,这就叫行一切波罗密心,要懂这个意思你才会修行。第“五成就一切菩萨三昧心”,三昧是正受,简单地讲就是金刚经上所讲的如如不动,不动就是三昧。三昧为什么又说一切呢?的确很多,譬如说你见到财不动心,那是财三昧;见到色不动心,那是色相三昧;见到名不动心,名利三昧。所以境界里面这些事事物物无量无边,样样都不动心,那就无量三昧,是这个意思。第“六次第入一切三世心”,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三世是过去又有三世,有过去过去、过去现在、过去未来,于是乎就有九世了。九世里面每一世又有三世,重重无尽,这是华严境界。
你要不相信,你不信,你也许有这个经验;你会不会作梦?我也作…
《普贤行愿品讲记(净空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