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降伏其心 一 如何与万物同一体▪P2

  ..续本文上一页,不论你是处在禅定中、还是工作中、乃至在走路中,你必须在心里面有这么一个念头存在:身体它是一个千窗百孔的,左、右、上、下畅通的海棉体,而不是一个实实在在、密不透风的金刚体。既然它上、下、左、右、内外都是畅通的,那么它自然也就和你周围的万事万物是一体的。既然和周围的万事万物是一体的,那么你的个体也就不存在。如果说还有你的身体存在,周围的万事万物就是你的身体。你们现在最好在配合我讲话的同时,心态上有这么一个念头:你现在的肉体已经就像莲花一样,张开了,开得非常大,非常大,大的无边无际,和你周围的山河大地、树木、房屋融为一体。正是因为和它们融为了一体,你的个体已经消失了,只有一个清醒的觉知,独立处在虚空,可以看透十方。如果大家能够保持这个状态3-5分钟的话,你就能够体会到,脱离身心以后的那个“东西”(说似一物即不是),不知有多么自由。你能够尝试到一次,你就有了这么一个记忆,就还会顺着这个记忆,再进行第二次,乃至第三、第四次。一旦形成一种习惯性的记忆力以后,随时随地动个念头,你的个体(即肉体)刹那间就消失在山河大地里面。你走动,在你的知觉里面,清醒地感受到山河大地在走动;山河里面的水在流动,就如同你身体里边的血液在流动;山上的石头,就如同我们的骨头;地上的土,如同我们的肉,山上的树木、草丛,如同我们的毛发。睁眼、闭眼,都感受到自己的肉体不存在了。

  身体犹如莲花一样,突然,莲花开了,莲花苞里面包了一个莲台,这个时候莲台飞到虚空中去了。你只要是有这种念头存在,就已经给它下达了指令。这种指令,永远不会消失。如果大家经常这样训练的话,突然有一天,而且是处在大白天,说不定在任何一个场合,都会出现这么一种境界:或者是在吃饭、或者是在卫生间、或者是在睡觉、或者在骑自行车、或者是在走路,突然在你的头顶上,或者在前后、或者在你的左右,出现了另外一个自己。如果有这种情况出现的话,你还按照你过去的这种方法,继续修下来,不要和你面前出现的这个“我”交流。不要停留在他的上面,如果你一旦和他交流、和“他”打成一片,也就是说你忘掉了修行。“他”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你修行以后,他才出现的,如果你执着他的出现,而放弃了修行,要不了多久,他也会消失。因为他是借助于你的修行才出现的,如果你不修行,“他”根本不会出现。你要想抓住它,要想长期和它真正的融为一体,惟一的办法就是继续修下去。它将会不停地出现,而且随时都有可能出现。

  今天就讲这么多。现在给一点时间,让你们去回忆一下、消化一下,如果有不懂的可以问。

  问:师父你刚才所讲的这种情况,那另外一个“我”,他有没有个性?

  师:在刚开始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你的想法和他的想法不一样。好像是两个人的想法有些格格不入。甚至你想让他听你的,他又想叫你听他的,这是最初步的反应。这种情况的出现,只能说是见到了第二层墙。当继续深入下去,进入第二层墙里的时候,你可以发觉你们两个原本就是一个、是一体。这时的身体,不像刚才讲的那样:你是你,他是他。

  问:师父,您前边开示讲第一层是肉体,刚才又说“走近第一层、进入第一层,再走出第一层。”弟子好像听得不太明白。

  师:哦,这是我讲得不清楚。应该说是:在最初的时候,把我们所有的杂念收回来,堆在我们的身体上,集中一念。当集中一念以后,也就是说回到了肉身里面。当回到了肉身里面以后,再集中起来走出肉身。实际上在走出肉身的同时,就是见到了第二层身体。我记得在上一堂课里面,曾经作了个比喻:就像是剥玉米棒子的皮一样。你的手只能够从外面把皮先剥掉,然后看到了第二层皮,再接着把第二层剥掉,又看到第三层。如果你的手不从外边并拿过来、握住玉米捧子的话,那么第一层皮是剥不掉的。这个比喻也就是说我们分向四面八方的杂念,先收回来,靠近身体,走进身体。因为身体是第一层皮,先走进第一层,再走出第一层,见到第二层。这个比喻大家是否听懂了?没有听懂一定要问,听到的东西一定要把它消化掉。

  * 把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全部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吃饭的时候,六根全部在吃饭,当我们讨论佛法的时候,六根全部在这个山洞里讨论佛法,不要又跑到斋堂里去,跑到寮房里去。这就叫妄想,或者叫走神了。你们北方话叫什么溜号了?正是因为我们具备这种溜号的力量,所以,将来的化身就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上。你们说,溜号的时候,你们自己知道不知道?不知道的。正是因为有这种“不知道”的功能,所以你化身出去了,自己还不知道。也正是因为你通过修炼,到一定程度,溜号了,你自己知道了,你就可以达到:想知道你的化身出去了,也可以知道。

  问:第二个“我”,是不是本来面目?

  师:不是本来面目,但他没有离开本来面目。他和本来面目是同一体的。不过讲多了你们听得更糊涂,我们这个肉身也是本来面目,它也和本来面目是同一体的,为什么不能这样讲?啊呀,这样一讲你们就执着它了。所以古师大德真的出于慈悲,讲这个肉体是个假体、躯壳、臭皮囊……,我们的本来面目将来是要冲出去、离开这个躯壳。我们听了以后,在内心就有一个念头存在:将来要出去。当我们有了这个念头以后,将来就容易从头顶上出去,把这个躯壳放在这里。如果我讲了:这个肉体就是本来面目,在你内心就不会存在这是个躯壳,我要出去、我可以出去的概念。祖师爷们是用一种巧妙、我们又不知道的导引方法。学佛的都知道,身体是个四大假合的假壳子。正是因为知道是个假壳子,我们从开始闻到佛法,就根深蒂固地认为:这是个假壳子,我们总有一天要冲出去,把它扔在这个地方。等你开悟了,你才知道:哦,这个假壳子就是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是假壳子。还往哪里冲呢?但是这是一种历程境界,你必须要有这个历程。没有这个历程就不行。切记,这一段是讲证悟后的境界。

  问:如何观想莲花。

  师:想着头就是一个莲花苞,开了、开了。一个东西出去了。你的脖子和脊柱是莲杆,整个身体就是一支莲花。只有莲花的形象,其它任何东西都不存在了。你走路,就是莲花在走路;睡觉,就是一支莲花倒下了;打坐,就是莲花竖在这里;走路就是莲花在这样走(手势示意)。你这种情况一旦固定下来以后,临终可到极乐世界。打坐时一不留神出去,就和另外一个时空的力量相应。如果你定力不够,出去的力量达不到,那么临终往生西方的可能性就不是很大。

  

  

《降伏其心 一 如何与万物同一体》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