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居士五戒 • 菩萨戒 • 密乘戒▪P2

  ..续本文上一页上、形式上的要求也高,不完全看发心,同时也强调行为。但是大乘里完全看心,心善一切善,心恶一切恶。你的语言和行为也许是善的,但是如果你的发心动机是恶的,那么你表面上善的语言和行为实际上也是恶的。

  别解脱戒主要是小乘里讲的,形式上、表面上的要求比较高。小乘里任何时候都不允许杀生、饮酒、偷盗、邪淫和妄语,但是大乘里就不一样。发菩提心是一切大乘佛法的基础,在没有自私自利的前提下再看具体的情况。如果你杀害他了,对他的伤害小,但是对众生的利益大,这样就允许。偷盗也是一样,完全是为他积福,为了上师三宝的事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偷他的东西,虽然对他有一定的伤害,但是利大于弊。那诺巴依止帝洛巴上师的过程中,帝洛巴经常让他到外面偷别人的东西,以至那诺巴被人捉住挨打(这些苦行成为了他清净业障的方便)。在对他人的利益大、伤害小的情况下,佛允许偷窃。这么一说也不难,因为我们是修大乘佛法的人,我们的菩提心要发出来,这样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善事,为众生怎么都行,不要害怕这个,害怕那个。

  一讲戒律都害怕,“我做不到怎么办?”因而不敢受戒,甚至不敢学佛。你受戒也好,不受戒也好,只要造了恶业就要感受恶报,后果是一样的。比如,杀生了就肯定要感受下地狱的恶报,下地狱以后很难出来,出来了还要托生为饿鬼、傍生,然后慢慢才有机会托生人。也有直接托生人的,但是也要感受短命多病的果报,欠一条命,要还五百条命。

  受戒是为了让你增加功德,不是佛要求你什么,不是让你受苦受累。你受戒了就有功德,有功德了就有福报,有福报了就有智慧。守戒是为了严格的要求自己,这样你的进步就快了,这些烦恼和习气才能断除。

  “我的烦恼有时候很少,但是一遇到对境就不行,我的习气还是改不了。”你能改得了么?你也没有受戒,对自己要求也不严格,总是那么马马虎虎的。那么多劫积累起来的烦恼和习气,平时都藏在阿赖耶识中,该出来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出来。你要对付它呀!什么时候才能对付烦恼呢?你要有正知正见,要有智慧。有正知正见才能对付邪知邪见,没有邪知邪见才没有烦恼,没有烦恼才没有习气。

  先断烦恼障,再断所知障,然后才是断习气障。“我的习气什么时候才能断掉……”你连烦恼障都没有断,能断所知障吗?习气障就更不用说了。现在有的人对法的执着特别强,因为你的烦恼障没有断,那你的所知障肯定断不了。断掉是不是不能修行了?不是,断执着是一种修行,断除执着了才有修行。有的人又想,“对法也不能有执着啊?”然后就不修了,这就是把放弃当放下了。

  放弃和放下是两码事,执着和认真是两码事。佛菩萨、上师不可能不认真吧?但是他们没有执着心。认真是解脱,执着是罪过,现在你认为你认真了,实际上那是执着,你真正认真了就解脱了。“我认真了,怎么还不好呢?”那么在乎,总活在别人的眼光下,总看别人的脸色,人家的脸一黑心就动了,脸一白心就乐了。这叫什么?这就叫执着!哪有这样的修行人?别的人脸黑脸白与你有什么关系?这不都是分别心吗?别人脸色好了你就解脱了?不可能对你都是白脸,也不可能对你都是黑脸,你不执着白脸就没有黑脸,不执着黑脸就没有白脸,你不执着就都不会伤害你。

  “我对家人、对孩子、对亲朋好友真是好啊!”实际上这就是执着,而不是认真,你不执着了才有认真。我说的认真是一种缘起的作用,是完全的解脱;你说的认真是一种执着,是轮回的因,完全是痛苦的。你的“认真” 给你带来了烦恼和痛苦,这不也是一种罪过吗?

  放下和放弃也是一样,“我家也放下了,孩子也放下了,怎么我还不好?”不用问,这是放弃,放弃是罪过,放弃了就肯定有烦恼,肯定有痛苦,当你没有痛苦和烦恼的时候才是真正放下了。不要放弃任何人,不要放弃任何事,这才是圆满。大乘佛法能圆融一切,容纳一切,所以大乘佛法里的解脱是究竟的解脱,大乘佛法里的成就是圆满的成就。

  大乘佛法特别的方便,解脱成佛不难,但是人都没有智慧,不会分辨。尤其是一些老居士,见多识广,很有些理论知识,但并没有搞清楚真正的含义。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有了义的、不了义的,大乘的、小乘的,显宗的、密宗的,如果你觉得其间有矛盾和冲突,这是你对佛法的理解有偏差,你自己的智慧不够。

  如果你学佛修行有其他的目的我就不说了,没有办法给你说这些道理。如果你是真心想解脱、成佛的人,你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学,老老实实地修,如理如法地做,不要造业。真有修行了,不造业很容易。现在一讲这些戒都认为很难,其实没有难的,完全是你自己的错觉。真正领会了,守戒完全是一种享受。

  在佛法的修行上,你现在是个小孩子,不太懂事,但是没有关系,你好好听父母的,跟父母学。父母是什么?父母是上师和坛城。坛城是我们的法身母亲,上师是我们的法身父亲,我们通过坛城母亲和法身父亲才能修成法身。

  现在是末法时期,尤其是在汉地,很多人有点文化基础,看看光盘看看书,也懂得了一些简单的道理,就认为都懂了,还到处乱讲,不要听这些人的。按佛的要求去做,依照上师的指点去修行,这叫依教奉行,这叫依止上师。至于那些出家人、法师,我们也没有观察过,不知道他是不是真正的出家人、真正的法师,所以没有必要诽谤,但是在没有观察好的情况下也不应该轻易听信他们。末法时期魔化现的上师、出家人特别多。大圆满法网站有一篇《依止上师的重要性及如何选择 依止上师——当生解脱必修之法》,可以看看。

  人都一样,希望家庭美满,期望孩子有好的前途,可是只靠想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你要从心里放下,但不要放弃,好好地修行,积累福报,增加智慧。你的福报上来了,他们自然而然会幸福;你的智慧上来了,他们也自然而然会走运。虽说各有各的因、各遇各的缘、各受各的果,但是你们之间有特殊的缘分,很容易相互影响。他们如果不好,必然会成为你的障碍;你自己修行好了,把障碍去除了,他们也能受到你的影响。所以,如果真心为亲人着想,你就要好好地修行,这是唯一的选择,其余一切努力都是徒劳。

  现在很多人都受过戒,在你的相续中已经有了戒体,但是这个戒体不是别解脱戒体,你也不能解脱。为什么?因为没有出离心。什么时候有了出离心,在你相续中存在的那个戒自然而然就变成别解脱戒了,不用重新受戒。现在很多人都还没有受戒,你也可以先把出离心修出来,然后再受戒。

  “我也想发出离心,但是为什么发不出来呢?”那是当然的,因为你没有正确的方法。想修出离心,必须通过四外加行的修法。你真正懂得了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这四个道理,才能生起真正的出离心,无缘无故、随随便便是不可能发出来的,你要认真。你是真想解脱、真想成佛的人吗?我还给你们打个问号。

  从小乘佛法的角度来看,出离心是最重要的,它是一切修法的基础,没有出离心就不能修任何法。四外加行修好了,出离心自然而然就有了,然后菩提心也自然而然就能发出来。四外加行怎么修?我们过几天就开始修四外加行,你们要好好地听闻、思维,然后再修,才能修出来,如果你真想解脱、真想成佛的话就不要虚伪。现在很多学佛修行的人特别虚伪,所以成就的人特别少。

  受别解脱戒,最起码是受居士戒。我们学习了居士五戒中的不杀生和不偷盗,虽然说,犯每条戒的根本戒都需要具足对境、思想、行动和结果这四个条件,但是其实上,我们不应该杀害任何众生的生命,也不应该偷窃任何财物,如果杀了、偷了都有罪过,尽管不犯根本戒。如果犯了根本戒,在你的相续中存在的戒体就消失了,所以既要忏悔,又要重新受戒。如果犯的是其他相关的支分戒,也有罪过,但是戒体并没有从相续中消失,所以不用重新受戒,只要通过忏悔来清净罪业就行了。

  居士五戒(邪淫)

  大概地说,邪淫就是与夫妻以外的人发生不净行为,但是详细地讲起来有很多。

  1、非人。与家族七代之内的亲属有不净行为都是邪淫;与父母兄弟姐妹、僧尼有不净的行为属于邪淫;与别人已经支付了钱财的人,或未成年的少男少女有不净的行为也是邪淫。这是在对境上的要求。

  2、非处。在密处以外的地方,比如在口腔、肛门有不净的行为(包括用手)也是邪淫。

  3、非境。在父母、老师、上师、僧众附近(能听见、能看见的地方),在佛像、佛塔、佛经等三宝物所在的地方有不净的行为都是邪淫;身上戴着佛像(包括在佩戴系解脱、加持品)做不净的行为也是邪淫;在人群当中(众人聚集处),或在有光线的地方有不净的行为也是邪淫。这都是在环境上的要求。

  4、非时。在白天、受持斋戒日(包括佛菩萨的圣诞、成道、涅槃日)、哺乳期、妊娠期、月经期、患病期间、产妇尚未完全康复期间和伤心忧愁之时有不净的行为也是邪淫。

  5、非法。通过殴打、强暴等手段发生不净的行为也属于邪淫。

  6、非量。一夜之内做超过五次以上的不净行为也是邪淫。

  以前我们可能不是很清楚,现在知道了,以后要多注意,不要随便地犯这些戒。如果在实在不方便的情况下,也可以忏悔。

  犯邪淫的根本戒,要具足四个条件:对境上、思想上、行为上、结果上都有要求,没有结果不会犯根本戒。邪淫戒跟其它戒不一样,其它的戒主要是思想、观念上不能有错乱,动机也得有,但是这条戒里就没有要求了。观念错没错都一样,动机有没有都一样,只要有结果就犯戒了。

  在汉地,如果要求你们按照这些要求来做,肯定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夫妻之间一方信佛、一方不信佛的情况特别多,有些人不仅不信还反对、诽谤。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随他的意,这并不是你自己想…

《居士五戒 • 菩萨戒 • 密乘戒》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