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四果才是真正的果地,那么他所有的功德我皆随喜。
一般讲功德是讲定慧,那么戒算不算功德呢?如果这个戒,因戒得定,那个戒是功德;修戒律而不能得定,那个戒是福德,就不是功德了,它所感得的是人天福报,那么这是功德与福德我们必须要能够检别。要修学真实的功德,这就是说的戒定慧,如果从义理上来讲就是修觉正净。觉正净的定义、形象一定要搞得很清楚,为什么呢?因为在现前这一个时代我们佛法是衰到了极处,这是我们必须要觉悟的,佛法衰到极处的时候,众生必定有很大的苦难,不可以不知。现在这个时代跟楞严经上讲的完全一样,妖魔鬼怪也都出家了,也都披上了袈裟,也都在那里讲经说法;那是邪,那是正,你没法子辨别;在这个时代你能够遇到正法真是你前生多生多劫修积的善根福德因缘,你能够接触到正法。
但是接触到正法你相不相信呢?很难讲,为什么?邪太多了,信邪的人太多太多了,那么多人信他大概是真的?恐怕是有点东西?这里虽然讲正法,没几个人,恐怕这个靠不住;你还是要走邪路,这个难啊!这个时候是确确实实法弱魔强,那么你这一生跟到魔去学,这一生必定空过。那谁是魔呢?谁是佛呢?这个话很难讲,刚才讲了,魔王力量太大了,徒众太多了,势力强大,你得罪他可是招惹了很大的麻烦,所以真正善知识对魔王也不会说的,也不, 会告诉你某人怎么样,不会讲的。那么众生跟到魔去,那没有法子,他自己没有善根,那有什么法子,只好让他去了。所以看到他堕地狱,看到他堕火坑,没法子救他,不救他随他去还好一点,你愈救他,他造的罪业愈重,诽谤正法;他反抗,他信邪他不信正,他赞叹邪诽谤正。所以在这个时期佛菩萨不出世,道理就在此地,这个世间乱了,佛菩萨离开了,走了;诸位一定要记住历史上有教训,印度乱了,佛法到中国来了;中国再乱了,佛法又到别的地方去了。
你看在佛经教里面交代后世弟子,邪见稠林,不转*轮,众生知见都是邪知邪见,这个地方不能讲经说法,不能弘法,应当要远远地离开。守护正法就守住自己,等待因缘,那么一生当中遇到一个两个学生,能够传授下去,好好地保持到,到将来魔的力量弱了,法有机会弘扬的时候,下面再发扬光大。这个事情不是在一生的事情,达摩祖师到中国来的时候,那时就不行,他就没有法缘,那么只好等,等到一个慧可传给他;慧可也没法子弘扬,也在那里等;等到道信,一个传一个,一直传到第六代慧能大师,这个因缘殊胜了才能发扬光大。所以他们一代一代地守住,能有一两个人守住就好,命脉就不断,虽然不能发扬光大,正法命脉不断。正法决定叫我们自己得清净心,就是觉正净;凡是邪法必定是与这个相违背的,你修学的时候你心得不到清净,你见解不是正确的,你心地是染污的。如果诸位能从这上去观察,邪正就不难辨别了,这是一种智慧的观察,违背了觉正净,绝对不是正法;能够叫我们觉正净天天增长,叫我们迷邪染天天减少,这决定是正法。
所以在今日之下,我们唯一可以依赖的,一定要依赖经典,要依赖古大德,现在的人靠不住;我们学印光法师,学蕅益法师,学莲池法师,决定没有错。他们的著作都流传在世间,著作很多,只要依个一种、两种就行了;我这个道场就是依祖师的法门,我们修净土依莲池大师的弥陀经疏钞,依蕅益大师的弥陀经要解,依印光大师文钞里面的开示,我们走这一个路子,循这一个目标去努力,不是这三个大师的东西我们不看,纵然要参考也参考古大德的一些著作,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唯一能够避免邪魔外道扰乱的一个办法。今天这个世间是险道,非常危险的道,稍稍不留意就走入了邪途、岐途去了,所以说护持正法谈何容易呀!所以随喜决定随喜别人的善法,决定把别人一切恶法,从自己见闻觉知里面扫得干干净净。
正如前面我跟诸位提的六祖大师的开示,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不见,实在讲就是心里面不执著,不执著别人的过失,不说别人的过失,心里面没有别人的过失,口里头不说别人过失。但是别人的过失清清楚楚,不是不知道,如果完全不知道,那你是个白痴,你是愚痴,连善恶好坏都不分了;自己心里清清楚楚,可是绝不执著。不执著是没有嗔恚心,佛对于魔没有嗔恚心,魔把佛法破坏尽了,佛也没有嗔恚心。其实魔那有那么大的力量呢!真正把佛法破坏尽了,魔是个带头的,是众生没有福啊!众生要亲近魔,把佛法灭掉了,那有什么法子!是因缘和合,众生要不听邪,魔有什么能力?魔没有能力呀!众生修邪是自己毁自己,那有什么法子呢?那么换一句话说,你要成就是你自己成就自己,你要毁灭也是你自己毁灭自己,所以佛眼睛里面看得清清楚楚,决定没有嗔恚的念头,他也不会责备人的,那么像这些地方我们应当要明了,应当要随喜要学习的。
南部我不知道这个法师住在什么地方,好像是在台南高雄一带,有一位老法师年岁很大了,开心法师;我这次回国来跟他见过一次面,很难得,正知正见,真正不容易;这个人虽然看起来很土,没有念过书,没有认识什么字,他是斌宗法师的徒弟。像这样正知正见的人,很少见到,我是这么偶然一个机会见了面谈了几句话,觉得很难得,不容易,很不容易,诸位将来有机会可以向他请教请教。
再看下面经文,“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不学菩萨就不能成佛,前面讲实在讲它都有道理,为什么呢?一切众生根性不相同,志趣不相同。譬如有很多同修,他就不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人各有志嘛!还有很多众生,他不愿意成佛,不想成佛。有一些人,我当个罗汉就好了,他的志愿就这么大嘛!还有的人连罗汉都不愿意当,我来生在人天就好了,做人蛮好嘛!他喜欢做人,喜欢享天福。所以佛随著众生的愿望,都能叫他满愿;你随喜六道之善,得人天福报;随喜二乘可以证阿罗汉、辟支佛果;随喜菩萨可以成佛,佛真是大慈大悲,对于一切众生没有一丝毫的勉强,你愿意到那里去,你就到那里去。佛决定没有名闻利养,决定不要我这个道场要多少人,要多少徒众,要怎么样。佛没有这个念头,并不以此为殊胜。
所以道场的庄严殊胜不是人多,是什么呢?这个道场就是一个人住个小茅篷,身心清净第一殊胜,是以清净为庄严,以清净为殊胜。菩萨是效法佛的,是不畏难,不怕苦,帮助一切众生。所以菩萨的事业太广大了,世出世间所有的事业几乎都是菩萨事业,尤其是我们在华严经五十三参所看到的,五十三位善知识代表世出世法各行各业,全是菩萨事业。难行,无论在那一方面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像布施,不但外财能舍,舍得很干净,头目脑髓都能舍,没有一样不能舍的。人家向菩萨乞求,菩萨没有说不满众生愿的;众生没有乞求,菩萨主动地布施,我们要晓得这个道理,这是我们应当要随喜,应当要学习的,要效法菩萨舍己为人。
我们今天六根的作用,都是为众生而施舍的,我们每一天读经要用眼睛读经,为谁呢?为一切众生,舍我们的眼力布施众生,这怎么说呢?如果不是为众生讲经,开导众生,利益众生,我读这个经干什么啊?我不要读啊!我一天到晚念一句阿弥陀佛,我决定往生,我看这个经干什么?用我的舌根每一天在这个地方讲经说法劝勉大众,这个也是以舌根布施给众生,六根的身分是这样地布施众生。诸位要记住不是说众生要眼睛,眼睛割给他;众生要我舌头,舌头割给他,不是这个意思。用我们自己的身分努力从事于帮助一切众生的工作,这个就是舍,舍眼、舍舌、舍你的头脑,你要思维要去做,双手要去做,舍你手;你脚要走,舍你足,一切身分统统布施掉了;无条件地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个难,的确是很难,难行能行,要明白这个道理。
如果我一切造作是为利益、为报酬、为自己,那就不是布施供养了;布施供养是没有想到对自己的报酬,没有。那么如果众生不供养,不供养舍尽了就没有了;如果众生有供养,有供养就舍不尽,永无中止地修布施,修随喜,这个叫行菩萨道,菩萨念念为一切众生。那么像我刚才所说的,我们把众生暂时把他放在一边不理会他了,我们老实一心念佛,先到西方极乐世界成就之后再倒驾慈航再来,行不行呢?行,不是不行,的确行。可是这个里头有一桩事必须要明白,在没有缘的时候可以,我想帮助别人,他不接受,那只好暂时舍弃,自己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如果有这个缘分那就不应该,我愿意帮助人,有许多人乐意接受,这个时候你必须要牺牲,要行菩萨道。这个事情是外面缘成熟与不成熟来决定,而不是自己决定的。
像印光大师住世的时候,他老人家一生没有法缘,印光大师讲经没有人听,我想可能是他是山西人,山西口音太重,在南方讲经没有人能听得懂,这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可是他讲经没有人听,他用另外一个方法,他用文字,他的文字也很巧妙,都是给人写信,所以他不是对大众的,他对某一个人的。那一个人向他请教,提出些问题,他一定很详细地在文字上说明,所以以后得力于在家的弟子把这些信件收集起来,都公开了,在报纸杂志上公布了,这才让一切大众普遍都得到利益。你看他的东西全部都是书信,文钞里头都是书信,到以后大家知道,对他景仰尊重了,所以以后有些序文请他来写,他也很乐意,所以一生以文字来弘法,像这些地方我们都要明白,都要随喜;讲不行,没有人来听,用文字,那么现在还有录音录影都可以利用。不能对多数人,对一个人对两个人也行,菩萨总是尽到了弘法利生的行愿;这个路走不通,走另外一条路,条条路都走不通,赶紧念佛求生西方再乘愿再来。
但是要晓得还得要与众生结缘,这点很重要,所以佛不度无缘之人。为什么有的人法缘那么好呢?缘结得多;…
《普贤行愿品讲记(净空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