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降伏其心 二 附体是如何来的▪P2

  ..续本文上一页体,还没有投胎,你正好是一种无形众生,当你醒来以后,想要修行,又发现自己没有身体,你就会去附体。

  有的人发现有附体并不是一件好事,但往往自己又做不了主,被无形众生折磨得死去活来,已经厌倦了无形众生,但因自己力量不足,又没办法把它赶走。这时往往会请一些法师,想把它赶走掉。不管你请了哪一类型的法师,有道还是无道,都不能单独一方就可以把无形众生赶走掉。要想赶走,必须要三者(法师、无形众生、被附体的人)配合,三者沟通了以后,无形众生才会走掉。这就好比张三和李四之间有债权、债务关系,两个闹得不可开交,李四找来王二调解,王二要想参与,必须要征得张三的同意,同时能够承担双方的债权、债务才行。如果说王二没有能力承担,他也不能把无形众生赶走。因为你没有能力替一方向另一方还债,所以他们两个人还会一直闹下去;除非你有能力帮两个人了结债务关系,他们两个的因缘,才能就此解开,告一段落。

  往往心比较散乱的人,神不守舍的人,意味着他的身体是个空房子。既然是一个空房子,外人就容易进来居住,它长期居住在里面,真正的主人回来以后,反而被这位外来者赶在门外,主人变成了外来人,外来者反倒成了主人。你们是否听说过民间盖的新房,100天之内必须要有人住;如果没人住,也要把马、牛、羊赶进去住;如果房子盖好后长时间没人进去住的话,要在进去之前,先在房间里点一堆火烧一烧,人才能进去住。为什么要搞这些呢?实际上民间的许多做法,并不是没有道理,我们不懂,往往会说这是迷信。实际上虽然大家现在都在学佛,有的是居士,有的是出家人,大多数都是迷信。对一件事情不明了,你去信它,就叫做“迷信”;只有当你对一件事情了解了、掌握了,再去信,这才叫做“正信”。

  实际上我们天天碰到的迷信的事情,非常非常多。手里拿着手机,为什么能给对方打出去?为什么会接到对方的电话?我们不懂其原理,只会使用,这就是一种迷信。你相信它有这种功能,可不知道为什么有这种功能,就是迷信。家里面有电视机,天天看电视,不知道电视的原理,但又信电视机能收到节目,这也是迷信(不明白的“信”,就叫“迷信”)。因为我们天天都处在迷信当中,太多了,你也就不觉得是迷信。汽车为什么会开着跑?我们只知道它有个发动机,为什么有个发动机就会跑呢?我们天天都活在迷信当中,被迷信所包围。

  我们经常会听到请法师、道士来做道场、来消灾的事情。实际上请来的法师、道士,他如果不能与无形众生沟通的话,仅仅凭他的法力,是没有办法让无形众生走开的。既然他法力高,就应该能和无形众生沟通。他没办法和无形众生沟通,单凭他念几卷经、几个咒语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凡是能够附体的,它都有功夫,至少修到八百年,而我们一个“人”未必有修过八百年的功夫。有好多是这一世开始发心修行,这一世才闻到佛法。虽然也有许多人是再来的,但未必修到800年。并不是说你功夫高,这些无形众生就会拥护你。你只要是有一颗虔诚的心、正直的心,这些无形众生就都会护你的法。

  有附体的人,女同志特别多,因为女同志的阳气本身赶不上男同志的阳气旺,所以无形众生就容易接近。还有一个原因是,女同志比较单纯、善良、头脑简单。如果说你的头脑复杂、我执很重,无形众生绝对不会附在你身上,它知道附在你身上没有用,它转不了你的头脑,你的“我执”比它的“我执”还要大几万倍,它怎么会附在你的身上?怎么可能指挥你呢?你们可以仔细观察身边有附体的人,都是头脑简单、而又缺少正知正见。如果说你头脑简单、心地善良、思想单纯、又具有正知正见,你就不是和无形众生沟通了,而是和佛、菩萨沟通了。

  有的人比较敏感,说:“这里的无形众生比较多,那里的无形众生比较多。”你们说哪里没有呢?你走到哪里,哪里都有人,你走到任何地方也都会有无形众生。无形众生就像人居住的村庄一样,也是成片成片地住在一起,也有些无形众生就像某些人一样,喜欢独来独往,不合群。比如说我们死了以后,没有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载体去投胎,我们的灵体在空中飞来飞去,这个时候可以说我们就是无形众生。为什么不去马上投胎呢?因为自己的欲望还没有达成,理想还没有实现,所以还要找到一个身体去继续满足自己的愿望,如果说正好你这个人和这个无形众生有相同的愿望,自然会和它合二为一。

  “附体”,它不是修来的;真正的神通是通过自己的定力修来的。神通,可以做得了主;而附体是由不得自己。这是附体和神通最根本的区别。神通,可随时关闭和打开,只要是我们自己身心统一,而且身心的定力很强的话,神通自然会出现。

  为什么过去的祖师大德们很少讲到神通呢?就是不让大家对神通产生欲望,通常用“智慧”二字来代替神通。现在的修行人,总想有神通,知见没有摆正,身心没有协调,怎么会开智慧呢?怎么会有神通呢?就像是一块土地,土质非常差,怎么会长出很好的庄稼来呢?只有改变了土壤以后,才能长出好庄稼。虽然我们具有佛性、具有佛的智慧,但是我们的方法不得当,心态没有摆正,你的佛性与智慧根本没有办法出现。今天就讲这么多,下边留点时间,大家有问题可以提出来一起探讨。

  问:师父,民间有请道士来画个符,挂个桃木剑来消灾的,您说能解决问题吗?

  师:这个道理与我们和尚帮别人念经消灾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说你这个和尚戒律很清净,道心很高,修行很好,你才能够帮别人消灾。如果你没有修行,怎么能帮别人消灾呢?如果是能,那只能是拿你过去修行的德行和福报,来帮别人消灾。通常讲的“吃老本”就是这个道理。你心力挺足、定力深、能量强,画出来的符、刻出来的桃木剑,带有你的信息、功力,就能消灾,你的心力不足、定力不够、能量不强大,在这个桃木剑上的力量太小,就不能够祛邪。

  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个能量场,凡是你使用过的、做出来的东西,上面就会带有你的能量场、带有你的念力,你念力强,你所使用过的东西、你所制造出来的东西,能量就大、就有避邪的作用。为什么佛像,或者买来一个贵重的东西,都要请人剪个彩、开个光、加持一下?因为剪完彩、开过光、加持以后,它就不单纯是个物件了,他有一个真正活的灵体在上面。

  一个成就了的人,他的信息在宇宙里面,可以保持一千年。一个普通人的信息,也就是能量场,最多也就保持一百年。不论你的修行高和不高,你只要是做了这样的事,就叫做介入了别人的因果,你没有能力调解张三和李四之间的问题,只能凭蛮横的力量去镇压,(即凭自己的法力镇压),这样一来,张三和李四的业障全部会跑到你身上来。如果你能够通过定力和无形众生沟通,即在定中调解张三和李四的事情,使双方达成满意,这样你就不会落因果、不会招来业障。你们是否听说过,有人给人发功治病以后,自己的身体会不舒服,久而久之,自己招来了许多无形众生?因为你要替别人还债,这个债主就来找你。你如果有力量,他们两者都满意,自然就不会再找你了。如果你替别人说了情,而没有替他还债,那么另一个人还会跟随你要债,我想这个道理大家一听就明白。

  为什么佛门里边讲:修行人管好自己的身、口、意,就是把整个团体都管好了?你们说团体是谁呀?团体就是你自己,如果没有个体,没有我、你、他,哪里来的团体呢?我曾经讲过:“国家”是一个空洞的名词,没有你、我、他,哪里有国家呢?所以每个人管好自己,就意味着把国家管好了。可是社会上的人恰恰相反,不管自己,总想管“你”、管“他”。结果越管,一个团体、一个国家越乱,因为你没管好自己,不可能管好别人。在这一点上佛教有独到的见解、有独到的正知正见,历来的修行人明白这个道理以后,都是从自身做起,管好自己。自己管好了,就像一个黑暗中的灯塔一样,大家都看着你,因你的发光,大家看清了自己。如果你没有发光,周围的人也看不清自己。

  * 佛教里有个龙女八岁成佛的故事,你们是否看过这个故事?参过这个公案?佛曾经说过:只有人才能成佛,而且讲女人身不能成佛。为什么龙女既非人类、又非男子,为什么能成佛了呢?按常规在成佛之前,必须来到人间,以人的身体来修功德,修福报。功德福报圆满以后,才能证得三藐三菩提。如果不能在人的基础上完善最后一步的话,他最终只是处在神的阶段,而成不了佛。大家都说人的业障重,可为什么又都渴望有人的身体?为什么说功德福报最大,才能够做人呢?

  问:上师,龙女的宝珠,是不是代表“我执”,放弃了我执,就成就了?

  师:龙的嘴里有颗珠子,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一旦放弃就死掉了。就犹如人的心脏一样,没有心脏,人就死掉了。龙女有这个魄力、有这个胆识,是这个根器,敢于放弃。当她放弃了口里的宝珠,把它献出来给佛的时候,她此时的境界就是佛的境界,也就是说拿身、口、意贡献给了佛。既然把身、口、意都贡献给了佛了,就意味着你的身、口、意、已经没有了,与佛融为一体了。既然与佛融为一体了,也就是佛了。就像我们是一滴海水,你敢把你这一滴海水放到大海里去,你敢牺牲个体,敢于迈出这一步,这一步就到位了——成佛。消失个体,刹那间就与整体融为一体,你就变成了整体。问题是根本没有人敢于迈出这一步。所谓的失去个体,只是刹那间,下一个刹那间,就获得了不生不灭。个体投入整体里面,自然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既然有个个体,就有生有灭、有增有减。为什么我们说修行人要放弃红尘的功名利禄呢?你放弃的一刹那,你就得到了出世间的圣果。

  问:上师,您说修哪个法门最快呢?

  师:你如果是念佛的,我会说念佛快;你如果是打坐的,我会说打坐快;你如果是修密的,我就说修密快。我不会让人改变他原来的修行方法的。但我会说念佛的怎么念,打坐的怎么打,修密的怎么修。不是说穿件和尚衣服就是出家人;不是说念一声阿弥陀佛,就是净土法门;盘盘腿就是参禅;念个六字大明咒,就是修密。现在许多修禅、修净、修密……方法都不太正确。

  

  

《降伏其心 二 附体是如何来的》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