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唯识与中观▪P74

  ..续本文上一页倒进去了。所以修道人只好站在旁边看看,冷眼旁观:哎呀!愚痴众生啊!慢慢来。等它转到这一边来,说:你不要乱跑吧!向这里走!他就转过来了。你现在在头上拉,拉不动的呀!绝对拉不动。这是真的道理。所以呀,“如有颂言”,所以佛告诉我们:

  乱相及乱体,应许为色识。

  及与非色识,若无余亦无。

  切!我的妈啊!玄奘法师啊,你老人家这个文字是要了命了!(一笑)他多两个字都不肯用。不是不肯,因为当时根据它的梵文来,就是那么,他不敢乱加,也不敢乱减。玄奘法师非常规矩。怎么说呢?“乱相”是什么?我们这个心啊、识啊一动,动则必乱,我告诉你,心念一动、动则必乱。因此啊,世界上有佛法一样,各个宗教、一切的修道方法,只有说以静为基础,最后也是静。所以非静、非修定不可。不能修定是不能得道,理由在此。这个世界一切物理世界越动,“动则易乱”,一动就容易乱;也可以说“动则必乱”,第二句话。第一句话我说的:动则易乱;第二句话:动则必乱。一动是必定乱。第三句话:越动越乱。就是这样三步。乱的现象当中你就看出来了,乱到快速到极点,你觉得不乱。譬如你看一个电风扇、任何一个机器,一开始开动的时候,你还看得出来,它那个电风扇还有扇叶子;等到最后停止了,它慢慢你就看到扇叶子;到它最快的时候,你就没有看到电风扇里头有扇叶子了,也没有看到是一片了。你要知道哦!所以我们自己你们打坐的时候觉得今天有进步、心很静。告诉你哦,一点都没有静哦!你还在乱呢。不过因为你自己观察不清楚啊,在比较相似的、缓慢的动,你觉得很定、很静——错了。所以你们修道学佛的人要注意哦!没有这个智慧,没有不走错路的。认为我也很静、也很定,你是在一个动乱的另一个动乱。真做到了绝对静,就是《法华经》上所讲的境界:“静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包含了整个的虚空,宇宙都包含进来了。

  比如,我们大家,尤其跟你们讲,你们譬如说都讲实际修功夫的很多,你们大家打坐,坐到什么程度?你们最高明的呀,差一点的不讲了;也讲哦,差一点的眼睛闭起来,前面黑洞洞的,就坐着这个样子……(师在演示,众笑)对不对?啊,因为我也是过来人。以为自己入定,所以禅宗就说“黑漆桶一个”,黑漆桶,黑黑的里面没有灯光的。你们高明一点的朋友坐得怎么样呢?坐得很定了,气脉动了,有气到这里嘛,就跟着它跑,“喔……”,然后眼睛闭着,在黑的里头啊有一点点亮光在那里,高兴了,光明来了!(众笑)对不对?你说你还在乱相中吧?懂了吧?这就是乱相。

  因此呢,你为什么打起坐来会昏沉呢?因为你在动乱中,动乱就看不清楚了嘛。刚才我比方那个电风扇动得那么的快的时候,你看不清楚里头东西,对不对?所以你反是觉得自己很静。因此这个逻辑你就懂了,你那个静啊,可怜兮兮的在乱呐!所以佛所谓“众生颠倒”啊!自己那个乱还以为自己静:“我还得了道了。”然后:我传你,你拜我为师,磕个头我就传个正法给你!其实都在乱搞、造业。你知道吧?

  所以这个第一个叫作乱相是什么?是变识,意识的识,变出来的变识,乱相,是识所变的、是心意识所变的。及乱体呢?“乱体”是什么?心的能变的功能。这个体是心啊(八识心王),心是能变的能,外面物理世界的这些东西是乱相,是相。所以我们看这个物质世界山是真的、河流是真的,两个人看都是假的:真正一个物理科学家看这个山是假的、看这个河流也是假的;一个物理科学家,看这个香烟缸这个玻璃是假的,颜色也是假的。马上可以测验得出来。而且我们跟你讲,你们大家戴眼镜的把眼镜拿下来,每个人度数不同,你看这个光线,如果拿科学的记录,都是不对的。就是它是假的。你看起来是这么一个四方,就是一个假相。这个四方同三角这个观念也是人造的。因为我们觉得这样叫做四方,这个名相就被四方的观念困住了。所以我们的人类的脑筋一提一个四方的,自己就有这个形象、名相出来了。你要叫狗、叫一条驴子来,你说这个是什么样子?那个驴子里头看看,理都不理,它没有这个方不方、圆不圆的观念。所以人的这个观念来了以后,乱相出来了。哎,你们懂了这个理啊,修禅、修定就有进步了。不要被自己的乱相骗走了。“乱相及(能变之心的)乱体”,换句话说,第一句话说,因心的能变的功能,动则易乱,一动就乱了。一动,先是动得慢,慢慢动久了以后变快了,变成心意识的乱相,就形成东西了。所以心念不可以乱动。那所以佛法在哪里?——觉也,心一动就觉到了,觉到就不敢乱了,就回到那个清净了,回到真正的自证。

  那么第二层呢?心的能变变起来,变成乱相的色,变成色以后,色就是有我们的身体了。我们这个识、心意识等于什么?就给它滚进去了。所以父母入胎的时候就被一样的给它滚进去了。等于我们面粉跟水两个,比方,把我们的身体父母两个精虫跟卵脏、面粉跟水两个正好一倒,我们是个白糖、或者是个盐巴,一加入给它一揉啊,出不来了!越揉越进去了,全体面粉里头都是白糖、都是面粉,你从那里解脱呀?对不对?那你必须要由静定、静定回来,把每一个都宁静、宁静、宁静——把白糖、面粉、水这三样再把它分化了。分化了以后,我白糖再还我本来面目去了。

  这个意思不晓得我讲清楚了没有?你们都很懂得,就是我的表达不清楚啊。所以说,等到卷进了以后,“应许为色(中有个)识”。我们现在身体呢?色法里头我们身体就是四大地水火风,我们又有个意识会思想在里头。那么其它物质世界、整个山河大地,所以你说它这个里头物理世界里头物质的东西它有没有精神呢?它里头有精神。物理世界[断录]你不要认为科学——真正修道成功是科学哦!在这个时代可以那么讲。所以真正有修道成功之人,一定懂科学,懂了科学不敢用。一用了以后给人懂得了、用去了,就会用做杀人的武器,更快。

  所以,“及与非色(的)识”,就是怎么讲呢?以及能变,能变的那个东西不是色法,能变的那个不是物理、不是物,那个能、我们心的能、能变的,那个不是物理。但是能变一动了以后呢,它产生意识的作用。因为我们意识,为什么道理呢?我们再说啊,这个话怎么讲,这一句?什么叫能变之非色?我们识啊,譬如说我们大家坐在这里,眼睛一闭,不要做到闭,大家眼睛这样,我们里头这个身体脑子里头有思想、有意识,这个我们感觉得到,对不对?是不是啊?知道,这个识知道、意识知道。能使意识发动的那个“能”你找不到的。那个不属于这个色法的。非色法当中。但是它所变呢?所以我们能够思想作用,是心的“能”发起所变的识的作用。

  “若无余亦无”,你必须要了解能变与所变的道理。假使没有能变、所变这个道理啊,那么本来就是空的、断的,什么都没有,那就不对了,(认为)没有染法也没有净法。真有染净法。真有凡夫与圣贤的不同。所以这个道理呢也讲得很清楚了——还是不够。以现在人、后人没有办法彻底了解。你看三藏十二部里头,唯识最高了不起了,对于物理部分,始终佛啊到这里溜过去了,语焉不详。这有个秘密、佛的秘密,他不肯宣布。只有一本经——《楞严经》,可是大家又说它是伪造的。它一点都不伪造!《楞严经》里头唯识讲得最好,大家没有觉得。《楞严经》说到物理世界怎么起来的?富楼那提出的问题。但是基本上呢?到了后面佛又是一句话,马虎眼又打过去了。这个心物之间啊这个东西大……,所以你必须要把佛法、易经、道家的许多的东西参合拢来,会找出一个东西来。可惜我们不想当教主,如果当教主好好修持啊,可另创一教。哈,这个将来的世界,你说唯物的、自然科学的发展还不可限量哦!需要人指导,我相信会有大菩萨出来指导的。这一指导以后,以唯物的物的道理、物理的道理同这个心法的配合,我看未来人成就佛的很快。不过那个时候也许我们这位大肚子老兄——弥勒菩萨他自己来了,也许他来指导,那是成就很快了。可是我们大家要注意这一方面。

  现在又说,“色等外境,分明现证,现量所得,宁拨为无?”就根据唯物物理这个道理来。他说那提出问题来了:哎,外面山河,我们这个人,肉体就是色呀;外境,这个作用我们外面,“分明现证”,摆在这里嘛,看得见、摸得着,茶杯就是茶杯,这个烟灰缸就是烟灰缸,“现量所得”,那根据你自己所讲的,眼耳鼻舌身前五识是第八阿赖耶识的现量的境界,这个现量摆在这里看得见的,“宁拨为无”?你硬说这个也是空的,是你心的变现出来的——“不拨”,没有办法、不能承认、不能接受的!你怎么可以拨它说没有呢?

  那么答复的话,他说:“现量证时,不执为外。”这个里头有个东西、有个道理,尤其你们学佛修道的,特别要注意了。他说“现量证时”,什么叫现量?譬如眼耳鼻舌身前五识的现量,我们容易懂,眼睛一抬看东西的时候,这是现量,这一刹那意识没有管它。譬如我们心里头,在街上走路,为什么会给车子撞到呢?因为我们意识另外想事情,所以眼睛看到车子,有时候忘记了是车子撞过来了。眼识看到有个东西,意识不加分别、不晓得它是什么东西,那个是眼识的现量。耳朵听到声音,我心里想别的,我不晓得你在骂我;有时候自己心里头想别的,人家骂你,你只听到还以为他在恭维你。那是耳识的现量。他说“现量证时”,它现量的境界没有界限,可没有内外的分别,“不执为外”。并没有觉得这个声音是外面、这个眼识是属于外面。这叫做现量。

  好了,我们先懂了这个再说。所以修道的人,达到什么叫空呢?道家叫做“清虚”,一样的了,反正名称不同。什么道理?第六意识不起作用的时候,清净现量。不起分别,第六意识完全不起分别;清净现量,所谓一念不生处。你说我现在意识都…

《唯识与中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诗词辑录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