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降伏其心 三 怎样才能与法界融为一体

  怎样才能与法界融为一体

  

  打坐昏沉如何对治呢?我以前讲过好多次,今天再告诉大家一种对治的方法:把脊柱拉直,眼睛闭起来,吸一口气不要呼出去;眼球顺时针转十圈,逆时针转十圈,由外向里转十圈,再由里向外转十圈,这个时候抬起头来呼气(呼——)。这样做,三口气就可以驱除昏沉。

  条件是脊柱拉直、压下巴。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解除昏沉。如果静坐时很散乱,散乱成片以后,控制不住了,你就不要再继续用功了。采用这种方法对治以后,再回过头来重新用功,能用多久用多久,当散乱又成片时,就不要再用功了,对治以后,回过头来再重新用功。

  这就像我们开着汽车往山(路)上冲一样,第一次没冲上去,就不要继续冲了;须把车倒回来,加足马力再重新冲它一次;一旦冲不上去停在半路上了,就不要再冲了,还要回过头来再加足马力,再冲一次!只有这样才能冲过这个山坡。

  为什么人困倦的时候就要打哈欠?一打哈欠就会眼泪汪汪的呢?学过五官科的人都知道,我们的五官之间都有一根很细的管道,彼此相通。打哈欠是血液内二氧化碳增多,刺激脑部的呼吸中枢而产生的生理现象,你嘴巴一张、头一抬,缺氧得到缓解,暂时得到养息,但没有维持多久,又缺氧了,又要昏沉,又打哈欠。

  修行人最初用功的时候,不是昏沉,就是散乱。当散乱刚刚减轻的时候,就要昏沉;昏沉一旦要解除、头脑清醒了的时候,又要开始散乱。一直是这样反反复复,这是修行人都会遇到的一种通病!

  虽然我们不具备四禅八定的功夫,但是只要我们渴望求道的心不退,临终绝对不会进入三恶道!虽然我们现在还有种种恶习,只要是我们修道的道心不减退,就不会进入三恶道。

  问题是当我们临终的时候,是否渴望修道的心退到了一边、习性现前,如果是这样的话,还是会被习性牵着走,而顺着习性去往生了。你在临终的时候,如果习性没有现前,就会仍然保持渴望修道的心,与道相应。

  所谓的参禅打坐、念佛持咒,也都是培养一种学佛的习性。问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恶习,要比学佛的习性大数万倍!

  作为一个学佛的人,越是精进用功,过去八识心田里面收录的种子越会现前。这对于学佛来讲,当然是一件好事情,因为你恶性的种子如果不现前,有可能会在临终的时候出现。那个时候出现会更麻烦!前边恶习的种子出现得越多,在临终的时候出现得越少。

  一个人如果生前一直压抑自己的恶习,那么在临终的时候处在昏迷状态、意志力薄弱的时候,恶习的种子就会出现,而占主导地位。如此说来,我们内在恶习的种子,平时该当如何处置呢?

  学佛的人对于自己的不良习惯,往往是通过一种压抑的方式,不让它显现,实际上这不是处理的根本办法。为什么说学佛的人要天真、单纯、表里如一?内在是什么习性,就让它展露出来。只有当内在的习性展露出来以后,自己以及他人才看得清楚。对于恶的习性,把他对治掉;好的习性继续培养和增长。

  如果你平时是采用一种压抑掩盖的方式,好的、坏的习性就都被压抑在了里面。过去世八识心田中录进去的种子,现在想要彻底整理、清点,惟一的办法就是把它彻底地敞开。不管是好的习性,还是坏的习性,都需要通过一种很大的魄力把它显露出来。否则的话,是没有办法走出自己狭隘的空间、与外面广大的空间融为一体的。

  学佛修道,即是走出自我的空间,与外面大的空间融为一体,与山河大地融为一体。与外面相融的办法是把自己敞开。当把自己敞开的同时,外面的力量自然进来,不需你走出去,刻意去融。这就好比一间封闭的房间,当你把门窗打开的时候,外面的空气自然会进来,内外的空气自然会融为一体。并不需要里面的空气出来和外面的空气相融。

  不需要求道,更不需要求菩萨,自己把心量打开以后,自然与道、与佛菩萨融为一体。不是我们走进他里面,而是他一直在门口等待着我们把门打开, 是他渴望走进屋子里面来!与道沟通是这样,与人沟通也是这样,打开自己自然就能够与对方融为一体!

  今天我就少讲一点,多留一些时间让你们大家聊一聊、谈一谈自己学佛的心得和修道当中的一些问题。

  每次给你们留下足够的时间一起讨论提问题,结果你们都没有问题;当我一离开这里,你们的问题又来了。当我自己有事情的时候,在属于我的时间里,你们又总喜欢往山上跑!

  想来想去这不能怪你们,还是怪我自己!如果你们跑上山时,我把你们劈头盖脸地骂一顿,你们就不会有事无事总往山上跑了。因为我已经给你们时间了,可是你们每个人都想单独往山上跑,甚至有时候截到路上。

  往往我又拉不下面子,你们跑到山上了,我就跟你们谈一谈、聊一聊;有时候把我拦在路上,我也跟你们谈一谈、聊一聊。如果你们每次拦住我、每次跑到山上,我总是骂你们,你们也就不这样做了。所以我说不能怪你们,只能怪我。

  我不在的时候,当家师、班首师、知客师你们三个人点到谁讲开示,他都不能推辞!你不能够讲十分钟,就讲五分钟;五分钟也讲不了,就讲两分钟。总之,点到你,就要讲,不能推辞。

  如果点到你,你推辞,再点第二个人他也会推辞,第三个人也推辞,这样就没办法组织了。所以你必须要讲。你有什么好怕的呢?你说我们在座的谁讲得好?谁都讲得不好!可是我们共修完了,总得有人出来讲一阵子。录音又不整理出来,怕什么呢?

  你讲开示,可以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你们三个(当家、班首、知客师)要主动请大家讲。“法”是要请的,如果“请”不行呢,就要给他们下命令!点到谁都要讲,点到第一位就必须要讲。否则再往下推,别人也不讲。也有的想讲不好意思讲,有的是不会讲。现在学佛的人脸皮都薄!

  昨天来了三、四个人,跑到山上要皈依,我说我不想皈依。他们说让我给他们起个法名,说几千里地跑来不容易,又辛苦又花钱,就是专门跑来皈依的。家里事情很多,想过两天就走,你今天就给我们皈依。

  我一想,又跟前面来的一些人一样,又是大爷来了!又来跟我讲条件来了!下午刚到,傍晚就要皈依。我说我不想皈依,他说:是不是嫌我们笨呢?我说那是你自己说的,我没说。

  今天皈依的时候,我一看,怎么没有那几个人呢?后来一打听,今天吃了早饭就走掉了!当时我想:唉呀,现在学道的人哪,确实是不好讲!你说他不虔诚吧,他确实挺虔诚,几千里地跑来了,说要把身、口、意供养给我,我就说:我不要,第二天转身就走了!

  我想想这也好,我说“不收”,就这么一句话,他就觉得没面子了,就不好意思了,就要走。学佛还要什么面子呢?学佛的人根本不能够要面子,你要面子就学不了佛,也学不好佛!因为你要求法,乃至说想做人、做事明确方向,怎么能因为师父就说了“不收、不要”,说你笨(况且“笨”还是他自己说的),你就面子上下不来了。

  不过这种现象我自己也出现过,要找某位师父求法、办事,话一出口,师父也是这样做,所以我就觉得丢了面子,面子拿不起来了、不好意思了。这种心态用于学佛修道根本不行、绝对要不得!

  所以,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多大,内心的境界就有多高,果位呀,也能够升多高!罗汉的承受力、菩萨的承受力、佛的承受力都有很大的区别!不用说圣人,就是一个普通人,你没有一点承受力,怎么能够做事、做人呢?现在学佛的人简直没办法跟古人比!

  难怪过去的祖师爷说:打不走、骂不走,才是佛门的龙象!现在的人,你不敢打、不敢骂,哄着、哄着,就歪了!实际上真正的人材不需要哄,你就打、就骂,结果几年打下来、骂下来,他成材了!

  我们佛门里边把学佛的人才(就是法器),比喻成“佛门狮、象”!像狮子、大象一样。狮子代表“锐利”,它的魄力很大、冲劲十足,根本抵挡不住。吼一声,威震山岳!狮子的生命力特别旺盛,很难以死掉。

  大象呢,是能承载重量。你们都见过大象,它的四条腿就像柱子一样,可以驮几千斤都没问题!任劳任怨,而且走起路来非常稳健。但是一旦发起火来,咆哮的时候,碗口粗的树,鼻子一卷就连根拔掉了!

  大象是有耐力、狮子是有威猛力。一个学佛的人既要有威猛力,又要有耐力。现在我们学佛的人,你说猛,他猛不起来,只能勉强算有点魄力,实际上魄力也算不上。你说他没魄力吧,动不动还要生气发火。你说他发火,真正的大火他又发不起来,没那股底气!过去那些祖师爷们,发起火来整个寺院里的钟声都比不过他。吼叫起来、骂起人来,比钟声还要宏亮!

  你说耐力,我们更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我们做上三几个月,做上半年,充其量一年,就厌倦了。你种菜没耐力,或者说做饭没耐力,你做任何事情没耐力,你学佛同样是没有耐力。你干任何一件事有耐力,你转过来学佛也是有耐力,因为学佛也是在做一件事。

  你骂人有魄力、有胆量,你修道也会有魄力、有胆量。一个人的内心,你敞开不敞开、说与不说,人家也会清楚。我们学佛的人乃至不学佛的人,里面都是充满了贪、嗔、痴!充满了杀、盗、淫。这些都是很正常,没什么好掩盖的!

  别说我们是凡夫俗子,就连孔老夫子,也讲过“食、色、性也。”一个人有饮食、有贪、嗔、痴,这是人的习性,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也没什么必要掩盖的,你说不说出来,彼此之间也都知道。只不过是有的人轻一点、有的人重一点而已。

  因为我们是婆娑世界的众生,也即欲界的众生,所以有欲望很正常。不会因为你说出来就多一点,不说出来就少一点。一个人你敢说,自己心灵的大门才能打开,和外面、宇宙的力量还相应得多一点;你不敢说,封闭得越严重,越会把自己孤立起来。

  讲修行的体验和感悟,不像我们在外边做事情,说错一句话,表明一个态度,没办法收回来,会…

《降伏其心 三 怎样才能与法界融为一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