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童蒙止观 第四讲▪P7

  ..续本文上一页一切,究其根本来说呢,他也是不出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等等这使使,所谓五欲使,五顿使合起来。所有欲使为首呢,其余九使为助。每一使中,各具十使,这样就成了一百。这个贪一使,其他贪嗔痴慢疑等等这都作为辅助,每一使中,各个具备十使,这样合起来就成了一百,十十一百。湿润不住湿润,相助于一百。那么到过去未来时,二百之中,各以一使为上,九使为其助,各成二千。合在四个一百共成二千一百,再看这个贪嗔痴等分,四种,各个二千一百,共成八千四百。八千四百再跟这个四大六衰。地水火风为四大,色声香味触法为六衰。为什么成为六衰呢?因为它能够损恼善法。这十种当中,也各个有八千四百,那么这样配合起来,不久成了八万四千尘劳烦恼了么?如是辗转相增,各个相瑟,成八万四千烦恼,都以五盖收摄殆尽。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八万四千烦恼合起来就以贪嗔痴三毒为根本。贪嗔痴三毒呢,它不出五盖,五盖总摄三毒。为什么这么说呢?五跟三的数,比如说,经中里面所讲的,贪欲盖,摄贪毒。嗔恚盖摄嗔毒。后面一个睡眠盖、疑盖合起来,就是痴毒所摄。所言三种,皆名为毒者,毒就是鸠毒,你喝了就会没有命的。贪嗔痴三种烦恼,能够毒害我的法身慧命。丧失我一切的修行功德。所以称为三毒。后面说道这个掉悔,掉悔就是等分所摄。掉有身掉,口掉,语掉。有内外二种掉。内掉就是心掉,外调就是身掉,口掉二掉。那么这个掉举是不是遍于身口意,身口意再分开,分成七之,所以等分所摄。展开就是五盖,合起来,就生四分烦恼。等分不是分开,前面所讲的,贪嗔痴和后面的掉悔,四分烦恼。每一分中,有二万一千诸尘劳门。四分,分合,分合,共有八万四千。所以要知道,若除去这五盖。即是除去一切不善之法。所以修行的人,有如是等等因缘,应发觉五盖,速急舍弃之,不可忽略也。后面就讲到了弃除五盖的功德。好了,前面所说的八万四千的分法,大家可以慢慢地去调理。知其大概意思即好。也不是一味去深究这些,总而言之,分开来八万四千。合起来也就是这五盖。相通相摄,贯于三世古今,通习内外,融贯三世,全部包含。在时空上,自他上,内外上,全部包含。所以说,五毒之害,非常的利害。所以后面就讲到了除去的功德。如果能去除这五盖,如同负债得脱。重病得差。就象饥饿的人,跑到丰衣足食的国度。那么恶贼自免济。安隐无患。就是后面所说的意思。你看,负债,天天负债,今天债可免了。这是多么轻快平生的一件事情。生病生的这么久,现在重新获得健康。所以修行的人如果可以去除这五盖。内心安隐,清凉快乐。所以说,打个比喻,日月因为五种事情,而能使她明照。所谓翳烟尘云雾罗睺阿修罗手障。罗睺阿修罗的手可以把日月障住,谁也看不见。所以不能明照。人心五盖也是这样,如果去除了,人心明朗,如同前面所说日月的障蔽如果消除,那就遍空明照。所以这个借比喻来去除五盖,得到利益。这个好理解,就不一一宣说了。好了,以上总说五盖必须去除。最后,还给大家说一下,其实这个,贪欲,嗔恚,睡眠,调悔和疑,从去除烦恼的深浅来说,其他她也有次第之分别。修道者应该会明白这个道理。我打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观察一下子,就会知道。你看,今天我们要修禅,首先一个就是要去除贪欲,对不对?你如果对世间的种种事情,心声贪爱。满脑子想的跟哪个人约会,满脑子想的我应该去享受一下什么东西,你说他还能安静的在房间里面打坐么。对不对?他就不可能。所以他先去除它。好了。他好不容易把贪爱去掉了,他心生嗔恚,他不耐烦,他坐不住。好像还是不对。这叫什么,这叫嗔恚之毒,嗔恚覆盖他。好了,他把嗔恚盖去掉了,好像也能坐,也不贪,也不嗔,怎么样,发现,他睡眠来了,昏昏沉沉,过会儿,他可能要去睡觉去了,这说明什么?睡眠之盖,只要提起正念,睡眠盖去除以后呢?也没有什么事情做,他又觉得今天放假了,不用做什么了,呆在屋子里,有的人就会摆弄家具,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这里摆摆,那里弄弄。就这样把时间消磨过去了。他说我这今天心很清静哦。这是掉举,他这样掉举来掉举去,哎呀,我今天功课还没有完成,他又要打坐,心又生懊恼,这称为调悔盖。这些盖都去除了,下面又存在一个问题,拿起法本一看,又想起上师来,又想起法来,这个佛法修行真的能最终离欲么?开始怀疑师,怀疑自己,怀疑法,依次相生,最后是个疑毒。前面所说的五盖,次第而生。所以按照顺序来讲,他也会五个同时现前。不是说有贪盖的时候,下面的嗔盖就没有了。往往是又贪又嗔又痴,都在,同时升起。所以我们后面讲,因为交错相生。分合分合,称为八万四千烦恼。而且从过去,现在,未来,都贯通的。所谓的迷盖,这个遍空执计。《普贤行愿品》说我们怎样,业障如果有形象,尽虚空遍法界不能容纳。所以忏悔无尽,略说五盖的危害,盖之名相,与禅定的障碍,以及其对治之法。最后说到五盖的深浅的次第。好,我们基本上把禅定五盖详详细细地给大家说完了。大家学了这一章以后,平常要对照哦,很重要一点,对照。好好去对治他。这样我们慢慢逐步地就会趋入正修。所以实际上修行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去除五盖的过程。我们从第一章讲到,外具五缘,到第二诃欲,呵责外在的贪欲,然后到内在的降服、去除五盖。这一切都在做准备。准备进入修禅,所以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好,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这一讲讲的时间比较长。讲了将近两个小时,最后我们来做一个回向,请大家恭敬合掌:

  

  愿以此行胜功德,庄严诸佛净刹土,

  吾等发愿与众生,皆共于此成佛道。

  我此普贤殊胜行,为得文殊妙智慧,

  普愿十方诸众生,速往胜妙诸佛刹。

  愿我常生诸佛前,时时能遇善知识,

  生生世世遇妙法,在在处处不离僧。

  我以所行此功德,愿结众生三宝缘,

  祈请上师常住世,轮回苦海愿相随。

  愿我福德日增长,愿我业障渐轻微,

  愿我为道能布施,持戒忍进修定慧。

  愿我所行无娇慢,慈悲喜舍利人天,

  信解行正瑜珈行,回向众生成佛道。

  

  南无弥勒尊佛!

  谢谢大家!就讲到这里,祝大家六时吉祥,速成佛道!

  

《童蒙止观 第四讲》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