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見事省事出世間,見事迷事墮沈淪。”
上星期某一個早上,我在路上走,剛轉了一個彎,在濃霧中發現一只死了的臭鼠;大概是幾分鍾之前,被路過的車子輾死了。它的身體尚有暖意,這臭鼠是公的,重約五磅,嘴裏露出銳利、微勾的食肉尖牙。我把它的屍體從路面上撿起來,當我提起它那條蓬松的大白尾巴時,心裏有一點不寒而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這條臭鼠正在爲我說法,它說:
“往昔的時候,我曾起了貪心,從貪心以起了嗔心及癡心,乃至犯了殺業,所以現在來受果報。我的身體不單臭不可聞,令人望而卻步,不敢親近;今天,連這個臭皮襄也保不住了!這是過去生中,當我做人的時候,沒有循規蹈矩,我拚命吸食貪嗔癡叁種毒素,結果把自己毒死了。這完全是我的錯,不能怪罪別人!”
我爲它念了幾遍往生咒,也感謝它爲我說法。我心裏想:“今生能修道,我是多麼幸運!身爲一只臭鼠,是多麼痛苦的事──不能結雙跏趺而坐,不能拜佛,不能供養叁寶,幸虧我有人身。”
到了吃中飯的時候,我的行爲就像一只臭鼠一樣!我發覺自己盯著怛朝的缽子,心裏不停地批評他的一舉一動。我心裏充滿了刻薄的嗔恚和貪婪,在我腦海中,我默默地和他競爭,這是我一向的毛病。可是,這一次我記起上人的開示:
“要舍妄歸真!平常心是道,直心是道場。不要怪任何人,不要批評他人,要做一個好人,不要自私自利。要做一個偉人,是從最微細的事情上開始。真正的佛法,就在你眼前!”
—一九七八年八月十日上人講于馬來西亞—
發覺就在此刻,我種下做臭鼠的因緣,還茫然不覺哩!當我警覺過來,這種因果的循環,立刻顯得如晝夜般分明。我趕緊把這個境界轉過來,有誰願意吃毒藥?出家人應該有清淨的思想,才配做出家人。要從最細微的地方做起,將來才會成佛。臭鼠就是在往昔生中打臭的妄想,所以才墮落到臭鼠之身。上星期那只被車輾死的臭鼠,就是說這個法。
從無始以來,我在法界裏迷頭認影,東奔西走,到處追尋。這就是迷失本真,心外求法,總想找個毛病來遣責別人,找個批評的物件,來推诿責任。其實,萬法無咎,毛病出在自己的身、語、意業,它們是我痛苦的淵薮,也是我快樂的泉源。天下沒有他人能爲我作主,每一舉心動念,皆由我自作抉擇。要做出家人?抑或做臭鼠?一切一切,都由我自己決定。
佛法教我們循規蹈矩,明心見性,念心即業力,一念善即天堂,一念惡即地獄,一念清淨即佛國淨土。我們究竟要建立佛刹或廁所,完全取決于我們起心動念之間。上星期上人到海洋農場來探望我們,上人對恒朝開示說:
“假設你不要做皇帝,首先要把你的廁所洗幹淨。廁所洗幹淨了才能成佛,但先要下一番苦功,把自己的廁所清潔一番。不要貪成佛,不用想它,只要一心修道便是!”
今天諸佛菩薩與慈運悲,給予我們最大的恩典──那就是給我有機會去盡我所能,做一個能勝任的清理員。每一分每一秒,我要把心裏汙穢堵塞的廁所,洗擦幹淨。我可以把這個汙穢的廁所,轉化爲壯嚴的佛堂。爲什麼要這樣做,因爲這是最高無上的法施。每當我拜的時候,我便依仗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神力,作意回向,普盆衆生,念茲在茲,毫不松懈。這樣一來,希望能把這個宇宙的小角落,徹底地清掃一番。我切實相信,出家人至高無上的使命是勤修此十大願王,日以繼夜,永不間斷。
姑勿論我在往昔生中曾否做過一只惡臭肮髒的臭鼠,如果我能夠圓滿成就普賢菩薩的願行,將來必定成佛。這些行願是法界裏最崇高最殊勝的風範。每一跪拜之下,我對這些行願更加深信不疑。
還有華嚴經,是多麼不可思議的經典!今生能聞華嚴大法,是如何殊勝的因緣!正如清涼國師在華嚴序文裏說:
“況逢聖主,得在靈山,竭思幽宗,豈無慶躍。”
我們打錨灣野營公園的門外拜過。公園裏萬頭攢動,熱鬧非常。人群摩肩接踵,擠得水泄不通,四周的露營卡車堆積如山。車子的名字,倒是起得怪有詩情畫意:“原則”、“康壯大道”、“南風”、“探險家”等等。這時,紮營者炙烤食物的火光跳動,炊煙四起,加上人聲噪雜,車聲喧囂,恍如置身于吉隆坡最繁忙的鬧市中。
人爲什麼要這樣做?不惜耗用大量的金錢買下這些名貴的露營卡車,更不憚其煩,長途跋涉,來到這郊外的海岸來野宴。爲什麼他們要自找麻煩,群集海灘,互相擁擠,即使無處立足容身也毫無所覺呢?這和人煙稠密的大都市有什麼兩樣呢?爲什麼他們不遠千裏而來自尋煩惱呢?這是因爲衆生在往昔生中結下的因緣所感,所以氣機相引,物以類聚。
今天下年,就在公園裏邊,有人去世了,救護車風馳電掣的來而複往。不知道是誰,不知是什麼因緣?可能是一位菩薩現身說法。他在說:
“你們要自強不息,要守規矩,力爭上遊!還有,不要忘記洗廁所!”
救護車離開了,我們拜到山上。四周充滿了燒烤的煙霧,空氣中充斥著烤漢堡的味道。舉目四望,聚集在港口礁石上的那群海狗,仍舊究在不停地吠叫。
弟子 果真頂禮
恒實
一九七九年八月二十四日 阿連那海灣
師父上人慈鑒:
“菩薩願諸衆生能具演說佛菩提道,常樂修行無上法施。”
—華嚴經十回向品—
在叁步一拜途中,恒朝和弟子學會了遵守律儀。能夠守規矩,能令我們快樂。每逢我們克己複禮,一切都變得非常順利。這時候,不用思量,不用費力,冥冥中便有一種感應道交——而且屢試不爽!
這究竟是什麼樣的規矩?不僅古人遵守,今人更要遵守,並且要傳之子孫信守不渝。這就是“佛法”,又名“中道”。這是種規矩,對萬事物都産生一種“損有除,補不足”的製衡作用。從廣義的角度來說:五戒十善、五常、孝悌、普賢十大願王、息貪嗔癡叁毒、六度萬行、忏悔、布施、信心等諸法——無一不是真理,無一不是令我們臻“中庸之道”的津梁。
如果我們願意去注意、去接受的話,萬事萬物都在爲我們說法。舉一個例子來說:昨晚時間很晚了。而我還未背誦華嚴經。這是我每天晚上的例行功課。每天背一小段,就有鎮定的作用,使我易于守心緊念,不致心猿意馬、向外攀緣,而輿律儀脫節。一旦沒有做這門功課,便好像沒有給腦子吃飯;換言之,我的慧命會感到饑渴。
昨天晚上,我翻開新到的萬佛城月刊。我想:“讓我輕松一下,先讀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閱讀萬佛城的消息,或者練習練習中文。”我明明知道,今天沒有時間同時誦經和讀雜志。可是我的妄想,這回戰勝了我心裏的善知識。平心而論,在汗牛充棟的雜志當中,萬佛城月可能是世上最正派、水准極高的刊物。可是弟子已發願要專心致志地擁護華嚴經。昨晚的放逸雖然不是一件大事情,但我犯了自己所立的規矩,以致流于懈怠,忘失了初心,偏離中道。
在我翻開萬佛志雜志的同時,有一只小螞蟻,從書的角落爬行而過。要小心!不然會把它殺害了。于是,便煩勞恒朝,把小螞蟻送到車外去。然後我又坐下來,正想閱讀觀音菩薩的故事。蓦地,一只長蜘蛛似乎從空而降,在離我鼻尖叁寸的地方出現。恰好落在我正閱讀的那一行!我發了怔,跳了一尺高。那蜘蛛隨即在車裏黑暗的一偶隱沒了。我趕緊把雜志收起來,拿出華嚴經文的筆記本。打開本子,以下的經文,赫然顯現目前:
“佛子,何等爲菩薩摩诃薩離癡亂行?此菩薩成就正念......”
—華嚴經十行品—
真是一針見血,正中要害!
身爲佛教徒,我們有很多豐厚的禮物,可以布施予西方人士。因爲這個原因,每當我們依教奉行,歸複中庸之道,我們便感到身心交泰,其樂融融。每逢我們爲人說孝道之法,說報父母師長重恩的道理,聽法者的臉上自然浮現一種光彩,他們的心立刻柔軟下來。每次都有這種感應。我們心裏都知道,把老年人送到安老院,把家庭的製度拆散,是違背自然的規律。這種忤逆的行爲,能導致社會道德淪亡,乃至全國精神的崩潰。並且浪費一個無價的自然能源——耆年的成熟和智慧。
每當聽法者發現,佛法是以孝道爲根本,佛教徒是以報父母恩爲己任的時候,他們便立刻願意聽下去。佛法好像清水,用以灌溉幹枯的草木,使其欣欣向榮。這些人得到法水的滋潤,也會充滿了生命的活力。孝道,是天地間最重要的法則。我們應該毫不苟且地遵守。
在五常(仁、義、禮、智、信)之中,仁居首位,仁人君子慈悲爲懷,對一切生命都盡心撫育愛護。當我們停止互相傾奪、殺戮的時候,天下自然會回複到中庸之道。在公路上駛過的車輛如過江之鲫,形形色色,不可勝數。其中有一種車輛——即使把我們的眼、耳、鼻都堵塞起來——我們仍可以毫無疑問地認識它,這就是死亡的車輛。這一帶是農牧區,有很多載運牛、羊、馬、豬的貨車路過。這些貨車被一股濃郁的黑氣所籠罩;加上牲畜瘋狂的嘶吼,響徹原野,它們爲即將面臨屠夫的利刃而心懷恐懼,其無奈與無助,聲聲淒切,令人不忍卒聞!這一股使人不寒而栗的戾氣彌漫在郊外的公路上,曆久不散。
行將死亡的牲畜在恐懼之下,體內會分泌一種毒素。現代的科學家及醫學家終于發現,這種含有毒素的肉類,就是培育近年來直線上升的各種不治奇症的溫床。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最要緊的是不要殺生、害命——來滋養自己的臭皮囊;相反的,要仰體天德,養護一切衆生。
五常之中第二常是“義”。義者宜也,凡是合乎義的,都是契合自然,與萬物無诤的。換句話來說,就是不盜。因爲,偷盜就是不自然,就是有诤。偷盜會興波起浪,惹出很多麻煩。我們的思想,好像無線電波一樣。在腦海裏産生的電波,會播送到整個世界去,而沒有任何隔閡或界限。無論何時我們一打貪欲和攀求的妄想,就已經在法界中犯了偷盜的罪。這個過惡的嚴重性,和伸出手來,從路上水果攤子偷來一個蘋果一般無二。這個…
《修行者的消息(恒實、恒朝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