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这是非常重要的。你不要小看这样,若要修到这种境界要费很大的功夫。他又告诉你:「一切平等观,无取亦无舍」。什么叫「平等观」?凡所有一切法都是空性,平等、平等。找不到一切法说它不空的,不空就不能构成法。法法皆是因缘法,因缘法都是空性的、可坏性的、无自性的,叫做「一切平等观,无取亦无舍」。既然一切法无我,你取之是无常,不取亦是无常,与其皆无常不如不取。取是无常,不取也是无常,住是无常,不住也是无常。与其住不住、常不常,当下无取无舍,心无来无去,自性解脱。我们就是有取有舍、有贪有取,当然你的心就来来去去、情绪化、易出状况,而自生麻烦。所以我们修道按照祖师所说去修就对了。他说「执相心着魔,离相心自在,一切平等观,无取亦无舍。」道理在此。
修道最怕心魔起。以前有一位小沙弥在坐禅,突然看见弥勒菩萨显现在面前。哦!菩萨在笑,沙弥也很欢喜的跟着笑,他的师父知道这位小沙弥已经修到心中着相了,应该离相,否则心魔若起,将心魔当做佛菩萨,以后会发疯、会着魔。小沙弥问:「会吗?那是弥勒菩萨显灵在面前,是我欢喜跟着笑啊!师父如果说他是假的,那么我拿刀杀他。」师父说:「不可,这样做会出人命,我教你,不用拿刀杀,下次你坐禅的时候,当弥勒菩萨再现身让你看时,你就用先前准备好的毛笔沾些墨水,然后在他的肚脐上打一个叉,之后你再来找我。」真的下一次小沙弥在坐禅时,境界又浮现了,一尊弥勒菩萨现前,笑呵呵,沙弥依教奉行,按照师父教的方法,用毛笔在弥勒菩萨的肚脐上打一个叉。事过之后,师父问沙弥,你坐禅时有状况吗?小沙弥回答说:「我坐禅时弥勒菩萨又在我面前笑呵呵,我就用毛笔在他的肚脐上打了一个叉。」师父说:「小沙弥,你把胸前的衣服掀起来让我看一下,你自己也看看。」沙弥把衣服掀起来一看,肚脐上正好打了一个叉。
诸位,这是心魔所变现,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自性能生万法,万法唯心所生,包含坐禅时所现的境界是唯心所现,唯心所现之境非外来,若当作是外来的就着魔了,这其实是心魔所变现的。其实弥勒菩萨也是唯心所现,幸好小沙弥没有拿刀砍过去,如果砍过去,就正好插进自己的肚子里。所以,他的师父救了小沙弥。修道要知万法不离自性,很多是心魔所起却当作是外来物,附在身体让他看,这当然要着魔了。所以开悟祖师才说「执相心着魔,离相心自在,一切平等观,无取亦无舍。」道理在此呀!
我们在修道过程中,最后就是求解脱而已,要解脱就不要去染一切境界,因为圣人、凡夫都和我们一样有佛性,其所以能成为圣人,没有什么秘诀,不染一切尘埃而已。凡夫之所以为凡夫,就是因为染境生心罣碍,不能悟明生死涅槃本来是幻化空性的,因此不能了生脱死。一位开悟圣僧说:「如本法师啊!让我讲两句话,我已经憋很久了,再不讲,对末法时代的众生无法交代。既然我们悟此道理,就要将这解脱、见性成佛的法门,与所有爱好真理、爱好佛法的同仁分享。」好,看他怎么说:
「一念分别被云遮,圣凡本来共一家,
随顺众缘无罣碍,涅槃生死等空华。」
凡夫众生不动念头便罢,念头一旦动起来,念念皆是分别染污,念念即是生死,都落入因果,在善恶是非当中打转。所以他才说凡夫就是「一念分别被云遮」,清净光明的本体已经被乌云遮住了,被无明烦恼遮住了,被贪瞋痴围住了,叫做「一念分别被云遮」。凡夫的角色就是这样呀!但是开悟祖师安慰你,不要担心,圣人也好,凡夫也好都是一家人,也就是说「圣凡本来共一家」,凡夫众生圣人全部共一家,都有佛性就对了,不是圣人有佛性,凡夫就没有佛性,这样就不平等了。所以开悟祖师说:「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这是人人平等的,人人有心都可以成佛。因此说佛教是平等的宗教,是每一个人学佛都可以成佛的宗教。如此听来才会大快人心啊!不像基督教、天主教,若往生到伊甸园上帝天堂之处,你不能有意图想要做上帝,你若有意图要做上帝,登上衪的宝座者,会触怒上帝,上帝也不允许你怀疑祂,你怀疑祂质疑祂,这样会触怒上帝,上帝会将你逐出伊甸园赶出天堂,打入炼狱,变成亚当夏娃的历史重演,亚当和夏娃当初就是没有听上帝的话而偷吃禁果,因此触怒上帝被逐出伊甸园。所以你往生到上帝耶和华的伊甸园,在天堂上帝永远是高高在上,你只是他的仆人、百姓、子民而已,有阶级、有次第的。
但是为什么我们学佛的人感觉非常有尊严呢?因为人人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啊!佛并非申请的专利品,佛没有特权,佛是人人可以成的呀!我会成佛,你以后也会成佛,他也会成佛,你我他人人都可以成佛。所以佛教是平等的宗教,人人可以成佛的宗教,这样才叫做尊严呀!
佛告诉你,吾是已成之佛,汝等是未来佛,按照佛所教导修福修慧来见性悟明本性以后,你有一天和我一样都可以成佛。就像我做老师教书,做老师没有特权、没有豁免权,不是只有我可以,别人不可以,只要学生好好用功、好好读书,修满学分,总有一天你也可以做老师啊!佛也是一样,人人可以成佛,听起来真是大快人心。佛无高下之分,不会我这尊佛的神通比你强、智慧比你高、慈悲比你广阔、神通愿力比你更高超,没这回事,佛佛道同,法法平等,如此才称为佛,佛没有对立、佛没有两极化,都是平等一如的。不是阿弥陀佛较强,释迦佛较饭桶,没那回事。佛的智慧、慈悲、愿力都是佛佛道同、法法平等。
应如何修?既然有佛性的存在,佛性处在日常生活中要随顺世缘无罣碍,在世间起心动念,行住坐卧二六时中都不罣碍世间的一花一尘一物,当下你的自性解脱了。说你涅槃也好、生死也好,当下等空华,生死就是涅槃、涅槃就是生死,涅槃和生死是不二的。同样的,你在涅槃当中,但是每天随顺世缘都在罣碍,与其说是涅槃不妨说是生死。反过来说,你每天不罣碍世情,不会依依不舍留恋世间,你当下随缘在生死当中,那么你的生死即同涅槃。所以生死涅槃在乍看之下有区别,但是有功夫的人看到生死,生死就是涅槃,无功夫无境界的人虽然处在涅槃当中,涅槃也变成生死了。悟和迷,就在这个窍门而已,这些祖师的法语,让人一看就非常感动,应如何修道?自己的心中就冷暖自知了。不知每一位学佛的同仁,心里有没有认同,看法有否一致呢?
「见性成佛」这套CD、DVD光碟片,流传八十年、一百年、二百年甚至几千年,以后的众生,人民百姓闻法后会说:「二百年或五百年前,有一位如本法师,将见性成佛说得那么庄严,教我们如何来见性成佛,我若能生在那个时代就好了,这样我可以看到如本法师的风采啊!法师讲经说法笑眯眯的!指出万法唯心所生,心能生万法,恭喜那个时代的人能得闻佛法。」换句话说,现在是西元二00二年,以中华民国来论是中华民国九十一年,经过二百年以后,如本法师再来人间时,看到自己以前的DVD光碟片会说:喔!如本法师看来还那么年轻,但是骨头早已烂光了、找不到了,光碟片中法师正向台湾宝岛甚至全世界的人讲经说法。这片光碟片DVD救了很多人的法身慧命,科技可以辅助弘法,使佛法能流传更久,真是功德无量啊!开悟圣僧的法语太庄严了,庄严解脱了义的经典多念几句,百利无一害。
「一念分别被云遮,圣凡本来共一家,
随顺众缘无罣碍,涅槃生死等空华。」
所以修道之人要「随顺众缘无罣碍」,这一点就是修行的法门。有人说当你见性以后、成佛以后,佛会不会动念头?诸位听好,佛一样会动念头,只是他动的念头是清净的,都对社会、对国家、对众生有利益的,都是慈悲喜舍的,是度众生之念,他的念头要动就动,不动就不动。停止后会自在,因他的愿力支持、解脱支持、涅槃支持、空性支持住,念头要停就停、要动就动,自在出入无所障碍。那么凡夫如何呢?凡夫就不可能如此了,凡夫也动念头,不过,不动便罢,一动就惹来一堆灾祸,凡夫所动念头不清净,一动无非是三毒贪、瞋、痴,造无量业,他要动念头时无法不动,他不想动时偏偏动,叫它动偏又动不来,叫做不自在。业力所趋使故,故此即凡夫的角色。所以凡夫不动念头便罢,一动就惹祸连连无法收拾。
凡夫或圣人是以他的心地有无解脱来认定他的念头有无清净。刚才说「圣凡共一家」是什么意思?圣凡本来共一家,是说圣凡皆有佛性,难道圣人有佛性,凡夫就没有吗?同样有,所以说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不增不减是佛性。那怕是生死轮回在六道中团团转,沉沦生死历尽沧桑和痛苦,佛性也未曾减少。有一天好好用功修道,已经明心见性成佛了,成佛后,佛性也没有增加,不增不减。所以我们不用烦恼未开悟证果,佛性会有所失去,不用烦恼,他不增不减。
见性的人,悟此「空」的道理,见到真如本体的时候,「空」是无诤的,空是真如本体,空是不生不灭的,空是自在的、是解脱的,空是清净的。所以在修道的过程中越空就越有;不空就不有,这一点很重要。换句话说,涅槃本来空性,百分之百正确,生死当下空性,这样就悟入果地了。凡夫众生在生死当中不知空性,在涅槃中更加没有证悟到涅槃也是空性的,是故名为凡夫。如果了解涅槃本空,生死本空,空空无碍,离生死无涅槃,离涅槃无生死,生死涅槃等空华,是故法尘也是空性的,若悟得空性,那此人已经有道有果了。
所以佛门有一句话:「从假入空则成大智,从空出假则成大悲。」意思是说,「假」指一切万法,如森罗万象般的世间一切尘埃,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我们说它是假相,是因缘所和合的世间。从假入空,观诸法本空,你能成就大智慧,成就大智慧见性成佛以后,不是就没事了,见到「空」也就是见到如来藏、见到本体时,从空出假则成大悲啊!简单讲越空越有,证悟空越圆满的人,他的大慈悲心就越广阔、证悟雄厚。证悟空越解脱之人所起的大慈悲心、大愿、大力、大雄、大喜、大舍不是语言所能形容。从空出假就是你证悟空、如来藏、见到法身时要出假,进入现实世界,倒驾慈航度化无量众生,成就你无量的大慈悲心,即是「从空出假则成大悲」。
所以观世音菩萨早就成佛了,他倒驾慈航来人世间度众生,叫做从空出假进入世间,就像船开到那边,又开回来运载这边的众生,横过生死大海到达彼岸,是为倒驾慈航!叫做从空出假成就大慈悲心、加上大智慧圆满你就成佛了。这点非常重要喔!再念一次:
「从假入空则成大智、从空出假则成大悲。」
修到大智和大悲圆满时,便是你成佛之时。做一位佛弟子,能够按照这个方法去修行的话,最后成佛者非你莫属。所以有人问:佛要如何成?很简单,成就大智慧。十方三世诸佛,没有一尊佛说他没有智慧,也没有一尊菩萨说他没有大慈悲心,是他的大智慧大慈悲修到该圆满的都圆满了,所以是成佛的时候了,瓜熟蒂落、马到成功、水到渠成。这苹果成熟了,你叫它不要掉下来是不可能的,你修到福慧圆满,要你不成佛也难啊!所以希望诸位修道要谨记:先「见性」再说,见性以后起修,一切都好说。
《见性成佛 第六天》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