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行者的消息(恒實、恒朝法師)▪P43

  ..續本文上一頁我沒有資格去毀謗賢聖僧,如果我不好好地管著自己的舌頭,我修行到底爲了什麼?”

  這個下午,我一面拜一面忏悔,也慶幸自己還有機會忏悔。在沙彌律注解中,敘述一個公案。一個比丘曾毀謗一位羅漢,說他念經的聲音像狗吠。羅漢不但沒有生嗔恨心,當下便原諒這位比丘,並且勸他立刻忏悔。因爲羅漢的大慈悲力,使比丘躲過墮入無間地獄的惡報,然而,他卻轉生爲狗子。

  上個星期,弟子正在誦讀華嚴經第叁地。經文宣說獲得天眼通的行者的境界:

  “此菩薩天眼清淨過于人眼,見諸衆生生時死時,好色惡色,善趣惡趣,隨業而去。若彼衆生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語惡行,誹謗賢聖,具足邪見,及邪見業因緣。身壞命終,必墮惡趣,生地獄中。”

  我怎能夠這樣愚昧,難道要以身試法接受這個考驗?

  當天下午,我的腦海裏充滿這種思想。天氣很熱,我感到懊喪不樂。我喘不過氣來,裏面的衆生不停地爭論、吵架,充滿惶恐,我的腦袋,俨然成爲地獄的一隅。我去小便的時候冒冒失失走入荊棘叢裏,把雙手也刺傷了。

  于是,我對叁寶、對上人、對弘一大師忏悔。我說:“弟子並不怕吃苦,也願意接受任何懲罰而無怨,因爲明知種下惡種子,必定受惡果報。但弟子最怕因此迷失了方向,不能圓滿道業,利益一切衆生。”唯願虛心至誠稽首忏悔,祈求叁寶哀憫攝受,使弟子回複清淨,依然能有弘揚佛法的機會。

  就在我虔誠忏悔的一刹那間,一輛車子突然從天而降,風馳電掣,直向路肩撞過來——正是我們拜的地方!車門突然打開,差一點便打在我身上。

  弟子相信,這是叁寶的一種慈愍的方便法門,使我“即時受報”,以便抵消尚待償還的罪孽。平常,我是不停地誦持大悲咒。這些神咒都有不可思議的威力,能幫助誠心但無知的衆生去克服他們的業障。弟子相信,要不是叁寶的憫愍攝受,以及忏悔的神力,我根本沒有機會來寫這封信。我沒有立即墮地獄,飽受焚燒油炸諸般苦刑,已是萬幸中的大幸!因此我得到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還可以繼續修道。

  爲什麼我會犯如此愚昧的錯誤?叁年前上人曾在法會上開示:

  “你們誰喜歡講是講非,將來一定會墮地獄。當然我不願意你們墮地獄,但因果是絲毫不爽的,到時我也愛莫能助。切記!你們都要非常謹慎言行。”

  爲什麼我沒有熟記這個教訓?爲什麼我的嘴巴也障礙我,雖然我盡力去管製它。這都是因爲往昔種下的惡種子,這是嗔恚的果報。

  在普賢行品裏邊,普賢菩薩這樣說:

  “若諸菩薩于菩薩起嗔恚心故,即成就百萬障門……恒起四種過失故,成就語業障……”

  —華嚴經普賢行品—

  這是我生命的寫照。假使我沒有學習佛法,我永遠不會認識這個毛病,也永遠不會懂得改過。因此,會使孽根從今生蔓延至來生,生生世世,綿延不絕。這樣,不單不會把毛病減輕,還會繼續增加罪過,並且對自己受苦的因緣,還茫然不解!

  一向,我未曾察覺自己的嗔心很重。今天下午,我走到車子旁邊仔細端詳一番,車尾巴被撞出現凹痕,排氣管破裂,車後的保險杆被扭曲。剛才襲擊我們的車子,稍後又再度來攻擊我們這部老爺車。據恒朝說,那班人本來想闖進車子裏,無奈車門鎖上沒法子進去,便往車子猛力撞擊,企圖把老爺車推到泥溝裏去。這不就是嗔恚的行爲嗎?我怎能不承認這就是我招引來的果報?

  記得前些時候,有人從路邊飛擲啤酒瓶,打碎了車子的玻璃窗,恰好落在觀音聖像的後面。那個瓶子對我說法,正如今天那部車子對我說法一樣:“善男子,遍虛空法界,那裏有爭強鬥勝的必要?誰叫你要做第一,誰叫你要自命清高,要高人一等?你跟所有衆生沒有兩樣,你應該滿足了。兄弟!你應該生慈悲心。人孰無過?你應該忍讓,把壞脾氣改了。且看,當你打妄想的時候,你會惹來多少麻煩?”

  從老爺車的玻璃窗的反影中,我看到自己憔悴的面容。我想起佛,佛是最圓滿的人。他具有十八不共法,其中有身無失、口無失、無異想(佛對世間一切人一切物,不生分別心)、無不定心(佛常在定,無有不定時)、無不知己舍(他隨時隨地能舍一切,來利益他人)等等。佛陀累劫修行從未稍綴,所以終于證得大悲大智和無比的神力。佛當然受過無量苦,但他不怕也不嗔,自然而然,他的道業日益進步,到最後他便成佛,成爲天上地下最健康、最圓滿的人。

  今天的教訓,令我更下決心去用功修行,不再打妄想,也令我更深一層去信仰忏悔的清淨力量。我覺得自己像個頑皮剛強的小孩子。他的腳踏車撞到路邊,撞得鼻青臉仲,而他慈愛的父親輕輕地把他從路邊扶起,將腳踏車的把手糾正過來。父親以慈和的音聲向孩子說:“你應該在平路上行車,走中道,這樣便不會摔交。這種道理是千古不易,對任何人來說道理總是一個。要小心點,才會安全。”

  佛法也是這樣。在走向萬佛城的路途中,佛法能製止我們在業輪上摔跤,免得摔得頭破血流。我們全體都在這條路上走,我們都應該安全抵達目的地。

  一經忏悔之後,壓得我透不過氣來的千斤重擔,頓時從我肩膊上卸下來。記得叁個星期之前,我在拜的時候,面部剛貼到地上的一塊石頭,看見一只小蟲子。我仔細觀察這個小蟲子,他在那石頭上撒了一滴尿,只有針尖般大小。然後,小蟲子把兩只小手互相磨擦,抹一抹面孔,又跳到別的地方去。我想:“那就是我,每當我忘了修道,就變得和那小蟲子一樣,生命的本意是吃東西、小便大便。果真!不要這樣自私!快去種下清淨的因。趕緊努力,不要作一只蟲子!不要爲自己擔擾,不要去想!只要專一修道!”

  弟子並沒有意思去誹謗昆蟲,蟲子也是最好的善知音,我跟一切昆蟲猶如一體。它們的身體很快就分解腐爛,我的身體又何能長駐久存,不過比較能夠拖延久一點而已。可是,我不要做一條懶蟲。懶蟲被其業報拖累而不能出離,精進之蟲是勤奮不懈的。

  我希望總有一天,道業圓成,能超凡入聖,“掌握造化,縱橫宇宙,隨心所欲,普度衆生。”

  弟子 果真頂禮

  恒朝

  一九七九年八月十二日 錨灣

  師父上人慈鑒:

  弟子們在老爺車後面吃午餐。外邊冷風飕飕,沙塵飛揚。一位身體嬴弱的老歸人,步履蹒跚地走到停靠在我們後面的車子旁邊,雙手緊抓著車身,來保持身體的平衡。她行步艱難,眼睛耳朵都不聽使喚了。沒有人了解她的身世,她緩緩把頭擡起來,目光呆滯凝視著一片汪洋。在她膝上有一碗食物,但她對食物似乎不感興趣。她在車子裏輾轉移動,太陽高照,光耀奪目,她那映現在車頭玻璃裏的影像,似乎隱沒不見了。唯一出現的,是我們頭頂上那片隨風舒展,馳騁睛空的白雲。

  她的女兒和孫女跟她在一起,從她們的面上可以看出绮年玉貌,轉眼成空的道理。花前月下,爲歡幾何;轉瞬之間,花容月貌,隨著逝水年華,一去不返!她們叁人交互對比,俨然描繪出一幅生老病死的運環圖。叁個人的影像,合起來成爲一個人的影像,萬事萬物皆在說法。此時,我看看自己的身體,自己吃的午餐,然後,再看看那車頭玻璃反影裏的回旋翻卷、飛舞的翺翔白雲。

  我心裏猛然醒悟——對了!一切法皆是無常。今天看來好像堅固穩定的事物,明天便會煙消雲散。一切一切,都像白雲那般飄渺不定。一切都像在對我們說,還不快點修行?無常須臾便到,你的時候不多了。好趕快奮發立志,奔向真理。

  每天晚上,我們誦念普賢菩薩的偈頌:

  “是日己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衆!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今天晚上,當我念這首偈頌的時候,我會想起這個老婦人;想起那落在地上的松子,還有路邊那枯萎了的黑梅藤蔓;也會想起我如何顧影自憐,端詳自我的身形;如何去觀察那飛卷的白雲及其投影。我還會記得,在吃完飯之後,大家一起頂禮叁寶的情景,包括那老婦人在內。雖然她的雙腳有點兒彎曲,她仍然屹立不動,神態恭謹誠敬。

  弟子 果廷頂禮

  恒實

  一九七九年八月十叁日 錨灣

  師父上人慈鑒:

  這對信的題目是“是臭鼠還是比丘?是廁所還是佛堂?”

  一切唯心造。清理員的報告雲:

  “或複有畜生,種種醜陋形,由其自惡業,常受諸苦惱。”

  ─華嚴經華藏世界品第五之叁─

  叁步一拜常予我們最大的布施,那就是對佛法的深厚信心。在諸佛法中,很難指定那一種是我們信奉最深的。這等于問:海洋裏頭,那滴水比其他的來得更濕些?或者問:那一線陽光比其他的陽光更爲清淨明亮?一切佛法都是真實不虛,所謂一真一切真,我們愈修行,信心就愈增長。譬如銀行裏的存款愈積愈多,同樣修道人信心的戶頭,也會因爲他精進不懈而日漸充裕。

  在途中學到最根本的課程,莫過于因果循環的真谛:如是因,如是果。根據大不列顛(英國)的傳說,侍從德童子能從巨石中拔出寶劍,這種近乎奇迹的表現,簡直不可思議;因爲在他四周,環立著無數威風凜凜、骁勇善戰的武士──他們不但不能拔出寶劍,就是把它移動一分毫也無能爲力。追溯原因是在往昔生中,維德曾種下這種因緣,使他今生成長之後,即能登上國王寶座,成爲一國之君。他就是舉世聞名、流芳百世的亞瑟王。

  還有,在唐朝時代,有一個貧窮的椎夫。有一天他擔柴路過市裏,偶而聽到旁人誦念金剛經的偈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下便豁然大悟。這是什麼道理呢?乃是因爲:“夙世機緣成熟了,所以他今生注定能作禅宗六祖慧能大師。”

  在錨灣的礁石上,成群結隊的海狗聚在一起。它們爲何集在一起說海狗的法?因爲在過去生中,它們行爲不當,造業受報,因而今生轉生爲海狗。林肯是美國的大總統,但他死于一個陌生人的槍下──爲什麼?因爲他在往昔曾殺過人,所以今生要償還殺人的孽債,遭受這種果報。

  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因緣,所以說…

《修行者的消息(恒實、恒朝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