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行者的消息(恒實、恒朝法師)▪P45

  ..續本文上一頁教訓, 是我們切身深深所體會的。

  有一天,在半月灣的飛機場附近拜,剛巧遇著一個大風暴。風刮得很厲害,使我們心動神搖,無法專一。我的腦海裏充滿了“可憐可憐我!”的妄想,吵嚷不停。我又饑又凍,一直打吃東西和趕回車子裏休息的妄想。當天拜完,回到車子裏,發現車子旁邊堆積了十幾包食物!這是由我的貪心,播放出去的無線電波,所招引回來的感應,其實這些食物都是“偷”回來的,偷盜並不是正義!食物把我們的車子塞得滿滿的,連坐的位置也不夠了。數一數,居然有一百多根香蕉——這豈是中道!

  第一個規矩,是不要打妄想。這樣才能恒守中庸。這封信也夠長了,弟子就在此擱筆。

  弟子 果真頂禮

  恒實

  一九七九年九月叁日 曼第仙奴縣山景道

  師父上人慈鑒:

  “菩薩不以欲因緣故惱一衆生。”

  “菩薩摩诃薩于無量劫修諸行時,終不惱亂一衆生,今失正心。”

  —華嚴經十行品—

  吃完午飯後,弟子感到肚子還沒有飽。心裏便開始忖量,是否應該回到車子裏沖一杯熱茶喝喝,以免餓得那麼難受?在我的妄念中,觀想自己在車尾,手裏拿著一杯熱茶。這時,一輛汽車經過,裏面有一位女乘客。她的相貌動人,對我嫣然而笑。我正目不轉睛地凝視著,突然間,她把整個假臉皮扯下來,而露出真實的面孔。就像戲劇團裏的戲子,除去了假面具——露出充滿了痛苦和哀傷,歪曲猙獰的醜陋面孔。

  她是我的善知識,她在爲我說法。她說:“在這個娑婆世界,一切一切都是苦的。一切皆從貪欲而來。你要喝茶,藉以減輕你的痛苦?這時,你的欲念從舌根流出。我的車子打你身邊經過,你目不轉睛地盯著我,這時,你的色欲便從眼根流出。把你嚇了一跳,是嗎?你還以爲娑婆世界有便宜可占,你還貪圖享受,執著色香味嗎?你的感情太重了。不管你要求的是什麼,只會帶來痛苦。你若能默默地忍耐,這就是解脫。”

  當天下午拜的時候,我心裏憶念普薩十大願王中第四大願:“恨悔業障”。從前,我曾多次犯了“绮語”的罪過,傷害及惱害了他人。绮語,就是不著邊際、虛浮不實的風涼話。說這種話是情欲作祟。由于我總想做第一,要出名,所以我說了很多不負責任的話。

  貪食美味也是同一個道理。一向,我不喜歡清淡的食物。我最喜歡色香味濃,具有刺激性的、新穎的食品。這個貪欲,一直至今還障礙我的修行。的的確確,我體會到“一切欲是一欲”的道理。

  弟子貪名、貪味的緣故,也因此挑逗起他人的情欲,結果使他們也失去正念,染汙他們的梵行,使他們放浪形骸,尋香逐色自甘墮落。今天,弟子誠心地忏悔以往绮語的罪過。忏悔文中有這樣一段:“汙僧伽藍,破他梵行”——這就是我的過失。弟子忽然明白,我用绮語所惱害的衆生,不僅住在我的身外,也住在我的身內。爲什麼我不能專一,爲什麼常常失去正念——原因就在此!在我腦海裏,無時無刻不在說不正當、不莊重、情感流逸的絮言!我仍然恣情縱欲,在七情六欲的激流裏回旋不已,因此那圓明澄澈的自性心湖,也被攪動得混濁不清。

  在我自性裏有無量衆生,我也去惱害人他們。在叁步一拜途中,我滿以爲自己不開口、不講話,就能彌補以往因口業所犯的諸過失。然而,我未曾放下心裏的情愛,心裏的妄語!早在二十六個月之前,上人在洛杉矶便開示弟子:

  “你在外面不講話嗎?很好,但裏面也不要講話。單在外面顯得靜寂,在心裏頭跟自己吵架,等于跟別人吵架一樣。不是嗎?”

  時至今日,我對這個教誨毫無反應、不自覺醒。上個月在海洋廣場拜的時候,得到一個大好的教訓。午飯後我照常拜,照常在心裏贊歎供養華嚴海會菩薩。不久,情緒變得異常激動,歡喜若狂。回首以往的自私無明,使我痛心疾首,百感交集。那一刻的忏悔,非常的戲劇化,好像在電視臺上了一課電視的倫理課程,我慚愧感傷淚下如雨。忽然間,從一輛過路的車子裏,扔來一個水球,打在我身旁的路上。水球觸地爆裂,立時,把我的衣袍都濺濕了。我當時有點愕然:弟子正在這樣誠恐地忏悔,爲什麼送來一個水球呢?

  那時候,假使我能夠保持頭腦冷靜,而詳加分析,我便會領悟:這個水球正在爲我說法。此刻我正沈溺在感情的波瀾中,執著了境界。修行佛法不是這樣的。水球是我的善知識。在修道過程中居然會出現這一類意想不到的警惕,是多麼玄妙呀!

  清涼國師,曾立十願,藉以敦品動行。其中有一個願說:“性不染情愛之境。”佛陀的十八不共法中,第四是無異想,即是對任何境界不生出分別心。第五是無不定心;所謂在在處處,念茲在茲——這才是正念,這才是正確的境界。

  雖然,那個時候弟子仍在精進,但是因爲受了情感的驅策,已經失去主動,在不知不覺中走入歧途而變成了邪精進。心裏一旦摻進了情感的因素,便會攪亂清淨和平衡,乃至惱害其他衆生。我們不能仰賴情感而希望達到“無上平等處”——這是第二地的菩薩的成就。

  清涼國師又斬釘截鐵地說明白:“情生智隔”。意思就是,一旦生出感情,便與智慧隔離。今天,我未能好好地回光返照。現在,已接近這個長期旅程的終點。迄今,在太平洋海濱已拜了二十七個月。今天,我們轉移方向,往東踏上般域品的山景道,朝著萬佛城的方向禮拜。

  今天弟子發願要斷除一切情欲心。發願斷除一切求名、求味,以及绮語的過失。弟子願意回複正定正受,願意安住于“無上平等處”,不做分別的妄想。我願意饒益一切衆生。

  (一)弟子發願從今以後,不用任何的言語、動作、姿態,來表達情愛的因、緣、法及業。

  (二)弟子發願,只說佛法,只講真理,以及對叁寶有貢獻之語言。要依照第二地菩薩的行門來修行。

  (叁)弟子發願從今以後,不求名聞利養,不貪味塵。並發願以此十種心來淨化自性(1) 真實心、(2)正直心、(3)無雜染心、(4)端正心、(5)平等心、(6)清涼心、(7)謙下恭敬心、(8)信樂無上甚深微妙法心、(9)堪忍心、(10)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心。

  南無大行普賢王菩薩摩诃薩!

  弟子 果真頂禮

  恒朝

  一九七九年九月叁日 般域山景道

  師父上人慈鑒:

  今天傍晚拜完了之後,我們念回向偈,然後把車子駛到阿連那海灣去倒垃圾。車子駛到一所關了的門的汽油站的前面,忽然,有十個男人從四周左右把我們包圍起來。都是魁梧的彪形大漢,很多還喝了威士卡。他們開始敲打車子的窗戶。

  “嗨!你們幹什麼?大概就是在公路上拜的兩個傻子,對嗎?”其中一個嘲弄地問。

  “對了,就是他們,大家來看看!”于是,從對面街的一所客棧,有更多的男子跑出來湊熱鬧。

  “啊!你不講話嗎?他呢?”這個人用手指著恒實。恒實正在車後面打坐。 “他也不說話?那麼,我們怎跟你說話?是否要用油漆塗你的車子上?”

  “哈哈!”大家嘩然大笑起來。

  另外一個男子上前一步。他的脖子有一道很深的疤痕,在手裏搖晃著一瓶威士忌。從其他人的手裏,他搶來叁步一拜的新聞告示,開始閱讀。

  “究竟在耍什麼把戲?”他粗魯地質問著。我不講話。

  “你的嗓子壞了,是嗎?”

  “這是他們贖罪的苦行!”

  “哈哈!”大家又轟然大笑。

  “不要麻煩他們。人各有志!”這個漢子讀了告示,然後伸出手來,把威士卡瓶子在我的眼前一晃,

  “老兄,喝一口酒好嗎?難道你的宗教又不允許?”我點點頭。

  “他呢?”有人用手指著恒實。“他能喝嗎?”

  “看,他在念經!”大家看見恒實在打坐,不約而同地讪笑。

  一個高大、胡子散亂的男人接腔說:“你要知道,他的妻子剛産下小孩,所以他這麼興奮,這麼粗魯!”

  “是的,通常我只懂得到處揍人一頓。碰巧我今天在慶祝,所以你們算幸運了!”這時站在車門外的男人接腔說。

  “噢,他們從洛杉矶就開始這樣拜!”閱告示的男人說。

  “這是很長的旅程,有很多人找你們麻煩嗎?”我搖搖頭,表示沒有。

  “真的嗎?你們的車子,維持得住嗎?我知道一個地方是專門粉碎老爺車的,哈哈!”

  另一個卡車又開駛到現場,有更多的漢子出現。這是一個危險的開頭——在分秒之間,這個集合可能化爲平安無事;也可能一觸即發。恒實和我都知道,在這個千鈞一發的時刻,一舉一動,稍有差錯,便會引發不可收拾的局面。我們不敢把窗戶關起來,又不敢即時開車離去。這群大漢把我們緊緊地包圍住了。並且,就算暫時能脫離他們的“羅網”,再過一兩天還是要拜過他們的市鎮,還是要攤牌。據他們說,大家已等待我們好幾個星期了!我們每天只拜一哩路,根本沒有地方可以躲藏。我們必須學會與種種人和諧相處。朝山者要自立,慈悲喜舍——是我們唯一的依怙。弟子發覺在任何場所裏,只要真正能運用四無量心,自能逢凶化吉皆大歡喜。

  我們盡量將衆生一視同仁。在任何惡劣的環境下,我們發願不要表現嗔意,不要發脾氣。

  “菩薩摩诃薩入一切法平等性故,不于衆生而起一念非親友想。設有衆生于菩薩所起怨害心,菩薩亦以慈眼視之,終無恚怒。”

  —華嚴經十回向品—

  在戶外緩緩地拜,從一個村落拜到另一個村落,是個獨特的法門。很難言說,但時間久了,一切都變爲一體;所有衆生皆變成“家眷親友”——一切平等無分軒轾。所有男人變得像父親、像兄弟,所有女人變得像母親、像姐妹。一九七七年起我們從洛杉矶開始拜;于一九七八年隨訪問團到亞洲,在亞洲拜了兩個月;然後又回到加州海濱的公路上跪拜;一直拜到今天到達阿連那灣——途中所經過的無數村莊聚落、房廊屋舍,都逐漸變成一個大規模的城邦。從一個市鎮遷移到另一個市鎮的差別,並不明顯;一切的輪廓都模糊了。拜了這麼長的一段時間,所有外層的分別變得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同體大悲”的精神…

《修行者的消息(恒實、恒朝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