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皆大欢喜 六根互用

  皆大欢喜 -- 往事百语3 星云法师

  六根互用

  

  佛教认为人生和宇宙之间的关系,是由六根、六识、六尘互相牵连而成。根,有生长的意思。六根,指眼、耳、鼻、舌、身、心等六种能生起感觉的器官。尘,是动摇、污染的意思。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六种能污染身心,并且动摇变化的境界。识,是认识、了别的意思。六识,指眼、耳、鼻、舌、身、心六根,和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接触时,所产生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心识等六种认识、了别的作用。因此,以现代的话来说,六根是生理的器官,六尘是物理的世界,六识是心理的作用,三者构成了整个世界。其中,六根追逐六尘,而后产生六识,所以「六根」又常被称为「六根门头」,意谓六根居于守门的地位,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一般人都认为「六根互用」是诸佛菩萨才具有的能力,其实,诚如《华严经》所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本来就具有「六根互用」的潜能,因此有些人经过练习之后,不必用耳朵听声音,眼睛也可以看出声音来;肉眼即使没有接触,身体也能感触到外境的状况,像聋子,虽然听不到你的声音,但是看到你嘴唇动的样子,也能会意明白;盲人,虽然见不到东西,但是靠着触摸,也能了解周围环境的状况;哑巴,虽然不能讲话,但是借着比手划脚也能沟通彼此的情谊;一些口足画家,虽然身体有着某些残缺,但是靠着其他健全的器官,也能谋生自立。修行到某种程度的人,就更不用说了,像文殊菩萨能看出八岁龙女具有龙象之资;奕尚禅师能从森田敲钟的声音中听出他是佛门栋梁;云盖守智禅师从洞山克文的臭布裙中嗅出真理的法味;珠光禅师能尝出「无心之茶,柳绿花红」的色味,这一切都说明了「六根互用」的能力。经典里说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可以用「观」看声「音」的方式救苦救难,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依据我多年的佛法体验,「六根互用」是经由练习、修行得来的工夫,对我们人生的扩大、升华有很大的助益。

  

  有趣的是,不但人类具有六根,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植物,将可以发觉植物虽然只有生机,没有生命,但是它们也具有六根的功能。像一些爬藤植物,有的攀着墙壁往上爬升,有的缠绕着其它的大树,作寄生的发展,你能说它没有眼睛的功能吗?花草树木如果经常听到优美的旋律或主人的称赞,就会长得茂盛青翠,这不就相当于耳朵的功能吗?植物有光合作用,而且在空气污浊的城市里,长得比较干瘪瘦小,如果罩在没有空气的地方就会死去,可见植物也有鼻子的功能。植物会吸收土里的水份和养份才能活下去,好比人要进食喝水一样。植物如经移植,会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中国有句话说:「橘逾淮而北为枳。」不也证实了植物有身体的功能?根据科学家实验,如果有人拿起斧头作状要砍杀植物,甚至只是心里在想,而未行诸于动作,植物内部都会显示明显而高亢的波动,这不也类似植物有心的功能吗?

  

  至于动物,和人类一样具有六根,而且有些比人类更出色,像蚂蚁,能以嗅觉辨识路径,知悉安危,以触角分辨食物,知道敌友;鸽子具有良好的记忆力,在通讯不发达的时代,就是靠它来传递书信;狗的听力奇佳,所以常被训练用来寻找逃犯、失物、毒品、*等。这些都是人类所不及,但是因为人类联想、推理、分析、综合的能力比较强,所以便自称为「万物之灵」。

  

  「六根」如同家族的联合国一样,不但彼此合作,有时还能相互为用,例如,耳朵突然听到了什么声音,眼睛就会帮忙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鼻子感觉不到的特色,可以用舌头尝一尝味道;眼睛看到远处有什么好东西,手就要去拿,脚也会帮忙走过去;身体上破了一块皮,马上眼睛看,手去摸,各种感官都会给予帮忙。

  可惜的是,人类往往由于不能善用「六根」,而为自己带来很多烦恼,甚至惹来杀身之祸。例如:眼睛喜欢见到美色,耳朵喜欢听闻好音,鼻子喜欢嗅到香味,舌头喜欢品尝珍馐,身体喜欢触感细滑。如果顺从己意,就贪着执取;如果违逆己意,就瞋怒怨恨。我们的情绪在这喜恶之中,每天不知波动起伏多少次。其实,事物本身没有美丑净秽之别,分别往往来自于我们主观的感受,例如:臭豆腐,喜欢吃的人,吃得津津有味;不喜欢吃的人,则避之唯恐不及。明月出云,在情侣看来诗意盎然,在小偷看来是破坏好事。

  

  此外,同一个人对同样一件事,在不同的情境下,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例如:我们高兴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很顺眼;生气的时候,看到什么东西都讨厌;悲伤的时候,目睹花儿也会落泪;恐惧的时候,一点点事物也可以引起惊惧。像「杯弓蛇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望梅止渴」等中国成语故事都足以说明「六根」的感觉虚幻不实。

  

  蒋经国先生曾经说过两则很有趣的故事,生动地刻划出六根是不可以全然依恃的:

  

  第一则故事是说,日本人侵略中国时,重庆方面接获情报:「日本来了一架飞机。」电话的另一头急切地问:「你再讲清楚!是多少架飞机?」「是一架。」结果,传到第二个人时,「是一架」被听成「十一架」;再传到第三个人时,「就是十一架飞机」被听成「九十一架飞机」,就这样,才一会儿的功夫,敌机的数目膨胀了九十倍之多。

  

  第二则故事是说,有一个士兵提着两只鸭子走进办公室,当他看到平日不茍言笑的长官时,心情突然紧张起来,结结巴巴地说道:「报告鸭子,抓了两个营长来了!」周围的人哄堂大笑,士兵这才发觉自己说错了话。

  

  六根就是这么淘气,经常地愚弄着我们!我们常听人说:「这件事情是我亲眼看到的!」「这件事情是我亲耳听到的!」「我明明是这样讲的,对方怎么会听错?」「我明明是这样做的,怎么结果会那样?」其实,即使是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也不见得正确;亲口讲出来的话,亲手做出来的事,也不一定符合自己的原意。我们必须找出一个究竟的方法,来弥补六根的不足。

  

  佛陀将我们的身体比喻成一栋房子,如果像主人翁一样的真心无法管辖这个房子,让六个像盗贼一样的六根住在里面,就会不得安宁。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唤醒沉睡已久的真心,叫他做好自己的主人翁,调御六根的盗贼成为自己的家兵家将,就能太平无事了。有些人没有抓到要领,以为将六根压制,不让它们为非作歹就好,其实这就好比将六个盗贼全都关起来,只能收一时之效,一旦释放出来,恶性未改,依旧会起惑造业。

  

  过去有一个仙人收了两名徒弟,跟着他在深山里修道,仙人为了让徒弟早日证得仙果,从小就将他们与外界完全隔绝。等到两人长大的时候,仙人为了想要试验他们的道心,将他们带到一个热闹的都市里去。

  

  「师父!那是什么啊!」小徒弟指着一个婀娜窈窕的妙龄女郎。

  

  「吃人的老虎!」仙人说的时候,看都不看一眼。

  

  回到深山以后,仙人问这二个弟子:「徒儿啊!你们今天下山走了一趟,觉得什么东西最好看?」

  

  没想到两个徒弟都异口同声地答道:「吃人的老虎最好看!」

  经云:「善恶是法,法非善恶。」俗谓:「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是六根攀缘五欲六尘闯出来的祸,我们就必须引导自己的六根,超越五欲六尘的善恶,启发本自具有的般若智慧,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古时的禅宗大德用作务、问答、棒喝、参话头等教育方式,无非就是在藉此让徒众们斩除迷执,断惑证真。今人所实施的视听教学、互动教学等等,固然在科技的运用上,或许更胜一筹,但论及实效,却不如祖师大德的教法灵活,直指人心。

  

  记得我十二岁出家时,师长们就教我们要闭起眼睛,练习眼观鼻,鼻观心,结果观久了以后,连上下台阶,拐弯抹角,都可以不用眼睛看,用心观照就可以感触得到。有的时候,老师又要我们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并且即席点名,问你问题,让你不得不振作精神,提起意志,强行了知周遭的环境。这样训练了一段时日之后,我的心思变得细密周全,「六根」也变得机警灵巧起来。

  

  有了这些体验之后,我知道「六根」并非生来如此,可以经由训练来增强能力,所以我很认真地学习,例如:我最初看报纸的时候,觉得内容很多,但仍然坚持自己在繁忙中抽空读完,一段时日以后,阅读速度自然增快,如今,报纸一摊开,岂但是一目十行,简直是一目了然。我曾经担任过六年的《人生杂志》编辑,刚开始学习校稿时,也是备觉辛苦,甚至看上好几遍,都校不出错字,但进入熟练情况之后,就十分驾轻就熟了,错字好象会自己浮现出来,告诉我:它就在这里。我读书、写作的时候,经常专心到废寝忘食,往往另外一件事情进来,才醒觉过来,但是竟然一点也不觉得饿,也不想睡,这才想起小时候常听人说:「我看饱了!」「我听饱了!」原来,目看、手写、心想真的可以当饱。我平常睡眠不多,然而一旦决定要睡,无论行住坐卧,都可以入眠,不但不会受到外界干扰,而且时间一到自己就会醒过来,心里好象有一个时钟似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更体悟到:六根、六尘、六识,诚如《楞严经》所说,是真心一念不觉才有的妄想分别,如果我们能够泯除对待,去妄归真,则朗朗乾坤就在当下。

  

  常有人问我:「怎么能同时处理那么多的事情?」这就是「六根互用」的功夫了!回想我在佛学院就读时,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到斋堂行堂,为几百个人添饭加菜了,因为我可以一次舀出适当的份量,很准确地放在每个人的碗里,不让一粒米饭、一滴菜汁流到桌子上,也能够很迅速地完成任务,让大家吃得欢喜。最让我得意的是,我可以一面手动脚走,一面感受周遭的情况,一面想计划,打腹稿。我发觉一旦…

《皆大欢喜 六根互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