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浅释▪P29

  ..续本文上一页纠正不了还有病帮你纠正,什么时候把你的爱好纠正没了算完事。你说你这功德想害怕不害怕呀,可怕至极,众生畏果,菩萨畏因。在因上,千千万万要把住当下一念,实无功德,而是要尊重佛经,知道什么是真功德,这就可以。

  佛说听《法华经》的,讲《法华经》的将来一定能成佛。只不过是时间有长有短,你自己延长时间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认为没有功德,你就听你的、做你的、受持你的,把这都放一边去,保持谦下,你去修、去证,证得一地菩萨是一地菩萨的功德,证得二地是二地菩萨的功德,菩萨本身就是功德。你没这个果位,说多少也不是功德,到你成佛时是不是功德圆满呢?本身就是功德圆满。你说还需要你想功德、说功德么?说一车功德,说一个地球功德,没成佛等于没有功德,气球内部充满气,捅破了什么也不是。所以我们听《法华经》的、讲《法华经》的,特别是一些人,一听到功德就被法华转,到处给人讲。一定要尊重佛制,达到法空,入如来室,穿如来衣,坐如来床,是经行处,善行处,安稳处,达到这些条件才能讲,否则误人误己,被功德转。我们学佛人,佛说分别功德,我们实无功德,我们听了要受持,我们做了,人人赞叹我们,让周围的人赞叹我们,诸天、诸神都赞叹我们,诸佛菩萨赞叹我们。你周围的人都没赞叹你,你周围人天天都干什么呢?天天给你做结论呢,给你下评语呢,你别以为那人不怎么样,总说你坏话,到神那可不这么看,有一个人说你坏话,说明你做的不圆满,灶王那就给你落笔了,给你记上,承不承认也是那么回事。这人就这么对待你,周围的人都说你好,这人学佛学的好,都给你评价好,修行就差不多了。有反对你的,你就该找自身毛病了,你争取做好,让大家赞叹你,不说你好,或者别让大家骂你,“还学佛呢,专门占别人便宜”,总而言之,偷机取巧,你做的事周围的人都不佩服你,阿弥陀佛能佩服你?诸神能说你好?所以我们这就知道如何受持《法华经》。理论受持,名义受持,名义受持也有功德,那个功德山太大,那座山我背不动。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佛为了这些众生免堕地狱,少造业力,因为这部经太难相信,所以让你有随喜功德。什么叫随喜?有人说这个事挺好,你跟着说是不错,随着说,顺着说,这叫随喜。你要看不上这个人,他讲法你说如何如何,你这就错了,你因为跟他拌两句嘴、看不上他,你谤佛谤法,容易犯这毛病。你看这人衣衫不整,家庭也不富有,岁数也挺大,不起眼。他讲《法华经》你千万要随喜,你说这部经不错呀,你岁数这么大能看这部经,非常佩服,我也向你学,好好修,你这才有功德,还帮助这人转化了。这人要是有毛病,她自己就会想,我这人有毛病呀,脾气不好,我还是自己偷着改了吧,你这一说他好,他反而认识自己的毛病了,你这就叫有功德。如果反过来,说他不好,他会想“我好心给他讲,他不但不领情,反而还说我讲的不好”,会使他生瞋。你不但给他推一边去了,以后他还不讲了,你还造业了。别说讲《法华经》这么随喜功德,你做人都应该这么做,你试试,这小孩你天天夸他、表扬他,我这小孩孝顺呢,爱学习。你天天这么顺着说,还容易教育,这小孩真就孝顺、爱学习。反过来,你若说孩子这错那错,训斥他学习去,他起反感,将来两代人有鸿沟。人也是,顺着说,你能和他交明友,呛着说,他一会就和你打起来。何况是学佛的随喜功德,佛法不离世间法,离开世间法寻求出世间法,哪有呀?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你身边的事做好了,大理小理是一理,家事、国事、天下事无非是佛事,你要不能看到这一点,你学佛的智慧在哪呢?没智慧或少智慧。

  这时弥勒菩萨对佛说,若有人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得几种福报呢?佛说阿逸多(弥勒菩萨的另一个名字叫阿逸多),学佛中有很多是老者。国有老臣国之幸也,家有老人家之幸也,国有老臣,老臣持重、稳重,经验多;家有老人,吃咸盐多,经验多,你恭敬他,是培育你自己的功德,而且你家有老人,是你这家有长寿史。佛都尊重老人,不欺幼,一个小孩都不能轻慢。我师父跟我说,这小孩可不能轻视,你知这小孩是谁呢,将来就他掌管你命运,现在他就掌管你命运,冥冥之中,千真万确。别有我相,佛说若长若幼,闻是经随喜,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行善事,就是受持《法华经》。《法华经》的内容是什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他做一点善事,你都随喜功德,你心里明白,这人做一点善事,佛说众善奉行,他做一点善事,我拥护他,我这叫受持《法华经》呢,一点坏事我不干,一点恶事我不干。我不是拥护这个人,我受持《法华经》呢,是不是?看问题就这么看,要调整过来。知道多少说多少,人问你去哪了?你说我听《法华经》去了,讲的什么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做恶事有因果报。人要问这经怎么样?你说这经真好啊,不是说法师讲的好,《法华经》真好就行了,这叫积口德。咱们做人也是这样,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得罪人也是从这张嘴得罪的,交人也是靠这张嘴交上的,佛法不离世间法,一定要和自己的世间法联系起来,然后才有出世间。出世间是我们神识证得的智慧,要不然上哪找出世间法去?找智慧去?我们身上有没有出世间法?你在静坐时就在行出世间法,离开打坐,你念多少经,持多少佛号,那只是督摄你的思维,不算行出世间法。我讲佛经顺便和你们说说出世间,佛是出世间智慧。什么是出世间法?我们在静坐念佛时就在行出世间法,按出世间法去找东西去,让我们的智慧去出世间,性离开这个世间。读破佛经,跑破鞋底,家财散尽,出世间没找着,你看看浪费时间、浪费家财不?所以回过心来,别费那个草鞋钱,好好静坐念佛,在当下找到出世间,离开这个找不到。我敢给你下断言,不信你就试试,你走过多少弯路,走过多少阿僧衹劫,还得从这开始,你今生醒悟,从今生开始,缩短你几大阿僧衹劫,否则你走几大阿僧衹劫还得从这开始,地球是圆的,走过一圈还得回到原点。

  佛说一人随喜再传到第五十个人随喜的功德无量阿僧衹劫。比上庙供养罗汉的功德还要大,上庙供养是种福田。佛说你们听经的功德太大了,我刚开始就告诉你们千万别背这块石头,荣誉就是石头,太重犹如大山。佛说的什么意思?你随喜功德,你有行菩萨道的那一天,你有成佛的那一天,当你行菩萨道时,会有无量众生得度,当你成佛时,你会培养出无量的菩萨,这才叫真功德。而我们供养这些人都成罗汉道,名义上的功德。为什么?经一开始就告诉你了,声闻、缘觉是名义佛弟子,实际不是。为什么?他们不能续佛慧命,不能出离三界,只是暂时请长假,功德在此。怎么办?你有本事回去受持,好好修行,能成就菩萨道、能成佛,没有功德就有功德,你一有功德想就变成福报了。人天福报你觉得挺好呀?耽误时间,人天福报还不好么?我告诉你,不好。如果做个天民,在天上享福是不假,可是把行菩萨道的时间给耽误了,我实话实说,你耽误不起,天上的时间等于我的生命,太可怕。行菩萨道的人知道珍惜时间,时间似生命,用时间去行菩萨道。对普通人来讲,别说让你上天享天福,在这个世上有两个钱儿都不可一世了,那福让他享的,连个佛字都不听,这是在误自己的时间,影响不到别人。功德在此,知道什么是真功德,别背包袱,让有力量的人去背,我们没时间呢。佛说随喜功德,确有其功德,能成就,能成菩萨道,唯一佛乘,将来能成佛。这是真功德,离开行菩萨道,成佛以外,那个功德不是真功德,落到人天福报,四果罗汉请长假。难道四果罗汉没功德么?功德是有余涅槃。不是出世间的,没有离开娑婆世界。佛说听法的或劝人听《法华经》的人,生生世世容貌端正、聪明。最低做天民,但是生到天上不愿意修,每天的时间被五欲之乐占去了,跟现在富贵人差不多,我好事那么多,何必在这坐着遭罪呢,不愿意去坐。什么叫一心听说?老老实实的听,不是听法师的,法师讲的是佛法,不是法师法,摆正关系,好不好也听完。因为说的不是你法、我法、他法,这叫一心听说。讲经一开始我就说,“诸位仁者,我们共同读诵、受持”,一定要听明白,咱们是一样的,我只是看的多一点,我不敢说我是法师,证悟多高,我的证悟还不如你们,在证悟上我还得向你们学习。这里有很多随喜功德,我们把握得住,不犯一些违逆佛法的事情。我们学佛做人是基础,这个人口德非常好,从不说别人缺点毛病,好人你也对他挺好,坏人你对他也挺好,说到《法华经》时你自然不会犯这个毛病。你这人在习性上就没有,有的人专门爱看事非,爱说是非,是习性,你说我也知道《法华经》好,但是忘了,被习性所转,走惯腿了,说惯嘴了,看那个好,抬腿就往那跑,我说世间法怎么去做,非常重要。

  【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我们受持、读诵、跟别人讲《法华经》,都有功德。但是做功德事,无有功德想,是真功德。做了一点小事,扬了满天下,没有功德。或者把这功德背起来,装在脑袋里,溶到血液里,那你就背着去吧,人天福报,咱们共勉

  这时,佛对常精进菩萨说,若有受持《法华经》当得功德。你读诵三千遍、一万遍那还是念,不如你受持一点多。当得八百眼功德,宇宙众生有十二类,眼看前不能看后,不具足功德,看前三百,左右各二百五十,共八百功德。我们耳朵可听四面声音,具足一千二百功德。我们的舌头也具足一千二百功德,什么味都会尝,什么话都会说,功德就是它的功能。鼻子也是八百功德,顺风能闻着,逆风闻不着,等等这叫六根具足,六根都具足,六根都健康。有人说我念了三遍了,我怎么什么也看不着,佛为什么还…

《妙法莲华经浅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