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不過一般人不容易這樣。只有懂得怎樣帶理念佛,才有可能逐步熏陶出來,怎麼辦呢?一再的去加深嘛!那麼,在還沒有完全達到肯定之前,你對世間的善惡不執著是有點危險的。正確的態度是:世間善要盡量去做,世間惡要盡量避免。但是看到別人的惡,不再生起討厭的心,這樣不執著是可以的。但我們不能說,世間沒有善惡分別,這是錯誤的。
問:“智信”與“迷信”的差別在哪裏?
答:智信是越信身心越清淨,越自在。即使你一時說不上道理來,但是心能清淨,並且能堅定的說:“我能相信,佛沒有騙我!”這樣你是相信佛,不是相信人。
迷信是越信越顛倒、無明。産生情緒反應、崇拜反應,進而結幫派,生起群體眷屬心。
問:一個真正發菩提心的人一定不會懷疑極樂世界,這必須有大智慧,如果我智慧不足,如何啓發菩提心呢?假如發不了菩提心,只有往生西方淨土的信心,可以感得佛接引嗎?
答:啓發菩提心,不一定由淨土法門,一切大乘佛法都可以啓發。《觀經》中說上品上生,要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修淨業叁福中也要求“讀誦大乘”,爲什麼?就是要堅固你的大乘心。此外,專心的理解淨土法門也是一個辦法。我個人在學習以《法華經》爲主的大乘經典,學習天臺教法,得到了明顯的利益,這是個人的因緣如此。發不了菩提心,只要生起“至心信樂”,當然可以感應佛來接引。我講過下品往生,這種人造了五逆十惡,臨終地獄相現前,嚇都嚇死了,還談得上發菩提心嗎?發菩提心是上品生的標准,《觀經》關于中品生的經文中就已經看不到要發心的事情。所以,這叫“叁根普被”。如果都要發菩提心才能夠往生的話,那麼中根下根人怎麼去攝受呢?
所以有人說發菩提心是往生的很重要的資糧,這就上品生可以勉強這樣說。如果對泛指的淨土法門來說,經文中找不到這樣的依據。
而且我還要告訴大家,發菩提心不是嘴邊說說我要度衆生就叫發菩提心。菩提心是要對大乘佛法有了解乃至有親證才行,哪有那麼容易啊?菩提心不是只有大悲心而已,那個羅貝莎修女也有悲心,並且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你能說她有菩提心嗎?一心當中最具特質的是菩提心,但有一點悲心不等于是菩提心,菩提心是要有智慧,以智慧爲本的。
問:聽聞佛法,對佛法能夠了解,但表達不出來,怎樣對治?
答:你能了解佛法但表達不出來,一種可能是你對佛法理解不夠深入。第二種是你不善于自我思維,不能應用語言幫你表達,表明你學習不夠。第叁種是你有業障,過去你曾經障礙別人講經說法。第四種是你內心裏有屬于你個人的特殊障礙,害怕講佛法給人家聽。針對這些原因,就要對症下藥,用不種方法去對治。
1、理解佛不夠深入:應該多聽聞講法,多思維。
2、不善于自我思維不會運用語言作表達工具:應該多背書、多背經。
3、曾經障礙別人講說佛法:應該求忏悔。
4、內心有屬于各人特殊的障礙,害怕講佛法給別人聽:應當自己觀察,找出問題所在。
問:廣欽老和尚說:“對這個世間還有一念放不下,就會再回來輪回。”還有人說,往生兜率天的條件要容易的多,事實是否這樣?
答:當然不是這樣。如果你對世間還有很多貪婪,彌勒佛也不會拉拔你去兜率天。這是第一。第二、兜率天離我們近,彌勒菩薩在那裏。極樂世界離這裏有十萬億佛土,所以去兜率天到得快,這個觀念不正確。
雖然離我們十萬億佛土,可是不融方寸!如果你到過美國,我對你講美國的某某人,你一想就想到了他,刹那間你就去了。一切萬法不出一心,我們講有差別,那是對我們的肉體而講的。你看那中陰身都有報通,刹那一想,中陰身就到了,根本就沒有時間差別。
如果說一念放不下就會再回來輪回,這是就通途道修行說的。金壁豐禅師修行修得很好,但是他很喜愛他那個缽。小鬼要抓他去輪回,他入了無想定,小鬼找不到他,可是無想定不是解脫,後來小鬼一敲他的缽,他就跑出來了。這是一念放不下,對通途道是這樣。但是當你仰承彌陀願力,把佛的願力放進來,那就不同了,佛的願力能夠籠罩你的業力。假如你不能仰信彌陀願力,可以想一下我剛才講的你們在這兒聽經,就受到了悟光尼師的願力籠罩,何況是彌陀佛的願力,他的願力當然是千萬億倍的不可思議。你能這樣去想彌陀願力,這就是最重要的善根,對大乘了義的信心在這裏,彌陀的願力的原理也在這裏。
就通途道說,廣欽老和尚說的有道理。但是就往生來說,如果你仰承願力,則願力的威力最大。你在彌陀願力的攝受下,就無法再起第二個心了。何以故,因爲我們是凡夫,當然有貪婪之心。可是我們已經聽聞佛法,尤其是已經好樂淨土法門,所以當我臨終時感受彌陀願力之時,我的願求往生的心強烈生起,如果把這叫做“貪欲”之心,那麼這叫“法欲”(即求法的欲望)之貪。“法欲”是諸佛承認應該有的。我執著的是極樂世界,執著的是念佛往生,這沒有錯,你這一執著,就爲彌陀願力所攝。所以臨終的人念念思維求往生,你不能說這樣就是開悟了,沒有雜想了,而只不過是他臨終時願力正念不失,要往生的心不顛倒而已!
問:如果以經來證明,臨終現哪一種相可以肯定必定往生?
答:經上說:“頂聖眼天生,人心餓鬼腹,旁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就是說人死後,在他身體其它部位都冷卻之後,你輕輕的去摸一下,看哪一部位還在熱,就可判定他生到哪一道去。如果是頭頂上熱,他就做聖人了,就是往生極樂了。
可是有時候完全摸不出來,通身冷卻得很快,說明他走得很快。這種情形是中陰身往生。中陰身是神識完全離開了肉體,還沒有確定到哪裏去。象《地藏經》上講的:人死後四十九天當中,他在閻羅王那裏論對,這時家裏人要給亡者做功德。印光大師說:有瑞相也好,沒有瑞相也好,沒有瑞相也不能說沒有往生。道理在這裏。你看苑裏那個無名尼師,臨終前全身潰爛,她弟子解釋是代衆生受業報,這是她的願力所致,這也有可能,你能說她死得慘嗎?所以要看死時相貌如何,也不盡然。安土高是被別人誤殺的。尊者目犍連是給人家亂棒打死的,打成肉醬,你能說他們是歹死嗎?
那怎麼才能肯定必然往生呢?如果他有笑容、頂熱、身體柔軟、聞到異香、天樂鳴空、或者夢見亡者全身發光,或親口告訴你如何如何,那是絕對可以肯定。例如有一個小孩子的外公已經往生,他帶著他的小外孫去極樂世界玩了一次,小孩沒有讀過《阿彌陀經》,可是他說的情況和經上說的一樣,象思食食至,衆鳥說法,老虎獅子會講人話。有一只老虎走過來讓小孩騎上,問小孩想到哪裏去玩?小孩說想去迪斯尼樂園。于是老虎帶他上迪斯尼樂園去,玩夠了,再帶他回來。正當他還想去哪裏玩的時候,他媽媽見他睡的時間太長了,將他叫醒。小孩說爲什麼把我吵醒,沒得玩了。等小孩長大以後,鑒因法師問他去極樂世界的情況。他都忘了,啥也說不上來。爲什麼他去極樂世界,還會忘記呢?可能他過去在某一世有極大的願心想去那裏看看,不過現在他還沒有修淨土的因緣,還舍不得凡夫世界,所以又回來輪回,他的阿公因他有這個因緣,就帶他去玩了。這樣就肯定他的阿公是往生了。
所以往生的證明有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有很多表現出來的現象可以證明往生。不過燒出舍利子倒不一定是往生,但可以肯定這個人得到修行的利益。有時我們也看到從來沒有修行的人也有舍利子,可以肯定他是生叁善道,而且是極善之道。這種人如果臨終助念,那就要看他的相貌怎麼樣來證明他是否往生。我個人的看法是,念佛往生的人,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中陰身念佛往生,就可能不會有舍利子,另一種是由肉體出去直接往生,就可能會有舍利子,因爲身心是相感相應的。但是目前尚未查到經證。屬于後一種情況往生可能會有舍利子出現。
問:禮佛時觀想佛的無量慈悲平等,感受于心中,並想要如此對待一切衆生,觀想眼前一片清淨光明,如此禮佛對嗎?該以何種心來禮佛?
答:你講要聯想佛的智慧、慈悲,感受在心,這是正確的。但你應該更感受到大乘佛法不可思議,彌陀佛的慈悲大願尤其不可思議,所以要以感恩心來念佛,在感恩中生起更堅固的信心來。如果只是感受到彌陀佛的智慧、慈悲,而沒有感受他的願力加持的不可思議,這就稍有不足。當你感受到佛的智慧、慈悲,還有願力不可思議的時候,就會由衷生起一種感激,歡喜跟放下的心情。“啊!我的生死大事已畢了。”那時再緣想自己的錯誤,求佛加被忏悔,生起一種求佛不舍的心,接著再生起一種我相信彌陀佛一定接引我;更相信往生資糧就在我一念信心中具足,這一點最爲重要。往生資糧就在我一念信心中已然具足,剩下的不過是多增加而已。此時,念佛憶佛已是一種“決定往生”的堅信,而不再是“不知道會不會往生”的不確定感。這時的念佛一定帶有感恩心,而不是以佛號進行往生資格的交換的心態了。
問:有一位在家修行人念佛念到平常能夠見到極樂世界現前,但是臨終的時候,反而業障重重,現象不好,問題出在哪裏?
答:他平常念佛看到極樂世界,我們不能確定他在什麼心境下看到的,還是一種他自己認爲的?
第一、他把看到這個境界說出來,可能會招來其他業障的障礙,這種事情最好不要說。你看慧遠大師一生見彌陀佛叁次,從來不說。因爲我們是凡夫,隨便說出去之後,境界可能就會退掉,禅定也是如此。
其次,見到佛能夠消業障,可是眼前你還是執著,你是凡夫,仍然還有很多業障可能使你在臨終時顛倒。就是說你隨便去說,你看到的境界後來就可能成爲業障。我常常勸想要出家的人說:你要出家也不要讓別人知道,不必去宣揚。當然已經出家在望就無所謂,如果出家八字還沒有一撇,就跟別人講你要出家,最後障礙都來了。道理是一樣的。
…
《淨土深義 第六講 問題解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