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什么不讲他?讲经是什么?佛讲的,这不得罪人。佛讲的,佛这么讲的,不是我讲的,佛讲的,佛菩萨来劝大家。所以要晓得这个,从前道场之殊胜能成就人,它为什么?我们今天不是做不到,我们今天讲的物质条件比古人优越的太多。古人晚上有讲经,古人那个经都背得很熟,他不要看的,不要经本子。从前哪有这么亮的灯,这是你们都没见过,我念书那个时候在大陆上,点的什么灯?铜油灯。一根灯草,那么一个小油碟,点那个灯,那个灯光就像个豆一样;现在人福报太大了,晚上跟白天没有两样,所以在物质条件上比从前优越太多。我们今天说不能成就,怎么能够对得起古人?样样都方便,真是要什么都有什么。
从前要经卷,你要自己去抄,你看现在拿去影印,不要几分钟统统印好了,这么方便。以前你不抄哪来?藏经哪有那么容易?从前一个寺庙的藏经,藏经谁给的?皇帝赐给的。因为藏经买不到,哪个人有这么大的力量来印藏经来卖,就是藏经印出来也没有人买得起,买不起。你们要是看看那些旧书,也许图书馆里的旧书你们看到,民国初年出版的那些书,你们看看那个《辞源》字典,你看看后面价钱大洋五块。五块大洋在那个时候多少?那个时候四口之家,一个月的生活费用两块大洋;换句话说,四口之家要两个半月的生活费用,才买一部《辞源》。所以读书人家都是有钱的人家,普通一般人家哪里能买得起书?都是在外面借,借来抄。所以你们现在想不到古人那种生活!但是民国初年还有印刷术,有活字版,那个价格已经算是很低廉。如果算是清朝末年那个时期完全是木刻版,那个价钱更不能说,那一部书要讲十几两银子,十几两银子这一个普通人家,差不多都是一年的生活费用。所以从前这个书是宝藏,今天等於说是大家都富有了,家家都有宝藏,有宝藏自己不能受用,那岂是不可惜了?古人求求不得,我们现在不求都来了,垂手都可以得到。所以大家要认清三途可怕,确实佛法里面讲的「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既然得人身闻佛法一定要成就。后面有几句也是很重要,我要提醒大家,这个地方所讲的:
【百千法门不离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
这个两句,所以求道要在『方寸』中求,佛法称之为内学要在内心求,内心是讲的真心,从真心里面求。现在可以说全世界的人,都是虚情假意,不讲道义,想尽方法骗人,损人利己,人与人之间如此,国与国之间也如此,没有道义、没有原则。但是诸位一定要记住,我们决定不能够同流合污,为什么?那些人这个观念、这样的做法都是造无边恶业,果报决定在三途。我们也要跟著他学,甚至於说我们要不这样,那我们吃了亏,那意思就是说,他堕阿鼻地狱,我要不去就吃了亏,不就如此而已吗?不能干!我们眼睛雪亮,看到他往阿鼻地狱走,我们怎么能跟他一起走?你今天讲吃亏,你讲上当,你吃什么亏?无非是名闻利养给他拿去,五欲六尘给他独占去。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就是往三途去的东西,他独占去他去了,他去了!你也想要一份,那你也就跟著去就是了,这就是不觉,这就是迷惑颠倒。是善法,我们随喜;是恶法,我们要舍离,我们怎么可以随喜?干名闻利养的事情,我们能随喜吗?搞五欲六尘的事情,我们也能随喜吗?不可以。
那好像不可以,大家都是这样,我不可以,那我不变成孤立吗?孤立好,孤立不是身心更清净吗?这一个人正是自古以来说,「偷得浮生半日闲」,你什么拉杂事情没有,一天到晚悠闲清净,第一等高人。人家求都求不到的,别人想偷个半天闲都偷不到,你难得这一生天天悠闲自在,这多不容易!何必跟人家去搅这些?实在没有事情,你们看看古来大德,实在没有事情「饥来吃饭,困来眠」,这个多惬意!一天到晚没事情,做的什么事情?断烦恼的事情,断了烦恼就没有事。法缘成熟利益众生,法缘没成熟那就是饥来吃饭困来眠,你看看多自在。但是说这个话都是得道之人,他真的没有事,他烦恼断尽了。我们现在还有事,有什么事?断烦恼就这个事,我们要求智慧,要断烦恼。你要是认为说福报很重要,诸位要记住,先修智慧,后修福报。没有智慧,福报就害惨了你,就害死人;有了智慧,福报大好,能够成就无量无边功德,不会造业;否则的话,要造业。下课了。
妙法莲华 经大意 (第十七集) 1981/7 台湾圆觉寺 档名:08-02-17
就是要在真实心里面,无论是待人接物都要用真诚心。名利里头吃的亏这无所谓,因为这个东西本来我们就不要,别人喜欢他尽管拿去好了,我们不要。我们要的真诚,对自己真诚,对一切人真诚,要从这个地方做起。别人要是骗我们,我们对他还是真诚,骗我们,我们要晓得,我们如果不晓得那是愚痴,那是真被骗了。被骗了也真诚,下次骗我还让他骗,我们还是知道,不是不知道。像从前道安法师,道安法师这点很了不起,很多人骗他,他晓得,他不是不知道。有一次我到他那里去的时候,他就告诉我,他说那个人很聪明。我说怎么?他上次骗我一笔钱。我说怎么样?他今天又来骗我。我说给他没有?给他了。很聪明,他会来骗我的钱,今天来骗还给他;不是不给他,不是拆穿了「你骗了我」,不是;装作不知道,还来骗还给你。这是我们要学习,对人永远是慈悲真诚,他耍什么手腕我们晓得,不是不晓得;他们自己不晓得,以为你看我骗了老和尚,老和尚不晓得。哪里晓得老和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老和尚知道。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再接著看底下:
【正灭邪兴德亡惑现。则慈悲转为傲慢。禅定转为散乱。智慧转为邪见。】
这个我们读起来,感觉得眼前确实是这个现象。我们讲修行,前面给诸位说,修正思想、行为,修行身口意,意就是修正我们思想观念,身口就是修正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定要明白,恍然大悟,我们要修正法,没有正法,邪法就兴了。那个邪的力量无论怎么样强大,你要记住,邪不胜正,怎么样邪恶的力量总归是邪不胜正,不要被邪恶的势力吓倒,用不著。我们要有这个信心,一定要修德,若不修德必定迷惑,无明就起来,德是什么?德是智慧。智慧现前,无明自然就没有;换句话说,我们要是失去了智照,失去了智慧的观照,无明就起作用,因此智照是一刻也不能够失掉。智照怎么个修法?给诸位说诵经,诵经这是非常有效的,要有耐心的去诵。诵经不要求解,念的遍数多了一定有悟处,会开悟,念一遍有念一遍的悟处,念第二遍有第二遍的悟处。像你要是念《法华经》,遍遍都会有悟处,只要你心住在正法,真正是有向上的心,就会有悟处。不悟的时候是心迷在五欲六尘上,他不会开悟,他念经不会开悟;如果你远离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你念经一定开悟。
这是说『正灭邪兴』,德没有了这是无明现前,这个时候本性里面性具之德,『慈悲转为傲慢』;换句话说,傲慢与慈悲原来是一桩事情,悟了是慈悲,迷了就是傲慢。我们也可以说是觉则慈悲,不觉就叫傲慢,一桩事情。『禅定转为散乱』,觉的时候是定,这点诸位要记住,觉一定是定,迷是散乱。因为心是散乱心,你自己晓得不觉;一心不乱这是觉,不迷,一心是定。这就是平常自己要晓得自己的境界,晓得自己功夫,一天到晚这个心乱,乱七八糟这就不行,这就是自己要真正用功;逐渐这个妄念少了,就晓得功夫进步。但是在初学的时候是免不了,愈是想定,那个妄念不晓得怎么搞的愈多。平常不想它,好像没事,没有什么妄念,到你要念佛、要用功了,才晓得妄念好多都现前了。这个时候怎么样?不要怕,为什么?你本来就是这么多的妄念,你不用功的时候,你没有去觉察它,没注意它,不晓得有这么多;你现在一想用功,一下就发现原来有那么多。
换句话说,你根本就不要理会它,妄念随它妄念,你专门把心注重在佛号上,这个样子佛号渐渐就坚固,一句一句能够接得上;妄念不去理会它,慢慢的少了。千万不要注意妄念,我的妄念这么多,我妄念为什么还去不掉?这就糟糕了,这妄念愈来愈多,这是增长妄念、这是培养妄念不是断妄念。断妄念就是根本不理会,随它去,它有也好,没有也好,有了不要烦恼,没有了不要喜欢,就是根本不理会,不把它当作一回事情,随它去。你这样念佛有个三、五年的工夫,妄念就少,大概在念个一支香的时候,起个三、五个妄念。给诸位说,会用功的人用上三、四年工夫之后,一支香当中还有三、五个妄念。如果在一支香里面佛号继续不断,一个妄念没有,大概总得要七、八年工夫,善於用功的人、会用功的人。不会用功的人念到七、八十年,妄念还是那么多,那就没有办法了。所以是要会用功。可以说理论与方法,经论里面都说得太清楚,只要诸位稍稍留意一点你就晓得。
我再举个例子给诸位说,你们万佛寺大概所有的对联都是张龄作的。张龄是湖南才子,跟我是老朋友,这个人聪明极了,他十九岁做县长,在大陆上做县长,这少年得志的才子,文章也做得好。可是怎么样?很有名的吝啬,对於这个钱看得很重。因为他的才华好,所以我们老总统过去,就曾经在他做县长的时候,从他那个县里过,一打听这县长十九岁,总统有点不服气,我们老总统就把他召见,召见就有意思要处分。结果一召见发现他确实有才华,他县政政治办得是很好,於是乎总统很赏识他,就把他带到身边做随从秘书,所以他二十几岁就跟老总统。由於他的文章写得好,字也写得好,这个对子尤其做得好,就有很多人想请他写几个字。他怎么样?他都把它写好,放在抽屉里锁起来,必须拿钱来,不拿钱来不给。钱拿来,看到差不多可以了,抽屉打开,「已经给你写好了,拿去。」他这个毛病一生都没有办法改,这是很遗憾的事情。他在大陆上亲近过很多高僧,他皈依过虚云老和尚。我在台北讲经,他是会会都参加,都来听经,他告诉我,「法师,你讲前…
《妙法莲华经大意(净空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