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止观》第二讲
隋 智顗 撰
悲华禅师 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嗡牟尼牟尼玛哈牟尼耶索哈!嗡牟尼牟尼玛哈牟尼耶索哈!嗡牟尼牟尼玛哈牟尼耶索哈!
南无智者大师!南无智者大师!南无智者大师!
大家中午好!昨天我们讲了天台小止观的要想具足坐禅法要首先必须具缘第一。外具五缘第一是持戒清净,今天接下来讲的是第二衣食具足者。我们来看经文。
“衣法有三种。一者如雪山大士。随得一衣蔽形即足。以不游人间堪忍力成故。二者如迦叶常受头陀法。但畜粪扫三衣不畜余长。三者若多寒国土。及忍力未成之者。如来亦许三衣之外。畜百一等物。而要须说净知量知足。若过贪求积聚则心乱妨道。次食法有四种。一者若上人大士。深山绝世。草果随时得资身者。二者常行头陀受乞食法。是乞食法。能破四种邪命。依正命自活。能生圣道故。邪命自活者。一下口食。二仰口食。三维口食。四方口食。邪命之相。如舍利弗为青目女说。三者阿兰若处。檀越送食。四者于僧中洁净食。有此等食缘具足。名衣食具足。”我们来看这里所说的,什么是衣食具足者?前面第一点讲到作为一个修行坐禅的人很重要一点是持戒清净,这是首要之首要,其次是讲到衣食具足。因为我们这个色身在世间上他要吃要穿,那怎么的吃穿具足才是我们所要具备的善缘呢?是不是说衣食条件要非常的丰足才能够修道呢?就象现在很多的人说的我现在没有条件来坐禅,等我钱赚得多多的等我条件很好的时候我再来坐禅。不是这样的,衣食具足者这里面是讲如法具足。我们首先来看这里面讲的衣法。衣法第一种这里讲的是雪山大士,他是在条件非常艰苦的雪山修行,这些大行众生称为大士,他随便得到一衣蔽体就可以了,他跟人间几乎是隔绝的,不游人间,为什么?他的堪忍力成就,他能够忍耐这些恶劣的环境气候,他具备有这种能力。佛陀时代有很多这样的修行者。但是要注意,今天我们末法时候的众生根器很劣,这个色身的力量也不足,堪忍力意志力各方面都不如以前,所以这种人极少,这是第一类。二者就象迦色尊者那样行头陀法,头陀法大家印象当中就是那种属于苦行的人。这里讲到的第一种苦行的人是雪山大士,其次才是象迦色尊者这样的受头陀法。头陀法具体怎么样称为头陀这里就不多说了,大家有机会去查一些资料。头陀法对衣食是怎么个做法呢?这里说“但畜粪扫三衣”,我们出家人以前只传三衣,三衣具足即可。有的公案这样讲,佛陀在深夜打坐感觉到冷,然后叫侍者再披上一衣,然后再往下打坐到深夜又感觉到冷,又披一衣,佛陀说如此三衣则具足已。这就告诉我们作为出家人修道人对衣食并不是一种贪爱,够用就行,只要是为了防寒受冻。记得我遇到缅甸的苏亢尊者的时候,当时剃度我出家收我为徒的时候,他跟我讲的第一个就是所谓的穿衣为了什么,为了防寒受冻为了遮形蔽体以度世间饥嫌。那么在在房子里面是为了什么?主要是为了能够安全地在那里修道,如此而已了。所以说头陀行者但畜粪扫三衣,粪扫三衣比如说丢在垃圾堆里人家扔掉不要用的破破烂烂的都可以穿,“不畜余长”,其他的衣服他都不做储备。不象我们现在家里的人春夏秋冬什么样的衣服都有,衣服非常的丰足。但是对于修行人来说是一种浪费没有必要。不畜余长就是这个意思。第三种人就跟我们有关系了。“三者若多寒国土。及忍力未成之者。”你看象我们北方的冬天非常的寒冷,夏天我们很多地方又非常的炎热,这些环境气候比较恶劣。我去过缅甸这些地方,北缅甸气候非常的宜人,我们这边很多气候是比较恶劣的,具体的环境不一样。还有一种就是忍力未成者,他堪忍的力量不够,他不能忍耐这种恶劣的环境,这样的行人来修行,“如来亦许三衣之外。畜百一等物。”他也开许在这正常所需要的三衣之外储备一些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但是你“要须说净”,“说净”这个是属于出家法里面的内容,大家简单的理解就是说这些东西虽然可以蓄,但是不清净物不可以储蓄,不是说所有东西都可以储蓄。这些东西的储蓄应该是以适宜修道够用为度,而不应该漫无节制地进行一种储蓄。还有一些不清净之物也不可以进行储蓄,所以称为“说净”。“知量知足。若过贪求积聚则心乱妨道。”你想想你整天到晚把房间里面的东西摆来摆去,如是折腾就已经去掉一下上午一个下午一个晚上,而且为了计较这些物品的好坏等等,心已经在俗了,所谓心乱妨道,妨碍你修道。这是讲到衣法有三种情况,第一种很难做到,你必须具备这种堪忍的力量,所谓雪山大士。第二种就属于那种比较正常的比如说出家人一样,但是不可过于贪求积聚,否则心乱妨道。前面这两种合起来详细分为三种,我们就属于第四种。属于环境比较恶劣多寒国土堪忍力没有成就的人,他的标准是知量知足。
食法也有四种。“一者若上人大士。深山绝世。草果随时得资身者。”这个跟前面是一样的。雪山大士吃个水果喝口山泉就能生存下来,他的特别就是住在深山密林里人迹罕至之处,跟这个城市是完全地隔绝,这种情况不是一般的人能做到的。“二者常行头陀受乞食法。是乞食法。能破四种邪命。”这里讲到头陀乞食法,行头陀行,通过乞食来维持这个身体。这里讲到这个乞食法能破四种邪命。那什么叫四种邪命呢,经上有讲,这种邪命当然能够障碍圣道。“邪命自活者。一下口食。二仰口食。三维口食。四方口食。”这些都是邪命之相。我们来略为了解一下这四种邪命之相指的是什么。一仰口食就所谓仰观星宿推步迎虚以此求食称为仰口食。二下口食为种植田园。三方口食所谓的通使四方结交豪贵。四维口食为卜算祸吉。此之四事在家人得为之出家人所不应为,所以应该远离这四种邪命。这个仰口食大家好理解,如算命替人看相看风水象仰观星宿推步迎虚等等这些神神鬼鬼的事情来维持自已的生计。出家修行者整天不务自已的正业,正业就是不去看经演教修禅打坐、劝人向善行佛法,而是把精力放在这上面并且以此为生来养活自已,这是邪命。下口食所谓种植田园就是指比如出家人是根据信众的供养去安心办道,去种植田园者,比如说有条件去生活的却非要下到地里去干活如挑粪浇菜,这些事情也有很大的问题,比如有的人这样去做会感觉出家的日子不闷,那么渐渐渐渐时间长了就感觉和俗家人没什么两样。说到这里大家也许会说,以前百丈立清规的时候不是有说过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吗?不是都有种田种地吗?现在出家人也有这样的,是不是都属于下口食呢?这个大家不能这样机械地认为,百丈立清规当时有它特殊的历史条件,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佛教不容易保留下来。象我们现在的寺院很难找到一种供养,在特殊的情况下特殊的因缘情况下也采取这种农禅并举的方法,戒律在特殊的情况下我们在家人不要过于执着这一点,要知道佛法很深微妙,要看具体的情况。所谓的下口食是指这种情况,把很多的时间花在去营作上面来维持生计,这不是头陀行者所应做之事。好了,三方口食这个好理解, 也就是四处结交好友,专门跟这些豪贵结交,跟这个也认识跟那个也认识,平常把很多的时间忙于人际关系上来打转转,这样来获取他的饮食这样就称为方口食。还有一个叫维口食,维就是维持生计,去做生意去贩卖物品等等。作为一个头陀行者他将远离这些,把这四种谋食方法称为邪命。这四种方法在家人这样去做尚且情有可原,出家人不应所为。第二种这其实属于出家头陀乞食法,大家稍微了解一下。下面再看第三种,三者阿兰若处。檀越送食。阿兰若处就是寂静的地方,没有人干扰的地方,檀越就是施主,护法的这些人给你送食物,比如说有的在家里的人条件非常好,家里人都信佛,比如说他妻子他家里人护持他进行修行,还给他送食物,这种缘都有助于专心地进行修禅,这种缘在今天的这种时代都不是那么容易地获得的,我们的福报都不见得这么大,实际上有种种的外缘干扰,很难成就这种修禅的殊胜圣缘。比如说我到山上去修行的时候在亚青都是自已来煮东西吃的,每天花很多的时间在煮吃上,没有办法,自已得起火生灶自已去买东西等,这样花的时间很长,我们一边煮东西吃一边修禅,正念反观。比如说烧柴挑水煮饭,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行动当中念念不忘修习禅定。第四就是僧中洁净食。僧中洁净食比如说出家人统一地过堂,在僧团里有人专门地安排这种饮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条件。比如说我们住到丛林里,丛林里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好,大家能够安心办道,僧中洁净食就是属于这一类的。“有此等食缘具足。名衣食具足。”吃和穿要先解决,不能解决就不能安心办道。“何以故。无此等缘则心不安隐于道有妨。”这说得很清楚,无此则不能安心办道。我们注意到没有,象前面说的雪山大士头陀苦行这一类的他们是怎么面对这些情况的?他们把外在的条件的具足降到最低位,这样他的心就能安稳,他就能够修道,少欲知足,这是真正的安心办道之法。如果我们一味地只是寻求外在环境的具足,那就很难办道。比如说我们今天很多人误解生活并不平凡,我们少欲知足这点就非常不行了,其实家里的条件也好自已现在目前的条件也好其实早已足够来修道了,可惜的是他无心修道,而且他还觉得这个条件还不具足,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吗?根本就不是。所以有时候应想想雪山大士,虽然我们的摄力有限,堪忍力未成,想想头陀苦行者,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向他们学习,尽量地向他们看齐,那么是否对安心办道的这种要求会有所改变呢?大家应该三思这样一个问题。前面具缘第一讲了第二要衣食具足。下面讲到第三处所。第三得闲居静处,我们来看下…
《童蒙止观 第二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