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深义 第六讲 问题解答▪P4

  ..续本文上一页不过一般人不容易这样。只有懂得怎样带理念佛,才有可能逐步熏陶出来,怎么办呢?一再的去加深嘛!那么,在还没有完全达到肯定之前,你对世间的善恶不执着是有点危险的。正确的态度是:世间善要尽量去做,世间恶要尽量避免。但是看到别人的恶,不再生起讨厌的心,这样不执着是可以的。但我们不能说,世间没有善恶分别,这是错误的。

  问:“智信”与“迷信”的差别在哪里?

  答:智信是越信身心越清净,越自在。即使你一时说不上道理来,但是心能清净,并且能坚定的说:“我能相信,佛没有骗我!”这样你是相信佛,不是相信人。

  迷信是越信越颠倒、无明。产生情绪反应、崇拜反应,进而结帮派,生起群体眷属心。

  问:一个真正发菩提心的人一定不会怀疑极乐世界,这必须有大智慧,如果我智慧不足,如何启发菩提心呢?假如发不了菩提心,只有往生西方净土的信心,可以感得佛接引吗?

  答:启发菩提心,不一定由净土法门,一切大乘佛法都可以启发。《观经》中说上品上生,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业三福中也要求“读诵大乘”,为什么?就是要坚固你的大乘心。此外,专心的理解净土法门也是一个办法。我个人在学习以《法华经》为主的大乘经典,学习天台教法,得到了明显的利益,这是个人的因缘如此。发不了菩提心,只要生起“至心信乐”,当然可以感应佛来接引。我讲过下品往生,这种人造了五逆十恶,临终地狱相现前,吓都吓死了,还谈得上发菩提心吗?发菩提心是上品生的标准,《观经》关于中品生的经文中就已经看不到要发心的事情。所以,这叫“三根普被”。如果都要发菩提心才能够往生的话,那么中根下根人怎么去摄受呢?

  所以有人说发菩提心是往生的很重要的资粮,这就上品生可以勉强这样说。如果对泛指的净土法门来说,经文中找不到这样的依据。

  而且我还要告诉大家,发菩提心不是嘴边说说我要度众生就叫发菩提心。菩提心是要对大乘佛法有了解乃至有亲证才行,哪有那么容易啊?菩提心不是只有大悲心而已,那个罗贝莎修女也有悲心,并且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你能说她有菩提心吗?一心当中最具特质的是菩提心,但有一点悲心不等于是菩提心,菩提心是要有智慧,以智慧为本的。

  问:听闻佛法,对佛法能够了解,但表达不出来,怎样对治?

  答:你能了解佛法但表达不出来,一种可能是你对佛法理解不够深入。第二种是你不善于自我思维,不能应用语言帮你表达,表明你学习不够。第三种是你有业障,过去你曾经障碍别人讲经说法。第四种是你内心里有属于你个人的特殊障碍,害怕讲佛法给人家听。针对这些原因,就要对症下药,用不种方法去对治。

  1、理解佛不够深入:应该多听闻讲法,多思维。

  2、不善于自我思维不会运用语言作表达工具:应该多背书、多背经。

  3、曾经障碍别人讲说佛法:应该求忏悔。

  4、内心有属于各人特殊的障碍,害怕讲佛法给别人听:应当自己观察,找出问题所在。

  问:广钦老和尚说:“对这个世间还有一念放不下,就会再回来轮回。”还有人说,往生兜率天的条件要容易的多,事实是否这样?

  答:当然不是这样。如果你对世间还有很多贪婪,弥勒佛也不会拉拔你去兜率天。这是第一。第二、兜率天离我们近,弥勒菩萨在那里。极乐世界离这里有十万亿佛土,所以去兜率天到得快,这个观念不正确。

  虽然离我们十万亿佛土,可是不融方寸!如果你到过美国,我对你讲美国的某某人,你一想就想到了他,刹那间你就去了。一切万法不出一心,我们讲有差别,那是对我们的肉体而讲的。你看那中阴身都有报通,刹那一想,中阴身就到了,根本就没有时间差别。

  如果说一念放不下就会再回来轮回,这是就通途道修行说的。金壁丰禅师修行修得很好,但是他很喜爱他那个钵。小鬼要抓他去轮回,他入了无想定,小鬼找不到他,可是无想定不是解脱,后来小鬼一敲他的钵,他就跑出来了。这是一念放不下,对通途道是这样。但是当你仰承弥陀愿力,把佛的愿力放进来,那就不同了,佛的愿力能够笼罩你的业力。假如你不能仰信弥陀愿力,可以想一下我刚才讲的你们在这儿听经,就受到了悟光尼师的愿力笼罩,何况是弥陀佛的愿力,他的愿力当然是千万亿倍的不可思议。你能这样去想弥陀愿力,这就是最重要的善根,对大乘了义的信心在这里,弥陀的愿力的原理也在这里。

  就通途道说,广钦老和尚说的有道理。但是就往生来说,如果你仰承愿力,则愿力的威力最大。你在弥陀愿力的摄受下,就无法再起第二个心了。何以故,因为我们是凡夫,当然有贪婪之心。可是我们已经听闻佛法,尤其是已经好乐净土法门,所以当我临终时感受弥陀愿力之时,我的愿求往生的心强烈生起,如果把这叫做“贪欲”之心,那么这叫“法欲”(即求法的欲望)之贪。“法欲”是诸佛承认应该有的。我执着的是极乐世界,执着的是念佛往生,这没有错,你这一执着,就为弥陀愿力所摄。所以临终的人念念思维求往生,你不能说这样就是开悟了,没有杂想了,而只不过是他临终时愿力正念不失,要往生的心不颠倒而已!

  问:如果以经来证明,临终现哪一种相可以肯定必定往生?

  答:经上说:“顶圣眼天生,人心饿鬼腹,旁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就是说人死后,在他身体其它部位都冷却之后,你轻轻的去摸一下,看哪一部位还在热,就可判定他生到哪一道去。如果是头顶上热,他就做圣人了,就是往生极乐了。

  可是有时候完全摸不出来,通身冷却得很快,说明他走得很快。这种情形是中阴身往生。中阴身是神识完全离开了肉体,还没有确定到哪里去。象《地藏经》上讲的:人死后四十九天当中,他在阎罗王那里论对,这时家里人要给亡者做功德。印光大师说:有瑞相也好,没有瑞相也好,没有瑞相也不能说没有往生。道理在这里。你看苑里那个无名尼师,临终前全身溃烂,她弟子解释是代众生受业报,这是她的愿力所致,这也有可能,你能说她死得惨吗?所以要看死时相貌如何,也不尽然。安土高是被别人误杀的。尊者目犍连是给人家乱棒打死的,打成肉酱,你能说他们是歹死吗?

  那怎么才能肯定必然往生呢?如果他有笑容、顶热、身体柔软、闻到异香、天乐鸣空、或者梦见亡者全身发光,或亲口告诉你如何如何,那是绝对可以肯定。例如有一个小孩子的外公已经往生,他带着他的小外孙去极乐世界玩了一次,小孩没有读过《阿弥陀经》,可是他说的情况和经上说的一样,象思食食至,众鸟说法,老虎狮子会讲人话。有一只老虎走过来让小孩骑上,问小孩想到哪里去玩?小孩说想去迪斯尼乐园。于是老虎带他上迪斯尼乐园去,玩够了,再带他回来。正当他还想去哪里玩的时候,他妈妈见他睡的时间太长了,将他叫醒。小孩说为什么把我吵醒,没得玩了。等小孩长大以后,鉴因法师问他去极乐世界的情况。他都忘了,啥也说不上来。为什么他去极乐世界,还会忘记呢?可能他过去在某一世有极大的愿心想去那里看看,不过现在他还没有修净土的因缘,还舍不得凡夫世界,所以又回来轮回,他的阿公因他有这个因缘,就带他去玩了。这样就肯定他的阿公是往生了。

  所以往生的证明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有很多表现出来的现象可以证明往生。不过烧出舍利子倒不一定是往生,但可以肯定这个人得到修行的利益。有时我们也看到从来没有修行的人也有舍利子,可以肯定他是生三善道,而且是极善之道。这种人如果临终助念,那就要看他的相貌怎么样来证明他是否往生。我个人的看法是,念佛往生的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中阴身念佛往生,就可能不会有舍利子,另一种是由肉体出去直接往生,就可能会有舍利子,因为身心是相感相应的。但是目前尚未查到经证。属于后一种情况往生可能会有舍利子出现。

  问:礼佛时观想佛的无量慈悲平等,感受于心中,并想要如此对待一切众生,观想眼前一片清净光明,如此礼佛对吗?该以何种心来礼佛?

  答:你讲要联想佛的智慧、慈悲,感受在心,这是正确的。但你应该更感受到大乘佛法不可思议,弥陀佛的慈悲大愿尤其不可思议,所以要以感恩心来念佛,在感恩中生起更坚固的信心来。如果只是感受到弥陀佛的智慧、慈悲,而没有感受他的愿力加持的不可思议,这就稍有不足。当你感受到佛的智慧、慈悲,还有愿力不可思议的时候,就会由衷生起一种感激,欢喜跟放下的心情。“啊!我的生死大事已毕了。”那时再缘想自己的错误,求佛加被忏悔,生起一种求佛不舍的心,接着再生起一种我相信弥陀佛一定接引我;更相信往生资粮就在我一念信心中具足,这一点最为重要。往生资粮就在我一念信心中已然具足,剩下的不过是多增加而已。此时,念佛忆佛已是一种“决定往生”的坚信,而不再是“不知道会不会往生”的不确定感。这时的念佛一定带有感恩心,而不是以佛号进行往生资格的交换的心态了。

  问:有一位在家修行人念佛念到平常能够见到极乐世界现前,但是临终的时候,反而业障重重,现象不好,问题出在哪里?

  答:他平常念佛看到极乐世界,我们不能确定他在什么心境下看到的,还是一种他自己认为的?

  第一、他把看到这个境界说出来,可能会招来其他业障的障碍,这种事情最好不要说。你看慧远大师一生见弥陀佛三次,从来不说。因为我们是凡夫,随便说出去之后,境界可能就会退掉,禅定也是如此。

  其次,见到佛能够消业障,可是眼前你还是执着,你是凡夫,仍然还有很多业障可能使你在临终时颠倒。就是说你随便去说,你看到的境界后来就可能成为业障。我常常劝想要出家的人说:你要出家也不要让别人知道,不必去宣扬。当然已经出家在望就无所谓,如果出家八字还没有一撇,就跟别人讲你要出家,最后障碍都来了。道理是一样的。

  …

《净土深义 第六讲 问题解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不净观讲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