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他人。学佛法,一举一动都要为他人着想,把自我看轻了,舍己为人,不令他人生烦恼,这就是佛法。
佛为什么要度众生?因为他看「是男子皆是我父,是女子皆是我母。」他的父母在六道轮回中受苦,所以无论如何他也要度众生,希望他的父母离苦得乐。
学佛的人应使佛教一天比一天发扬光大,而非一天比一天衰败。如何发扬光大?首先要培养优良的品格,打好地基,建造高楼大厦就不会倒塌。重重无尽的楼阁,无一不是从坚稳的地基上造起。在修养方面,打好地基就先要敦品立德。
不论大乘、小乘、佛乘,首先都是教人去除习气毛病,去无明烦恼,去贪瞋痴。你若能把毛病都去除,与经义自然会相合;但若毛病不除,总也不能明白经义。
大家拿出真心来念佛。念一句佛,虚空里便有一度光明。若能恳切至诚地念佛,这光明便遍照三千世界,令三千大千世界的空气化为吉祥,把染污、暴戾,灾难的空气改变过来。
我们天天念观世音菩萨,可是观世音菩萨是什么意思呢?「观」,是观察世界所有的声音。观也是看,但不是向外看,而是看众生的心。
我们念观世音菩萨,不要低着头念,要抬起头来,表示一种勇猛精进的精神,不要现出颓丧不振的样子。
如果你要学佛,必须勇猛精进,像一头老虎,从高山跑下来,把自己的业障吞噬!
切记!切记!学佛的初步,一定要修忍辱!就算他人真的要把你杀了,也不应该生出瞋恨心。
学佛的人要:
真认自己错,莫论他人非;
他非即我非,同体名大悲。
学佛的人,应该问问自己:我布施是为了求名,还是为了要帮助他人?我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修智慧﹣﹣是为了要给人家看,还是为了真心修行?修道不是戴面具,不是装模作样,专给人家看,修道全靠自己用功夫。付出一分功夫,便有一分收获;拿出一分诚心,则有一分感应。一切一切,都要真实不虚,切勿自欺欺人。
学佛要多吃亏。永嘉大师有云:
闻恶言,是功德,此则咸吾善知识,
不因讪谤起冤亲,何表无生慈忍力。
有人骂你,是帮助你向好,所以要「顺逆皆精进,毁誉不动心。」不要因讪谤便起冤恨之心,应该冤亲平等,一视同仁;否则怎样表达无生法忍的慈悲力量呢?
为什么我们用功得不到相应?这是无量劫的习气太深的缘故。所以,心中想向菩提路上走,事实上却不愿意向前走,总想向后转。要知道习气重,业障深,更应该把妄想放下,放下妄想,并不困难,只要把自己忘了,便没有妄想。
修念佛法门,就要时时刻刻都在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没有停止的时候。醒时也念;睡觉时也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拉也拉不断,扯也扯不断,用剑斩也斩不断。它的力量,比钻石还坚固。你没有任何方法能破坏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才叫做念佛三昧。
念佛是这样,念经也是这样,持咒也是这样。
佛在世时,某次抓了一把土,问弟子曰:「你说我手里的土多,还是大地土多?」弟子说:「当然是大地土多。世尊手上的土是很少的。」佛乃说:「得人身者,如掌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把人身失掉者,如大地土那么多。
禅宗这一门,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也就是顿教。顿教是由渐教勤修而成的,所谓「理可顿悟,事须渐修。」我们现在行住坐卧,就是渐修。等到有一天,真正明了,豁然开悟,就是顿。顿也没有离开渐;渐也帮助顿。一般修行人,他修什么法,便说什么法是最好的,是第一的;要不是第一,他就不会喜欢它,也不肯去修。你要是真明白,一切法都是佛法,皆不可得,便没有什么可执着的。
顿悟是平时用功,用到相应,才能豁然开朗。如果平时不用功,就不会有顿悟。好象小孩出生之后,天天被熏习,到时候就会说话。他说第一句话的时候,好比开了悟。到时候就会走路,当他迈第一步的时候,也好象开了悟。他怎样迈第一步呢?因为天天看大人走路,在这种环境熏习之下,自然而然地会走路。我们用功也是这样,今天用功,明天用功,用来用去,功夫相应了,一念不生,没有妄想,就会开悟。
我们所犯的毛病,就是欢喜人家赞叹,爱戴高帽子。如有人赞叹一句,就感觉飘飘忽忽,迷迷糊糊。怎样成佛?自己也不知道,也搞不清楚。若能持戒修定,有了智慧,便能「毁誉不动心」。谁毁谤你,心中也没有一个不高兴;有人赞叹你,心中也没有一个欢喜。其实赞叹或毁谤是世间一种风。
所谓「八风吹不动」,何谓八风?就是称、讥、苦、乐、利、衰、毁、誉。如果被八种风一吹,心就动摇了,那是你的地基没有打好。什么叫地基?就是德行。人的德行不够,脾气就很大,无明很重;若有德行,脾气也没有了,无明也化了,化成智慧。所以我们修行就要培植德行。
谁能把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降伏,令它们不造反,谁就是菩萨。谁能把自己的感情收拾干净,没有邋遢,谁就是菩萨。菩萨也不哭也不笑,随时随地都自在,无拘无束,无罣无碍,无烦无恼,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学佛的人,要在这个地方用功夫。
我们要造一个极乐世界,怎样造呢?首先要没有七情。何谓七情?就是喜、怒、哀、惧、爱、恶、欲。把这七种感情调伏了,令它不造反。这时,心里太平无事,什么痛苦的事有没有了。为什么有痛苦?就因为心里不太平;若是没有诸苦,但受众乐。这就是人间的极乐世界。
在念佛时,也就是给极乐世界打电报。念一句佛,就打去一个电报;念两句佛,就打去两个电报。天天给阿弥陀佛打电报,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也有雷达,也有收电机。收电机和雷达是什么?即是七宝池的莲花。你念一句佛,莲花就长大一点;你念念都是阿弥陀佛,莲花就大如车轮。等你在西方极乐世界,你的一灵佛性,一灵真性,就投到莲花去化生。等莲花开了,你的佛性亦现出来,所以说「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华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信佛,能令我们得常乐我净──究竟之乐,因此我们应信佛。但也并不是说只是「信」便可以了,也要依法修行。若只信而不修行,有如说食数宝,与自己本身了无益处,所以古人说:「道是要行的,不行则要道何用?德是要修的,不修则德从何来?」所以我们应该躬行实践,常把生死二字挂在眉梢,把道、德二字放在脚下。
为何说应该把道、德二字放在脚下呢?因为道德二字是为人的根本,如树木之有根一样。有了道德,我们才能立得住脚;反之,脚下无根,则无处可立,进退维谷,不能有所作为了。要是我们能把这二字实践,那么人格便可以立得住,而一切亦自然可以成功了。
语录篇 -- 种下菩提
业是一种最公平的惩罚,堕落不堕落,乃由感情来分别。只知有情,不知有智这种人,将来一定堕落在三恶道中。这是毫无疑问的。你存什么心,就到什么道中去。
凡是看不破,放不下,就是业障。障碍你不能上升,乃至障碍你出不了三界。凡是对着境界而生出一种执着,就是情感。见到境界,便生执着,这皆是情感的作用。
什么是无明?简而言之,就是黑暗,什么都不明白。因为不明白真理,把心锁上了,所以不能开悟。
因为众生有分别心,有善恶,有美丑,有是非,有黑白种种的问题,所以佛顺众生的心,而示现种种身,令众生见到佛的身。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佛是随类而化身。
什么是正法住世?你老老实实去修行,不好虚名假利,不贪供养,就是正法住世。
什么是菩提心?我有一个很简单的比喻;未发菩提心前,好象面粉未下发粉;一旦发菩提心之后,好象放下面种。久而久之,面便会长大。若问菩提心像个什么样子?本来它是无形无相,只是个觉道。觉者,觉悟也。即是明白,明白道理;不单是明白,还要修这条道。
也可以用宝塔来比喻菩提心:这一座宝塔,无论它多高多大,必要从地上修起。地,就是我们的心地。要从地上建这座宝塔,使它一层比一层高。菩提心,也是从心地上建起,愈发愈大,愈发愈高。本来只是一点点,很小的,但逐渐膨胀,发大。功德圆满了,最后可以成佛。
所谓「自在」,就是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的境界。那么,「自在」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自在?在什么地方不自在?在圣人的地位就能自在;在凡夫的地位,就不自在。
愚痴的人,不知因果的厉害,随便错因果,甚至不相信因果,拨无因果。有智慧的人,知道因果报应的厉害,就怕错因果。无论做什么事情,三思而后行。
古人云:「君子之过,如日月蚀,人皆见之。即时更之,人皆仰之。」君子有了过错,好象日蚀和月蚀一样,人人皆能看见;若能及时改之,人人皆尊敬而仰慕。聪明人,有过必改;愚痴人,才有过不改。
三灾有大小之分﹕大三灾就是火灾、水灾、风灾;小三灾就是刀兵灾、饥馑灾、瘟疫灾﹕也就是灾劫。三大灾劫发生的原因:因为人有贪心,就发生火灾;人有瞋心,就发生水灾,人有痴心,就发生风灾﹕所以三灾是由三毒而生起的。我们人人都具足贪瞋痴三毒之心,此心一天比一天扩大,到了一定限度,就形成大灾劫来临!
世间法就好象一个大罗网,把所有人都捆住了。爱名的便被名网所捆;贪财的便被财网所缠;迷色的便被色网所缚。总而言之,被财,色,名,食,睡五欲之网,支配得颠颠倒倒,缠缚得透不过气来。只可怜一般未明白的人,虽被网所捆还不知不觉;明白的人虽然知道,却没有法子脱离,只是徒增感叹而已。
语录篇 -- 众生皆佛
佛陀曾经说过:「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人人皆有作佛的资格,不管信不信佛,将来都可成佛。由此可证,佛教不是独裁的宗教,而是民主的宗教。
我把所有的宗教,合并为一家,所以我把佛教叫做众生教。因为谁也跑不出虚空法界外,谁都是众生,故佛教乃是众生所学之教。
我又把佛教改为人教,因为所有的人,都有做佛的资格。只要专一来修行,最后会成佛。
我又把佛教改名为心教,因为人人有心,修行是去妄心存真心。有妄心是凡夫;有真心是佛。
菩萨以众生的利益为出发点,不以自己的利益为前提,这就是菩萨的精神。
佛教从有史以来,没有发生过战争,因为佛教的戒律,第一条就是不杀生,不但不杀人,就是其他的动物也不杀,而且还要放生,保护一切动物的安全,所以没有战争。
所有众生的苦,我都承担把它当作自己的;所有现世的乐,我把它回向给一切众生。
凡是恶疾,如疟疾,癌症等,皆由鬼在里面支配着,令人体内五脏错位,四大不调,都是业障鬼在作怪。因为人夙世有业障,时间到鬼就来讨债。也因为这个人的阳气不足,阴盛阳衰,故鬼能得其便。你若能常常无烦恼,智慧现前,鬼便无隙可乘;一旦生了欲念、无明,鬼便容易钻进来。以此类推,八万四千个疾病,皆有前因后果。甚至蚊子咬你一口,蜜蜂螫你一下,及其他所遭遇的一切,都是因果互为经纬。人若明白这道理,则一点错事也不敢做,一做错就要受报应。尤其是修六度万行者,更要脚踏实地,丝毫不能行虚伪。所谓「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这世界上无论好和不好,都是教人觉悟。好,就是教你觉悟好的地方;不好,就是教你觉悟不好的地方。
我们应该像灯一样来照自己心内的屋子。有观照的力量,便产生了因佛性的功能。
你应睁开自己的眼睛,把思想整顿一下,看一看,世上犯法之人,实在都是自私心引起来的。
世界最大的仇怨,莫过于杀生。所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你杀人之父兄,人必杀你的父兄。这样的互相残杀,永无止境。就因为杀生太多的缘故,所以果报来得很快。所谓「现世现报。」
现在的人,为什么生些奇怪的病症?一言以蔽之,就是从杀生而来的。你杀了众生,众生就来向你讨命债。这种怪病,医生也束手无策。那该怎么办呢?这就要真心忏悔,改过自新,多做有利益众生的功德,才能消除宿现业。
世界的好坏,关键在家庭。家庭教育好,子女的前途就光明;家庭教育不好,子女的前途就黑暗。虽然不能一概而论,大致上是差不多。所以身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谨慎,不可随便。
有人问:「究竟有没有地狱呢?」我告诉你们,人活的时候,就在地狱中。你看,一般人烦烦恼恼,争争吵吵,没有休息,无有停止,这不是在地狱吗?这种人生有何意思?还有水灾、风灾、战争、人祸,亦是人间活地狱!再看,恶疾缠身,苦不堪言;癌症发作,痛不欲生。这岂非地狱?可是人还是看不破,放不下,舍不得,贪恋执着,又没有慈悲心,见利忘义,趁火打劫,最后还是在轮回中打转,无有止期。
《春日莲华》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