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双修
学佛的人,最初要把自己的虔诚心培养起来。如果说你学佛很久了,你的虔诚心还没有培养起来,可以肯定,你是一个业障非常深重的人!一个虔诚心没有培养起来的人,他不可能入门的。要对佛祖虔诚,要对因果深信。
学佛修道,不外乎修福修慧。可是修行人整天都把“开智慧”挂在嘴上,实际上,许多学佛人并没有开多大的智慧。都是为了开智慧、修福报而学佛的,为什么福慧打不开呢?在你的虔诚心没有建立起来之前,你的福慧是没有办法修起来的。
你以为自己是在修道,是在修福、修慧,实际上你所作的一切根本没有击中焦点!不要说开智慧了,许多学佛人就连福报还没有培养起来,如何开智慧呢?因为你没有福报,你不能遇到善知识,你所遇到的善知识,多数都是邪知邪见!
一个有福报的人,他不出去寻找善知识,自然能够与善知识相遇。《弥陀经》中讲:往生西方净土,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福是怎么来的呢?一是惜福、二是修福。我们不用说“修福”,连自己先天原有的一点福报都没有珍惜!你这一世能够遇到佛法,可以说不知道是你前边哪一世种过善因、种过福报,所以才能够闻到佛法。
没有福报的人,你想做任何事情,即便你有智慧也不能成功!这就如同一个容器一样,你如果没有这个容器,你用什么来装东西呢?你没有大的容量,如何做大事呢?成佛是最大的一件事,想了脱生死,难道不是大事吗?
人生两件大事:一个是“生”、一个是“死”。生已经过去了,我们没有办法把握住,惟一能够把握住的就是“死”。人世间,你们说惟有什么不能重复第二次?惟有死不能重复!人一生当中只有一次死亡。时常听到说某某人死了好几次都没有死掉,说是已经死过去了,又回来了!实际上这不是真正的“死”。
除非是有一种开悟的人,他得了道了,他每一次入定都是一次死亡。而对于你一个没有入过大定的、没有脱离过躯壳的人来说,你只能够经历一次死亡。可是这一次的死亡,你根本没有办法把握!死亡和入定是一样的,都是由粗变细、由细变无。
我们一个人如果知道惜福、会修福的话,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有善缘,你的理想都能达成。那么如何去惜福呢?人都有一种恶习:不是自己的东西都不会去珍惜,不花钱的东西都去糟蹋!对于一个深信因果的人,他绝对不会这样。因为一个人一生中的福、禄、寿,早已经决定了。即便你是修行人,十有八、九也已经定死了,你想改也改不掉!
所谓的能够改变命运,第一是你能够遇到善知识,这个善知识是真正的明眼人,才能够帮你改变命运。第二是你已经入道了,能够改变命运。如果说这两点你没有具备的话,你即使是刮个光脑袋,天天念经拜佛,仍然超越不了因果、改变不了命运。你一生中的福、禄、寿,生来是多少,活着的时候一点不会增!
为什么要惜福?就是要延长自己的生命,用来修道。经常看到一种人:一大张白纸,上面写了一个电话号码,就把纸给撕掉了。白花花的一张纸!虽然这张纸你没有花钱,但是仍然要从你的福报里面扣除这一张纸。正是因为你有这个福报,你才能不花钱用到这一张纸。如果你是一个学佛的人,连最基本的因果都不相信的话,根本不配是一个学佛的人!你也不可能把福报修起来,更谈不上了脱生死!
一个电话号码,怎么会用得了一大张白纸呢?现在的白纸很多都是几分钱一张。从一件小事情就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命运,生来就那么大的福报。有一些人那么勤劳,可是连温饱都不能保障。我们也时常看到许多有智慧的人,做什么都失败,做生意赔钱,炒股票也赔钱!
我们也经常开玩笑说:某某某傻乎乎的,一做生意就赚钱,一炒股票就发财!也承认人家福报大。那么福报是怎么来的呢?一是前世修来的,二是要惜福。为什么寺庙里掉一粒米,都会捡起来吃掉呢?难道寺庙里还缺那一粒米?有很多出家人,米粒掉到桌子上都会捡起来吃掉。他不是缺那一粒米,是因为他深信因果,知道所糟蹋的都是自己的福报!
有的人生来就是一副尖嘴猴腮的样子!小脑门、瘦鼻梁,生来就没有福。为什么是这样子?前世就没有修福报。学佛的人你没有机会修福报,就要修智慧;没有机会修智慧,就要修福报,两头总要抓一头。
讲起来我们都懂这个道理,可是为什么没有办法落实在现实生活当中呢?因为讲起来太简单了、太容易了,任何一件事讲起来都容易,做的时候都很困难。尤其是学佛,是从自身做起,纵有一点小聪明,也没有必要炫耀,只能够说明你前世修过智慧。福慧如同左脚和右脚一样,缺一不可!一个真正的学佛人,他一定既懂得修福,又懂得修慧。
修行是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拿过来、装进去。我曾经讲过:为什么佛祖要把六度的顺序那样排列?六度的第一位是什么大家知道吗?(答:布施。)为什么要把布施排在前面?
我们常讲要开智慧,既然是“开”智慧,那说明里面原来就有智慧,只是如何把它打开。实质上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叫做“开”。可是许多学佛的人喜欢从外面索取。如果你用一种持续不断地从外面索取的方式来修智慧、修福报的话,那只能让自己的福报和智慧的源泉干枯掉!往下沉哪!
如果你把“布施”修好了,根本不愁智慧。可是往往我们只看到眼前的一点小利益——今天出去做事我又赢了,我又把对方击败了,又把对方的钱赚到手里边来了!岂不知从另外一种无形的空间来讲,你又少了,你得到了有形的东西就会失去无形的。实际上有形的东西是表相的东西,无形的东西才是根本。有形的东西是在受无形的力量支配。
福报是做人做事慢慢修来的,功德也是通过做人做事的时候修来的。我记得有一天晚上和一个师父聊天的时候,我说多数修行人死了以后,不仅没有了脱生死(去极乐世界更不用说了!)而且多数会沦为孤魂野鬼!他当时跟我辩论说:既然修行人死了以后,多数沦为孤魂野鬼,那我们还学佛修道干什么呢?
我说:就目前多数人的这种修行的方式方法,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死了以后会沦为孤魂野鬼!我为什么持有这种观点呢?我说你看一看现在修行人的形象和修行方式,和古人修行的形象和方式方法比,有什么区别?想了一阵子,他说:现在的修行人和古时候的修行人绝然不同,有本质上的差别!他当时谈到:现在的修行人,刚开始信佛、学佛修道,就要和环境、人群隔开,不和大家接触,不愿意做人,不愿意做事,偏偏喜欢贪图清净,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面!
你既没有入道,还没有和道相应,躲在屋子里干什么?是在打妄想,是处在散乱当中,只是身体没有动,头脑里面就像开运动会一样!只有入了道的人,与道相应的人,你到任何一个地方,就像手机信号一样,都不会间断,永远与道相应。即使你是在打架,在骂人,如如不动、明明了了的那个东西,仍然朗朗现前!
可是现在的修行人呢?不是散乱,就是昏沉。刚刚不散乱了,又要昏沉;刚刚不昏沉了,又开始散乱!过去的人是怎么修行呢?一开始信佛,一学佛修道,先出去把自己的福报资粮、智慧资粮给培养起来、建立起来。福、慧资粮都具足了,才能够具备学佛修道的根本条件。
过去的人强调见地和行愿,可是现在的修行人,恰恰不注重这两点!一个没有见地的人,绝对不会去行愿,因为他不知道行愿的重要性。过去开悟了的人,已经得到了根本智,为什么还要去行愿,十年如一日地行愿呢?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大施主往庙里面施舍财物,我们承认人家福报大!按道理来讲,我们出家人是修福修慧的,可是为什么还没有人家施主福报大呢?有一种诡辩的修行人会说:我怎么没有他的福报大呢?他把钱拿到我的庙里来,不就是我的福报大吗?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仔细分析一下,真的不是这样。
无论你是开悟了还是没有开悟,行愿,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也就是说孜孜为善、念念为善,时刻都不能放弃。如果你来世要做人的话,你也要具备大的福报、大的智慧,才能够投胎做人。福慧不具足的话,你临终的时候自然会迷失方向。要想投胎于人道,你必须要有一定的定力,神识不散乱、不颠倒、能够认清方向,才能够投胎人道。
没有行愿的人,尤其是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贪图清净的人,你和外源切断了,你的福慧怎么培养起来呢?你既然没有福慧,你怎么可能来世做人呢?往生西方净土,那更不用说了,都是“免谈”!学佛的人都知道,你就是往生天上,还要把五戒十善修好了,才能够生天。别小看了生天这个果呀!天人的果位也不是简单的,要把五戒十善都修好了,才能生天界。
现在的修行人虽然也知道修福报,可是以这种方式修福报,我简直不敢说!一旦说出来,会打消了大家的积极性。无论你采用哪一种方法,如果没有把它储存到阿赖耶识里面,全部是空谈,没有用。
如果你想带到来世去享用,那就要把你所修的福慧,储存在阿赖耶识里面。如果没有储存进去,你怎么能带到来世受用呢?为什么没有储存进去?因为你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不痛不痒、无心无力,所以你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没办法储存进去。甚至连你的第六意识里面都没有储存进去。前面做,后面忘,所以你永远没有福报、没有智慧!
我们现在为什么没有福报和智慧?因为前世做人、做事都是采用这种方式,所以这一世又穷又笨!为什么过去学的东西现在能够受用?就是因为你把它贮存到了第六意识里面了,甚至还贮存到第八识里面了,所以现在能够受用。你现在做的事情想来世受用,同样也要通过一种方式把它贮存在第八识里面。这就好比说你今年收的粮食,想要放到明年、后年受用,你必须要把它放在粮仓里妥善保存起来。如果你没有放到粮仓里,放到外边就坏掉了,就没有办法留到以后来受用。(这时有人中途进来,师吼道:来这么晚了…
《降伏其心 三 福慧双修》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