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利器之轮讲记▪P31

  ..续本文上一页底把我爱执破坏掉。如果我们有能力把这东西破坏掉的话,我们的学习能力自然而然会增长。增长以后,透过学习,事情就会看得越清楚,这样一步步增长,我们才有机会真正达到所祈求的目标。

  偈五十八

  滥结新识鲜知耻,

  腹大复勤盗骗乞,

  碎裂损恼分别头,

  戮穿敌主阎魔心。

  有些人很喜欢新朋友,然后做些新鲜的事情,接触各式各样的事情,老师讲这种人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不知羞耻。我仔细看一下,这「不知羞耻」应该如广论上面七因果所说的知恩报恩,如果不报恩,这担子很重,等于忘恩负义不知羞耻。这个地方「不知羞耻」便是针对这一个特点而说。那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呢?是说你欢喜结交很多朋友,这些朋友对你非常好,做了很多对你有恩的事,但是你感觉不到,不能去感念他的功德、报他的恩,反而还要对他做坏事,「不知羞耻」便是指这一点而言。

  然后有的时候,他给你一点东西,你觉得很欢喜,便去讨好他,还希望他有什么东西再给你,过了一些时候东西没有了,你就对那个人生气了,根本没想到要去报答他。我们就会产生这种心理,乃至于还去挑剔、说他不对、破坏他,这种情况就是不知羞耻。

  我们应该怎么办?应该注意到平常发现人家对我有功德、有恩,就要记在心里面,即使我们现在没有能力回报他,这点非常重要!回报有二种∶世间的、出世间的。世间的回报就是∶他给我一点好处,我也马上回报给他,这种并不究竟。譬如说父母对子女的回报绝对不是父母养了我,我便想办法去做小工来养父母;父母并不要我们这样,但是我们必须要记住父母的恩,然后好好把书念好。世间的报恩对汉人来说,显亲扬名是真正的大孝。佛法虽然不是从这个角度去看,但是确切要记住,像以前很多事情说的一样,我们应该了解真正主要的内涵在哪里。这地方特别是说,我们对一般的朋友,或者对事情,不是自己的贪心很强,便是自己的执着很强,有各式各样自己所缘的。老师特别举我们对食物的欲望很强的例子,说我们只想吃别人的东西,不愿给别人吃。他特别讲像猴子一样,这个猴子平常没什么事,到处去找吃的,有时你给它东西吃,它一拿到马上塞到嘴巴里,眼睛瞪着你,希望你还有东西给它吃。如果你没有给它东西吃,它会装出要咬你的样子。这种都是说明这个心情,乃至于到后来不惜去偷、去抢、去骗。如果刚才讲的猴子,根本是畜生,在人间这都是乞讨的、最下贱的行为。

  那种状态最主要是什么原因?说来说去都是我爱执。现在这地方每一则用不同的形式,让我们自己去反省,以前反省的时候讲业,现在从造业者是烦恼,而烦恼的根本在我爱执。

  偈五十九

  善谄侧求心深暗,

  虽力营聚悭吝缚,

  碎裂损恼分别头,

  戮穿敌主阎魔心。

  我们用种种不正当的方法,譬如拍马屁、谄媚求得我们想要的东西。这里特别说明五邪命,专门针对出家人而讲。老师讲的五邪命跟汉地不太一样,我先把老师讲的五样一一列出来,下面再补以我们汉传的五邪命。第一种,这个人很会讲话,讲话的动机是希望别人能够来供养他。譬如对曾经供养的人说∶「啊!你送给我的东西真好啊!实在非常好用!」然后非常赞叹他,使对方听见了,就会想再来供养。第二种,供养的东西用坏了,所以看见对方就说∶「你以前送我这样东西,真好啊!现在破掉了,到处找就是找不到,不晓得在哪里买来的?」诸如此类,或者是要获得他的东西,或钱财,乃至于日用衣服。第三种,有人来给了你一点东西,你就想办法要多弄一点。譬如一看那个施主出手满宽的,马上有礼的招待,汉地有句话∶「茶,泡茶,泡好茶;坐,请坐,请上坐。」就是看见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理都不理;而看起来可能会捐一点钱的人,便请进来坐,对出手还满不错的人,希望他下次再来,便请上座。如此用种种奉承的方式,奉承完后,使人不好意思不给,或者下次再来的时候就多给一点。下面这一种用诈骗的方法,就更糟糕了,施主来的时候,他装做一副很精进、很有修持的样子。例如明天有个大护法来了,马上总动员,把地方整理好,等到大护法来了,大家装作一副修行的样子,念经,谁都不理他。其实一面念经,一面眼睛不是看着经本子,而是偷偷的瞄着这个人,看这个人到底在做什么,如果大护法东张西望,念经的人也是心猿意马,看见对方往这边看,他马上眼睛闭起来。

  这是老师讲的五种状态。实际上我们汉地也是一样的,所以叫「五种邪命」,专门针对出家人而言。然而在家居士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出家人的事,如果我们平常不能认识这种情况,心里既不认识,当然更无法对治,到时候我们有机会进入这个圈子,毛病马上一一现起。第一种叫「诈现异相」,就是他平常不是这样的,在世俗人前面做出很奇特的相貌来,让人家看见了,以为这个人有什么特点,总之他真正中心目标是为了求得名闻利养。还有「自说功能」,说自己的功德如何如何……。还有一种「占相吉凶」,藏地并没有说这点,还有「高声现威」、「说所得利,以动人心」,就是刚才老师讲的第一种、第二种,即对人说供养有很殊胜的利益,其实内心并不是为劝人家布施行善,而是私心想得到这样东西,所以就赞叹布施,希望对方听后就布施给我。所讲的话内容没错,但是动机不对。因为这样的关系而得到名闻利养,这叫邪命,靠这样而生活是会堕落的。

  我举一个奔公甲的公案,可能很多同学都听过,不过值得重新听一遍。奔公甲是敦巴尊者的弟子,是阿底峡尊者时代的人,他在西藏家喻户晓,跟密勒日巴尊者颇有相似之处。他原本是个大坏蛋、大强盗,一个人可以挡住几十个人。如果小孩子哭,听到有人说奔公甲来了,那小孩子马上止住哭声,曾经有人吓唬说奔公甲来了,马上把一个老太婆吓死掉了。奔公甲这么坏的人,后来居然信佛,信佛后非常虔诚,例如他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一发现一个念头是坏的,就打自己,说你这个恶鬼,墙上就画个黑圈圈,刚开始的时候,画的满墙都是黑炭,到后来,偶然出现一、二个白的。有一次他晓得有位施主要来拜访他,奔公甲就要整理自己住的地方,他住的地方每个角落有个供坛,平常很少料理这些事情,供坛上惹满尘埃,所以那天他就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把供坛弄得干干净净,之后坐下来,他想∶「我平常很少做这些事情,我今天忙这些事情干什么?为了供佛?还是什么?假定为了供佛我应该天天这样做啊!而我今天是因为施主来才这样做,不对,我为八风所动。」他愈想心愈不安,就跑到地上抓一把灰尘,把所有的供品都撒上灰尘,然后第二天也不想装得规规矩矩,像个修行的样子(虽然他平常很用功),便睡大觉,结果施主来了,看奔公甲在睡觉,那个施主也并不因为他睡觉而对他轻视,说∶「师父你在休息啊!」他就说∶「是啊!我这人就是这样,修行实在修不下去了!」他不但不会自夸,还说自己平常没什么事就睡大觉。因为他深深感觉到他完全为八风所动。我们现在常常外面样子做得很好看,但内心却看不见,所以这故事与其说是讲给你们听,不如说我靠着这个因缘,深深警惕我自己。这的确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值得我们警惕的。虽然刚开始我们无法做到,至少我们要看见,而且如果自己觉得做不到,那你做到的机会就更少了。我们往往有很多理由,我们的理由可以找几千几万样,但正确的只有一样∶除了自白以外,别无他法,这一点对每个同学来说,真正要向上就要非常努力。

  汉地的五邪命,是从《大智度论》上摘下来的。老师说,龙树菩萨也曾经发愿,希望指出这东西,让我们能够断除这五种邪命,所以八正道里有个「正命」,这是对我们很重要的一点。总结来说,所以贪心这么强,不管是表现在什么地方,乃至于出了家修行还表现这样,虽然表面上看这个人性情很吝啬、贪心很重,欢喜聚集等等,而最主要的根本问题还是在我爱执。

  偈六十

  无所作为竟夸功,

  无所堪能却贪盛,

  碎裂损恼分别头,

  戮穿敌主阎魔心。

  有一些人,不仅不能帮忙、回报对方,却反过来还受人家很大的恩德。老师举了一些例子,譬如当仆人的人,主人对他很好,可是这个仆人却没有很努力,没有能够像主人对他那样。其实真正能够尽心尽力去做,都谈不到,乃至于说稍微做一点小小的事情,就跑到主人面前说他做了多少多少。同样的,现在修行人也是这样。他修的很少,而碰到别人的时候便夸很大的口,说自己如何如何!还有譬如有人去学习东西,学不了一些,便跟人家说他怎么努力的学,学了多少东西。诸如此类乃至于在家庭里面,父母都希望子女好好努力用功,所以尽力赚钱省吃俭用给子女念书。子女拿了父母的钱,却不好好用功,钱拿去了,不照父母的话,好好念书,而且反过来,还要夸自己有多好。所以我们应该很实在去做,尽量使得我们受的恩,得到最大的回报。

  我们会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哪里?我爱执!如同刚才讲的世间普通一般现象,或者父母或者师长曾经教诫叮咛我们的,我们可以配合这次学的利器之轮,以根本的原因是我爱执,对治知道了,便随分随力,觉得对我们有利的,我们可以拿来做为辅助并且运用。

  偈六十一

  师长虽多誓少护,

  徒众虽多未提携,

  碎裂损恼分别头,

  戮穿敌主阎魔心。

  这一偈对修行来说很有意思。有些人依止了很多老师,东拜一个老师,西拜一个老师,显教完了以后还要密教,而且对于师父的教诫,他也承诺了,但却不去做,要他去守誓言,他也没有守,而叫他该做的事,又没做。反过来做老师的,做师父的,收了很多徒弟,来一个收一个,多多益善,但是他只觉得他要有很多弟子,之后却没有确实的帮忙…

《利器之轮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大乘菩提心法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