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利器之輪講記▪P31

  ..續本文上一頁底把我愛執破壞掉。如果我們有能力把這東西破壞掉的話,我們的學習能力自然而然會增長。增長以後,透過學習,事情就會看得越清楚,這樣一步步增長,我們才有機會真正達到所祈求的目標。

  偈五十八

  濫結新識鮮知恥,

  腹大複勤盜騙乞,

  碎裂損惱分別頭,

  戮穿敵主閻魔心。

  有些人很喜歡新朋友,然後做些新鮮的事情,接觸各式各樣的事情,老師講這種人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就是不知羞恥。我仔細看一下,這「不知羞恥」應該如廣論上面七因果所說的知恩報恩,如果不報恩,這擔子很重,等于忘恩負義不知羞恥。這個地方「不知羞恥」便是針對這一個特點而說。那麼是在什麼樣的情況呢?是說你歡喜結交很多朋友,這些朋友對你非常好,做了很多對你有恩的事,但是你感覺不到,不能去感念他的功德、報他的恩,反而還要對他做壞事,「不知羞恥」便是指這一點而言。

  然後有的時候,他給你一點東西,你覺得很歡喜,便去討好他,還希望他有什麼東西再給你,過了一些時候東西沒有了,你就對那個人生氣了,根本沒想到要去報答他。我們就會産生這種心理,乃至于還去挑剔、說他不對、破壞他,這種情況就是不知羞恥。

  我們應該怎麼辦?應該注意到平常發現人家對我有功德、有恩,就要記在心裏面,即使我們現在沒有能力回報他,這點非常重要!回報有二種∶世間的、出世間的。世間的回報就是∶他給我一點好處,我也馬上回報給他,這種並不究竟。譬如說父母對子女的回報絕對不是父母養了我,我便想辦法去做小工來養父母;父母並不要我們這樣,但是我們必須要記住父母的恩,然後好好把書念好。世間的報恩對漢人來說,顯親揚名是真正的大孝。佛法雖然不是從這個角度去看,但是確切要記住,像以前很多事情說的一樣,我們應該了解真正主要的內涵在哪裏。這地方特別是說,我們對一般的朋友,或者對事情,不是自己的貪心很強,便是自己的執著很強,有各式各樣自己所緣的。老師特別舉我們對食物的欲望很強的例子,說我們只想吃別人的東西,不願給別人吃。他特別講像猴子一樣,這個猴子平常沒什麼事,到處去找吃的,有時你給它東西吃,它一拿到馬上塞到嘴巴裏,眼睛瞪著你,希望你還有東西給它吃。如果你沒有給它東西吃,它會裝出要咬你的樣子。這種都是說明這個心情,乃至于到後來不惜去偷、去搶、去騙。如果剛才講的猴子,根本是畜生,在人間這都是乞討的、最下賤的行爲。

  那種狀態最主要是什麼原因?說來說去都是我愛執。現在這地方每一則用不同的形式,讓我們自己去反省,以前反省的時候講業,現在從造業者是煩惱,而煩惱的根本在我愛執。

  偈五十九

  善谄側求心深暗,

  雖力營聚悭吝縛,

  碎裂損惱分別頭,

  戮穿敵主閻魔心。

  我們用種種不正當的方法,譬如拍馬屁、谄媚求得我們想要的東西。這裏特別說明五邪命,專門針對出家人而講。老師講的五邪命跟漢地不太一樣,我先把老師講的五樣一一列出來,下面再補以我們漢傳的五邪命。第一種,這個人很會講話,講話的動機是希望別人能夠來供養他。譬如對曾經供養的人說∶「啊!你送給我的東西真好啊!實在非常好用!」然後非常贊歎他,使對方聽見了,就會想再來供養。第二種,供養的東西用壞了,所以看見對方就說∶「你以前送我這樣東西,真好啊!現在破掉了,到處找就是找不到,不曉得在哪裏買來的?」諸如此類,或者是要獲得他的東西,或錢財,乃至于日用衣服。第叁種,有人來給了你一點東西,你就想辦法要多弄一點。譬如一看那個施主出手滿寬的,馬上有禮的招待,漢地有句話∶「茶,泡茶,泡好茶;坐,請坐,請上坐。」就是看見一個普普通通的人,理都不理;而看起來可能會捐一點錢的人,便請進來坐,對出手還滿不錯的人,希望他下次再來,便請上座。如此用種種奉承的方式,奉承完後,使人不好意思不給,或者下次再來的時候就多給一點。下面這一種用詐騙的方法,就更糟糕了,施主來的時候,他裝做一副很精進、很有修持的樣子。例如明天有個大護法來了,馬上總動員,把地方整理好,等到大護法來了,大家裝作一副修行的樣子,念經,誰都不理他。其實一面念經,一面眼睛不是看著經本子,而是偷偷的瞄著這個人,看這個人到底在做什麼,如果大護法東張西望,念經的人也是心猿意馬,看見對方往這邊看,他馬上眼睛閉起來。

  這是老師講的五種狀態。實際上我們漢地也是一樣的,所以叫「五種邪命」,專門針對出家人而言。然而在家居士千萬不要以爲這是出家人的事,如果我們平常不能認識這種情況,心裏既不認識,當然更無法對治,到時候我們有機會進入這個圈子,毛病馬上一一現起。第一種叫「詐現異相」,就是他平常不是這樣的,在世俗人前面做出很奇特的相貌來,讓人家看見了,以爲這個人有什麼特點,總之他真正中心目標是爲了求得名聞利養。還有「自說功能」,說自己的功德如何如何……。還有一種「占相吉凶」,藏地並沒有說這點,還有「高聲現威」、「說所得利,以動人心」,就是剛才老師講的第一種、第二種,即對人說供養有很殊勝的利益,其實內心並不是爲勸人家布施行善,而是私心想得到這樣東西,所以就贊歎布施,希望對方聽後就布施給我。所講的話內容沒錯,但是動機不對。因爲這樣的關系而得到名聞利養,這叫邪命,靠這樣而生活是會墮落的。

  我舉一個奔公甲的公案,可能很多同學都聽過,不過值得重新聽一遍。奔公甲是敦巴尊者的弟子,是阿底峽尊者時代的人,他在西藏家喻戶曉,跟密勒日巴尊者頗有相似之處。他原本是個大壞蛋、大強盜,一個人可以擋住幾十個人。如果小孩子哭,聽到有人說奔公甲來了,那小孩子馬上止住哭聲,曾經有人嚇唬說奔公甲來了,馬上把一個老太婆嚇死掉了。奔公甲這麼壞的人,後來居然信佛,信佛後非常虔誠,例如他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一發現一個念頭是壞的,就打自己,說你這個惡鬼,牆上就畫個黑圈圈,剛開始的時候,畫的滿牆都是黑炭,到後來,偶然出現一、二個白的。有一次他曉得有位施主要來拜訪他,奔公甲就要整理自己住的地方,他住的地方每個角落有個供壇,平常很少料理這些事情,供壇上惹滿塵埃,所以那天他就把房子打掃得幹幹淨淨,把供壇弄得幹幹淨淨,之後坐下來,他想∶「我平常很少做這些事情,我今天忙這些事情幹什麼?爲了供佛?還是什麼?假定爲了供佛我應該天天這樣做啊!而我今天是因爲施主來才這樣做,不對,我爲八風所動。」他愈想心愈不安,就跑到地上抓一把灰塵,把所有的供品都撒上灰塵,然後第二天也不想裝得規規矩矩,像個修行的樣子(雖然他平常很用功),便睡大覺,結果施主來了,看奔公甲在睡覺,那個施主也並不因爲他睡覺而對他輕視,說∶「師父你在休息啊!」他就說∶「是啊!我這人就是這樣,修行實在修不下去了!」他不但不會自誇,還說自己平常沒什麼事就睡大覺。因爲他深深感覺到他完全爲八風所動。我們現在常常外面樣子做得很好看,但內心卻看不見,所以這故事與其說是講給你們聽,不如說我靠著這個因緣,深深警惕我自己。這的確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值得我們警惕的。雖然剛開始我們無法做到,至少我們要看見,而且如果自己覺得做不到,那你做到的機會就更少了。我們往往有很多理由,我們的理由可以找幾千幾萬樣,但正確的只有一樣∶除了自白以外,別無他法,這一點對每個同學來說,真正要向上就要非常努力。

  漢地的五邪命,是從《大智度論》上摘下來的。老師說,龍樹菩薩也曾經發願,希望指出這東西,讓我們能夠斷除這五種邪命,所以八正道裏有個「正命」,這是對我們很重要的一點。總結來說,所以貪心這麼強,不管是表現在什麼地方,乃至于出了家修行還表現這樣,雖然表面上看這個人性情很吝啬、貪心很重,歡喜聚集等等,而最主要的根本問題還是在我愛執。

  偈六十

  無所作爲竟誇功,

  無所堪能卻貪盛,

  碎裂損惱分別頭,

  戮穿敵主閻魔心。

  有一些人,不僅不能幫忙、回報對方,卻反過來還受人家很大的恩德。老師舉了一些例子,譬如當仆人的人,主人對他很好,可是這個仆人卻沒有很努力,沒有能夠像主人對他那樣。其實真正能夠盡心盡力去做,都談不到,乃至于說稍微做一點小小的事情,就跑到主人面前說他做了多少多少。同樣的,現在修行人也是這樣。他修的很少,而碰到別人的時候便誇很大的口,說自己如何如何!還有譬如有人去學習東西,學不了一些,便跟人家說他怎麼努力的學,學了多少東西。諸如此類乃至于在家庭裏面,父母都希望子女好好努力用功,所以盡力賺錢省吃儉用給子女念書。子女拿了父母的錢,卻不好好用功,錢拿去了,不照父母的話,好好念書,而且反過來,還要誇自己有多好。所以我們應該很實在去做,盡量使得我們受的恩,得到最大的回報。

  我們會産生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哪裏?我愛執!如同剛才講的世間普通一般現象,或者父母或者師長曾經教誡叮咛我們的,我們可以配合這次學的利器之輪,以根本的原因是我愛執,對治知道了,便隨分隨力,覺得對我們有利的,我們可以拿來做爲輔助並且運用。

  偈六十一

  師長雖多誓少護,

  徒衆雖多未提攜,

  碎裂損惱分別頭,

  戮穿敵主閻魔心。

  這一偈對修行來說很有意思。有些人依止了很多老師,東拜一個老師,西拜一個老師,顯教完了以後還要密教,而且對于師父的教誡,他也承諾了,但卻不去做,要他去守誓言,他也沒有守,而叫他該做的事,又沒做。反過來做老師的,做師父的,收了很多徒弟,來一個收一個,多多益善,但是他只覺得他要有很多弟子,之後卻沒有確實的幫忙…

《利器之輪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大乘菩提心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