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童蒙止观 第一讲▪P4

  ..续本文上一页悔时。自觉身心轻利得好瑞梦。身心感到轻安,利爽,得到吉祥的瑞梦。梦中很吉祥,醒来也很高兴。或复睹诸。灵瑞异相。或觉善心开发。”什么叫善心开发?自已的心以前总是冒各种的恶念,现在的心总是能生欢喜能生善的念,所谓善心开发。“或自于坐中。觉身如云如影。因是渐证得诸禅境界。或复豁然解悟心生善识法相。随所闻经即知义趣。因是法喜心无忧悔。如是等种种因缘。当知即是破戒障道罪灭之相。从是已后坚持禁戒。亦名尸罗清净。可修禅定。犹如破坏垢腻之衣。若能补治浣洗清净犹可染着。若人犯重禁已恐障禅定。虽不依诸经修诸行法。但生重惭愧。”后面等下再说。这里智者大师告诉我们,这样修行以后会出现种种罪业清净的吉相,如果出现这种种的吉相就表明破戒障道的罪业得以消灭,那么从此以后他继续坚持他的净戒也叫做尸罗清净也叫做持戒清净,就可以修习禅定了。就好比说垢腻的衣服现在洗干净现在可以染上鲜美的颜色了,这很重要。这是通过修法来使自已的罪业清净,这从外从内都可以显现出这种功德瑞相。反过来说我们现在修行的人修习禅定的人遇到种种的障碍,有的人心生恐惧,有的人一打坐总感觉好象周围有很多的鬼魂,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是你自已的罪业没有清除。好象我们这里有好多道友一接解佛法或者一听到上师名号,或者是一接近上师的时候他出现种种的魔障,这是因为上师是个魔吗?不是的,是因为你的心中有罪业,所以必须忏悔清净。所以说凡是这样的人我劝他忏悔他如果不思忏悔,他只是一味地想追寻想听我教他怎么修禅定,这样的人不出偏不出魔才怪。所以我们看到身边的例子统统都是这样的。所以说众生业重很可悲可悯啊。自心不悟,反言责师。他自已不开悟,自已不知道自已罪业深重,他反而去看别人。其实一切魔由心生,一切罪障由已心造,跟外面又有什么关系呢?说句实话,就算你上师是个魔,如果你发心正确,你能够按照这样来修行,那么你也不会入魔境吧。对不对。所以你看不见自身的魔,却说外面有魔,都说是别人控制了你,都说是别人左右了你,都说是因为别人的缘故使你遭遇种种的恶运,那么你可知道,这不是的。那是因为你自已。你看看你自已的心,是不是非常地固执于已见呢,你又这个极端走向那个极端,想的不都是你自已所想的吗?你自已所想的这一切和佛所说的因果道理和善知识所开示的法相应吗?如果不相应,那他不信佛啊,对不对。所以大家要这样检讨,要发现自已哪些是自已所想的与佛法不相应,哪些是与佛法相应的跟自已的所想相违背的,你一定要调整自已,忏悔自已,争取如法,如法的意思就在这里。所以如法很重要,生起一种正确的信念,如法行持,反观自心,这是处重修行的最重要的窃诀。这是一种罪灭之相。

   我们再继续看下来,智者大师还说到,有的人虽然说不按照诸般经典所说修种种的行法,但是心能够生重忏悔。“于三宝前发露先罪。断相续心。端身常坐。观罪性空念十方佛。若出禅时即须至心烧香礼拜忏悔。诵戒及诵大乘经典。障道重罪自当渐渐消灭。因此尸罗清净禅定开发。故妙胜定经云。若人犯重罪已。心生怖畏欲求除灭。若除禅定余无能灭。是人应当在空闲处摄心常坐。及诵大乘经。一切重罪悉皆消灭。诸禅三昧自然现前。”这话说的其实是在说关键,他一边修禅定一边生大忏悔发露,做种种行,他一边修禅定一边出禅的时候平时广积资粮,烧香礼拜忏悔诵戒读诵大乘经典,那么这些罪业慢慢都会得以清净。所以关键是犯罪要心生怖畏,心里强烈地渴求要灭罪,除此之外真的是没有办法。所以说若除禅定余无能灭。这种情况的人是通过他在修习禅定的时候来清除这咱罪业。虽然他没有修前面说的专门的忏悔行法,但是他一边修禅定一边象刚才所说的那样读诵经典礼拜忏悔烧香诵戒,做种种的福德资粮之事。所以我们大家平常念诵功课是否以这种忏悔的心来念呢?我们讲到顶礼三要的时候有讲过,以什么心?以至诚恭敬的心礼敬的心,以忏悔罪业求哀忏悔祈求摄受的心,以这种一心供养的心来进行顶礼,来进行念诵,这个叫做顶礼三要,这个也是修行念诵的要诀。所以大家平常念诵功课的时候读经的时候仅仅是为了消遣一下吗?还是说也是生这种忏悔的心来修习佛法呢?所以这里讲了很重要的一点。总而言之,必须要持戒清净方能生起禅定的圣要功德。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道理可走。这就是所谓的具缘第一,是第一,持戒清净。时间关系今天只能讲到这里。接下来外具五缘第二就是衣食具足。这个今天我们就不讲了,留待下一次来讲。我们结束今天的讲解,最后做一个回向。

   愿以此行胜功德,庄严诸佛净刹土,吾等发愿与众生,皆共依此成佛道。

   我此普贤殊胜行,为得文殊妙智慧,普愿十方诸众生,速往胜妙诸佛刹。

   愿我常生诸佛前,时时能遇善知识,生生世世遇妙法,在在处处不离僧。

   我以所行此功德,愿结众生三宝缘,祈请上师常住世,轮回苦海愿相随。

   愿我福德日增长,愿我业障渐轻微,愿我为道能布施,持戒忍进修定慧。

   愿我所行无骄慢,慈悲喜舍利人天,信解行证瑜珈行,回向众生成佛道!

   弥勒尊佛!

  

《童蒙止观 第一讲》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