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林风雨 8· 真宝与假宝▪P2

  ..续本文上一页空并不究竟。其次,讲到「观待空」,有心才有境,有境才有心,两者互为依托。所以只是相对存在的假象而巳!第三,是从因缘所生法,而讲到一切法「毕竟空」。一切法因为缘生,所以没有自性,没有它不变的本体或属性。一般人皆认定万物有它的个体、有它的形象、有它的作用、有它的特质。如今却从缘起,慢慢去了解到,它其实是没有独立的个体、没有本来的形相、没有必然的作用、没有不变的特质,这样把万物皆有固定形式的观念慢慢否定,而得到毕竟空的结论,这称为内摄的过程。但如只能理会到毕竟空的结论,那在慧解上还未圆满;因为它还要从毕竟空外延到整个法界。我们常说因缘法,像一个网,无量无边,彼此牵连不断。又像大海一样相摄相入,绵绵不尽。内摄到毕竟空,才能外延到整个法界。因此「空」,讲到最内曰毕竟空。而「有」,必究于整个法界的圆满。空与有之间,如能从此内摄外延的模式去理解,在知见上就不会有很大的偏差,这是讲慧解的部分。

  

  脉之变化

  

  其次讲到我们的身体,一般人从粗相上看,身体有头、有手、有脚、有种种器官,但就修行者比较细致的观点而言,他会感受到气脉的变化。气脉中,最粗者是浮现在我们皮肤与表皮之间,所以脉比较浮,气比较燥,心浮气燥即指气脉只内摄于表皮的层次。但经过打坐修行之后,这气会慢慢向肌肉里内摄,从肌肉到筋腱,从筋腱到骨髓,这样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向内摄,摄到最后曰精神。这气脉的变化,虽在禅宗讲得比较少,但在密宗却讲得很多:内摄到最后能打通中脉,中脉是指在我们的躯体中,甚至在我们手脚中,有一条最中间或者最内在的脉。必中脉打通之后,全身七万二千个细脉才能畅通。如中脉不通,则周身的大、小脉就不可能全通。于是从皮肉到筋腱到骨髓而打通中脉,称为内摄的过程;而中脉打通后,顺通全身大小一切脉,即为外延的结果。周身大小脉全畅通后,身体障碍全不存在,便可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穿墙走壁,具足种种神通。

  

  定的修为

  

  再其次,我们讲打坐修定。定是从摄伏一切妄想杂念而修的,故首先要调伏的就是比较粗重,如贪、瞋等杂念;甚至是更粗重的杀、盗、淫等妄念。其次,要调伏我们对善恶的分别心。有时侯,我们虽不起杀、盗、淫之念,但却在分别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以及要如何行善、正恶?如对善恶的分别心还在,这心还不能安定;要不思善、不思恶,使妄想杂念进一步沉淀,这是第二层次的内摄。更其次,要使我们心对境时,不产生你、我,心、物的差别。既不觉得有一个能看的我,能看的心;也不觉得有一个被看的境界。主观跟客观的界限完全消除了,这叫做能所双泯。又一般人在对人对事,或念起念落时,都意识到有时间的过去、现在、未来;前有前念,后有后念。这样因有时间的前后相,故称为前后际。如修定修到最后,前后的念头能完全统一;于是前后际断,能所双泯,这心就完全平静了,已到达定境或三昧中,这称为内摄的过程。

  

  而外延是自然表现出神通境界,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等三明六通,甚至大乘所讲的十力、十八不共法等,这些都属于外延的果。内摄到最内,甚至连此最内点都不存的话,反而能趋向于无限。所以能从慧解,理会到一切法毕竟空;能修脉到打通中脉;能修定至能所双泯、前后际断,为内摄的极致。而通过这极致,就能迈向无限统一的世界。

  

  这也是说,没有错,一切人都希望能从有限,而达到无限。但是一般人不明了这内摄外延的修法;皆以为向外攀缘、向外求取占有,就能膨胀成无限。而事实上,只将造成更多的矛盾与冲突,更多的局限与障碍。佛法之称为究竟,就是能理会到这以内摄为因,而成就外延的果也。

  

  大小通贯

  

  如果我们进一步用这内摄外延的修行模式来看,佛法中所谓「大、小乘」的问题,其实也很简单。在修行的过程里,既要以内摄的因做起点,才能得到外延的果。因此,内摄的过程便属首要,于是在内摄中使自己愈缩愈小,小到最后,连一点也没有;这过程我们且说它是小乘。因它绝不向外扩延,好象心量很小,全不理会外面的事。然于内摄之后,自然会有外延的果,自然会形成大乘的器度风范。既内摄为因,外延为果;那我们也可以说:小乘是大乘的基因,而大乘是小乘的成果。大、小只是过程的差别,尤其要有小乘内摄的因,才成大乘圆满的果。

  

  在佛法里常说,凡夫重果,菩萨重因。很多自以为修习大乘法门者,每每忽略掉以内摄为因,于是这样的大乘终究不可能真正圆满的。甚至只盲目地向外扩张,向外膨胀,那倒跟神教相差不远了。我们且看当今的台湾佛教,表面上佛教徒好象增加了很多,到处有法会,到处在讲法,到处有打七、朝山、拜忏等活动。但如果不了解内摄外延的大原则,还是以众生向外攀缘、向外求取占有的心态来修学佛法,这终究只是附佛法外道而已。或如今天很多人讲慈悲,若慈悲只是同情的延伸,那只在人天乘里不可能出三界的。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如何能「无」能「同」呢?那还是要经内摄的修为才行。同样发愿等亦然,如只是从外延扩大去发愿,这愿终究跟佛法不相应。

  

  三宝中的宝

  

  因此什么才是宝?无限的身心才是宝。所谓法身慧命,即指这无限圆满的身心世界,但这个宝一般人不知道,或没办法悟入。所以必须由佛法僧来开示,他才能悟入;因此现世的佛、法、僧便成为住持三宝了──因为它能帮助众生得到真正的宝,故成为宝也。然在住持三宝所开示佛法的要义中,我认为唯有这「内摄外延」的大原则,才是宝中之宝。如能掌握此大原则,就很容易分辨出什么是佛法?什么是外道?

  

  所以,如说世间有宝剑,能削铁如泥;此理则才是真宝剑,能用以降伏一切外道邪魔。如曰世间有宝药,能治众生一切病;此理则才是真宝药,能用之治一切众生无明业障的病。如说世间有摩尼珠,能变现出一切众生所希求的境界;此理则才是真摩尼珠,用以变现出一切佛法的智慧、辩才、神通及功德固满。

  

  总之,什么才是真宝,曰「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开示的部分就讲到此为止;至于悟入的部分,各位再慢慢去思考理解,慢慢去修行体验吧!

  

  

《禅林风雨 8· 真宝与假宝》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