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相信。佛陀三周说法,第一周说法,只有舍利弗一个人听懂;第二周说法,好像是有四个人听懂,加起来是五个人;第三周说法,普遍受记,才能都懂。所以你如果没有足够的谦虚,以你看到的经典为满足,然后再以你所看到的经典说这是空,这是有,这是中,这是合理,这是不合理,这是方便教,这是了义教,……你以你自己的看法来分别佛法,这就是不谦虚,就是《无量寿经》所说的骄慢。你为什么骄慢?因为你没有好好的修行,你懈怠,你只在那里读经,没有真正修你的行,你才会以经谤经,不是以佛法讲解佛法,而是以佛法谤佛法。你才会说这个佛法是了义,那是不了义;这个佛法高,那个佛法低;这个佛法是本,那个佛法是末。你以你自己的看法去分别,这就是骄慢。
各位,你们必须有谦虚的心,才能了解净土法门。净土法门的难解,是唯有佛与佛才能知之究竟。你们听起来或许是真的很难解,我讲讲我的经验。
昨天我很累呀,睡得很早,到三更半夜,有一条狗崖柴嗥吠。嗥叫一整夜,叫的很恐怖,我就起床看《无量寿经》,看得很慢,两个半小时,看了半卷,到今天早晨还没有看完。我总感觉净土法门太难了。这也是我一直推拖不讲净土法门的主要原因。
净土法门难解难在什么地方呢?难在它在说那个相,不说它的本体,而本体又难解难思。你必须在其它法门上认识它的本体的时候,对它的相才能接受,这是它难解、难知的根本原因。
净土法门说“易至”。何以故?我们打个比方,有谁能清楚的知道飞机的结构?即使造飞机的人,他也不能全都知道。因为造飞机是各自造一部分,电气仪表、结构、应力、外观、材料、流体力学、动力等各部份,都专业分工,各造各的。造飞机是很难,不过我们到美国去最快是坐飞机。飞机制造非常复杂,但是却有最快的效果。你不需要知道是为什么,也无法知道为什么,可是却到得最快。这个比方大概你能懂,但这只是个比方而已。
注意!净土法门是诸佛的本源开显出来的无尽大悲,为了摄受一切众生,以所彰显极致的万德庄严为本,然后施设出来的无限方便,是诸佛以根本法所摄的究竟彻底的方便。为什么究竟彻底的方便,因为它是诸佛亲证的唯一了乘佛法(大乘根本原理)所摄受的方便,所以是究竟彻底的方便。
可能大家还不很懂。我们打个比方,一个刚学煮菜的人,第一次煮菜,是努力把菜做得很好吃,还是努力把菜煮熟,能够吃就行呢?一定是煮熟能吃就行。可是一个做菜很熟练的人就会把菜做得既熟又好吃,又有营养,又色香味俱全,因为他把握的原理深,经验丰富,他开显出来的形貌和效果就好。同样道理,为什么净土法门这样神妙?神妙到一个杀人犯被法院宣判死刑,在枪毙前我告诉他净土法门,只要他相信和愿意,十念就能往生。这是由于诸佛证得了佛法的根本的原理——宇宙的真理,所以能彻底展现出无尽的大悲,施设彻底的方便。
各位记住,唯有真正的智慧,才能涌现真正的慈悲。如果没有真正的智慧,就涌现不了真正的慈悲。有人说阿罗汉跟菩萨的差别,是因为慈悲不同,不是智慧不同。这不对,我说过,只有真智慧,才有真慈悲。绝对不会有那个有慈悲没智慧,或者有智慧没慈悲。换句话说,菩萨跟阿罗汉的差别表面上看是慈悲的有无,因为菩萨度众生,阿罗汉只度自己嘛!其实根本原因是因为阿罗汉只看到诸法毕竟空,没有看到诸法的如幻有,更没有看到诸法毕竟空有双泯的中道了义。所以他只看到了苦空无常,他只能修声闻乘法的无我无常观,断见思迷惑,断我执而已。能了生死他就满足了。
《法华经·信解品》中迦叶尊者说:“我年纪这么大了,释迦佛才教我大乘法。我觉得我岁数大了,只好乐空性的道理,我不愿再学菩萨法。因为一开始释迦佛就教我声闻法。我就厌离生死,我只看到我的生死,我没有发大心,我不能领受菩萨法。所以佛陀也就不教我菩萨法(大意)。”
各位,菩萨跟罗汉从来不是只在大悲心上有差别。绝对的在智慧上也有差别,所以修学的佛法有差别,亦即声闻人修的佛法与大乘人修的佛法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差别的地方,既然有差别,当然有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有人说没有大乘与小乘,都是佛法。这种含糊笼统的说法是不对的。
我们是这么来了解智慧和慈悲,那么你知道为什么净土法门有这么易至的效果吗?这是因为弥陀本愿是诸佛证得彻底的原理之后,而涌现出来的无尽大悲。如果诸佛不能证得彻底的原理——中道了义,他能不能涌现彻底的大悲呢?不能!我说过了,彻底的大悲要从彻底的真理所证得。因此,佛证得中道了义的真理之后,才能涌现无缘(没有条件)的、无尽(没有边际)的大悲。然后以根本彻底的原理,在无尽大悲作外缘的推动下,安立净土法门,然后才有这样不可思议的效果。这才叫“易至”。
“易至”是容易到,为什么容易到?因为它是佛以无尽的大悲设下了彻底的方便法门。《华严经》上说“方便即是究竟”。唯有净土法门才能够这样。声闻法门就不能说是方便即是究竟。乃至别教菩萨修的“次第三观”,也不能说是方便即是究竟。所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了种种法门之后,最后要导归极乐,因为一切方便最后都以极乐为究竟彻底的方便,当然要导归。
如果你懂得这种道理,你只要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切的方便义、一切的究竟义、诸佛的智慧、诸佛的慈悲不就在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当中表现出来了吗?法藏菩萨说:“设我得佛,以下四十八愿皆当成就,否则不取正觉。”也就是说:“设我得佛,大乘的理体、大乘的无尽大悲、大乘的彻底方便,都要在四十八愿当中圆满的展现,这样我才成佛。今天我已成佛,所以我不再叫法藏菩萨,我叫阿弥陀佛。”也就是彻底的理体我已证得,彻底的大悲已经落实,彻底的方便已经完成。所以这个世界上才会有这句“南无阿弥陀佛”。
十方诸佛不是也要证得彻底的理体——中道了义吗?不就是也要彰显那无尽的大悲吗?不是也要用彻底的方便摄受一切众生吗?那么这一些阿弥陀佛已经做到了。所以说十方三世一切佛,阿弥陀第一。既然这样,那么三藏十二部不就是在讲彻底的中道了义的理体吗?不就是在展现诸佛的无尽大悲给予众生吗?不是在施设种种方便给众生吗?既然“南无阿弥陀佛”正意味着中道的理体已经证得,无尽的大悲已经实践,彻底的方便已经安立,那么, “南无阿弥陀佛”不就能横赅三藏十二部吗?所以祖师说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横赅(赅是具全、完备的意思)三藏十二部,是有这样道理在内的。不是乌鸦学语,跟着说说可以服人的。——(待续)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续)
诸位,你们念每句南无阿弥陀佛时是怎么个念法?听说你们拜佛是用录音带带的,那么也就罢了。可是你在念每一句阿弥陀佛时,心中要起怎么样的心哪?中道的理体、无尽的大悲、彻底的方便,这句阿弥陀佛就代表这三件事情。
中道的理体摄尽天台的教法;无尽的大悲摄尽一切诸佛的本愿;彻底的方便就是净土法门。所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横赅一切教理,横赅一切诸佛的本愿,更是落实在净土法门身上。所以,我常说一句阿弥陀佛重如泰山。也就是一念即重如泰山,临终十念,如何不往生?虽说只有十念,光这十念就横赅一切了,如何不往生?你为什么这样骄慢懈怠乃至毁谤它呢?
各位,净土法门如果你用这种角度去理解,就是藕益大师所说的不为他歧所感,真心念佛,即大智慧,能够放下身心世界,真心念佛,即是大布施,乃至即是大持戒,大忍辱、大精进、大禅定,就是六度齐修了嘛!你要真懂他的道理,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横赅万法,是做得到的。可是它太难理解,所以我建议诸位在还没有深刻理解的时候,适当学学其它法门来滋养你对净土法门的理解是可以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天台祖师都能最后念佛往生,原因在此。天台人最注重教理嘛!天台人注重禅宗与教理,所以他们最适合修如来禅,是最正统的佛教修行者。禅宗有时还会走偏,天台人不会,永远是解、行并进。所以他们修到后来会导归极乐,因为弥陀法门本来就具有这种特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横赅一切,所以易至。
凭什么说净土法门易至呢?因为它是诸佛证得的彻底究竟的方便。还因为你我本来就具有如来的智慧德相,你本来可以成佛,你不过是如幻的做众生而已。那么,今天弥陀佛以如幻的净土法门接引你投入真实的愿海当中,然后你在愿海中任运开显你的佛性,你就不假功行,任运成佛。这是大乘了义。怎么叫不假功行?讲白一点,好像你坐在那里就会成佛了。其实不是这样,这是说你能跟这么多的大乘菩萨在一起修行,你无时无刻不在受他们的熏陶,所以才自然成佛。所以祖师才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就是这个道理。
各位,把你勇猛的心提起来,你们的心不要只知道求往生这一件事情,你的心是时时刻刻在领受大乘,你的每一句佛号都重于泰山,应该这样去领受。
接着我还要说易至的道理。刚才我讲了难解,因为它是大乘的理体,所以难解。为什么说难信?因为你我离它太远,所以难信。另一方面因为它易至,这么容易到,也难想相信。九品往生就是连五逆极恶之人也能下下品往生,这个也是难信。
怎么讲它“易至”呢?要分两个方面说:第一是容易到极乐世界去,叫易至;第二是易成佛,也叫易至。我们目前最重要的是容易到极乐世界去。可是我还要告诉你,在极乐世界容易成佛。我先说明一下,有的法师说:“其实到极乐世界不容易成佛。经上不是说在娑婆世界修一天胜过在极乐世界修一百年吗?那不是在娑婆世界修行早成佛吗?”没有这个道理。经文不是这个意思,这是对众生讲的。我们常说“良宵苦短”,跟好朋友在一起促膝长谈,一下子东方吐白,已经清晨了。…
《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