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唯识与中观▪P46

  ..续本文上一页境界永远存在,一念万年,万年就是这一念。这个中间不是四个字连起不连起,佛的念就是这一念定住了。这样叫“念住”。

  那么念佛念到这样,所以叫做“念而不念,不念而念”,怎么不念而念呢?这个时候,你不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四个字不要连,名号不连,你心念、第六意识心念念念在佛上嘛。自然只有佛、只有佛……一路到底的,没有动过的,这叫念住。念住就是念佛的人讲“一念万年,万年一念”,就是一心不乱了。就是这一心一念。就是佛的这一念。乃至四个字已经没有跳动了。那么定久了、定久了一路一路进步啊,身心起变化。你要晓得,现在无想定是属于三禅的境界呦!属于三禅。

  你们《三界天人表》一定搞熟哦。大小乘学佛,三界天人、六道轮回没有搞熟,你白搞了的。哪一禅的境界是合于哪一天人的境界。后来中国儒家所谓讲“天人之际”,就是这个东西呦。我们在座学佛同学搞清楚哦。常常一问你们,天人,哎,这一天“遍净天”在哪里?你就搞不清了,“少净天”在哪里、“少光天”在哪里?搞不清楚了。他化自在天在哪里?你搞不清楚了。所以像密宗有些佛像啊,是他化自在天的境界的那些天人的像,当然不是人间的像。这要搞清楚的。

  现在我们回转来,讲本论,就是本经:“立无想名”,所以这个境界“令身安和”,身体已经安和。你要晓得看经典不要马马虎虎,经典文字只好这样记载。我们身能够安,在座我看哪一个人敢说自己身体安哪?一点都没有难过、头脑清楚,做得到吗?做不到的。不是这里不舒服,那里难过,或者身上这里有一块,那里不舒服,胃肠消化不良,都是身不安哪!身安已经很难,和更难。

  六脉平和,所以你看中国医学上、道家有个故事。有一个人卜卦很灵,学《易经》里头一个故事,灵得不得了。结果感动了一个神仙,这个神仙叫吕纯阳,神仙来了,晓得他卜卦很灵;这个人卜卦还会医,医药灵,反正医、命、卦都很好,他自己也认为是半仙之份。结果呀,这个吕纯阳来了,感动来了,晓得有这么一个人。当然吕纯阳已经是道家修成的人,故意变化成一个病兮兮的人,让他来看病。这个卜卦的先生医理很高,把他脉一拿,看完了一笑,合合掌,不开方。“哎,你怎么不出方呢?”他说:“何必呢?你何必来试我啊!”那么他就问他:“那我的病怎么样?还有救还没有救?”那他说了两句话:“六脉平和,非仙即怪。”不是神仙就是妖怪。他说:“但是先生呀,你不是妖怪,你是仙,你不要试我。”他自己把卦台一放,就出来给他一跪,就拜师了。吕纯阳被他揭穿了,哈哈一笑,只好把他带走了,这个徒弟就那么收了的。

  所以医学道家讲“六脉平和”,非常难。这就是讲,得了无想定到了三禅这个境界,出定以后六脉平和。“六脉平和,非仙即怪。”不是神仙,就是妖怪。其实呀,妖怪也就是神仙。因为人啊对自己待遇好一点,所以我们人修道成功叫做“仙”;狗啊、猫修成功了,就叫做“精”;那些鱼啊、泥鳅啊修成功了,就叫做“怪”。其实以怪同精看我们,我们修成功了也是“人精”而已啊!几个名称不同。啊,所以我们注意这四个字,特别注意!所以得定的,到了无想定,“令身安和,故亦名定。”注意啊,这八个字!不要打坐啊,现在要看书,不然你就白在这里搞了,将来回去呀,“哎哟,我听是听过,又看不懂!”那又搞何必一次一听呢!

  “令身安和,故亦名定。”所以注意,修定的人你说自己打坐定,哪里得了定?身不安不和不算得定,不可能的。你坐这里,身体安不下来,这个腿最多你坐两个钟头也不舒服了,这身不算安、不算和啊!所以你没有得定。“令身安和,故亦名定。”所以叫做定。这就是说,心理意识是无想,一切思想停止了,得了第六意识三禅,可是身呢又安,舒服极了;和,百病都没有了。所以这个境界叫做无想定,“故亦名定”。

  那么下面告诉我们,“修习此定,品别有三。”你们要注意哦,他说修到无想定,阶级还是不同,就是程度不同。“下品修者”,最低的,“现法必退,不能速疾,还引现前。”什么叫做得到无想定了?下等的成就就是说,有时候一下、一打坐、好的时候,身心安和,思想完全没有,舒服极了,进入无想定。但是啊,孩子叫你“爸爸,妈妈,下来啦!给我拿点学费报名啦!”你学费一拿以后再一上坐啊,我的妈!身不安和了,无想也做不到了。这叫无想定退掉了,所以“现法必退”。

  “不能速疾,还引现前”,不能很快地马上又进入无想定去。又要慢慢、慢慢,再澄清了、定了、再进。所以我讲常常叫你们打坐,你们有时候也很好哇,那是瞎猫撞到死老鼠的!老鼠死掉,瞎子猫跑到前面一下,哎哟,一闻,好,吃到了——不是你抓到的。你说我要入这个定就入这个定,我要入那一种定就入那一种定——行了!说我今天两腿一盘,我要入定去了,你就入定了。你在哪里入定?硬熬啊,叫做煎熬!呵,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呀,下品修到无想定境是“现法必退”,现在就退掉;退掉并不是永远不回头哦,或者过一阵又回转来。“不能速疾”很快地又进到无想定的境界里头,所以这一类人,就是像我们活着修无想定到这个境界的人,那么死后升天的果位呢?生到无想天。

  “后生彼天,不甚光净。”无想天是色界,色界没有肉体的身,没有我们现在欲界的肉体身。色界是光。可是光还是有个身哦,眼耳鼻舌“身”,还是有个身的。譬如我们做梦,梦里也有个身嘛,有个自己。所以呀,这一类的人,下品修到无想天,身光不够亮、不够干净。“形色广大”,很粗,这个人长得很胖,很高,一砣大胖光,一砣大泡,膨,是不是,呵,而且光又是暗暗的,象牙色的,或者黄种色的,或者是同这个非洲人一样,黑光的。啊,就是这样,“形色广大”。

  “定当中夭”,生在天上活不长,半路夭折下来。无想天应是寿命五百劫哦!五百劫哦,不是五百生。这个地球毁了又形成,形成又毁了,一定五百劫,是无想天的果报。但是,无想天不是一定修定的人,一个人做善人,这三界的天人,极力作善事的人,善行行到了,《大学》儒家“止于至善”的人,他念头也清了,所以为善最乐,做善事到了极点,不要修定,念头清了,如果没有悟道,有时候也生这种天人。你要注意哦,所以善法是非常可贵的哦。所以学佛的人光想学佛,心性、性情一切没有转变,善法功德没有建立,休谈了。你以为光打坐就行了,不行的啊!

  现在一个问题来了,已经先告诉你们,生到无想天还是有身哦。色界是光,色界是光哦。这个最后告诉你们,但要注意这个问题。这个“中品修者”,修无想定中乘的人呢,“现不必退”,这一生随时会在无想定中。“设退速疾,还引现前。”有时候这个定境界掉了,但是一用心、一定,就回来了,很快就回来。那么这种死后呢,生彼天当中,“后生彼天,虽甚光净,形色广大,而不最极。虽有中夭,而不决定。”说生到无想天,身体的光明情形,也是比较不太透亮、不太美丽,形色也是胖胖的,但是呀,中等胖,不是胖得那么胖。颜色也不是那么难看,就是色相也是蛮漂亮的。所以人中的丑陋、畜生中的丑陋等等,都是前生的福报功德。一个人长得自己身体少病少恼,颜色就是色相庄严,长得漂亮不漂亮,没有哪一点不是果报;生在天中也是一样。所以呀,这种中品修到无想天的天人,他的命运注定也有半途短命而死的;但是并不一定。因为他既已经到无想天,他再努力一修持,可以转变。不一定中途短命死掉的。[此时引磬响]那么快呀?好像在无想天上讲话一样啊!(一笑)休息。

  修到最上乘的人,“现必不退”,就是假定我们在座的哪一位道友,现在修到了无想定,他随时都会在无想定中,不会退掉了,“现必不退”。因此,这个色身我们这个肉体业报完了的时候,在这个世界业报完了的时候,这段一灵清净,自然就生无想天。所以“后生彼天,最极光净。”那就是在无想天人里头,光明漂亮,形色非常广大。“必无中夭”,那么“穷满寿量”,就是一活无想天上五百劫。五百劫以后堕不堕落呀?三界天人一样堕落,“后方殒没”。道理在哪里呀?就要了解三世因果。譬如我们现在一个人,不管是有善念恶念,下一个恒心,修善、行定,你过去的业报,有恶的业报还是带到的哦,还是带到哦。比如说,你现在,等于说我们一个人,现在尽量地努力,你看外国小说、中国小说都有,中国历史也有,一下做了皇帝,从前犯过法的碰到那些执法人严肃认真的,也给皇帝讲:对不起,以前有个案子你还没有销啊!哈,那皇帝也只好想个办法给他销一销案子。等于我们中国的包公,也打得龙袍,虽然是小说,因为皇帝犯了法了,皇帝妈妈犯了法,那皇帝也有罪,没有办法打这个皇帝,包公就叫将皇帝的衣服穿在那里吊起来拿鞭子打,等于打了皇帝。皇帝只好照办。这个你看到的是小说,这些小说的故事是根据这个因果律来的。所以呀,生无想天五百劫后不进修,进修了果报再转化,慢慢来。“后方殒没”,还是下坠。无想天下堕堕到哪里呢?或者堕在欲界天人,或者变人,甚至于过去的业报来,就是上次给大家提到佛学里头最重要这个偈子:纵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个是因果的道理。

  那么现在说明,“此定唯属第四静虑”,这个定境界属于第四禅天,四禅刚才说过,四禅后面还有四个定境比这个境界高: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个叫做四空天,是无色界的。因为色界的人“灭心”,灭掉这个心念;“成色”,所谓色界还是色界哦,五阴里头就属于,我们大家念过《心经》“照见五蕴皆空”,这个五蕴的色蕴还存在。不过无想天的人,无想天这个“灭心成色”;到涅槃境界,所以真正的佛法,“灭色成心”,那是小乘的涅槃。所以呀,无色界里头是灭色成心了。…

《唯识与中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诗词辑录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