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梦参老和尚:楞严经▪P44

  ..续本文上一页是你,这是让阿难自己观察的意思。

  【阿难!是诸近远,诸有物性,虽复差殊,同汝见精,清净所瞩,则诸物类,自有差别,见性无殊,此精妙明,诚汝见性。】

  “阿难,是诸近远,诸有物性”,不论你从近的方面看,还是从远的方面看,每个事物都有每个事物的体性,不是这样子吗?但是这里头又有千差万别。虽然差别各不相同,但是同汝的见精,你能见那个精体(就是心),就是指阿难能见的这个见性,“清净所瞩”,你看得很清楚的这一切物类。这一切物类是不同的,那你的见性有没有差别?所见的事物不同,能见的见性是没有差别的,这叫见精妙明,诚汝见性,这就是真正的你,能见的体性。所见的事物有千差万别,但是你的见精元明却没有差别。说我们的心应酬一切事物,观一切法,千差万别,你能见的心、能缘的心是见精妙明的。

  【若见是物,则汝亦可,见吾之见?】

  所以见不是物,能见见于所见,所见的是些物,但是你能见的这个见精它不是物。辨别这个见不是物,物不是见,能见之见是性体,见于所见之见的是一切物质。你把见看成是物,佛破除阿难那个见,阿难把这个见跟物混淆,佛在这给他定出来,见不是物。你一定要执着见是物,见有见相,见是什么样子,有形相吗?有相吗?见无相,所以见不是物。“若见是物,则汝亦可,见吾之见”,你能看见我的见吗?见不见见。就像我们互相之间,别人看一事物,你所见到的事物,这个见不是物,能见的见于所见。这要好好思考!

  【若同见者,名为见吾,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

  若见如是,闻也如是,觉也如是,见、闻、觉、知,这个能见是性体,所见是攀缘的所有的缘起,你能见到不见之处,你的见跟我的见,你能见到我不见之处吗?就是这个意思。“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你跟我共同看一个事物,你能看见我的见吗?俩人游山玩水,到寺庙观览,我们就近的说,咱们俩同时看,你能看见我的见的见处,能看到吗?

  【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见我不见之处,你能看到我的见,能见到吗?这个是两个问题,一个见,一个不见,两处。证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见性不是物。你的见,见我的见,是见不到的,因为我的见不是物,这个道理懂吗?一次苏东坡跟佛印禅师到寺庙里头去看,参观去了,参观寺庙。他看见塑的观世音菩萨像拿个念珠,苏东坡就问佛印禅师说:观自在菩萨手里拿个念珠,他念谁?佛印禅师跟他讲:观世音菩萨拿念珠念观世音。苏东坡说:观世音菩萨手里拿个念珠,观世音还念观世音,这什么道理我不懂?佛印禅师说:你慢慢参去吧!观世音还念观世音,我跟大家解释这个见、不见的意思。什么含义呢?见,“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若见他所见,能见见于所见之见,不是相。“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见要见我不见之地,见我之见,不要见我不见之地。这就是佛印禅师跟苏东坡说见我不见之地,什么呢?观自在还念观自在,这不是物了,这是性体,叫返观观自性,这是性体。“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不要看见他那个见物之见,见物之见的见不是相。你若能见到我不见之地,不见之性体,自然非物。“云何非汝”,这是你的自己性,怎么能说这个不是你呢!

  这个问题大家需要参,见我所见不见之处,这就是我不见的体。你看见我的见,是见物的那个见,你要见我不见物那个见,那就是物体;见的是物相,认识见物相的那个物体。所以观自在还是观自在,观自在念谁?还念观自在,这个观自在是相,那个观自在是性,这就从性体的了解。你见到我不见之地,那就是我的见,我的见你是看不到的,你见我不见之地,那就不是物质了,是我性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见众生之性,莫见众生之相。若见我不见,见不见,见的是相,不见是性。后头这个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你见不到那个相。若不见我不见之地,你看不见我不见那个地方,那才是性体,不是物质,那就是你了。“云何非汝”,不是你是谁!所以见见之时,见不是见,见非是见。

  【又则汝今见物之时,汝既见物,物亦见汝。体性纷杂,则汝与我,并诸世间,不成安立。】

  你看物的时候,你见物的时候,“汝既见物,物亦见汝”,物就入了你的见中了,你看见物,物也看见你。“体性纷杂,则汝与我,并诸世间,不成安立”,这还叫一个什么世间,混淆了。所以要知道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物的时候不能见性了,若能见物而见到它的体,体无差别。咱们在相上说,男相、女相、老相、小相,这相有种种差别,将物之性就没有差别了。那物亦见汝,物即是汝。见物是物,体性纷杂,那我跟你就不成安立了;各是各的性,各是各的世界,不成安立了。

  【阿难!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

  这个就不同了。假使你见的时候,见我,我不是你;见汝非我,看见你的时候,你也不是我。但是见你的时候若能见我,这是见性周遍,非汝而谁!见物,见我,我不是物,物也不是我。你见一切有情,一切有情是不能混淆的,你的有情跟我的有情也不能混淆的,那有情跟无情又怎么能一样呢?有情跟无情也是不能混淆的,物不是我,我也不是物,但是见性是周遍的,我们这个见性,能见的性体是遍一切处的。就前头举的例子,你观四大天王宫殿,乃至所有的微尘,这是你的见性周遍。那你这能见的见性不属于物,和那物质是不能混淆的。这个道理这是显见的,说你能见的见不是物质,就是这么句话。能见的见可不是物质,见是见,物是物,能见之见跟所见的物质是两回事情的。能见的见见物分明,你还怀疑什么呢?

  【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实?】

  “云何自疑,汝之真性”,你为什么对你的真性起怀疑呢?“性汝不真,取我求实”,因为你自己信不及,对你的自心信不及,你的性(就是体)本来就是你的,是你自己的,不是我给你安心的。

  

  

《梦参老和尚:楞严经》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向佛陀学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