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降伏其心 三 福慧双修▪P2

  ..续本文上一页,不要进来了!出去呀!)

  所以我们学佛的人,无论大事、小事,你都要用心做。只有你用心投入了,才会把它刻在阿赖耶识里面,以后,乃至来世才能够受用。你做任何事情,达不到忘我的地步,根本没有办法储存进去!只有当一个人忘我的时候他才没有我执,才能够与他所做的事情融为一体,才能够把第八识的大门打开,内外合二为一、同一体。

  在这里我们说个题外的话,就如刚才那一帮人,穿个高跟鞋,进来时那么大的声音!一个不会察颜观色的人,一个不会体谅对方的人,他永远不会成功!即便他成功了,也是刹那间的,很快又会跌倒下去。

  如果你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对方考虑的话,你们可以想象后果是什么样子?!因为你不需要的,对方也不需要;你所需要的,别人也会需要。如果你们所做的事情连你自己都不满意的话,你最好不要拿出来!连你自己这一关都过不了的话,如何摆在别人面前呢?

  一个对自己都不负责的人,他又怎么能对别人负责呢?我曾经讲过一句话:你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马马虎虎,你在临命终的时候,同样还是马马虎虎,到六道中的任何一道都行!这就是有一天晚上我骂你们的话:“最没出息的人就是从众的人!”从众心理特别重的人,是最没出息的人。人家说上东方,你说行啊;人家说上西方,你也上西方。人家怎样做,你也怎样做,这就是从众的人,是最没出息的人!

  为什么会这样?没有智慧,没有主见,不知道自己的方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照理来说,讲课这么长时间了,你迟到一个多小时,应该是很不好意思的,轻手轻脚地进来才对。可是一个个穿着高跟鞋,“咯噔咯噔”,若无其事地进来,这样的人你跟他交朋友,最后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

  现在许多人都说对方不好、难打交道,可是都没有在自己身上检查一下,自己做人做事的方式对不对?为什么我们在礼佛以后问讯的时候,两手的食指尖相触碰一下额头呢?传统的动作一定是要碰一下额头才对。可是现在许多出家人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只是这么搞一下,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准确到位的姿势,必须要碰着额头。就是要告诫自己,不要随意起心动念。你如果起心动念了, 马上要叫它就地熄灭!

  心灵这只眼睛不要看外面,要看自己!要看住自己的起心动念,照顾自己的神识不要跑到外边去了。不要光盯在别人身上,要从自身做起,在自己身上下功夫。每个人如果都管住了自己,就是把团体管好了!因为团体是由每个人组成,团体如果舍弃了“你”、“我”、“他”,也就无所谓团体,所以说“你”管好了,“我”管好了,“他”管好了,就是把团体管好了。

  一个人学佛修道,不是靠别人督促你,要自觉自愿地发心才可以。如果要别人来强迫你的话,说明你做人已经非常失败了,无论是学佛还是做人,都是要做自己愿意做的事,你如果不愿意做,就不要难为自己!

  我们所做的一切,没有谁一定要强迫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一个非常适合自己的位置、非常适合自己的空间。如果说这个位置、这个空间非常让你难受的话,你不妨早一点挪个位置、换个空间!就像北方的树木和南方的树木,都有它们适宜自己生长的不同环境。

  人也同样具有这个特性,如果你对自己所做的一切不是心甘情愿的话,不妨马上改变一下,如果你愿意做,就要用身心投入把它做好、做到最完美。

  实际上你有一颗马马虎虎的心,不是害了别人,最后被害的,还是你自己。你做任何事情都是马马虎虎,那么你对自己内心的“贪、嗔、痴”也是马马虎虎。开不开智慧,福报修来没修来,你也是马马虎虎。管它“生”呢,管它“死”呢,都是马马虎虎!

  如果你有一颗求完美的心,你穿衣服,必须要求合体,不合体,你就会把它扔掉;你吃饭必须要吃得恰到好处,不到“好处”你也不会丢碗;你下地干活,也必须要干得完美,你在心里面才会把这件事情给放下!

  因为你有一颗求完美的心,一旦有一天你来学佛修道了,也同样要把“学佛”做到最完善、最完美!你绝对不会马马虎虎,因为你没有一颗马马虎虎的心。

  学佛修福慧呀,都是这样修来的。你只知道修福慧,不知道惜福慧,也没有用!你会赚钱,不会存钱,就像是一个没底的桶一样;你会存钱,不会赚钱,就如同没有源头的水一样!

  经常看到我们庙里的垃圾桶里,有许多东西还能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它的作用,就扔掉了。我们有一位出家师,他从里面拣回来一本挂历,他觉得那个挂历的纸张质量很好,扔了很可惜。他说这个挂历的背面是一张白纸,完全可以用来写字。为什么他能够想到这一点,能够从垃圾桶里把它拣出来?实际上他缺那一本挂历的钱吗?都不缺!为什么他会这样做?

  我们记一个电话号码给别人的时候,只用那么一点纸片,多一点就不撕掉,绝不会因为记一个电话号码,就撕掉一大张纸给别人!难道我没有钱买稿纸吗?我们从去年成立了筹建委员会,到现在已经投入现金500多万了,怎么可能买不起一点稿纸呢?我们该投入的,该花的钱,再贵不要吝啬;不该浪费的,没有用的,再便宜我也不要!

  今天就说这么多了,如果你们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和观点,可以说出来一同探讨。我所讲的只是我个人的观点,是我自己做人、学佛的思想心得,不能代表大家。

  回去参一句话:“脚踏实地,过后无痕。”

  

  

《降伏其心 三 福慧双修》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