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年轻的梦想—圣严法师与李钟桂的对话 塑造有希望的人生

  年轻的梦想—圣严法师与李钟桂的对话

  

    塑造有希望的人生

  

  陈月卿:刚刚提到在校园里打工文化很流行,以前打工是为了赚学费,现在打工是为了买名牌,为了享乐,实际状况又是如何呢?

  

  卢云玲:根据刚才提到的那份问卷统计结果,打工最主要目的不外下列几项:第一个是赚取零用钱;第二是学习社会经验;第三是消磨时间,第四为支付学费,在这四项之中,百分之八十二点六的人是为了赚零用金。

  

  打工场所则是以速食店居多,占百分之七十五;其次是加油站,百分之五十五点六;再次是餐厅,占百分之四十四点六。

  

  李钟桂:从另一角度看,也有一些人打工的目的是为了做好事,譬如参加基层文化服务队,自己出钱到各地方从事服务工作,还有为了帮助穷困的孤儿,这些事情都让我很感动。事实上,我接触了很多的青少年朋友,他们非常善良,我希望大家多予宣导,不然的话,感觉上大家总是把新新人类形容得比较负面,我想这是不公平的。

  

  圣严法师:我赞成李主任的看法,因为我接触到的年轻人,绝大多数是很好的。既然如此,印象中为什么新新人类是这么负面?或许是媒体很少报导这些好的事迹,而只要有一个坏例子,就大肆渲染。所以我建议不仅是青年救国团投入对青年的辅导与奖励,整个社会都要对青少年多花一点工夫;目前我们法鼓山也在做,我希望所有的宗教团体,以及所有的企业团体、民间团体,都能共同配合政府机构对青少年多花一点心,使青少年有更多的机会来改变自己、成长自己。

  

  我认为年轻人如果能对自己的生涯有所规画,站稳现在的立足点,对未来多一点思考,对将来的社会、国家的发展都是有帮助的;相反地,如果年轻人缺乏前瞻思考,那我们的未来可能就会有问题。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就应该有一个将来性、未来感,以及可塑性,知道怎样塑造自己;当然,国家社会也应该提供合适的机会与环境,让年轻人学习成长。换成佛教的语言,就是让他们有机会将自己塑成一尊菩萨、一尊佛,而佛有无量无数,菩萨也有无量无数,各有各的悲愿,各有各的面貌和行谊。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