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童蒙止观 第七讲▪P5

  ..续本文上一页:诸法不牢固,常在于念中,已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这里就说到真正能体悟这个实相时所取得的功用。“一切无想念”,他不会再在这上面不停地妄想不断地念着,他就能达到《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家经常说应无所住,应无所住是怎么产生的呢?是因为他通过止观的修习他证悟了这个空的实相他才会无所住啊,如果他不能够证悟这个实相他空谈一个无所住,所以今天讲到这个止观的层面就告诉我们要真正地去修的,大家平常讲放下,放下就解脱了。平常总是说放下放下,看破放下就解脱了,何谓看破?我们平常很多修行的人整天停留在这里看看书那里看看书,这里学学那里听听,对善知识对师父根本就没有真正依止深入修法的心。所以谈的佛法都是表面的。哪怕你把这个看破入下发挥到极至也只能取得一个什么功效呢,就是我前面说的佛法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的第一个所谓的改善现世人生的目的。因为毕竟你这样想想可能心里会好过一些,不会太难过,这样当然能弥补人生的缺憾免除一些痛苦了,平常不是说过想不开的人很痛苦,有时候想想想开了他就没那么痛苦了,但是这些都没有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个痛苦。今天所讲的这个止观修习是讲到第三重这个佛法的目的和功用上讲到解脱生死,那这个解脱生死是什么呢?是止观的成就,所以说没有一尊佛没有一个成就者不通过禅修就能够证悟本体而解脱,没有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我们很多人之所以佛法上不能深入就是因为这个地方上没有搞懂,所以他不重善知识的重要性,他不认为佛法可以往里面走才叫精进,那好,他就停在这里了,你停在这里那就掉入懈怠天魔之中,你就掉入了人生的魔际当中,你就可能去虚度你这一生,好不容易遇到佛法你结果却停在这里去了。好了若你由此而生我慢执着,那你完全有可能谤佛谤法谤僧,结果还造了罪,原因就在这里了。所以说佛法的每一句话都很重要,对佛法你不能够这样,把这个给丢了把那个给拣起来,这个是对的那个是不对的,就象我们现在听经听那些法师讲,嗯他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生希有心,而其他的话没有感觉,有这么一回事吗?如果你跟着师父学佛学法修行而说这个师父对那个法师不对,那你还不是把这个法砌来砌去吗?就象刚才所说的那样,他看破了放下了,然后又结合心理学,又结合什么孔孟之道,然后又这个活佛讲那个上师讲,他就觉得这样已经是了,这绝对不是乱说的。今天学佛的象这种人太多太多了。所以说他这样就很困难。比如说很多居士证量也很高,你叫他给出家人磕个头他一辈子都磕不下来。你叫他给师父磕头他觉得很别扭,他做不到,他会创造很多理论的。为什么要皈依师父呢,我以佛为师啊,佛是我师父,师父不是我师父,他会这样说。这就应验了佛经所说的我之佛法,初中后上中间皆甜。一块糖没有说前面甜后面不甜的。它哪里都甜,所以说不舍一法很重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以种种分别念以种种没具备真实信心之心去亲近依止善知识修行去学佛修行统统都没有用,都在表面上学佛。好了因这个缘起我们就再谈到修行上这样一个偏差。今天时间十点半我们已经讲到第一种修习止观对治,因为这个止观正修第六要开出五意不同,我们才讲了第一,所谓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好了,我们今天就先说到这里,这段内容很长。接下来再讲第二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所谓沉浮,沉就是心沉掉,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的,浮就是浮燥不安掉举,所谓平常说的昏沉和散乱,如何对治,得修习止观。好今天就到这里。我们一起来合掌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最后再给大家作个回向,我们前面也讲过回向很重要。每一次上座修行行一切善法都要注重这个前行的发心正行的专注和回向的广大,这个无毒回向。前面一定要观想生皈依心、出离心、菩提心。中间一定要如理如法完全去修习。后面一定要及时地回向。如何回向呢?就是把我们今天所听经闻法的一切功德以及我等一切众生所修的一切有漏功德乃至诸佛菩萨所行的一切无漏功德都聚集在一起来进行回向,回向什么呢?回向给一切众生遍虚空尽法界如母有情愿他们都能速疾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果位,愿他们都能够得度,以这样的发心来回向。然后还要把自已的身体自已身体所受用物自已所接触到的一切的一切三世过现未来无量光无量想都一一回向,所谓诸佛菩萨不受福德故,应无所住心而行于回向,这样就会使我们修行的一切功德转为无漏功德。好了,大致上再次明了这个道理我们修诵一下回向文。回向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回向,我们前面说过了不及时回向有四种过失,要牢记在心,念诵回向文之前要好好地观想一下,发心观想好了再念诵,因为你念诵的时候很难一边念诵一边观想,所以还是先观想为好,而这一切的回向都是随顺诸佛菩萨随顺传承上师如何回向我便如何回向,这一定要记住,这个非常重要,我们现在所讲的这些法就是我们临终这一刻面对死亡的法,你面对死亡的时候一样要这样发心这样修法,要这样做回向的。好了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来一起合掌念诵回向文。

  愿以此行胜功德,庄严诸佛净刹土,

  吾等发愿与众生,皆共于此成佛道。

  我此普贤殊胜行,为得文殊妙智慧,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胜妙诸佛刹。

  愿我常生诸佛前,愿我能遇善知识,

  生生世世遇妙法,在在处处不离僧。

  我以所行此功德,愿结众生三宝缘,

  祈请上师常住世,轮回苦海愿相随。

  愿我福德日增长,愿我业障渐轻微,

  愿我为道能布施,持戒忍进修定慧。

  愿我所行无憍慢,慈悲喜舍利人天,

  信解行证瑜珈行,回向众生成佛道!

  如来所化无量比丘众,辗转相承清净法身扬,

  四念禅法世尊亲口宣,恒沙有情获得解脱福。

  南传法脉传承永不断,苏伉敏达尊者足下祈,

  外显声闻内秘菩萨行,解脱妙道精华为众启。

  唯愿一切生生世世代,怙主与吾何时无分离,

  祈愿圣尊长寿久住世,法音传遍十方无量界。

  

  南无格日贝

  三宝三根本众护法神,吾等三门至诚作祈祷。

  此生乃至生生世世代,愿能生于怙主上师前。

  如来甚深三藏之法宝,闻思修而增长诸功德;

  无误引导取舍善知识;愿能依彼趣入解脱道。

  获得利乐唯一处,大觉教法久住世,

  受持佛教圣者等,唯愿长久如宝幢。

  威德上师长寿永无尽,无边有情获得快乐福,

  自他众生积资断诸障,愿得捷径大觉之胜地。

  生生世世愿遇清净师,不离殊胜妙法恒受用,

  五道十地功德胜圆满,祈请速得金刚持果位。

  大觉导师降临世间处,教法如日普耀十方界,

  受持教法僧徒相和合,教法长久住世愿吉祥!

  

《童蒙止观 第七讲》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