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我没有资格去毁谤贤圣僧,如果我不好好地管著自己的舌头,我修行到底为了什么?”
这个下午,我一面拜一面忏悔,也庆幸自己还有机会忏悔。在沙弥律注解中,叙述一个公案。一个比丘曾毁谤一位罗汉,说他念经的声音像狗吠。罗汉不但没有生嗔恨心,当下便原谅这位比丘,并且劝他立刻忏悔。因为罗汉的大慈悲力,使比丘躲过堕入无间地狱的恶报,然而,他却转生为狗子。
上个星期,弟子正在诵读华严经第三地。经文宣说获得天眼通的行者的境界:
“此菩萨天眼清净过于人眼,见诸众生生时死时,好色恶色,善趣恶趣,随业而去。若彼众生成就身恶行,成就语恶行,成就语恶行,诽谤贤圣,具足邪见,及邪见业因缘。身坏命终,必堕恶趣,生地狱中。”
我怎能够这样愚昧,难道要以身试法接受这个考验?
当天下午,我的脑海里充满这种思想。天气很热,我感到懊丧不乐。我喘不过气来,里面的众生不停地争论、吵架,充满惶恐,我的脑袋,俨然成为地狱的一隅。我去小便的时候冒冒失失走入荆棘丛里,把双手也刺伤了。
于是,我对三宝、对上人、对弘一大师忏悔。我说:“弟子并不怕吃苦,也愿意接受任何惩罚而无怨,因为明知种下恶种子,必定受恶果报。但弟子最怕因此迷失了方向,不能圆满道业,利益一切众生。”唯愿虚心至诚稽首忏悔,祈求三宝哀悯摄受,使弟子回复清净,依然能有弘扬佛法的机会。
就在我虔诚忏悔的一刹那间,一辆车子突然从天而降,风驰电掣,直向路肩撞过来——正是我们拜的地方!车门突然打开,差一点便打在我身上。
弟子相信,这是三宝的一种慈愍的方便法门,使我“即时受报”,以便抵消尚待偿还的罪孽。平常,我是不停地诵持大悲咒。这些神咒都有不可思议的威力,能帮助诚心但无知的众生去克服他们的业障。弟子相信,要不是三宝的悯愍摄受,以及忏悔的神力,我根本没有机会来写这封信。我没有立即堕地狱,饱受焚烧油炸诸般苦刑,已是万幸中的大幸!因此我得到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还可以继续修道。
为什么我会犯如此愚昧的错误?三年前上人曾在法会上开示:
“你们谁喜欢讲是讲非,将来一定会堕地狱。当然我不愿意你们堕地狱,但因果是丝毫不爽的,到时我也爱莫能助。切记!你们都要非常谨慎言行。”
为什么我没有熟记这个教训?为什么我的嘴巴也障碍我,虽然我尽力去管制它。这都是因为往昔种下的恶种子,这是嗔恚的果报。
在普贤行品里边,普贤菩萨这样说:
“若诸菩萨于菩萨起嗔恚心故,即成就百万障门……恒起四种过失故,成就语业障……”
—华严经普贤行品—
这是我生命的写照。假使我没有学习佛法,我永远不会认识这个毛病,也永远不会懂得改过。因此,会使孽根从今生蔓延至来生,生生世世,绵延不绝。这样,不单不会把毛病减轻,还会继续增加罪过,并且对自己受苦的因缘,还茫然不解!
一向,我未曾察觉自己的嗔心很重。今天下午,我走到车子旁边仔细端详一番,车尾巴被撞出现凹痕,排气管破裂,车后的保险杆被扭曲。刚才袭击我们的车子,稍后又再度来攻击我们这部老爷车。据恒朝说,那班人本来想闯进车子里,无奈车门锁上没法子进去,便往车子猛力撞击,企图把老爷车推到泥沟里去。这不就是嗔恚的行为吗?我怎能不承认这就是我招引来的果报?
记得前些时候,有人从路边飞掷啤酒瓶,打碎了车子的玻璃窗,恰好落在观音圣像的后面。那个瓶子对我说法,正如今天那部车子对我说法一样:“善男子,遍虚空法界,那里有争强斗胜的必要?谁叫你要做第一,谁叫你要自命清高,要高人一等?你跟所有众生没有两样,你应该满足了。兄弟!你应该生慈悲心。人孰无过?你应该忍让,把坏脾气改了。且看,当你打妄想的时候,你会惹来多少麻烦?”
从老爷车的玻璃窗的反影中,我看到自己憔悴的面容。我想起佛,佛是最圆满的人。他具有十八不共法,其中有身无失、口无失、无异想(佛对世间一切人一切物,不生分别心)、无不定心(佛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无不知己舍(他随时随地能舍一切,来利益他人)等等。佛陀累劫修行从未稍缀,所以终于证得大悲大智和无比的神力。佛当然受过无量苦,但他不怕也不嗔,自然而然,他的道业日益进步,到最后他便成佛,成为天上地下最健康、最圆满的人。
今天的教训,令我更下决心去用功修行,不再打妄想,也令我更深一层去信仰忏悔的清净力量。我觉得自己像个顽皮刚强的小孩子。他的脚踏车撞到路边,撞得鼻青脸仲,而他慈爱的父亲轻轻地把他从路边扶起,将脚踏车的把手纠正过来。父亲以慈和的音声向孩子说:“你应该在平路上行车,走中道,这样便不会摔交。这种道理是千古不易,对任何人来说道理总是一个。要小心点,才会安全。”
佛法也是这样。在走向万佛城的路途中,佛法能制止我们在业轮上摔跤,免得摔得头破血流。我们全体都在这条路上走,我们都应该安全抵达目的地。
一经忏悔之后,压得我透不过气来的千斤重担,顿时从我肩膊上卸下来。记得三个星期之前,我在拜的时候,面部刚贴到地上的一块石头,看见一只小虫子。我仔细观察这个小虫子,他在那石头上撒了一滴尿,只有针尖般大小。然后,小虫子把两只小手互相磨擦,抹一抹面孔,又跳到别的地方去。我想:“那就是我,每当我忘了修道,就变得和那小虫子一样,生命的本意是吃东西、小便大便。果真!不要这样自私!快去种下清净的因。赶紧努力,不要作一只虫子!不要为自己担扰,不要去想!只要专一修道!”
弟子并没有意思去诽谤昆虫,虫子也是最好的善知音,我跟一切昆虫犹如一体。它们的身体很快就分解腐烂,我的身体又何能长驻久存,不过比较能够拖延久一点而已。可是,我不要做一条懒虫。懒虫被其业报拖累而不能出离,精进之虫是勤奋不懈的。
我希望总有一天,道业圆成,能超凡入圣,“掌握造化,纵横宇宙,随心所欲,普度众生。”
弟子 果真顶礼
恒朝
一九七九年八月十二日 锚湾
师父上人慈鉴:
弟子们在老爷车后面吃午餐。外边冷风飕飕,沙尘飞扬。一位身体嬴弱的老归人,步履蹒跚地走到停靠在我们后面的车子旁边,双手紧抓著车身,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她行步艰难,眼睛耳朵都不听使唤了。没有人了解她的身世,她缓缓把头抬起来,目光呆滞凝视著一片汪洋。在她膝上有一碗食物,但她对食物似乎不感兴趣。她在车子里辗转移动,太阳高照,光耀夺目,她那映现在车头玻璃里的影像,似乎隐没不见了。唯一出现的,是我们头顶上那片随风舒展,驰骋睛空的白云。
她的女儿和孙女跟她在一起,从她们的面上可以看出绮年玉貌,转眼成空的道理。花前月下,为欢几何;转瞬之间,花容月貌,随著逝水年华,一去不返!她们三人交互对比,俨然描绘出一幅生老病死的运环图。三个人的影像,合起来成为一个人的影像,万事万物皆在说法。此时,我看看自己的身体,自己吃的午餐,然后,再看看那车头玻璃反影里的回旋翻卷、飞舞的翱翔白云。
我心里猛然醒悟——对了!一切法皆是无常。今天看来好像坚固稳定的事物,明天便会烟消云散。一切一切,都像白云那般飘渺不定。一切都像在对我们说,还不快点修行?无常须臾便到,你的时候不多了。好赶快奋发立志,奔向真理。
每天晚上,我们诵念普贤菩萨的偈颂:
“是日己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今天晚上,当我念这首偈颂的时候,我会想起这个老妇人;想起那落在地上的松子,还有路边那枯萎了的黑梅藤蔓;也会想起我如何顾影自怜,端详自我的身形;如何去观察那飞卷的白云及其投影。我还会记得,在吃完饭之后,大家一起顶礼三宝的情景,包括那老妇人在内。虽然她的双脚有点儿弯曲,她仍然屹立不动,神态恭谨诚敬。
弟子 果廷顶礼
恒实
一九七九年八月十三日 锚湾
师父上人慈鉴:
这对信的题目是“是臭鼠还是比丘?是厕所还是佛堂?”
一切唯心造。清理员的报告云:
“或复有畜生,种种丑陋形,由其自恶业,常受诸苦恼。”
─华严经华藏世界品第五之三─
三步一拜常予我们最大的布施,那就是对佛法的深厚信心。在诸佛法中,很难指定那一种是我们信奉最深的。这等于问:海洋里头,那滴水比其他的来得更湿些?或者问:那一线阳光比其他的阳光更为清净明亮?一切佛法都是真实不虚,所谓一真一切真,我们愈修行,信心就愈增长。譬如银行里的存款愈积愈多,同样修道人信心的户头,也会因为他精进不懈而日渐充裕。
在途中学到最根本的课程,莫过于因果循环的真谛:如是因,如是果。根据大不列颠(英国)的传说,侍从德童子能从巨石中拔出宝剑,这种近乎奇迹的表现,简直不可思议;因为在他四周,环立著无数威风凛凛、骁勇善战的武士──他们不但不能拔出宝剑,就是把它移动一分毫也无能为力。追溯原因是在往昔生中,维德曾种下这种因缘,使他今生成长之后,即能登上国王宝座,成为一国之君。他就是举世闻名、流芳百世的亚瑟王。
还有,在唐朝时代,有一个贫穷的椎夫。有一天他担柴路过市里,偶而听到旁人诵念金刚经的偈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便豁然大悟。这是什么道理呢?乃是因为:“夙世机缘成熟了,所以他今生注定能作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在锚湾的礁石上,成群结队的海狗聚在一起。它们为何集在一起说海狗的法?因为在过去生中,它们行为不当,造业受报,因而今生转生为海狗。林肯是美国的大总统,但他死于一个陌生人的枪下──为什么?因为他在往昔曾杀过人,所以今生要偿还杀人的孽债,遭受这种果报。
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因缘,所以说…
《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