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社会关怀 - 节庆不是玩乐天

  方外看红尘 圣严法师

  

  

    节庆不是玩乐天

  

  问

  

  台湾许多佛教团体为庆祝佛诞节,整个月都有相关活动,相形之下,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的气氛愈来愈淡,节日只为了放假而已,这对文化的延续会不会是一种损失?

  

  答

  

  我先讲一则故事,四十年前我在闭关期间,正好遇到春节,写了封信给在日本留学的好朋友。我说:「春节到来,很关心你,希望在东京的你也能过一个愉快的春节。」

  

  但是朋友回信浇我一盆冷水。他说:「那是中国人的习俗,在日本没有春节;中国春节当天,我还在学校上课,根本没有过年的感觉。」

  

  我过年闭关,还可听到年节气氛,但在日本的朋友没有一点感觉。后来我发现就连中国大陆的年节气氛,也变得很淡了。

  

  耶诞节在美国人来说是过年,连着元旦放长假,他们见面就说Merry Christmas和Happy New Year,两个假连在一起。

  

  台湾现在的小孩还是喜欢过年,因为有红包拿、有好东西吃、有新衣穿。过去我在日本看到他们很认真对待传统节庆,仪式、装扮都是依照老传统,变成文化展现,也是观光资源。

  

  回头来看台湾,对于节庆仪式是否也保留传统呢?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除了这些之外就是烤肉。但早已忘了吃粽子是纪念屈原,吃月饼是汉人为对抗蒙古人的典故。

  

  如果我们能有些仪式,藉以提倡关心国家的精神,可能对民族国家会有正面的功效。可惜现在端午节和中秋节只是吃粽子和吃月饼的节日罢了,并没有特定的意义。

  

  在台湾,佛诞日虽已是国定假日,却是不放假的。但佛教国家如泰国,就非常重视佛诞节,每年都会很隆重庆祝,全国欢欣,并且举办世界性的大法会。

  

  日本将佛诞日订在阳历的四月八日,正好是樱花盛开之时,因此将那天称为「花祭」。历史记载,佛陀出生在花园里,花园名为蓝毗尼园,佛陀出生时,所有的花都在盛开,因此日本称此节日为「花祭」,隆重庆祝,以纪念佛陀。

  

  耶诞节在商业的炒作之下,除了少数的宗教信仰者外,已被视为娱乐、狂欢的通俗性、休闲性的假日,少了反省耶稣提倡博爱精神,并为人间带来平安的宗教意义。

  

  对各式节庆,应该追溯它的原始本意,思考与反省节日的意义,而不是玩乐,才能保存节庆的传统与意义。

  

  思考与反省节日的意义,而不是玩乐,才能保存节庆的传统与意义。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