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楞伽大义今释 卷第二▪P6

  ..续本文上一页坏的,如果涅槃的境界是灭尽一切的话,那么,也就是说灭了生死,然后涅槃才生。但生与灭是相对法,所谓入涅槃者,仍然是为另一种生灭法所缚了。如果涅槃的境界是坏灭的话,应该还在于有为的范围,因为有所坏灭,仍然是有为法的—种。所以涅槃是远离生死和坏灭等作用和现象,是一切正觉修行者之所归依的。再说,涅槃境界,虽然没有一法可得。但也没有一法可舍。既非断灭见,也非恒常见。既非有处,也非彼岸。又不是清净,或圆寂等等所可以概括,也不是其中含有若干种义理和内容,这才名为涅槃。其次,声闻缘觉等二乘的涅槃境界,只是觉悟自我和舍离贪著外境等的爱染,因此便舍离习气,再不敢生起颠倒乱动妄想等的谬见,他们只是把这种修持,作为涅槃的境界罢了。”

  佛又说:“大慧啊!还有两种自性相。①就是言说自性相的执著。与②事自性相的执著。所谓言说自性相的执著,部是由于无始以来的言语理论等的习性,累积而来,因此产生虚伪的执著习气,所以就固执成见和形成先入为主的主观观念等等。所谓事自性的执著,都是由于不觉自心妄想所现的各种差别境界,反认为这些都是事实。”

  (这一段所谓的言说自性相,和事自性相两种;其所以没有和上面已经讲过的言说问题相提并论,并无其他特别意义。佛说涅槃境界以后,又跟着再说出言说和事的自性相,是为了教人勿被入涅槃等名词和观念所困惑,然后才能亲证涅槃,因此才在此处再讲解言说自性相和事自性相的原因)

  复次大慧,如来以二种神力建立,菩萨摩诃萨顶礼诸佛,听受问义。云何二种神力建立?谓三昧正受,为现一切身面言说神力,及手灌顶神力。大慧,菩萨摩诃萨初菩萨地,住佛神力。所谓入菩萨大乘照明三昧。入是三昧已,十方世界一切诸佛,以神通力,为现一切身面言说。如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及余如是相功德成就菩萨摩诃萨。大慧,是名初菩萨地。菩萨摩诃萨,得菩萨三昧正受神力,于百千劫,积习善根之所成就。次第诸地对治所治相,通达究竟,至法云地,住大莲华微妙宫殿,坐大莲华宝师子座,同类菩萨摩诃萨眷属围绕,众宝璎珞庄严其身。如黄金薝卜,日月光明。诸最胜子从十方来,就大莲华宫殿坐上,而灌其顶。譬如自在转轮圣王,及天帝释太子灌顶。是名菩萨手灌顶神力。大慧,是名菩萨摩诃萨二种神力。若菩萨摩诃萨住二种神力,面见诸佛如来。若不如是,则不能见。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凡所分别,三昧神足诸法之行,是等一切,悉住如来二种神力。大慧,若菩萨摩诃萨离佛神力,能辩说者,一切凡夫亦应能说。所以者何?谓不住神力故。大慧,山石树木,及诸乐器,城郭宫殿,以如来入城威神力故,皆自然出音乐之声。何况有心者。聋盲喑哑,无量众苦,皆得解脱。如来有如是等无量神力,利安众生。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如来应供等正觉,菩萨摩诃萨住三昧正受时,及胜进地灌顶时,加其神力。佛告大慧:为离魔业烦恼故,及不堕声闻地禅故。为得如来自觉地故,及增进所得法故。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咸以神力建立诸菩萨摩诃萨。若不以神力建立者,则堕外道恶见妄想,及诸声闻,众魔希望。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诸佛如来咸以神力摄受诸菩萨摩诃萨。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神力人中尊 大愿悉清净 三摩提灌顶 初地及十地

  如来神力和正修行菩萨道的关系

  佛又说:“如来以两种神力,才使一切大菩萨们的疑问得到真解。是哪两种神力呢?第一,是使众生入于三昧正受的住持之力,而显现各种形象、言语等的神力。第二,是如来法身手摩其顶,使其得自悟自证的遍身法乐,得到灌顶的住持之力。大慧啊!当大菩萨们开始证入菩萨的初地(欢喜地)的时候,就是如来的神力所住持,那时,就入于菩萨境界的大乘照明三昧。在这种三昧的境界中,十方世界的一切如来,都以神通能力,为他显现各种形象说法。例如金刚藏大菩萨们,都是如此成就各种功德的,这也就是修行菩萨们历劫累积善根所得的结果。依此上进,渐渐地逐步了解菩萨各地修法的偏差和对治法门,以及所要对治的现象。到了究竟通达,一直到菩萨第十地的法云地时,就得到种种殊胜难得,不是世间习惯知识所能了解的神变境界。那时,就可以证得如来神力灌顶的境界了,大菩萨们得到这两种神力,才能见到诸佛如来。其次,大菩萨们,对于各种三昧和神通等的境界,凡是有所分别发扬,也都是如来的两种神力所住持。如果菩萨们,根本不需要如来的神力加持而能够辩说发扬,那么,一切凡夫,也就应该能没无上精义了,须知山石树木等无知之物,遇如来神力加持时,自然都会发出声音,何况有心的人类呢?如果他们真见如来,如有聋盲喑哑等苦,当下就可以得到解脱了,所以说如来是具有这样无量的神力。可以使一切众生安乐。”大慧大士又问:“为什么当大菩萨们住在三昧正受的时候,以及达到灌顶地时,如来就要以神力来加持他们呢?”佛回答说:“为保护他们,使他们远离魔业烦恼障的散乱心,使他们不堕在声闻等禅定中,而得到内证如来地的正觉,所以用神力来加持他们。”这时佛就归纳这些道理,作了一首偈语说:

  神力人中尊。大愿悉清净。三摩提灌顶。初地及十地。

  (这个偈语,原文文字的意义,已经说得很明白,不需要再说了。不过在讲解证入涅槃正智之后,就跟着说出如来的神力,是极有意义的。须知佛和如来的名词,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佛和如来,是指法界的法身自性,借用现代语来说,是指宇宙万有形而上的本体。大菩萨们的修证自性,也就是内证这个形而上的本体。所以菩萨们的修持境界中,自然都是如来神力的加持。一切众生们,也都是法界自性法身如来的神变所生,所以众生从本以来,都在如来的神力之中,也可说都是如来神力的所化。用这个道理,归到狭义的某一佛和某—如来加持其人,自然也就可以相通了。所以说:“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所谓心佛众生,性相平等,就是同体之慈,无缘之悲。依体言用,哪里有时间的三世可得,和空间的人我之分呢?因此所谓聋盲喑哑者,若能见自性法身的如来之体,就当下一念清净,领受自性如来神力的滋润了。借用现代科学术语来说,如来神力也就是本体功能之力,它可以发生宇宙万有。其中道理,既不能作神秘主宰的神变来看,但也不是绝对没有这种神秘的力量。唯有自证知者,然后才了解平凡处即为不可思议的神变。不可思议的神变,原来是最平凡的。所谓“镜里魔军。空花佛事。”到此言说文字,皆无用处了。参!参!)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佛说缘起,即是说因缘,不自说道。世尊,外道亦说因缘,谓胜自在时微尘生,如是诸性生。然世尊所谓因缘生诸性言说,有间悉檀,无间悉檀。世尊,外道亦说有无有生。世尊亦说无有生,生已灭。如世尊所说无明缘行,乃至老死,此是世尊无因说,非有因说。世尊建立作如是说,此有故彼有,非建立渐生。观外道说胜,非如来也。所以者何?世尊,外道说因不从缘生,而有所生。世尊说观因有事,观事有因。如是因缘杂乱,如是展转无穷。佛告大慧:我非无因说,及因缘杂乱说。此有故彼有者,摄所摄非性,觉自心现量。大慧,若摄所摄计著,不觉自心现量,外境界性非性。彼有如是过,非我说缘起。我常说言,因缘和合而生诸法,非无因生。大慧复白佛言:世尊,非言说有性,有一切性耶。世尊,若无性者,言说不生。是故言说有性,有一切性。佛告大慧:无性而作言说,谓兔角龟毛等,世间现言说。大慧,非性非非性,但言说耳。如汝所说,言说有性,有一切性者,汝论则坏。大慧,非一切刹土有言说。言说者是作耳。或有佛刹瞻视显法,或有作相,或有扬眉,或有动睛,或笑或欠,或謦欬,或念刹土,或动摇。大慧,如瞻视及香积世界,普贤如来国土。但以瞻视,令诸菩萨得无生法忍,及殊胜三昧。是故非言说有性,有一切性。大慧,见此世界蚊蚋虫蚁。是等众生无有言说,而各办事。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如虚空兔角 及与槃大子 无而有言说 如是性妄想

  因缘和合法 凡愚起妄想 不能如实知 轮回三有宅

  缘起性空的理论实际

  这时,大慧大士又问:“您所说的世间事物,都是缘起的,所谓都是因缘所生,那当然不是在说自心体相的道理。但是,外道学者们,也说世间事物,是由因缘而生。例如他们有的说是由一至高无上的自在天主所造,或时间为万有的主因,也有的说都是从微尘物质所生,这些等等,也那是强调另有一个能生之性;那么,您所谓因缘生法,诸法又无自性,是另有深义存在?或是没有义理作根据呢?并且外道学者们也说:有无相生,然后才有世间事物,您也说:本来就是无生,即使生起,当生起也已灭了;例如您所说:无明为因,所以无明缘行(活动)→行缘识→识缘名色(名相和实质)→名色缘六入(六根)→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就以这个道理来说:也是主张无因的理论?您的意思是说:有了这个,所以才有那个。假使不是这样的,而是说同时成立,不是逐渐地互相对待而生,那因缘的道理,就不能成立了。例如外道学者们的说法,他们认为另有一个至高无上的胜因,当然这与佛的说法不同。因为外道们说:最初的因,并不是从缘而生,而是另有所生之处。你却说:果是和因相对待的,观因就有了事的果。但因又有因,果又有果,这样说来,因缘就杂乱无定,辗转无穷,彼此就互为因果了。那么,所谓有了这个,才有那个,就根本是无因的理论了啊!”佛回答说:“大慧啊!我不是说万法是无因而生的,也不是因缘杂乱的。所谓有了这个,才有那个,也只是…

《楞伽大义今释 卷第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