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有山河大地?佛在《楞严经》上的答复,因为文字翻译的中文太美、太好了——“觉明为咎”。无明哪里来?变成中文,一句话、四个字:觉明为咎。换句话说,明极了而生无明了。那好了,那我们不要明极了多好呢!所以怎么样是“觉明为咎”?所以三藏十二部所有的佛经统统看完了、翻完了,这个问题还是个吊在那里的大问题。
所以有一点我们必须要知道,佛法对于心性之学,一切凡夫如何修持而至成佛之路,非常清楚!世界上没有一样学问、没有一个宗教、没有一个哲学能够与佛法相提并论。但是关于这个宇宙的哲学、科学的最后的问题,佛有点留一手,故意没有讲出来讲完的样子,好像是这样。这值得我们一参哦!
其次在《楞严经》上佛又说到两句话,诸法一切“非因缘、非自然性”。佛经处处讲因缘生法,那么结果在《楞严经》上提出两句话:“既非因缘”,不是因缘所生;“又非自然”。所以大家很迷惘。甚至有一年在一个地方打七,还有两位老居士、大居士,关于这两句话——“既非因缘又非自然性”,好像在休息的时候、在吃饭的时候,好几位居士在讨论,讲南老师一定搞错了,没有这个话、没有这个道理,怎么既非因缘,又非自然性?我顺便过来就听见了,我也不说话。后来有一位大居士(也是老居士),过来问我,我说:是啊!我刚才旁边听你们讨论的很热闹。后来我说,这不是我的话哦!佛说的。当然(如果)佛也错了,那就……我说,你们居士们怎么不去看看全部《楞严经》啊?实际上这两句话上次我们提到过,佛是对本体而讲,形而上那个道体本来无生,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它是个实相的实德,它本身既非因缘、又非自然;是讲体、心性之体。讲用呢?一切万有的用,非自然、也没有主宰,都是因缘所生。这是佛法佛学的一大结构,这个体系的中心。
提到因缘所生,好了,我们更注意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的这一次的课程总题目是“唯识与中观的研究”,好像我们都在讲唯识,没有提到中观,实际上处处是中观。提到“中观”,是一个佛法的学术的名称,这个名称属于修持证道用的,在方法上称为“中观”;在哲学的理论上是“中道”;在思考观待的道理上就是“中”。所以有人认为佛法的中、中观、《中论》同“中”字的道理,同中国儒家的《大学》《中庸》这个“中”有相同之点。这是个学术上的大问题,自有他的道理。现在我们不牵扯到这个问题的发挥,只提到中观的《中论》,龙树菩萨的《中论》上所讲第一个偈子(《中论》我们的翻译是“论”,经、论,佛说的谓之经,菩萨、大菩萨们所作的都谓之论。)龙树菩萨讲般若性宗性空的道理,唯识讲胜义有的道理。龙树菩萨《中论》,《华严经》实际上是龙树菩萨出来,可见龙树菩萨并又不止于只讲空,《华严经》也是唯识宗的最基本的大经。所以在唯识论也提到中、中观的问题。可是龙树菩萨在《中论》上第一首偈子就告诉我们:“诸法不自生,也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我们假使去看龙树菩萨的《中论》,多半用这样的偈子、相关的语句说明一个最高深的《中论》中观的道理,形而上本体的道体,另外一个代名词叫做“中”。为什么取名为中呢?非空非有,不是空的;不是空就是有了?非有,也不是有的。那么是怎么样呢?即空即有,就是空的、就是有的。换句话说,有的时候就是空的,空的时候就是有的。这是看起来很滑稽的矛盾的废话一样,实际上(是)菩萨见道最重要的证成道理与观待道理。
所以“诸法不自生”,宇宙万有任何一个东西没有自己发生的,都有它的来因。就是上帝创造的话,上帝是自生的吗?也不是,也有个根根。一颗稻子、一颗麦子、任何一个水果的种子不自生,不是天上掉下来、空中生有生出一个东西,没有这个东西。世界上不管物质、不管任何的生命,没有一个自生的。自生,比如说我们现在这个台子这一边什么东西都没有,它自己或者生出一个金子的人、黄金的人、黄金的蛋——不可能!不自生。那么因为宇宙万法不自生,所以找到最后啊,认为有一个造物之主,有个创造万物的全能的主宰,或者是个能力、或者是个什么东西,不管了,这就是他生。好像我们这个生命、宇宙万有后面有个主宰的,龙树菩萨说:“也不从他生”。不是他生的。他生非同类,不能生万物。人生人、马生马,麦子的种子生麦子、稻子的种子生稻子,没有另外一个主宰存在的,不从他生的。这是古代两派的哲学思想。唯物论的哲学家,其中(主张)物质生命自主的,认为宇宙万有自生自灭——错了!不是自生自灭。宗教家或者有所信仰(的人),自己生命解决不了问题,心上寄托给别人的,认为在我们生命以外另有一个主宰的,那么就批驳他说:“不从他生”。
那么一切万有是共生?譬如说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共有才生出一个孩子来;阴阳相合才生出万有来——不是这样,共生也不对。有些生命不是这样共生的。共生的道理很多,不只一个阴阳相对;很多共同合作生出来,不是这样。譬如现在我们讲,假设举一个理由,医学上现在正在试验造人——试管婴儿。那么如果拿试管婴儿来讲是共生的。一个玻璃瓶子,有水、人工制造、医生,还要一个人,有一颗精子做种子,造出一个试管婴儿。那么你可以想这是共生啊(假定啊,如果诡辩的话),但是你在思想上注意,第一颗那个男性的那一颗种子不是共生的,就是追究最初那个东西来源。所以宇宙最初有个东西是共生的,如果是两个阴阳生的话,好,请问这两个阴阳(是)谁生他的呢?如果是自生也不对,他生也不是。那么这个共生又是哪里来呢?这个世界上先有鸡先有蛋?先有男的先有女的?先有什么?地水火风先有地?先有水?先有火?先有风?都是问题,所以诸法不是共生。三种,不自生、不他生,没有个他力作主的。所以因此有人说佛法是无神论者,错了!这个不是这个观念,这个问题不要搞错了。
所谓不共生,既然不是,那是怎么来的?佛法不是无神论者,“不无因”,不是无因生的。宇宙万有的生命最初就有他的因子。现代科学称为因子,唯识当时翻译叫种子,就是第一因;有个因子来。有因才有缘,不过现在我们还没有讨论到第一因。第一因就麻烦了!因缘以外的本体,佛学取了一个名词,从唯识方面叫“真如”。请问这个真如由哪里来?这是第一因。所以“能生万法者”从哪里来?当然,到此佛、佛经上这种问题往往置答,不答复你,大部分靠你求证。因为第一因的本身不自生、不他生,他就是因。因即是果,因果同时,所谓《华严经》的表达:花果同时。所以讲《法华经》为什么佛要用莲花来代表?世界上只有这个花——莲花,花果同时来的。花中有果(就是莲子)、果中有花。诸法不共、不无因生。那么结论,“是故(因为这个道理)知无生”,《中论》提出来的。
什么叫无生?无生是没有吗?不是没有的意思。生而不生。虽然生生不已,变化无常,周流六虚,变动不拘。生而不生,当下即是,当下即空,这就是中观“中”的道理。
那么现在重点是提出来宇宙万有照《中论》以下的意思,宇宙万有皆是因缘生法。换句话说,有为法都是因缘所生。那么我们修道呢,是证有为的后面——无为法,无为就是涅槃、就是真如、就是道体。所以菩萨要证到无生法忍,才能够见道体的自性、真如。所以无生者不是说没有生——生而不生,不生而生。无生,既非讲它是绝对的没有,也非说明它是如何的有。这个道理我们了解了以后,抓住一句重点:“不共不无因”,是有因生的,一切万有都有因。
那么再看唯识论所讲因缘,他加详细的分析,因缘具备了四个,因缘是第一,第二等无间缘,第三所缘缘,第四增上缘,四种缘。缘者,就是一个连锁一个来的,谓之缘;因就是一个,缘是一个一个连锁来的。换句话,因缘的本身互相为因缘,前因变成现在的所缘,这个缘就是前因的果了——前因后果。这个现在的果又变未来的因,是互相为因果的。那么这个因缘,第一,提出因缘本身,“一因缘”,所以大家在这里搞不清楚,特别注意哦!对世间特别注意,因此我想了一下,好像好多同学很吃力、搞不进去。当然研究唯识已经够吃力了,能够真钻得进去的人恐怕不少,诸位特别要对自己注意。不要觉得自己已经听懂了,真听懂了很受用了、很了不起了。很难懂!现在尤其对于因缘,“一因缘。”我们先讲原文,都注意一下。
“谓有为法亲办自果”,宇宙万有的一切有为法,无为是道体、空性。形而下的宇宙万有,它生命的来源一切的来源怎么来的?“亲办自果”,不是依仗他力,没有一个主宰,“诸法不自生,也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生”。现在讲因,因这个东西是“亲办自果”。换句话你要晓得因缘的道理,真正的佛法不是无神论者,所谓讲批驳他力的神、我,真正的生命一切是自主的。换句话每一个众生自己就是神、就能自主。为什么我们生命不能自主呢?因为我们被善、恶、无记三性、染缘所困住了,所以返回不到清净自性、形而上的道体。形而上道体清净自性一动、一起行(行为那个行,就是五阴里头的行阴),那么它是轮转无穷。
注意,这句话里头又有问题来了,又产生一个大哲学问题了:这个宇宙万有原始东西究竟是动的还是静的?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在中间。所以行阴一动,轮转不休。那么谁主宰啊?——无主宰、非自然,因缘所生,“亲办自果”。自己生的因,自己死的果。所以这个中间因缘的本身有两种,所以“此体有二”,分析观待道理,就是在逻辑辨别上分成两种,一个是种子,二是现行(现在的行为),现在的行为就是前面种子的果。
“种子者谓本识中,善染无记”,这叫三性。你注意,在这里的翻译没有说“善、恶、无记”,注意哟!《成唯识论》三性里头没有一个“恶”字。普通我们讲唯识把这…
《唯识与中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