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药师法门文汇

  药师法门文汇

  竺摩法师等讲述

  到了清朝,有位玉琳国师出现,他阅大藏经,发见《药师经》,觉到药师佛所发的十二大愿,多是注重福利现世众生,繁荣现实社会。他觉得这个法门很合时代潮流,对偏重弥陀法门来讲,是有补偏救弊的作用,他就出来提倡,且替《药师经》流通本做了一篇很好的序文,里面有两句动人的诗句说:“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他对于这部经可谓推重备至。···

  药师法门文汇

  竺摩法师等讲述

  日光菩萨·月光菩萨

  药师十二神将

  药师佛心咒

  药师经题语

  两大法门盛衰情形

  东西两法并行不悖

  药师法门的妙义

  药师经旁解序

  药师经轨

  日光菩萨·月光菩萨

  日光菩萨与月光菩萨,梵语surya-prabha与candra-prabha,即日光遍照、月光遍照之意。

  “日光遍照”在佛法上表智慧,放射无量光明,普透一切宇宙生命,使自昏昧迷蒙中醒觉;“月光遍照”在佛法上表静定,映现明澈清辉,容摄大千芸芸众生,使免于受贪、嗔、痴、三毒逼恼。二者共同辅弼东方净土药师如来弘扬正法,一左一右,普渡有情,位补佛处,尊贵有如释迦佛侧的文殊、普贤。

  相传药师如来与日光、月光菩萨本为父子,久远劫前曾于电光如来法运中勤修梵行,受电光如来咐嘱分别改名为医王与日照、月照,发无上菩提大愿,誓救六道一切有情出轮回苦。

  二尊菩萨在密宗的形像有多种,其中有以日光菩萨为通身赤红色,坐赤莲上,左手持赤莲,右手半举朝内结印,莲上安日轮;月光菩萨为童子形,坐赤莲上,黄色装,右手执上安半月之细叶青莲,左手持未敷莲花。

  另据《观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记载,二尊菩萨发心拥护修习大悲咒的行者,传下二种神咒,若能至诚持诵,可得增上助力,除灾辟魔,成就一切善法,功德巍巍。

  日光菩萨:

  月光菩萨:

  摘自——《十方杂志》,喜见著。七十八年三月版

  药师十二神将

  “药师十二神将”是药师如来的分身,或其眷属,是围绕于本尊的守护者,又称十二药叉大将,或十二神明,是顺应药师如来之十二大愿而化现之羯摩神。在《药师本愿功德经》内曰:“世尊!我等今蒙佛陀之威力,得闻药师如来名号,不恐怖恶趣,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尽形,归依佛法僧,誓当负荷一切有情,作为义利饶益安乐”。

  由此可知,此药师十二神将,为昼夜十二时之护法神,其头上戴十二支冠,为其标帜。玆根据《药师观行仪轨》,将各神将之名称、形像,及持物等略述如下:

  一、毗羯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释迦如来,是子时之守护神。通身青色,现忿怒形,头戴鼠冠,右手下垂持三钴,左手作拉右袖之形态。

  二、招杜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金刚手菩萨,是丑时之守护神。通身赤色,现忿怒形,头戴牛冠,右手把横剑,左手开掌执剑尖。

  三、真达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普贤菩萨,是寅时之守护神。现笑怒容貌,头戴虎冠,右手捧宝珠,左手把宝棒。

  四、摩虎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药师如来,是卯时之守护神。通身青色,稍作忿怒相,头发赤色上耸,头戴兔冠,右手做拳当腰,左手持斧。

  五、波夷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文殊菩萨,是辰时之守护神。身呈白肉色,容貌忿怒,头戴龙冠,右手屈臂,作拳携矢,左手持弓。

  六、因达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地藏菩萨,是巳时之守护神。通身赤色,头戴蛇冠,右手屈肘开掌,置于胸边,左手执三股戟。

  七、瑚底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虚空藏菩萨,是午时之守护神。通身赤色,现忿怒形,头戴马冠,右手把三股戟,左手持螺具。

  八、頞你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摩利支天,是未时之守护神。通身白色,现忿怒形,头发上耸,头戴羊冠,右手执箭羽,左手持矢根,将此箭弯成弓形。

  九、安底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观世音菩萨,是申时之守护神。通身赤色,现大忿怒形,头戴猴冠,右手屈肘于右胸前开掌向前,屈左手,开掌,掌上放宝珠。

  十、迷企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阿弥陀如来,是酉时之守护神。通身赤色,现忿怒形,头戴鸡冠,右手持独钴,左手作拳押下腹部。

  十一、伐折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势至菩萨,是戍时之守护神。通身青色,现忿怒形,头发茂盛耸上,头戴狗冠,右手持剑,左手作拳当腰。

  十二、宫毗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弥勒菩萨,是亥时之守护神。通身赤色,现忿怒形,头戴猪冠,右手执大刀横于头上,左手开掌当腰。

  摘自——《佛菩萨的户籍》,大乘印经会出版,杨白衣居士著

  药师佛心咒

  

  药师经题语

  玉琳国师

  予辞恩绝尘,不暇披览。偶入藏,阅《药师如来本愿功德》,不觉手额失声,愿人人入如来愿海也。或问:“何于此经惊叹如是?”告之曰:“予见世人,顺境沦溺者不一;富贵可畏,甚于贫贱。今此如来,使人所求如愿;遂从此永不退道,直至菩提。则欲于王臣长者,一切人中,作同事摄。不乘如来愿航,何从济乎。”

  大凡修持,须量己量法,直心直行。诚能厌恶三界,坚志往生,则专依《阿弥陀经》,收摄六根,净念相继;所谓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决定往生。此先自利而后利人者,之所为也。若于现前富贵功名,未能忘情,男女饮食之欲,未知深厌,则于往生法门,未易深信。即信矣,身修净土,而心恋娑婆,果何益乎?则求其不离欲钩,而成佛智,处于顺境,不致沦胥者,固无如修持药师愿海者之殊胜难思也!若能信行,久久不懈,知不独富贵功名,转女成男,离危迪吉,如如意珠,随愿成就。即得于一切成就处,直至菩提。永无退转,何幸如之。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两大法门盛衰情形

  竺摩法师

  药师与弥陀两大法门,在释迦佛法中应该平衡发展才对,可是大家多知道有弥陀法门,求生净土,很少人知道有药师法门,能够延寿长生,这是什么原因呢?大概是中国佛法在晚唐的时候,经过三武一宗的毁法,天台贤首性相各宗经论皆被摧毁,唯禅宗不立文字,不用经典,山林水边,皆可做其功夫,故唯禅宗流盛,其他显教各种法门,皆告衰微。到了宋朝,宗匠不多,禅宗亦渐走下坡,而念佛法门,有起而代之之势。一句弥陀,天下披靡,所以净土法门独盛,人皆偏于念佛往生,送死度亡;致使消灾增福,现生可以随愿所求的药师法门,反而隐晦不扬,好似全部佛法,就只有净土法门全权代表,其他法门都一落千丈了!

  到了清朝,有位玉琳国师出现,他阅大藏经,发见《药师经》,觉到药师佛所发的十二大愿,多是注重福利现世众生,繁荣现实社会。他觉得这个法门很合时代潮流,对偏重弥陀法门来讲,是有补偏救弊的作用,他就出来提倡,且替《药师经》流通本做了一篇很好的序文,里面有两句动人的诗句说:“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他对于这部经可谓推重备至。

  在他两句诗中,还有一点意义要说明:从前有四个友人闲谈自己的爱好;一个爱有钱十万;享受富贵生活;一个爱去扬州玩耍,觉得扬州是人间天堂;一个爱骑鹤上天云游四海;另一个则很坦白、亦很漂亮,他要爱钱、爱去扬州、亦爱骑鹤去扬州。正所谓“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样样都要得到如愿以偿。现在玉琳国师的诗意,就在你们只要誧《药师经》,照《药师经》修行,游泛药师如来的功德法船,人间什么富贵都可以求得,“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更无问题了。

  又玉琳国师对于弘扬这《药师经》的因缘,还有好多好多。相传玉琳前世为僧,相貌奇丑。有相府千金之女布施财物,来寺分派众僧,分至此丑僧之前,心惊憎厌,不分给他。僧有感触,专礼药师佛,愿求来世相貌美丽,不使人家讨厌。结果转世为玉琳,相貌美丽、英俊非凡;而那位相府千金,因斋僧布施,转世仍为千金小姐,追求玉琳,费尽心机,不得所愿,生起相思病来,奄奄一息,几乎呜呼,未曾哀哉。后因相府邀请,玉琳收她为徒,教她打佛七,不敷脂粉,一心用功,睡不足,食不够,不断地坐香和跑香,七天之后,她的样子不是夜叉,亦成丑鬼。玉琳叫她对镜看看,你的美丽在那里?小姐见到镜中丑样,顿悟人生如幻,一切无常。后来亦发心学佛,不贪人间富贵,骑鹤上天,而是归心净土,神游净域了。

  东西两法并行不悖

  竺摩法师

  这两法,是指药师法门与净土法门。药师法门是重于现生的消灾延寿的,释尊把这延生法门,付之于药师如来;净土法门是重于将来度亡往生的,释尊把这法门付之于西方的弥陀如来。这两大法门是佛法大宗,如果弘法的法师不分东西,同时弘扬,并驾齐驱,则学佛之人,延生度亡,各有所托,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成,这是最好不过的。古人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今既同为佛为道,自然可以并行不悖,同时并进,兴旺佛法,也是众生的幸福!

  在释尊未说《药师经》之前,先说《阿弥陀经》,把西方佛国净土的依正庄严已说得很详细清楚,所以在东方净土的《药师经》中,只于学理多点述说,净土依正庄严的事相略为提到吧了。同时这二种法门,在《药师经》中已见有说法融会不可拘泥的地方。如经中所说:

  “曼殊室利,若有四众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加,及余净信善男子善女子等,有能受持八分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受持学处,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是八大菩萨,乘空而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花中,自然化生,或有因此生于天上,虽生天上,而本善根亦未穷尽,不复更生诸余恶趣。天上寿尽…

《药师法门文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