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发菩提心▪P2

  ..续本文上一页成佛,这是愿菩提心,这是为果而发誓;二.为了成佛而发誓修持佛法、修持六度等诸佛菩萨的学处,叫行菩提心,这是为因而发誓。为了在相续中生起并巩固愿菩提心,我们要在下面三个方面加强、训练自己。

  

   一.修自他平等菩提心:

  

  

   所有的众生都跟我一样,都不想感受痛苦,都想获得安乐,但累劫以来的我执与我爱,使我们无法平等地对待他们,为了消除这些分别,从现在起我要平等地爱一切众生,慈悲一切众生;不管苍蝇、蚂蚁、善人、恶人。来根除珍爱自己,嗔恨他人的贪嗔恶心,平等地对待自己与他众。

  

  

   二.修自他相换菩提心:众生都是那么可怜,我愿将自己现在所拥有的幸福与快乐给予他们,愿他们的痛苦与烦恼都降临在我身上。

  

  

   三.修自轻他重菩提心:在任何情况下,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完全不考虑自己,把所有的众生都观想在自己头顶,一切都为了众生。

  

  

   我们要将生活与修行结合起来,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为了众生我们要成佛,为了成佛我们要修行,为了修行我们要家庭和睦、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我们不要把家人只看成是我的丈夫、我的孩子、我的父母亲,要把他们看成是与自己最有缘分的众生,所做的一切都看成是为了众生。所以,在生活中要多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照顾他们、尊重他们、遇事多宽容忍让。家务活要多干,洗、擦、打扫是清除自己与众生的业障、烦恼、习气,把所做的一切都看成是消业、还债、积福。只有这样做,家人才能开心、高兴,这才是修行。

  

  如果家庭不和,就会伤害众生,伤害了众生就是犯戒,修行就有障碍。在单位,在社会也一样,把所做的一切都看成是为众生,要学会帮助别人、关心别人、照顾别人、尊重别人、时间长了,众生也会这样对待你。

  

  

   健康的身体是修行的工具,我们要让身体有营养,健康,为了众生所以要吃好、穿好、休息好。我们还需要美好的生存环境,发达的交通,这一切都是为了修行。.如果我们坚持这样做了,家庭也有和了,家庭和睦了,这就是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社会有和了,这就是一个和乐、幸福的社会;国家有和了,这就是一个和谐幸福的国家;世界有和了,这就是一个和平幸福的世界。

  

  

   我们不能将修行与生活分开,修行是修行,生活是生活,在念经念佛打坐的时候象个菩萨,回到生活中又变成凡夫。当我们时时刻刻在在处处不停的发誓:

  

  为度众生愿成佛时,我们还要将这种愿望付诸实际行动,那就是行菩提心的训练。主要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一、布施:

  

   1.财布施:在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将自己的财物平等地施舍给需要的众生;

  

   2.法布施:每天将修法回向给众生,将自己所学、所知传授给众生;

  

   3.无畏布施:吃素、放生、护生是最好的无畏布施;

  

   但所有的布施中,断除贪心、吝啬心才是最大的布施;我们的相续中,贪心特别严重,贪钱财,贪名、权、执着孩子、丈夫,,包括贪着执着上师。我们可以拥有世间八法,但不要被世间八法所转、所束缚,因为你执着了、在意了、计较了就会被伤害,所以你要学会不在意、不执着,不计较,这才是解脱。

  

   二.持戒:

  

   1.禁恶行戒:身口意三门断除一切不利众生的十不善业;

  

   2.摄善法戒:将所积累的善根回向一切众生;

  

   3.饶益有情戒:所做的一切都为饶益众生。

  

   但真正的持戒是断掉所有恶念、恶行;大乘佛法的善恶看发心、看动机:

  

  我们要断掉一切恶念恶行——自私自利的念头与行为,而生起善念善行——一切都为饶益众生。

  

   三、忍辱:

  

   1.忍辱他人邪恶之行:忍辱他人对自己的殴打、诋毁、恶语中伤及暗中说坏话等;

  

   2.忍耐求法修法之苦行:为了修持正法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

  

   3.忍耐不明甚深法义:不畏佛法的高深不明,对甚深正法生起诚信;断掉自己的嗔恨心、嫉妒心是最大的忍辱。嗔恨心是众生最大的业障、它可以在瞬间毁掉累劫以来积累的福德、所以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嫉妒心不仅让你看不见别人的功德,也会毁了自己的功德。

  

   四、精进:

  

   1.修法精进,学习诸圣前辈、诸佛菩萨的事迹、行为、立下誓言:历尽苦难,肩负重任,不惜身命。

  

   2.加行精进:想修正法之心起时,当以无常激励自己,刹那也不应被懈怠、懒惰控制。

  

   3.不满足精进:不满足已取得的进步,继续努力,真正的精进是去掉懒惰、懈怠。很多人一天二十四小时。连两个小时的修行也没有,这样怎么能解脱,成佛?不耕耘就不会有收获,我们要象饥饿的牦牛吃草一样,要争分夺秒,全力以赴;要有紧迫感、责任感,早一天成就,早一天利益众生。

  

   五、禅定:

  

   在正知正见中安住,断掉散乱心。我们的心就象一匹野马,一刻都无法安住,时刻都处在散乱妄想当中。什么是妄想?想不该想的,没有用的叫妄想。我们很多时候就知道自己活的累,却不知道什么原因,原因就在散乱的心,什么时候断掉散乱的心,什么时候才有禅定。

  

   六、智慧:

  

   1.闻慧:认真听闻上师所传的法要;

  

   2.思慧:不断思维、理解上师所传法要;

  

   3.修慧:按照上师所传法要去做;

  

   人主要的烦恼是人我执,执着一个我;执着我还不够,还执着别人,执着别的东西,这叫法我执。这是愚痴。如果能对所有的一切都不执着,特别是断掉人我执、法我执才是真正的有智慧。当我们通过修持慈悲心以及修持自他平等、自他交换、自轻他重三种菩提心后,我们就能在自己的相续中生起坚定的“为度众生愿成佛”的誓愿。当这种愿菩提心牢固地生起并不退转后,这才是真正发起了菩提心。然后,以前我们曾造下的无数大小罪业都会立即消失;我们现在拥有的再少、再浅、再薄的福德也会立即增长,甚至要在多劫中才能积聚的资粮也会在刹那间圆满,而且所作所为都有功德,甚至是吃、喝、玩、乐都有功德;时时刻刻都能增长福慧,时时刻刻都在消业。可以说,快速地积聚福慧资粮,没有比发菩提心再殊胜的了。

  

  

   发无上菩提心有如此功德,那么将此愿心化为实际行动饶益众生,修持六波罗蜜多,即行菩提心,所得的功德比愿菩提心更为殊胜、功德更是无法计算。所以为了自他的解脱,我们要不停的发大心、发大愿,有一天发起了真正的菩提心,那么离证悟空性、本性就不远了。真正地证悟了自己的本性,才算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我们才算真正地迈向了解脱之路!

  

《发菩提心》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