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定。专修净宗的人,不要有十念往生的侥幸心理,平时不精进,临终千愁百苦,手忙脚乱,一念也提不起来了。
241.临终一念弥陀,就往生极乐世界;一念慈心,就往生天界;一念嗔心,就堕落为毒蛇。依次类推,一念无生,就是涅槃了吗?
前面三者情况属于再生,如果一念无生,当下就是涅槃,如果连这一念都没有了,那就更加相应了。
242.净土法门大小乘兼有,请老师具体说明。
净土法门本来属于大乘,因为佛对小乘不说其他佛土的事,而且求往生的人,重在证果发愿,再来三界普度众生,并不安居极乐,自享清福。所以经上说发菩提心是往生的正因。但这个法门三根普被,只想自了的小乘根机,也能念佛往生。
243.梦中时常向人说,这个世界太恶浊,这个假身是受苦的根本,何必依恋它呢?请大家快来念佛,离苦得乐,大家肯听我,我就把身体卖给你。请问这是什么境界?是不是著相呢?
梦都是念头的反映,等觉以前的菩萨,都不能没有梦。梦可以表现意念的净秽,念佛功夫的进退。居士的梦如果能够经常保持,就是上求下化,勇猛精进的菩萨心境啊!很好很好!梦中是这样,醒来也是这样,净业一定会很快成就。自利利他,又不存有自利利他之心,就谈不上著相了。
244.静坐时兼默念佛号,有妨碍吗?
默念容易入定,很好。睡卧时也只适宜默念,出声就有失恭敬。
245.念佛诵经的数目要不要登记?
登记的办法是为了检查自己的进步,如果是专修的人,可以规定自己每天念佛诵经的数目,有进无退就行了。
246.参禅和念佛有相同的功德,是不是每次禅坐后要回向净土?又说行住坐卧都可以念佛,那么在什么时候回向呢?
念佛分为定课和散课,定课在早晨和晚上,或者加入其他时间。作定课时,以静坐最好,求得心定不乱,结束后就回向。散课就不管行住坐卧,都可以念佛,在停止的时候,就可以作回向。
247.《阿弥陀经》中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到今天已经有十劫了”,但阿弥陀佛的寿命本来就是无量无边,在十劫前是否有极乐世界呢?
这一段经文是就佛的报身来说的,佛的报身是有始无终的。《无量寿经》记载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成就的,所以在十劫以前就没有极乐世界。
248.持名念佛,目的在于清除杂念,做到心无挂碍,这样才有往生的的可能。但我作为一个军人,没有片刻的宁静,难以达到这个目的。不过我的愿望不在往生,而是求得来生为佛普度众生,不知是否能够如意?
普度众生一定要有智慧、学问等种种条件,并不是有这个空想就可以度生。往生的目的正是为了求得智慧、学问,加速成就,然后乘愿再来,普度众生。例如要挽救落水的人,自己先要学好游泳的本领。
249.打佛七止静的时候,是心中默念佛号,还是心中什么也不念呢?但念佛号的时候,心中还不能清净。止静的时候,要想心中不起念头,应该用什么方法?
净宗功夫自有净宗的办法,过去的祖师说,佛七止静是指口里不出声,心中仍旧默念佛号,这才能净念相继啊!如果要做到一念不起,或者不念而念,念而不念等功夫,不是初机所能做到的。如果做不到,去勉强抑制,不但这个抑制的念头又是妄念,还恐怕会得病啊!如果是上等根机的人,能够做到一止便静,可听其静下去,不必拘泥一种办法。
250.释迦牟尼佛凭什么知道有西方极乐世界?
佛有无量无边的神通,有天眼通的人就能照见大千世界,何况佛有无边神通呢!
251.记得几夜以前,梦见自己游街遇到一个年纪五十岁左右的女人,看见我就拜,使我立即头痛,昏昏沉沈,站立不稳,知道是魔,就念了几声佛号,这魔立即倒地打滚,又看见魔子魔孙也同时倒地打滚,但我念佛声一停,这魔就立即能够起来,我也醒来了。请问这是什么境界?
众生轮回六道,做了很多坏事,结了许多冤家,心不正时,就会牵引恶业,心正时,光明显露,就能免灾消祸。念佛时,心即是佛,怨魔哪里能够靠近?
252.西方极乐世界的鸟儿都能说法,使人听了都生起念佛念法念僧的心。生到了西方,莲花化生,还要念三宝的名吗?
这是对带业往生的人来说的,有疑惑就会起妄念,必须时常听法,才能心和三宝契合,离妄显真。如果不能离妄显真,怎么能够证得一生补处呢?
253.听说观音救生不救死,弥陀救死不救生,何必急求死去见弥陀呢?
这是俗传谬论,经上说“至心念佛一句,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不是弥陀救生的证据吗?《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说:“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这又难道不是观音救死的证据吗?至于说念佛急求死去见弥陀,更加错误。例如储备粮食,是为了急求灾荒吗?
254.净土法门虽然说很殊胜,但必须临终不忘正念,一心称名,才能感应道交,蒙佛接引。如果修持的人被炮弹打死,或者突然遭遇天灾人祸。在这种情况下来不及念佛,是否障碍往生?
你所提的问题,对那些无真信切愿实修的人才存在。这些人即使没有你所提的那些问题,也不能往生。在炮火连天、天灾人祸时,还不去抓紧时间念佛,那么平素的懒散就可想而知,他的心本来就不在道啊!
255.念佛的人临终如果起恶念,就是堕落三恶道的因,平时起恶念也是堕落三恶道的因,如果恶念不断,是否将永远轮回于三恶道?
一念十法界,就种下十法界的种子。念佛的人临终如果起恶念,当然就会堕落。但平时念佛种子并不会消灭,因缘分未成熟,不能生西,但仍可凭借佛力往生善道。不念佛的人,就没有这个利益。如果恶念不断,自然就会生生死死堕落恶道。
256.念佛要求一心恭敬,自然就应该字字落实,清清楚楚,因此速度就不能太快,但念佛数目多多益善,这中间是否有冲突?
字字清楚是条件之一,勤奋多念也是条件之一。如果追求清楚而念得太少,或者追求数目而念得含糊,所得功效都很小。如果念得清楚,再加上勤奋,那就是既尽善又尽美了。
257.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到今天已经十劫了,为什么度众生度了十劫,众生反而越来越多?
虚空无穷,世界无穷,众生无穷。六道众生来回往返,并不是我们这个地方的众生就只生我们这个世界,其他世界的众生就生在其他世界。我们生长在一个小小地球上,哪里知道大千世界的无量众生啊!
258.极乐世界离开我们那么远,为什么说“挥手之间就到了莲池”呢?
往生西方,仍旧是心往,并不是四大假合的身体前往。念头在哪,一瞬间就到了,挥手之间还说得太迟了。世界上什么速度最快呢?意念力也。火箭、卫星、光速都不能超过它,意念到哪里,只是瞬间的事。
259.《阿弥陀经》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到今天已经十劫”娑婆世界出一尊佛是三大阿僧祈劫,释迦牟尼佛以前的佛有说净土法门的没有,那个时候的众生往生没有?
没有看见依据,不敢随意答复。据理推测,阿弥陀佛没有成佛以前,就没有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娑婆世界的古佛自然就没有劝往生西方的道理。阿弥陀佛成就极乐以后,释迦牟尼以前的佛就会劝生极乐了。《阿弥陀经》说“已发愿”、“若已生”是释尊指前代所修净土法门的众生。佛佛道同,释尊这样说,前佛也一定这样说。
260.往生西方以后,再听阿弥陀佛说法,不知是否和现在相似?
佛佛道同,没有两样。但没有往生以前,是凡夫俗子,往生以后就进入圣人境界,所以所听到的佛法自然就有区别了。
261.一般不信佛的人常常说念佛是形式,往生是假设,应该怎么给他们解释?
要看是什么人说的。如果是信仰天神教的,可以反问他天神是不是假设。如果信仰有祖宗的,可以反问他祖宗是不是假设。两者都不相信的,就是坚持断灭空无邪见的人,佛都难以挽救,何况你的几句劝说呢!
262.修净土法门的人,死后可以脱离六道轮回,到西方世界才能修行成佛吗?
事实是这样。只要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不肯修行的,而且都是一生候补佛位,时间最短。不像我们这个世界,恶缘多,净缘少,阻碍修行,修行成佛必须三大劫。
263.极乐世界有没有统一的语言?如果没有,那么相互之间怎样联络?阿弥陀佛说法用什么语言?我们用本省语言虔诚地念佛、诵经、祈祷,行不行?
一生到极乐世界,就具备了各种神通和无碍辩才。无碍辩才分为四个方面,通达各种语言就是其中之一,连鸟叫树响,都能明白其中的意思。至于佛陀说法的语言更加奇特,只用一种语言说法,所有听法的众生都知道其中的意思。明白了这个意思,就知道不管用什么语言念佛、诵经、祈祷,只要心里虔诚,效果都是一样的。
264.修净宗的人,与其他宗供奉的佛像是否相同?
各宗多有自己的本尊,是必须依奉的。例如净宗供奉西方三圣,华严供奉华严三圣,密宗红教供奉莲花祖师,黄教供奉宗喀巴祖师等等。虽然种种不同,但供奉释迦牟尼世尊则是共同的。
265.家庭佛堂,挂种种神像是否适宜?对于修净宗有没有关系?
佛尊神卑,不能同列。并且皈依三宝的人,只许供奉佛像。如果不能专一,心中印有很多神像,自然就会影响修行。如果已经有了其他神像,可以恭敬送往其他神庙。佛法平等,虽然不供奉神像,但并不怠慢侮辱,偶然遇到,应该恭敬对待。好比家里的父母应该孝养,如果外面来了客人也应该恭敬对待。
266.听说念佛或者念咒一定会有大感应,能够消除业障,不知是消过去的业,还是消现在的业?
不管过去现在,一律都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春风一吹,都会溶解。请问所溶解的是新结的还是旧结的呢?只不过溶解时,由浅而深,有一个溶解的过程罢了。
267.末学学佛以后,反而感到业障比以前更多,不…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