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日日日出(圣印法师)▪P10

  ..续本文上一页便失去真心,代之而起傲慢心,就是心满了以后的状态。

  就物质方面来说,处于无有的环境是无害无碍的。因为无害与无碍,就有向上发展的生气。反之,有的境界是有害有碍的,因为有物之处必定生出种种的障碍与争夺,结果悲惨不幸的事就发生了。何况满足正是缺欠的开始,世间小人以无为苦,因而多行不善与不义的事,唯有君子能够安道乐道,以为其进德修业的基础。

  【前集0六三】

  欹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

  3月4日

  名利总堕庸俗,意气终归剩技

  无论一个人磨练了多大的智慧,修养了多大的学问,如果好名誉和求利益的心没有完全除掉,虽然他不把王公伯候的富贵放在眼里,甘心于箪食瓢饮的清苦生活,终究不免堕于世俗的名利中。

  无论一个人成就了多少的伟大事业,如果他不是真正的勇者,而只是假借勇,所谓“客气未除”,纵使他的恩德普施于天下,传留万世利益他人,因为这种事业是因人意气而成事、时势所造成的,他的事业终究白白的费了力气,而没有什么价值可言。

  【前集0六四】

  名根未拔者,纵轻千乘甘一瓢,总堕尘情;客气未融者,虽泽四海利万世,终为剩技。

  3月5日

  心地需要光明,念头不可暗昧

  一切的善恶正邪美丑等外界现象,不过是自己的心理反映,心善的人把恶也看作是善,心美的人把丑也解释成美。心中恶丑的人却恰恰相反,看见人家的善行也以为是恶,而人家的正言,他也以为是邪。就像心中快乐的看见落花仍然欣赏以为美观,心中忧虑的看见落花就感觉无情。常言说:“布袋戏箱里的傀儡人面,有佛祖也有恶鬼。”所以,万事都是由自己的心象所生。

  【前集0六五】

  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

  3月6日

  勿羡贵显,勿忧饥饿

  人们都以为得到名誉和地位是快乐的事,但这名誉和地位并非是人生的至乐,因为伴随著名誉和地位而有困难和危险存在,有时候为了得著这名誉和地位,而持权任势多做不善的事情,于人道和天理就有所亏损了。

  由此看来,没有虚名、没有地位的平凡境遇反而是安全幸福。由进德修业的立场来看,可以说是最快乐的境地,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这一种乐土,可以说是遗憾的事。

  还有,在实际上无食无衣的贫贱境遇,实在非常痛苦,人人都讨厌贫穷而寻求富贵,但是得到了富贵又怎样呢?依旧是不快乐。富贵的人虽在物质上有所享受,但精神上却是贫穷,有别人想像不到的忧愁和痛苦,一般人是不会了解的。可以肯定地说,富人的忧心和劳苦,往往远比穷人感觉衣食不足的痛苦还来得大些。

  【前集0六六】

  人知名位为乐,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具;不知饥寒为忧,不知不饥不寒之忧为更甚。

  3月7日

  阴恶之恶大,显善之善小

  人做了恶事之后,心里面怕人家知道他的过错,这样的人还有良心存在,虽然做了一次恶事,如果给他悔过的机会,他仍然可以归到善的道路上来。

  至于良心泯灭的人,他做了恶事自己还不知道,这样的人已经到了不堪救药的地步。

  行善是好的事情,任何人都应该努力为善,但是如果做了善事后,却希望快快把这种行为让人家知道,这就不是真心为善,不过是为了虚荣和野心而为善,这种人的善行之中掩藏著恶心的种子。

  【前集0六七】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3月8日

  君子居安思危,天亦无用其技

  天机的发用实在巧妙,不用说,将来的事情难以测知,就是目前的事情也一样不得而知。最初有的人是遭遇艰难辛苦的境遇,这是造化的力量先对他抑制;到了后来得到功名富贵,也是上天对他的栽培。另有最初使一个人的命运达到了幸福的顶端,收场却是落入不幸的深渊,即使那英雄豪杰是多么伟大的人物,也迷不掉上天的安排,所谓三起三落、七颠八倒的生活岁月,他们都要经过一番。

  生于尾张国中村贫贱之家的丰臣秀吉,日后作了天下的大主宰,抱著吞天夺地的大志愿,其实,当初他没有想到能够有如此的大事业,幼年家境非常贫寒,受尽了许多困苦,使他受磨炼增长了志气,离开了他的家乡,投到松下嘉兵卫的麾下,没有经过几年,受了迫害使他不得不脱离松下嘉兵卫而逃走了;他到织田信长那里当了一名小吏,也是受尽折磨,在几次的出生入死境遇中,才智终于被织田信长所赏识,提升于武士的行列,后来成为掌握天下大权,享受十万石俸禄的大诸侯。在山崎的一役,扶摇直上,功名无人能与伦比,最后代替了主君信长而成为诸侯的首领。这是上天的机缄先抑而后伸的一个最好例子。

  其次是由科西嘉这一个孤岛出身的拿破仑,趁著法国大革命的机会,不数年的工夫便直上青云,终于坐上了法兰西的大皇帝宝座,征服了欧洲各国,但谁能逆料得到在滑铁卢的败绩,被英军逮捕远送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孤岛之上,度那悲惨的厄运,终生遗恨而死,这是上天的机缄先伸而后抑一个最好例子。

  如果能够辨明这个道理,天运逆来之时去顺以爱之。在遇到悲运厄境,绝不失望丧胆,反而要勇于迎接这一悲运,努力不懈的准备扭转厄运为幸运,所谓转祸为福;在平安的时候,应当考虑到危难困厄的到来,所谓居安而不忘危;如此则能窥破天机,不为愚弄与颠倒;虽然天有灵妙的手法,但对君子亦无所用其技了。

  【前集0六八】

  天之机缄不测。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颠倒豪杰处。君子是逆来顺受,居安思危,天亦无所用其伎俩矣。

  3月9日

  中和为福,偏激为灾

  世间有三种不能和他同心合力的人,第一种是性急而不沉著的人,第二种是对人无情无义的人,第三种是固执成性的人。性急的人对于任何一件事都没有准备,一任自己的浮躁之气去做事,毫无沉著稳重的精神,这种人好像一团烈火烧东西,即使事业上稍稍有一点成就,不久也会塌下来。

  其次是无情无义的人,他对事非常冷淡,心是冰冷而寒酷的,一切物质遇到了他,全都被冻结了。最后是固执的人,凡事没有商量的余地,一点也不能让人;这种人的心性好像死水朽木,毫无生气,一切事业只有退步而无进展。

  如果和以上的三种人去协力同心建功立业,可以断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恐怕本身的幸福也得牺牲在里面,而不会有什么悠久绵长的希望。

  【前集0六九】

  燥牲者火炽,遇物则焚。寡恩者冰清,逢物必杀。凝滞固执著,如死水腐木,生机已绝。俱难建功业而延福祉。

  3月10日

  多喜养福,去杀远祸

  幸福不是勉强可以求得的,应当做的事而不去做,妄想求得幸福,上天也绝不能把幸福给这样无所作为的人。世人想要求得幸福,首先要勤勉工作,以愉快的心情、兴奋的精神去做事,先问耕耘再问收获,这样幸福慢慢的就会培养出来了。所谓“养喜神以为召福之本”,其意义也就在此。

  世人有了灾祸,就想要逃避,殊不知这福是与祸都是上天赐给的,不是人力所能为,一切灾祸横逆之来,当然不能说没有原因,如果平日不起害人之心,以平稳安静的态度去待人处世,就是远祸消灾的好方法,灾祸就是来了也可以避重就轻,化大为小,甚至化小为无了。

  【前集0七0】

  福不可徼,养喜神,以为召福之本而已;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而已。

  3月11日

  谨言慎行,君子之道

  大凡预言推断一件事,十句话里有九句都推测对了,可以说是巧合吧?但是,世间一般人对于十句话言中九句的功绩,并不加以称赞,反而对其中有一句话没有说对,便向四面八方宣传出去,对他加以非难。

  十件事有九件都成功了,依通常的想法,可算是成功了。但许多人对于成功的事实不去注意,反而对于他十件事里失败的一件常常加以恶意攻击。人多半是爱说人家的坏话,批评人家的短处,正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君子如果了解了这一层道理,就要多看少说,宁守拙而不取巧,使他人无隙可乘,无法向你进攻,这是做人做事的要道啊!

  【前集0七一】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君子所以宁默毋躁,宁拙毋巧。

  3月12日

  杀气受薄,和气福厚

  天地自然的道理,实在是奇妙得不可思议,以气候的变化来说吧,极寒和极热是两个极端,对于人生都不算是有益的,唯有春天的温暖和秋日的凉爽,气候对人有益,万物都受到恩惠,所谓春种而秋收,一切事物都有始终有因果。

  所以说,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亡,似乎是一定的道理;以人的性情比之于天道也是一样的道理,性情过于清冷的人好像是寒冬的气候,一切万物都不能生长,人的性情如此,他的福祉怎能够悠久厚重呢

  反过来说,和气热情的人像是春天,万物滋长,欣欣向荣,他所享的福泽也必然是长久而深厚的啊!

  【前集0七二】

  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唯和气热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

  3月13日

  正义路广,欲情道狭

  合乎天理的大道,无论什么时候都毫无障碍的在人的面前摆著。人能循著这一条路走去,胸襟开朗,志向恢宏,无处不显示著光明,而前途自然就日见远大。

  反之,人世间充满了欲望,这欲望的道路充满了穷屈和狭隘。人心一到这个地方就被利欲蒙蔽,处处都受利欲的驱使,不用说前途不广,一旦不能自拔,便是遍地的荆棘和满路的泥涂,向前一行全身都受了恶浊污秽的薰染,久而久之愈陷愈深,使人堕入到无底的深渊。

  因此,为善或是作恶,在最初的一步都不能不格外谨慎。最初要是走错了道路,踏入邪途,再想回到原来的正路就非常困难了。做坏事的人最初偷了一文钱,认为是开玩笑,人见著也没有关系,按著又偷了一块钱,认为这也不会构成多大的犯罪。最后犯了抢劫杀人…

《日日日出(圣印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妙法莲华经浅释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