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卷浅释(宣化上人)▪P18

  ..续本文上一页有大自在天子:就是他化自在天子。他那种快乐不是本天所有的,而是由其它的天,由他化现出来。此天子与其同类眷属三万天子俱,同赴法华会。

  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与其眷属万二千天子俱。

  娑婆世界:“娑婆”是梵语。娑婆世界是个什么世界?是甜的世界,此世界最甜了。 有人说:“法师啊!我听您讲经那么久,也没听您讲错过,但这回可真讲错啦!我看“娑婆”的翻译是最苦的,您现在怎么说是甜的呢?”

   “哦,那你知道是苦的,就不要留恋啰!为什么你还舍不了这世界?为什么我说它是甜的?就因为我看你舍不得这世界,所以当然就是甜的吧!若是苦的,你早就舍了嘛!”

  “法师您这样讲,我也没有什么话可讲。”

  “嘿!你没有话讲,我又有话讲了。什么话?这个世界既非苦,也非甜,而是一个没有味道的世界。虽然什么味道都没有,但麻烦很多,有很痛苦的麻烦。所以“娑婆”译曰堪忍,堪能忍受一切苦的环境。苦的环境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

  三苦——

  1、苦苦:苦中之苦,贫穷困苦,既无饭吃,无衣穿,又无屋住,你说这苦不苦?

  2、坏苦:或有富人,不但有屋住,且还住高栖大厦。不但有衣穿,且还穿最时髦美丽的绫罗绸缎。不但有饭吃,而且所吃的都是珍馐佳肴,山珍海味,尝尽天下美味。但好景不常,忽然间遭遇意外损伤,或者着火、撞车、被贼打劫...等,所有的富贵快乐都被破坏了,这即是坏苦。

  3、行苦:非贫穷之苦苦,也非富贵之坏苦。但还有一样苦,什么苦?由少而壮,由壮而老,由老而病,由病而死。念念迁流不停,如随波逐流,生生灭灭无有止境,这叫行苦。

  八苦——

  1、生苦。2、老苦。3、病苦。4、死苦。5、爱别离苦:你越爱一个人,但环境逼迫,不得不离开,你说这痛苦不痛苦? 6、怨憎会苦:你很讨厌一个人,不愿与他在一起,而到另一地方去。但到另外一个地方,又遇到另一个人与你所讨厌的人一样,令你头痛讨厌。你说苦吗?

  7、求不得苦:你想希求的,但求不到。苦吗?8、五阴炽盛苦:这更厉害了。五阴(色受想行识)常跟着你,寸步不离,行住坐卧皆与你在一起,如火似的旺盛。这也是苦。

  有这么多苦,皆堪能忍受,处之泰然。一般人都以为这世界如苹果,是香甜的,其实吃了才知道比黄连更苦!那么知道这世界的苦,若于修道上能受更多的苦,总是一定会成佛。

  我以前有个弟子果舜,抗战期间被日本人捉去做劳工,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够,人若修道能受劳工所受的苦之一半,定会成佛的。所以他出家之后,日中一食,长坐不卧,行头陀行。在我所有弟子中,他是头陀行第一。

  以后,他自己不愿意再逗留在娑婆世界上,所以用火自焚。烧完之后,身体仍是坐着,等到有人去看,用手摸他的身体,一碰就全落成灰,这就证明他有一种定力。如果没有入定的功夫,我们普通人用火往身上一烧,定会蹦跳起来。所以无论那个人说自己有定力,能入定,你可以试验他,用火烧一烧他,他若不跳起来,就真有定力。像果舜自焚化成灰,还是在那儿坐着,这才真有定力。没有这样的定力,就不要自夸有定力。所以我自己不敢说我有定力,否则就要受试验了。

  主梵天王:“主”,做主;梵,大梵天王。

  尸弃大梵:“尸弃”是梵语,译曰肉髻。

  光明大梵等:又有一位天王叫光明大梵,与其它天王等,有一万二千天子那么多都来到法华大会。

  有八龙王。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龙王等。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龙在以前有很多,人人都可见到。到今时,龙却不出现。为什么现在龙不出现?因为现在人太多了,把龙吓得不敢出来。

  龙乃属于畜类,但与一般畜生不同;它有神通变化,能变大变小,能隐能显。龙是怎样做龙的呢?龙的前生是修道人,修道时因“乘急戒缓”,故堕人龙身。现在略释乘急戒缓。

  “乘急戒缓”:“乘”即大小乘之乘,“戒”即戒律之戒。这人修道虽很急进,但不守戒律,欲念未断,尤其是淫欲未断,对戒律苟且马虎散漫,所以堕入龙身。但因他修大乘佛道很精勤勇猛,所以有神通。

  “戒急乘缓”:严守戒律,但不精进于大乘法。这种修道人来生也为人。做什么样的人?很富贵,但不太聪明。他修持戒律很严谨,故做富贵人。但他不读诵大乘经典,不研究佛法,所以没有智慧,不太聪明。

  “乘戒俱急”:不但对大乘佛法非常精勤的向前修行,戒律也守得精严。这种修道人可以开悟证果。若不能证果,也将生到天上去,享受天福。

   “乘戒俱缓”:这种人既不修大乘佛法,也不持戒律,一天到晚非常懒惰。早晨睡到十点才起身,晚间早早就休息了。好像“日高三竿身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一竿大约有三丈高,三竿就有十丈高。)意思是太阳高有十几丈了,但这个和尚还在床上睡觉未起身。那些求名求利的人不如我这么清闲,什么也不做,懒洋洋的更自在。乘戒俱缓者,不守戒律也不研究佛法。虽然挂名出家,实际上不修行不用功。欢喜躲懒偷安,有什么工作都不去做,尽往后退。但有什么好吃的,先偷吃些。时常好吃懒做,将来就会下地狱,一天到晚要你吃热铁丸子。欢喜吃喔!就请你吃这个。欢喜不做工,不欢喜研究佛法,到那地方不要你做,但只叫你受罪——上刀山、爬剑树、下油锅...,令你尝遍滋味,看你还懒不懒?

  在此法华会上有八龙王,其余有许多小龙。讲到此处,我就想起在东北时,果舜(前面讲他将自己火焚,是个乘戒俱急的修道人,又守戒律又修大乘佛法)用茅草盖了一间茅棚,请我去为他开光。我带领果能、果市、果佑数弟子前往。晚上在他的茅棚住宿。于是就来了十条龙,要求皈依三宝。当时天正大旱,没有下雨,我便问十条龙:“龙是管下雨的,为什么你们不下雨呢?”龙说:“下雨需要有天帝释吩咐,有他的命令才可以下雨。否则我们是不敢随便下雨的。”

  当时我跟龙说:“你们应该到释提桓因那里去替我请求,我的要求是在我这方圆四十里内下雨。如果明天你们能请玉帝准许下雨,后天我就为你们授皈依,收你们作佛门弟子。”

  我这样子对它们讲,果然第二天就下雨了,而且只在方圆四十里内下雨,四十里外就无雨下,所以在那后天我就给这十条龙授皈依。授皈依之后,诸龙皆发心修行。

  我给这十位龙王同起法名叫“急修、快度”——意谓快快修以便快快救度所有其它的龙种族。所以它们现在的工作就是教化龙呢!因当时在这十条龙未皈依前下雨,所以我把果舜的茅棚命名为“龙雨茅棚”。下过雨之后,就举行皈依仪式。讲起这话,好像是神话似的,实际上一点也不是神话,这是我现生的经验。 龙可以变化无穷,有神通。虽然人看不见,但是有龙的存在。现在在法华会上有八位龙王,皆各有其名。

  1、难陀龙王。2、跋难陀龙王:“难陀”是梵语,译曰欢喜。“跋难陀”译曰善欢喜。这两龙王是两兄弟,以前很不守规 矩,但遇到摩诃目犍连尊者把他们两人降服了,以后就做佛教的护法,所以现在赶来法华会上听经。他们兄弟两人拥护摩羯陀国,风调雨顺、风雨及时、五谷丰收。所以两龙王对人很有益处。

  3、娑伽罗龙王:“娑伽罗”译曰碱海。这龙王是住在碱海里。

  4、和修吉龙王:“和修吉”也是梵语,译曰多头。一个龙身,有的生七头、或九头、或十二头、或十五头。此龙王是位多头龙王。

  5、德叉迦龙王:“德叉迦”译曰现毒。他能现出很多毒气,人受此毒,则会死亡。

  6、阿那婆达多龙王:“阿那婆达多”译曰无热恼,没有热的烦恼。

  7、摩那斯龙王:“摩那斯”译曰大身。此龙王身体庞大,叫大身龙王。

  8、优钵罗龙王:“优钵罗”也是梵语,译曰青莲华。这龙王 叫青莲华龙王。

  “等”:不仅仅这八龙王,又有很多其它龙族。每一个龙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带了许多龙子龙孙、小龙们,皆赶到法华会上来听佛讲经。

   有四紧那罗王。法紧那罗王。妙法紧那罗王。大法紧那罗王。持法紧那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不但有龙,又有紧那罗,也是天龙八部之一。“紧那罗”译曰疑神,因为他好像人,但头上生了一个犄角。他是玉帝之乐神,常为释提桓因奏音乐。

  1、法紧那罗王:他有种种的方法来奏音乐。

  2、妙法紧那罗王:他不但有法,而且还非常的妙,奏的音乐是美妙中听,人人都欢喜听。

  3、大法紧那罗王:他所奏的音乐非常浩大,法也大,声也大。

  4、持法紧那罗王:他奏出的音乐,会令人生出欢喜心,依法修行。

  有四干闼婆王。乐干闼婆王。乐音干闼婆王。美干闼婆王。美音干闼婆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干阔婆王亦是玉帝的乐神,为释提桓因奏轻松的音乐。

  1、乐干闼婆王:所奏之音乐,非常好听。

  2、乐音干闼婆王:他所奏出来之音乐,比乐干阔婆王还更好听。

  3、美干闼婆王:能奏出非常美妙动听之音乐。

  4、美音干闼婆王:能奏优美的音乐,最微妙最悦耳。

  他们最爱嗅香,以香为食,所以当玉帝想听音乐时,只要点起栴檀香,他们就带着百千眷属来参加法会。

  在这部经里虽有提到能奏各种美妙音乐的神众,但他们本非佛教所有,而是归玉帝所管辖。玉帝在皈依佛后,他和他的眷属部下都成为天龙护法。

  有四阿修罗王。婆稚阿修罗王。佉罗骞驮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罗侯阿修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阿修罗王又名无端正,也称为无酒,因为彼有天福而无天权,男的面貌奇丑,女的却很漂亮。他们爱斗争作战,一如世上好战份子及凶狠之猛兽。

  1、婆稚阿修罗王:“婆稚”是被绑之意,被谁绑?被天兵天将所绑也。或译为最胜,能胜一切情欲境故。…

《妙法莲华经卷浅释(宣化上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