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空行教授 第七节 无垢修持晶鬘

  第七节 无垢修持晶鬘

  敬礼上师

  时大师莲华生,拥具加持教法之持明,住啤吗冈珠晶隐地,卡珍公主磋嘉妈向之求法。此一时也,大师为未来世有情故,开示无垢修持晶鬘。未来世之大众,谛听!

  化身莲华大师示言:若心诚修法,须有具德可信上师,得清净不断之传承者。

  若汝师虚诳,教法错谬,则汝所修持均为颠例。以此乃极险,故遇具德上师实为至要。紧记之!

  磋嘉妈白言:何谓不断之传承耶?

  化身大师答言:须由法、报、化三身而下不断之传承。我之传承即为此也。法身普贤王如来传与报身无量光佛,又以善巧方便传与化身的我,汝,善女人,从化身中受持,即是得此传承及其加持。

  化身莲华大师言:上师不应对非器及缺缘者授与心要。

  磋嘉妈白言:何谓也?

  大师答言:此等之徒不敬师,只为骗取教授。接受此众,必将教法转托他源,徒令口授浪费。不按传承之告诫。以此等人不修持故,将甚深法与之,与将金粉撒于水沟无异。斯非教授之根器。以不理解与缺信故,此等无能任持教法。将口授付与非器,教法变成文字言诠,令教法变坏。若授与非人,教法糟蹋,毫无义利。为保持此甚深法要,应善巧审查、及抉择弟子根器。紧记之!

  化身大师言:勿以法传与曲解者。

  磋嘉妈白言:为此将生何种过患?

  大师答言:此等非器,无能了悟口授要点。以缺传承之授与故,不能与法合,而其品器遂变腐败。以法传与巧作世智辩聪、善于词令者,只令谤法。谤法者积集恶业,而汝本身,以忿怒故,亦卷入恶行。此是之故,师徒由法却均集恶业。无有义利也。

  化身莲华大师云:勿让糟蹋教法者相随。

  磋嘉妈白言:何谓也?

  大师答言:商人追逐名利生计,不以法为祈求。只以曾“修习”,“受”与“了知”佛法为满足。于微小得、名、食、财、乐与敬之求,即不守教授,纵曾得上师之密授,亦复如是。反之,肆意宣扬,揉杂错误,与吹嘘以哗众取宠。勿以教法授与利用其师及佛法行为如骗子之徒。不必将无死甘露,自已仍未尝受,便给他人,故应只付与至诚恳求者。若糟蹋密咒道甚深法,则不能获加持,空行母及护法众将怒,致招来障碍。紧记之!

  化身大师言:由此口授撮出甘露传与堪能持续修法者,自内心愿求胜解者与恒常修习者。

  磋嘉妈问言:何谓也?

  大师答言:此类人,以师为佛,生大信心。以口授为甘露,得信力。以心无疑虑故,以教法为如意宝珠。知轮回苦恼为毒,为来世精进修持。以现世驰求无益,于欲成就无上觉中坚忍。此等尊贵者,于名利染著竞逐之过患中无染,而为胜利者之秘密心裔。若将教授付于此众,于自他均有义利。紧记之!

  非器无能盛雪山狮子乳。然若注于金瓶则为极妙。

  化身大师云:若以一期觉悟而不欲自律者,则修行无法入心。故自律为至要。

  磋嘉妈白言:何能进入自律之道?

  大师答言:初修法时,若不自律,则为懈怠、自欺,却无能有成也。以此故,住于静处,如尸林、高地、雪山、僻处、成就者所住之地、密林等,于吉祥之月如夏秋季等,或于吉祥日如初八、白月、十五日等。

  于此等地,汝应扫净、敷座、设坛城、陈设供品,于坛中安奉正觉之身、语、意(汉译者按:一般以法像、经续、塔表正觉之身、语、意)。向地神、龙族等放多玛,献以饮用,命无障碍,应来护助。

  于翌晨勿呆误。向上师三宝献供,召请本尊、空行、护法并献食子,如是修法。放食子时,勿向外,应向己身,作勿令成就漏失之缘起。

  于尽日一切觉受,皆视如梦。意者,任运安坐一切所显均无修整。任一切觉受即归自然与放下。安住明觉而无执著。

  于中夜,以厚眠入法性,而住于无想中。坚固思维,望能知梦!以此能令梦中住于法性,而无散乱与梦魇。

  早上以法性为道,当此睡醒时,汝身放下,意住法性,以无执、无修、无昏沉修本有觉性。勿堕懈怠,以醒觉自律而修。

  出关前勿穿他人之衣服,以能招罪障与漏失故。若食太甘,易堕欲望散乱。若食太薄,则体力消减,无法自律续修。食宜调和合宜。

  勿食不净、偷来及弃食。勿食犯戒破三昧耶等之食,或被恶念所染者。否则,成就延误或未及期出关之障生。

  勿动床座。若于满所发愿之数,闭关圆满前,移动床座,则祥兆境界将失,并遇突然之障。

  勿为他人修保护法,或为人驱魔,否则自己能量即减。勿洗刷身上、衣物、头、发等之污垢,否则成就减灭。勿剪发、剃须、修甲,此等均减弱咒力。勿于关中替人说法,否则障成就之兆。不只于一次受发愿闭关日期之戒,而每日均受之,否则受魔罗之影响。

  与人交谈,则咒力不生,故当禁语。若以金刚诵念密咒,或扬声诵忿怒咒,其力消灭,非人与神祗惊伯晕眩,故如法低声以诵。

  若躺下而诵,手放胸前记数,则能自障。于任何时,坐者身直则脉直,风可运行自如。以心风相连故,风运行自如者,心则易于集中。以此甚深义故,应作七支坐法。

  无于日间眠,以生多种障故应尽法除之。

  勿将涕唾吐于人多来往处,否则咒力损灭。

  于出关前,断一切利他、追求或散乱之行为,及一切扰乱身、语、意者;安忍集中于修持中,功德增长能自受用。

  于关中,若一切善恶示现或幻相等,勿著于喜恶或取舍。要住心于自然直至圆满。

  闭关圆满作酬恩献供,开闭关限制,然于数日中仍住于关之境性中,勿入市集或远行。三日内,除自己床勿睡余处,勿见非共有三昧耶之人。

  勿以法物示人,勿将成就物(出关前早上供物)与人而留自用。

  由入关至圆满,纵何事发生,勿中途出关。以此为魔罗所生障故,勿顺从之。

  于任何时,修行果者,勿偶然住于世法。勿随手拈来而食。勿著脏坏衣。勿随处躺卧。勿令人见,或去人来往处。勿作瑜伽律仪之非时行。于任何时,行为均应检点。

  总之,若欲得乐,如法修持,更应自律,并于不如意处安忍。于昼夜中分段修持,则汝之乐长久。紧记之!

  化身大师云:若欲得无上觉,而不能守护闭关时限之戒,魔障即生。

  磋嘉妈白言:何谓也?

  大师答言:若己发愿修无间断之口耳教授,诚修对治:以离对于别人恭维之染著,对别人因恭敬顶礼、献供、求加持所予饮食之贪著,此只能扰乱无定无信者之净修。

  初者,可发誓修三日、七日、九日、半冬月、一夏月,渐次推至年月。发愿修十二年最为殊胜,次为六年,三年或一年则更次之。若仍属不能,当守如下律仪:以身、语、意全部投入于修法中,维持六个月、夏季或冬季,毫无懈怠或惰住,此中利益甚大,并能入觉悟道中。

  总之,不能守戒,乃违越之主因。故不当受不能守之戒。自按能力受可守之戒。如此修持则更深,紧记之!

  化身大师云:于实践上师真实口授以修持时,勿言为至要,应作禁语。

  磋嘉妈白言:何谓也?

  大师答言:一切散乱中,无利语最。由此而生无义空言,即扼杀修持。能禁语者为最殊胜之闭关;能使人于闹市中,仍无散乱。

  纵修何种自律,禁语最为第一。若不能者,最低限度于关中禁语。以禁语故,修持不致为俗语所乱,语之力得成,而速获成就。

  总之,修法以外或与法无关之言语毫无义利,不需要者。若于停止日常语言之后,仍不竭力用语言唪诵以达无上觉,则犹如喑哑。紧记之!

  化身莲华大师云:观修本尊时,了知身、语、意之定止为至要。

  磋嘉妈白云:何谓也?

  大师答言:观身为尊身,显而非有,为身之定止。以语持本尊咒,清净明朗,如虚空性之回响,为语之定止。其意,清净离思索,显空不二,为意之定止。不离身、语、意之定,是谓大手印。

  于持续唪诵善逝精要之三字时;嗡为身、阿为语、吽为意,即与一切善逝之身、语、意无别。

  总之,若不离身、语、意之觉,修密咒道决不致入歧路。紧记之!

  莲华大师言:记每座之时及唪诵之数为至要。

  磋嘉妈白言:何谓也?

  大师答言:于唪诵时,将每日分成三或四座,发愿昼夜唪诵,以一千之数为最胜,五百为次,最少乃百零八遍。

  圆满此数之前禁语,而不让俗语渗杂。若如是者,无障可生也。

  生圆次第无分、修行果犹如缓流为口授实修之不共处。

  一切所冀望者如净垢、积资粮、除障、速达二成就等均容易以生圆无分及行果唪诵而得。

  于一切唪诵中,当诵嗡阿吽,为一切善逝身、语、意之精要。其为最深邃及包含一切。故发愿唪诵或置于他咒之头而唪诵之能得大加持。

  总之,集涓滴可成大海。勿让两唇空过,无间断收集密咒之每一字,亦为至要。于某一点即得成就。紧记之!

  莲华大师云:苟不能以方便知见双融,密咒将流入歪道。

  磋嘉妈白言:何谓也?

  大师答言:方便者修法之无诳原则,或为生起、或为圆满次第。知见为见,法界空性之义及自光明。若不了知见为自空性,于己体现,则非入于知见之道。无方便之知见,无能有任何境界,以无知见之方便,法性不能入于修持中,故须将二者双融无令分离。

  总之,将方便与知见分离,犹如鸟欲以单翼飞行,无能达佛境。紧记之!

  莲华大师云:若不修根本后得无分,无法入空性界。

  磋嘉妈白言:何谓也?

  大师答言:于上座时,住于如幻法性中,觉受而非分别。于下座时,了知一切皆为空性、无自性。对空之觉受无动触与执著,必可超越上座下座,离于所观之境及特征,如云雾于空中即时消散。

  总之,无论上座下座,观法性者超乎明与障,如揽镜观物者。

  莲华大师云:修持时若不能自然清除沉掉,纵有修法,仍不免堕入两端之过患。

  磋嘉妈白言:何谓也?

  大师答言:于上座时,住于自然法性中,于沉掉生起观照之,见昏沉本亦法之空性。于掉举生时亦观掉举,所掉举者亦为空也。

  若执著于摈弃沉掉之念已除,则无染于认定其为实体,沉掉即自解脱,…

《空行教授 第七节 无垢修持晶鬘》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