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弟子,沒有能夠如理引導弟子,在這種情況下,這一個特征通于師徒之間,這是相對的關系。所以我們應怎樣改善?除了事相之外,還要想爲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情?我想大家都已經知道答案了—我愛執。
偈六十二
願諾雖多益修少,
虛譽空揚鬼神羞,
碎裂損惱分別頭,
戮穿敵主閻魔心。
前面是說跟很多老師或者收很多弟子。這一偈說承諾很多事情。什麼叫「承諾很多事情」呢?這裏是特別指藏系師長或者漢地師父,上師要我們守戒、修法,我們便說要守、要修,就跟很多老師學很多法,結果沒有認真的修行,即使修行了也沒有真實受用。所以我們不要到處跑,到處去承諾,真正重要的是我們應實實在在的思考,對我們合適的才去學,而且學了以後,內心真正要去努力實踐。所以,以我們現在條件,應該學什麼?真正最主要的是皈依,好了以後守戒,從基本的地方開始,對我們才有真正的幫助。
談到戒,我們要注意,最好的戒,當然是能得到法的體,而且戒行、戒相都能清淨最好,如果不能全做到的話,退而求其次,最重要的是內心。一般人較容易的是戒相做得不錯,例如衣服穿得整整齊齊,或疊得好好的,這些都非常注重,可是裏邊真正的內涵卻很欠缺。此處特別強調,我們務必要從內涵深深體會。所以當我們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的理解力很少,接受力更差,然而我們卻是要去修很深奧的法門,這樣一定不會有什麼好處。往往在這種情況下,他會覺得學了很深的法門,結果獲得很大的名氣,也有很多人知道他,實際上如果真實看他的行爲,卻是一無是處,這很不好,非常不好。
老師說,修行人有兩種,有一種表相很莊嚴,名氣很大,自己說學了很多東西,其實裏面實在沒什麼;反過來,有一種籍籍無名,外表也不顯眼,可是真正跟他相處,會發現真的有功德。前者根本的問題就是我愛執,實際上這給我們很重要的警惕。我自己感覺到我正因爲做不到,所以常常講這些話,我也策勵同學,但願同學讀了以後,能有力量,然後漸次做到,我們既然今天有幸能學到這樣好的法,千千萬萬不要犯這毛病,我們應該努力去實踐,這樣對自他都有利益。我們同樣應該想∶爲什麼感得末法?是因爲以前沒有努力,可是雖然感到末法,多少做了一點,所以還有機會,今天只要有機會,只要我們努力增上,會愈來愈好,這是一個比較實在的問題。
偈六十叁
寡聞卻好空吹噓,
教貧複喜任杜撰,
碎裂損惱分別頭,
戮穿敵主閻魔心。
平常有人佛法了解不多,既談不到什麼聽聞,也對經論很少理解,但是他就裝作好象懂得很多、理路很通的樣子,然後遇見人的時候,盡管自己什麼都不懂,卻告訴人自己學過哪些哪些法,講到後來樣樣都會。例如得一點傳承、一點灌頂,他就說他得到怎樣殊勝的傳承灌頂,然後因爲這樣,便到處弘法,做灌頂傳法的事情,實際上他明明不夠資格,但是他還會這樣去做。對于藏地來說是灌頂傳法,對漢地則是廣收徒衆,爲人皈依傳戒,忙這些事情。
老師聽說臺灣有傳個彌勒佛的灌頂,非常有名,我當時不知道他講的是什麼,後來才知道原來世間流傳∶釋迦世尊仗著的紅陽時候已經過去了,彌勒菩薩仗的是白陽,所以現在是彌勒佛來了。實際上現在這勢力很強盛,老師聽說了就問是怎麼回事。像這樣的事情,眼前我們看了就想我們不會盲從,可是注意,假定我們因地上不能檢查出來,不小心擴大,下次我們很難保證不偏掉,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務必要知道,凡夫衆生要走上去的話,便要隨時檢查錯的地方,隨時改正,隨時增上。其實這種說法,其他宗教也有類似傳說。根據回教的說法,天主的兒子會再來,當他的兒子再到世間時,會帶著一批人一起向天國去,而且他來的時候,長相是滿面絡腮胡。有一次有個美國人長得滿面絡腮胡,躺在電臺上,說他是天主的兒子。也有的人說不是天主的兒子再來,是天主會再來,同樣的,有人就跑來,說他就是再來的天主,總之産生種種奇奇怪怪的情形。
現在是末法,你會發現到處都是這種狀態,而且有些附佛外道,會現出各式各樣奇奇怪怪的面貌來。老師在講前面偈頌時告訴我們,魔障來了要小心,它來的時候我們察覺不到的。所有這些東西根本問題在哪裏?在「我愛執」!這點非常細微,通常我愛執的正對治是愛他執,由于愛他執而變成菩提心,所以跟悲心一樣。而一開頭老師也講過,我們很多人學悲心,事實上學錯了,例如覺得別人好可憐,就以爲自己有一點悲心,實際上這悲心來自我愛執。這種情況很多,不自覺的覺得自己有慈悲心,覺得自己發了菩提心,實際上有很多煩惱混進去的。弄的不好的話,魔來加持他,不自覺得愈走愈遠,愈走愈差,像這種事情,我們要很小心,甯願謹慎一點、慢一些。何況我們現在體會到因果的必然關系,老老實實在因地上努力,才真正重要。
偈六十四
眷多卻乏能擔者,
達貴廣識無依助,
碎裂損惱分別頭,
戮穿敵主閻魔心。
有些人眷屬很多、隨從很多,這些隨從、眷屬指出家人也可以,在家人也可以。如果是世間來說,例如國王或大臣,下面有很多人跟著他。出世間而言,譬如大仁波切或大法師,有很多弟子,叫做法門眷屬。可是這些弟子、眷屬平時都離他遠遠的,不很親近,真正要他們做事情的時候,他不一定可以好好做事情。反過來,對自己的尊長,或是國王、或是我跟的一些上師、師父、或老板、大官,等到真的需要他的時候,不一定真正對你有幫助。《論語》當中有這麼一段齊景公問孔子的話,齊景公問君臣之道,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個地方特別示現相對的關系,而說來說去這些行相、例子都是什麼狀態?我愛執!
我們一個偈一個偈的講下去,如果我們真的用心去觀察思惟,當我們遇見這種情況時,千萬不要說這個人就是這個樣子,遇見這種情況,應該自己想是利器之輪來了,我以前造了業,所以今天這個業回報了。造業的根本中心是我愛執,今天既然回報來到我身上,我就把當初造業的元凶—我愛執摧毀。這個偈真正重要的告訴我們,遇見任何一個境,當我們對這個境認清楚以後,最後就找到境之所以出現的根本原因在哪裏,然後要承擔一切衆生的痛苦,因爲我以前以我愛執傷害了別人,今天我願意把衆生罪過承擔起來,而且回過頭來幫所有人消滅這個我愛執。
偈六十五
位高德學劣于鬼,
名師貪嗔猛過魔,
碎裂損惱分別頭,
戮穿敵主閻魔心。
有一種人,地位很高,官位很大,但沒什麼真正學問。他之所以形成這樣,總有他能當上這個職務的原因,這是政治關系,或是種族,這種現象我們現在仍看得見。據說以前有很多華僑到南洋,中國人的確有他優秀的文化背景,去了以後,在那兒腦筋也好也勤懇,所以在那地方的經濟勢力非常大。二次大戰以後,整個國際情勢開始轉變,當地的土著開始擡頭,最後很多重要的職務,都讓他們去做,然而土著人少,經濟勢力又差,受教育的情況不普遍,便有許多位高可是學問不好的官。佛門當中也有一些大仁波切、大上師,地位是非常的高,可是本身的修持內涵不好,這原因是爲什麼?總之一句話,就是我愛執!
偈六十六
見深行惡犬不如,
德業根基風蕩盡,
碎裂損惱分別頭,
戮穿敵主閻魔心。
有一些人沒有真實的學問,卻裝出很有學問的樣子,裝出很了不起的樣子。這個行相,跟前面第六十叁偈很相似,不過這裏實際上有些不同。這偈最主要說明的是慢,特別是增上慢,就是自己並沒有東西,卻覺得有,不知不覺隨著我愛執的習氣,就裝出很大的架子,乃至于自以爲已經得到了什麼,最嚴重的,覺得自己已經證阿羅漢果,佛經講這是增上慢比丘,假定你沒有得阿羅漢果,你說你得到阿羅漢果,這是大妄語,這是非常可怕的。
這裏的行相不是大妄語,而叫增上慢,六十六偈講的就是這個,我想很多人很容易犯這個毛病,乃至于像前面說的,自己有一點點體驗,結果因爲自己心裏偏差或是什麼原因,卻被魔加持了,最危險的地方就在這裏,所以老師特別講,假定是一個比丘,並沒有證阿羅漢果,自己也很清楚,卻說我證得,那是破根本戒、大妄語,一定要墮入阿鼻地獄的。
像這種沒有學問、沒有內涵而裝出來的心情是增上慢,他並不知道自己沒有學問、內涵。這種情況,我們普遍地都很容易犯。我自己常常跟人家說我沒有,可是經過很長一段時候自己才感覺得出來。我以前跟大家講過最危險、最麻煩的,就是自己不會感覺到,自己還覺得很對。這個慢心只要「我」還在,我愛、我慢、我見、我癡,這四大煩惱是永遠跟我們一起走的。這個偈特別說的就是這個。不但是證得阿羅漢,有的時候還以爲得到神通,這一點在戒經上都告訴我們是非常可怕的。
老師舉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在政府裏,其中有一個大臣非常能幹、腦筋非常好,但他不識字,因爲他能幹不識字,自然而然慢心就很增上。有一次內閣商量一件事情,要跟大家宣布,那次他是主席,就拿了宣布的書,出去宣布,可是拿反了,還若有其事的宣布,他腦筋很好也參與其事,旁邊侍者就告訴他∶「大人,你弄反了。」如果我們在這種情況,會很難堪,他對侍者說∶「像你這樣聰明的人應該會反著看啊!」
我也記得中國清朝一個有名的故事。曾國藩手下有個名將叫鮑超,他也不認識字,有一次別人拿一份公文來,他不會,就看倒了,然後旁邊有一個侍者說∶「將軍你弄反了!」他說∶「不是啊!我是要給你看的。」他腦筋非常好,一點都沒錯,我要給你看當然拿反啦!這個故事很動聽,但是千萬不要笑完了就算了,所有這些東西,下面說明很重要的原因。我們所…
《利器之輪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