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尊劳苦吧!” 身安乐行:就是身当远离十种之事:1、豪势。2、神人邪法。3、凶险嬉戏。4、栴陀罗(屠夫)。5、二乘众。6、欲想。7、五种不男之人。8、危害之处。9、讥嫌之事。10、畜养年少之沙弥。 口安乐行:就是口当远离四种之语:1、不乐说人及经典之过。2、不轻慢他人。3、不赞叹他人,也不毁谤他人。4、不生悲恨之心。 意安乐行:就是意当远离四种之过:1、嫉谄。2、轻骂。3、以大行诃骂小行之人。4、争竞。
愿安乐行:是对于妙法莲华经不闻、不知、不觉的众生,起慈悲心。我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神通力及智慧力,引导众生入是法中。
尔时四大菩萨而说偈言。
当尔之时,上行菩萨、无边行菩萨、净行菩萨、安立行菩萨,这四位大菩萨,用偈颂来问候释迦牟尼佛的近况,也就是问安的意思。
世尊安乐 少病少恼 教化众生 得无疲倦 又诸众生
受化易不 不令世尊 生疲劳耶
世尊!您很安乐(身舒无危为安,心明无忧为乐)吧!也没有疾病,也没有忧恼。所教化的众生,一定很愉快,没有疲倦的感觉吧!又者,一切众生很容易接受教化吧!不会有什么困难?他们不会令世尊生起疲劳吗?
尔时世尊于菩萨大众中而作是言。如是如是。诸善男子。如来安乐。少病少恼。诸众生等。易可化度。无有疲劳。所以者何。是诸众生世世已来。常受我化。亦于过去诸佛恭敬尊重。种诸善根。
当尔之时。释迦牟尼佛在无量菩萨大众之中,就这样地说:“是这样的!是这样的!各位善男子!如来我很安乐,也没有病痛,也没有忧恼。所有一切众生,都很容易教化度脱。因为他们努力修道,勇猛精进,所以我不感觉疲劳。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所有的众生,他们在生生世世中,一直到现在,常常受我的教化。他们也在过去生中,恭敬诸佛、尊重诸佛,种植无量无边的善根。”
此诸聚生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除先修习学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
释迦牟尼佛又说“现在我所教化这些众生,一开始见到我的身,闻到我所说的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之后,即刻生出信心,受教奉行,所以有的证得罗汉果位,有的证得缘觉果位,有的证得菩萨果位。(罗汉分为一果、二果、三果、四果的果位。菩萨分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的五十一果位。)证得五十一位法身大士的果位,然后入到佛的智慧,证得妙觉的果位。” “入如来慧,除去先修习学小乘的人,不在此内。现在学二乘法(四谛法或十二因缘法)的人,我也令他们得闻妙法建华经的法音,令他们回小向大,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也能获得如来的智慧。”所谓“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法华经详载成佛修行的途径,所以要努力研究读诵、书写、流通、供养、护持此经,依教修持,功德无量。
尔时诸大菩萨而说偈言。
当尔之时,各位大菩萨,又用偈颂来赞叹释迦牟尼佛。
善哉善哉 大雄世尊 诸众生等 易可化度 能问诸佛
甚深智慧 闻已信行 我等随喜
太好啦!太好啦!佛是世出世的大圣雄,世出世的最尊贵者。一切众生很容易接受佛的化度。他们都能恭听诸佛甚深的智慧,聆听之后,定能信受奉行,依法修行。我们所有的菩萨,也能随喜这种功德,也愿意依佛所教化来修行。
于时世尊赞叹上首诸大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能于如来发随喜心。
就在诸大菩萨赞叹释迦牟尼佛的时候,因为菩萨赞叹于佛,所以佛也赞叹于菩萨,这是互相赞叹。虽然菩萨可以随喜赞叹于佛,佛却不能随便赞叹于菩萨。 佛言:“善哉!善哉!各位善男子!你们大家能在如来的面前,发随喜心,赞叹佛说妙法莲华经,功德无量。又能来到灵山法会聆听妙法莲华经,受益匪浅。”
尔时弥勒菩萨。及八千恒河沙诸菩萨众。皆作是念。我等从昔已来。不见不闻如是大菩萨摩诃萨众。从地涌出。住世尊前。合掌供养。问讯如来。
当尔之时,弥勒(慈氏)菩萨和八千恒河沙数那样多的大菩萨,他们都做这种的思念:“我们从往昔到现在,根本就没有见过这样多的大菩萨,觉得很奇怪。也没有听过有这样多的大菩萨。”他们在心中纳闷,百思不解。“究竟这些大菩萨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怎么我们都不认识呢?”
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知八干恒河沙诸菩萨等心之所念。并欲自决所疑。合掌向佛以偈问曰。
这时候,弥勒菩萨大菩萨,因他证得五眼六通,晓得八千恒河沙数那样多的菩萨,心中所怀疑的问题,并且他自己也想明白这个疑问。因此合起掌来,走到佛前,向佛请法,用偈颂请问。
无量千万亿 大众诸菩萨 昔所未曾见 愿两足尊说
是从何所来 以何因缘集 巨身大神通 智慧叵思议
其志念坚固 有大忍辱力 众生所乐见 为从何所来
从地涌出无量大菩萨,有千万亿那样多。在法会大众诸菩萨,往昔都未曾看见过,也没有听说过。我们大家愿意福慧两足的世尊,为我们说一说这种因缘。
这些无量的大菩萨,他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他们聚集于法会,究竟有什么因缘呢?他们皆现巨身,定有大神通力。他们的智慧,乃是不可思议。这些无量的大菩萨,他们的志愿、念力,一定是坚固不移。他们的戒定慧三学,一定是坚固不坏。他们有大布施力、大持戒力、大忍辱力、大精进力、大禅定力、大智慧力。众生皆欢喜见到他们,听他们说法。但是我等大众不知道他们从何处而来,请世尊慈悲对大众开示。
一一诸菩萨 所将诸眷属 其数无有量 如恒河沙等
或有大菩萨 将六万恒沙 如是诸大众 一心求佛道
是诸大师等 六万恒河沙 俱来供养佛 及护持是经
每位菩萨所带来的眷属,其数没有限量,好像恒河沙数那样多。 或者有位大菩萨,领着六万恒河沙数那样多的弟子。这些大众,皆是一心一意求佛道,也就是求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罗汉只能证得正觉的果位,菩萨能证得正等的果位,只有佛才能证得无上的果位。
这些大菩萨大法师,同时一起来到佛前,供养于佛。又发誓愿,护持妙法莲华经。尽未来际,也不休息。贯彻始终,不变初衷。
将五万恒沙 其数过于是 四万及三万 二万至一万
一千一百等乃至一恒沙 半及三四分 亿万分之一
千万那由他万亿诸弟子 乃至于半亿 其数复过上
百万至一万 一千及一百 五十与一十 乃至三二一
或者有位大菩萨,领着五万恒河沙数那样多的眷属。或者有位大菩萨,领着比五万恒河沙数多一点的眷属。或者有位大菩萨,领着比五万恒河沙数少一点的眷属。或者领着四万恒河沙数的眷属,或者领着三万恒河沙数的眷属,或者领着二万恒河沙数的眷属,或者领着一万恒河沙数的眷属,或者领着一千恒河沙数的眷属,或者领着一百恒河沙数的眷属,乃至一恒河沙数的眷属,或者半恒河沙数的眷属,或者三分之一恒河沙数的眷属,或者四分之一恒河沙数的眷属,或者亿万分之一恒河沙数的眷属。或者有位大菩萨,领着千万那由他的眷属。或者领着万亿的眷属,乃至半亿的眷属,或多一点,或者少一点,没有一定的数量。或者有位大菩萨,领着一百万的眷属。或者有位大菩萨,领着一万的眷属。或者领着一千眷属,或者领着一百眷属,或者领着五十眷属,或者领着一十眷属,或者领着三个眷属,或者领着二个眷属,或者领着一个眷属。
单己无眷属 乐于独处者 俱来至佛所 其数转过上
如是诸大众 若人行筹数 过于恒沙劫 犹不能尽知
有的大菩萨,自己一个人来,没有领着眷属。为什么?因为他欢喜单独修行,不愿意收徒弟。现在都来到释迦牟尼佛的道场法会中。 像这样多的大众,假使有人用计算机来算,就是经过恒河沙数那样多的劫,也不能计算出确实的数目。
是诸大威德 精进菩萨众 谁为其说法 教化而成就
从谁初发心 称扬何佛法 受持行谁经 修习何佛道
如是诸菩萨 神通大智力 四方地振裂 皆从中涌出
这些有大威德的菩萨众,有精进修行的菩萨众,最初是谁为他们说法呢?是谁教化他们成就菩萨的道业呢?
这些大菩萨,最初是跟那位法师发心研究佛法呢?是跟那位法师出家修道呢?是跟那位法师修行六度万行呢?他们称扬那一种佛法?他们受持那一部经典呢?他们是从那一宗入门呢?他们是修那种佛道呢? 这些大菩萨,因其神通力广大,智慧力也大,所以四方的大地,皆已震裂。他们都从地下涌出,好像泉水一样,源源而来,这种境界,实在妙不可言。
世尊我昔来 未曾见是事 愿说其所从 国土之名号
我常游诸国 未曾见是众 我于此众中 乃不识一人
忽然从地出 愿说其因缘
弥勒菩萨又称一声世尊!我从往昔以来,未曾见过这种境界。我愿世尊大发慈悲,把这些大菩萨从地涌出的来龙去脉说一说。他们从何处而来?他们所居住的国土,是何名号?
弥勒菩萨又说:我虽然时常游历世界所有国家,可是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些大菩萨。在这些大菩萨之中,我一位也不认识,他们忽然从地涌出,令人惊奇。只求世尊为大众说其因缘。
今此之大会 无量百千亿 是诸菩萨等 皆欲知此事
是诸菩萨聚 本末之因缘 无量德世尊 惟愿决众疑
现在于此大会中,有无量百千亿那样多的菩萨,都想知道这件事情。从地涌出这些菩萨,他们从开始到最后的因缘,究意是怎么一回事呢?希望无量德慧世尊!愿您为大众解决这个疑问。
尔时释迦牟尼分身诸佛。从无量千万亿他方国土来者。在于八方诸宝树下。师子座上。结跏趺坐。其佛侍者。各各见是菩萨大众。于三千大千世界四方。从地涌出。住于虚空。各白其佛言。世尊。此诸无量无边阿僧祇菩萨大聚。从何所来。
当尔之时,释迦牟尼佛分身为无数无量的化身佛,乃从无量千万亿他方的国土…
《妙法莲华经卷浅释(宣化上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