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体会,也很难懂得,我们还用作梦作比喻。
如果你一旦发现了我是在作梦,你想一想梦中所有的境界是不是都是你自己?梦是你自己心变的,那么梦境里头那一法不是你自己,梦中有你自己的人,也有别人,也有山河大地,你想想看那一样不是自己!这个时候全心即梦,全梦就是心,心是体,是能变;梦境是所变,是相分,是现相。佛法里面常讲的,全妄即真,全真即妄;真是讲心,能变的是心,是真的,所变的大境是妄的,真妄不二,真妄一如,入这个境界就叫证得了清净法身,法是万法,万法就是自己。
所以到了一念、一心,这个一心讲理一心不乱,到理一心不乱的时候,他是什么是自身?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自己,这叫法身,法身不生不灭,我们那一个都有法身,可惜你迷了法身,悟的人是悟法身,迷的人迷法身,所以说迷悟不二。迷的是这个,悟的也是这个,并没有说悟了会多一个,没有,迷了会损失一点,没有;你迷的时候一样也不少,你悟的时,一样也不多,也没有增加一点儿,迷悟不二啊!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讲这么一桩事情,入这个境界得大自在,解脱就是自在。及威力,这一句就是讲受用净,威是威德,也就是能力,不可思议的能力,这个宇宙万有没有一桩事情你做不到的这个能力,这个能力是自性的本能。
譬如我们常常读西方净土,华严经里头所显示的更不必说,西方净土常讲的那边是七宝池八功德水,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衣食自然,想吃什么东西,这个东西马上就摆在面前了,这就是威力。吃完了之后,它变化掉了,也不要去洗就没有了,吃完了就没有了,也不要洗碗洗碟子,用不著。这个道理今天科学家的能与质的转变,我需要用了,把能力变成物质,我来享受;我不要用了,物质马上又恢复能力,没有了,这个多自在!我们今天科学家晓得这个理论,但是不知道怎么变法,佛告诉我们怎么变法呢?一心就能变,我们现在用妄心,不行,变不出来,一心就恢复这个能力了。我们今天远一点距离要坐飞机,还要飞上多少个钟点才能到,你看用一念,尽虚空遍法界一念之间他就到达了,不须要藉任何机械,一念之间就到达了,这个地方身体不见了,那个地方身体现前了,妙啊!实在太妙了!速度是远超过了光速,这说的威力,威力清净,所以在这个里面是无有一法而不清净。
这两首偈可以说把净土的体相用都给我们说出来了,注解希望诸位自己去看。再看下面一首,“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一世庄严刹,十方尘刹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所有未来照世灯,成道转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诣而亲近。”这是讲“承事愿”,就是亲近诸佛如来,或者我们讲亲近一切善知识,意思都一样的。前面这一首完全讲境界,“一毛端极微中”,这是太小太小了,前面我们说过微尘,微尘已经很小很小,在金属里面可以通过的;金属我们现在讲密度最大的,在这么大的密度里面它还是可以自由通过,没有障碍,可见得微尘之小。极微比微尘更小,在佛法叫邻虚尘,没有比这更小了。微尘再分就叫做极聚极微,极聚极微再分就是极微之微,此地就是极微之微,佛法常讲的邻虚尘,与虚空做了邻居了,就是不能再分了,再分就没有了,就是虚空了。
这样的微尘里面还出现三世庄严刹,刹是刹土,刹是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佛的教化区,清净庄严的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在那里?在极微之微的里面,极微之微的微尘没有放大,大千世界也没有缩小,大小不二,这个品题就是入不思议境界,就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但是我们应当要相信这是一个事实,绝不是妄语,是佛的现量境界,不是从理论上推测的,确实是现量境界。“十方尘刹诸毛端”,像前面所说的那是一毛端出现的三世庄严刹,十方像这样的毛端极微是无量无边,这些毛端极微之中所现的当然是无量无边的三世佛刹,普贤菩萨说他都能够深入,都能够参与去庄严诸佛净土;像我们念回向偈庄严佛净土,他是每一尊佛的净土他都到了,一个也不漏,诸位要晓得这些都是从一心里面所显现的,一心是宝啊!世间那些财宝是假的,一心是真正的宝,应当要修一心。
“所有未来照世灯”,照世灯就是指佛,佛的别号。“成道转法悟群有”,这些诸佛示现成道的时候,像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示现成佛,示现成佛之后必定就是教化众生,转*轮,转*轮就是教学,前面跟诸位说过了,教学的目的是觉悟群有,有就是指众生。众生,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我们常讲这三有;有是有业因,他就要受果报,你有欲界的业因,你就到欲界去投生受生;你有色界有,那你就到色界天去做色界的天人,所以称之为群有,佛说法令三界六道一切众生开悟,这是佛陀教学的目的。“究竟佛事示涅槃”,教学圆满了,教学这个事情完毕了,最后示现入般涅槃。那也许有人要问了,我们这些人都还没觉悟,佛为什么不常住在世间,教了那些人,把我们漏掉了,他怎么可以说是教学圆满了呢?教学究竟了呢?诸位要知道佛来这一次,当时讲根熟的众生,他的对象是那些人,那些人个个都得度了,他教学就圆满了,我们这些人根性太生疏了。
好像譬如我们种果木树,我们今天到果园去采果子,我们一看树上那些熟了,我们就先采了,采完了,我们就回来了,还有没有熟的,等下一次再去。那么释迦牟尼佛当年出世的时候住世八十年,应该得度的就是根熟的众生,一个也不漏统统度了,剩下我们这一些生果没有熟呀!所以他采不去。虽然生的,佛还有正法、像法、末法,还有这三个时期,佛法还留在世间,就是经教遗留在世间;如果在这一段期间当中根熟的也能得度,佛虽然不在世,依照佛的经典来修学一样成就。那么现在根熟的人是什么样子呢?其实根熟的人看得出来,具足百分之百的信愿,这个人就是根熟了;如果对这个还有怀疑,他根还没有熟,还要等到下一次。
如果今天你在佛法深信不疑,尤其是净土这个法门,佛灭度之后真正能接引根熟众生,诸位要晓得只有这一门净土法门。禅行不行?不行,其他任何法门都不行,只有净土法门。所以佛在大集经里说末法时期净成就,所以多少在禅宗大彻大悟回过头来专修净土,密宗许许多多大德也修弥陀法门,诸位一定要懂这个道理,对于净土法门深信不疑,发愿求生,这一生当中没有不去的。只要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得度了,跟释迦牟尼佛当年度他们那些弟子,那种成就没有两样;不但没有两样,在我自己感觉当中比他当时度的那些弟子还要殊胜,成就还要殊胜。为什么?那些人是佛亲教才得度的,我们现在是从遗教当中也能成就,这换句话说自己善根、福德、因缘远超过佛在世的那些声闻、缘觉,确确实实超过。如果你信心不足,愿力不切,那你就不行,你就不如人;你果然是深信切愿,超过当年那些罗汉们。
那么再跟诸位说明根熟的相决定不夹杂、不间断。昨天有一位老居士给我说他看到了一本杂志,杂志里写的六祖大师出世的那些神奇的故事,他来给我说,要拿来给我看。我就告诉他我不看,我也不要听。他说为什么?我说我一句阿弥陀佛就好,六祖大师怎么示现他的,与我不相干。他说那这些杂志那么多人看?那是他,我不看,我只一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不要说连杂志都不看,我跟诸位说过了我现在除了华严经跟弥陀经之外,我什么经都不看,看多了,夹杂了;心已经不清净了,还要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那不叫自找麻烦吗!古人讲得好,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我们今天不但事少知道,人也少认识,连经文都少看。佛的千经万论不是给一个人看的,不是给你一个人看的,你看看佛所讲的一些经都是那个人启请,一说他就开悟了,他就证果了,可见得一部经是对一个人的根性,不是对我们说的,我们在一切经里头对了自己的根机了,一部就够了。
有一部弥陀经行了,足了,那么我用华严经是助修,帮助我修净土,弥陀经是正修,正助双修。因为常常可以展开华严经来对一对自己的境界,华严经上说得详细,我们现在自己功夫进展到什么境界了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华严经是我们现在的净土,你要是入了华严,现在是净土,我们这是凡圣同居土,我住的是净土,你们住秽土,我住净土。西方极乐世界是未来的净土,现在已经净了,未来当然更净;现在不净,想未来能得净土,不大容易,所以现在就要得净土。这是给诸位说明什么叫究竟佛事,佛事就是教化众生,究竟就是圆满。所以我们自己要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根熟的众生,这个最重要;别的人有没有根熟,那不重要,自己有没有根熟,这一生是不是决定可以往生,我们这个身是不是在娑婆世界最后身,这个重要,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
当你要是帮助别人,助佛弘化的时候,接引别人,你看看那一个人根有没有熟,你也从这里观察;他的信心坚不坚定,愿力恳不恳切,修行夹不夹杂,如果修行真的深信切愿,不间断,不夹杂,这个人上上根性。要修多久有成呢?三年一定有大成就,不要多,三年决定有大成就,有不可思议的成就;不成就你去检讨一下总是或者是信不深,愿不切,行里头夹杂。夹杂世间法不行,夹杂佛法也不行,世出世间法都不能夹杂,你才能真正成功。末后这一句是总说,“我皆往诣而亲近”,普贤菩萨亲近承事诸佛如来,也没有一尊空过了的,这些文全都是给我们讲不思议解脱境界。
再看末后第十“成正觉愿”,文一共有三首,“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门遍入大乘力,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遍净庄严胜福力,无著无依智慧力,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积集菩提力。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这个文里头有十二力,前面九种是讲业用,后面三种是结因成果,这个注解里面有。在业用,业就是事业,换一句话说就是我们现在讲的…
《普贤行愿品讲记(净空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