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对于以上道理,大家要圆满具足三殊胜而诚心诚意观修。也就是说,前行时要好好发菩提心;正行时,或者观想饿鬼的痛苦及转生之因,或者思维自己转生为饿鬼怎么办,或者忆念如今无数老母有情正在饿鬼界感受痛苦,对它们应该生起慈悲心……诸如此类的许多内容都可以观;后行时,将这一座的观修功德回向一切众生。这样修行,便可圆满前行、后行、正行,如此功德不可思议!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1.《毗奈耶经》中译为迦多演那尊者。
2.《毗奈耶经》云:“彼若不信者,便当告:我先卧床下,有四瓶金并一金杖及金澡罐。”与此处略有不同,但其他的都一样。
3.《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皮革事》云:“时长者子领受此语,次复前行。去此未远,乃更遥见园苑,其中有师子座,座上有一妇女而坐,颜容妙好,人所喜见。座四脚下各有一饿鬼,缚著座脚而住。时此妇人遥见长者子来,告言:商主,无病少恼有饥渴耶?答曰:我甚饥渴。时彼妇人告长者子曰:与汝诸浆,汝可作盟,今所与浆,勿得与此四个饥鬼。长者子答曰:敬诺所言。既蒙设浆及妙饮食,时彼妇人欲现饿鬼业报之事故,便入一房,隐身藏住。诸饿鬼等即白长者子曰:汝大慈悲,愿赐少许饮食。其长者子心生怜愍,即掷食与。第一得食,变为炎热铁团。第二得食,变为麦糠。第三得食,变为脓血不净。第四得食,乃还食啖自身肉血。尔时饿鬼吞热铁丸者,烧身臭秽,妇人闻气,即出高声告长者子曰:汝所作者甚为非理,不应与彼饮食。其长者子答曰:妹子,彼见求我,心生慈悲云何不与?时妇人言:我心慈悲,更大于汝。然此饿鬼,一者是我夫婿,二者是我之子,三者是我新妇,四者是我家奴。是时长者子问曰:曾造何罪,生在此中?妇人告曰:南赡部洲人,难化难信,说有何益。长者子曰:我今现见,云何不信?时妇人言:我于往昔,于婆索婆村,曾为梵志女。因岁星节日家中设食,乃有圣者人天所奉迦多演那来乞饭食。我生欢喜,施满钵盂食。我复生念:今可告夫,冀生随喜施食之因。其夫嗔恚妇曰:尚未供养诸婆罗门,因何先施秃头之人,云何不与热铁丸?既不遂情,次当劝子,子复报云:何不食其麦糠?后时我遣一奴送食,与诸亲眷,奴得食已,在路自餐上妙好者。回至勘问,其奴便讳:我若在路食之,愿我当食自身脓血。后时诸亲又送食来,新妇盗食。我又问之,答言:不食。若食,愿我自食身肉。白言:商主,其夫婿、儿子、新妇及奴者,此饿鬼等是,并由自作,今受饿鬼。由我布施圣者迦多演那一餐之食,作如是言:汝若受报,我当眼见。我先布施天人所供迦多演那,应生帝释天宫,由发恶愿故,今堕饿鬼道中。商主,仁若往访婆索婆村,我有一女,在彼村中为淫女,幸可为报。云汝父母兄嫂及奴,堕在饿鬼趣中受苦,由先作恶今受此苦,汝今应可悔过,莫作斯恶,当受苦报。长者子曰:南赡部洲人多难信,不受我语。白言商主:彼若不信者,便当告:我先卧床下,有四瓶金并一金杖及金澡罐。汝当出取金瓶任意受用,复须时时供养天人所识迦多演那美妙饮食,并称我名令我得福罪当轻薄。时长者子既闻语已,即便辞别。”
4. 哲达日:全名为哲达日·扎雷南嘉,印度著名的中观论师,造过《胜敌论释》等论著。
5.《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与《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同,而无四佛名号。
6.即汉地寺院晚课放蒙山时念的“变食真言”。
7.汉地寺院晚课放蒙山时,都要持此四位如来的名号,以加持所施饮食。
8.南无多宝如来:能破一切诸鬼多生以来悭吝恶业,即得福德圆满。 南无妙色身如来:能破诸鬼丑陋恶形,即得色相具足。 南无广博身如来:能令诸鬼咽喉宽大,所施之食恣意充饱。 南无离怖畏如来:能令诸鬼一切恐怖悉皆除灭,离饿鬼趣。
9.在上师仁波切的倡导下,学院汉僧弟子已开始专门学习汉地的早晚课诵,同时上师要求大家将早晚课尽量背下来,并将此列为考试内容。
10.《大庄严经论》:十五卷。马鸣菩萨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又作大庄严论经、大庄严经、大庄严论、庄严论。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册。系广集佛陀之本生、佛陀在世之事迹,乃至于撰者之时代,有关诸种善恶因缘譬喻之故事,以导人入于正信为要旨之书。
11.《大庄严论经》云:“须和多国,昔日有王,名萨多浮。时王游猎,偶值一塔,即以五钱布施彼塔。有一旃陀罗遥唱:善哉。即遣使捉,将至王所。时王语言:汝今见我布施小故,讥笑我耶?彼人白王:施我无畏,然后当语。我于昔日,于险道中劫掠作贼,捉得一人,急拳其手。我即思惟:此人拳手必有金钱。语令开手,其人不肯。我捉弓箭,用恐彼人,语言放手,犹故不肯。我即挽弓向之,以贪宝故,即便射杀。杀已,即取得一铜钱。宁惜一钱,不惜身命。如今大王无逼恼者,能持五钱用施佛塔,是故我今叹言善哉。”
12.《撰集百缘经》云:“此贤劫中,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曰迦叶。有一沙门,涉路而行,极患热渴。时有女人,名曰恶见,井宕级水。往从乞之,女报之曰:使汝渴死,我终不能持水与汝,令我水减不可持去。于时沙门,既不得水,复道而去。时彼女人,遂复悭贪,有来乞者,终不施与。其后命终,堕饿鬼中,以是业缘,受如是苦。”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四十六节课》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