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学问答类编(净土第十二)▪P11

  ..续本文上一页往生到彼,未有不修者,且一生补处,为时最短,不似此世诸多恶缘,阻碍其修,修亦须阿僧祇劫之长久也。

  问:阿弥陀佛发的愿与东方世界众生有缘之证明?(无名)

  答:弥陀有缘,实不仅限东方。其愿为何,详载无量寿经。

  问:净土生无生论一书,第一节真法界门里面“一真法性中,具足十法界,依正本融通,生佛非殊致”,这一句甚不理解,恳求明示!(林国栋)

  答:此四句若详释,连篇累牍,非本栏所及,兹仅说其大略,谓真如本性中,自然足四圣六凡十界,此中之生身正报及地土器用之依报,皆从一念而现而转,然此真如,众生与佛,本同具而平等,现虽迷悟有别,本原则无二致也。

  问:极乐世界有无统一的语言?若无,生在那里的如何联络?又阿弥陀佛说法用何种语言?我们用本省话虔诚地念佛,念经,祈祷,如何?(童心)

  答:一生极乐,自具神通及无碍辩才,其无碍辩有四,于诸方言辞通达,即其一也。不但此也,鸟鸣树声,尚能通达其意,况乎人言。至佛言语,尤为奇特,只用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各得其解。明乎本问前段,则知众生任用何语,念佛诵经,佛皆悉闻,心诚无不感应。

  问:修净土宗的人,与他宗奉祀佛像是否相同?(魏伯勋)

  答:各宗多有本尊,是必须依奉者,如净宗供西方三圣,华严供奉华严三圣,红密供奉莲花生祖师,黄密供奉宗喀巴祖师等,是其不同,然供奉释迦世尊,则无不同也。

  问:家庭念佛堂,挂种种神像,是否相宜?对于修净有关系否?(魏柏勋)

  答:佛尊神卑,不能同列。且皈依三宝者,只许供奉佛像,明其专一也;否则心中印有多神,自然影响修功。若有其他神像,可恭送其他神庙,佛法平等,虽不供奉,并非侮慢,偶尔遇到,宜起恭敬,如家中父母,义当孝奉,若外客来,亦宜对之加礼貌焉。

  问:闻念佛或持咒必有大感应,能消业障,但未知是消过去之业,或现世之业?(钟林招)

  答:不问宿现,一律皆消。喻如严冬厚冰,当非一日结成;然春风一吹,即得融解。试问其所解者, 新结乎?抑旧结乎?不过解时,由浅而深,有逐渐之相耳。

  问:未学佛前业虽有但无多,学佛之后于今业障更多,有增之无减,未知何故?语云好事多魔,寸道尺魔,是此原因否?或者数世应报之业,在此世使我报尽,始得生西之故否?(钟林招)

  答:最后疑者是。

  问:不管任何业障,对朝夕两课断然继续,平时所作课诵不断,在因业障缠身心中不能静,虽念佛中其念头常走开,斯此有效果否?(钟林招)

  答:白矾投于浊水,水因澄清,此人皆知者也。然十斛之水,投以白矾一撮,自不能清,力微故也。若能继续加矾,到以相当量数,水必清矣。要知最后一撮矾之效力,乃由最初之撮矾及继续之撮矾而来也。

  问:西方莲池、莲台、莲花化身,或是种种佛、菩萨,都脚踏莲花。究竟莲花有何妙处?关于佛门有何关系?(李俊)

  答:佛法有权有实,或为实而施权,或开权而显实,或废权而立实,必权实并提,方中道圆融。莲为心中之特别品类,一生则花果同时,有权实互即,中道不偏之相,显示西方净土切实圆融。此第一义也。娑婆为秽,西方为净,莲花标出清涟,一尘不染,显示西方净而不浊,此第二义也。莲虽清净,实出自淤泥,显示菩提乃由烦恼转,佛法不离世间觉,此第三义也。莲虽亭亭净植,仍不离开泥沙,显示西方固属清净,总不舍离秽众,故有乘愿再来之宏誓,此第四义也。

  问:信愿行三资粮具足,但是要紧在临命终时一刹那间念头,如若水火灾厄或被车轧死,这种无可预备念佛,这样的惨死,能往生否?(李俊)

  答:念到熟时,自然脱口而出。尝见世人遇有痛苦,辄能呼天呼娘,而况习熟之佛号?纵口不能念,而心中分明,是更较口诵有力也。

  问: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时,所见的佛及菩萨以及一切佛说的宝贝,可如我们娑婆世界的物,同样看得见就摸得著吗?还是如电影见有摸无呢?(陈万漳)

  答:见亦有,摸亦有,经云宝池沐浴,衣朑供佛,如手摸无,何能浴,何能供?

  问:常闻老师说九品往生,下品下生是在莲胎很久,必华开才见佛。但是未开之时,能得自由行动否(慧香)

  答:一花之大,数十里或数十万里,何能拘束行动,但不见庄严不闻法音不免沉闷。但此是十恶五逆之徒,偶遇知识,临终念佛所生者。我辈未造五逆,而又终日修持,如得往生,定不在下品耳。

  问:平时信仰观世音菩萨,只念菩萨圣号,临命终时观世音菩萨能来接引往生否?(宽萍)

  答:念弥陀往生者,以弥陀本愿。即是接引往生,以是之故,亦可不用回向,因法专也。观音智多方便,普门救苦,不一定接引往生也。纵众生念观音专求往生,亦能随化身,满其所愿,然净土三经,教念弥陀,不如依之奉行,合于圣言量耳。

  问:经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这极乐世界是否宇宙间的一个星球?倘是某一星球,过十万亿佛土,距我们世界这么远,若依现代天文学家说:“光的速度,每秒跑三万万公尺”一个星的光要到我们的世界,要经几十年,或几万万光年。那么,我们要生极乐世界,我们的情识能比光的速度快耶?或是怎么生法呢?如不是宇宙间的一星球,何以证实有其世界呢?(白永居)

  答:往生极乐,乃以心往,吾人心量之广,无有穷际,等同虚空,经中虽曰,极乐娑婆,相距十万亿佛土,实则统包心量之中,此不过心一转移,并不费弹指时间。兹设一喻,虱虮从吾人之右手,如思行至左手,当费相当时间,吾人两手俱在吾身,若以右手而合左手,岂不在刹那即办耶?

  问:现在释迦牟尼佛是在哪一个世界呢?如在我们这娑婆世界,佛的慈悲愿力皆是平等,我们何以要求生净土呢?如说是这世界是秽恶,除了三恶道之外,十方诸佛国土,或诸天都清净快乐,何以独我们世界秽恶呢?(白永居)

  答:此须分段解之。一、佛固慈悲平等,土却净秽有别,净者乐,秽者苦,为欲离苦得乐,故求往生西方。二、佛有三身,法身遍满虚空,非凡眼所知,应身随缘而现,自世尊灭度,此世可云无佛。三、愿力则佛佛不同,如释加文佛之愿力,专向娑婆苦世度众,亦犹地藏专向地狱度众也。四、诸天并非究竟快乐,欲天有五衰,色天有三大灾,无色有生死轮回,何得云是清净。五、众生所居土之秽净,系为宿业所感而生。

  问:念佛后一定要念回向文吗?我想临命终时,八苦交煎,四大分散,神识昏沉,恐怕不能念,未知如何?(李永茂)

  答:回向文乃平素所发之一种愿力,临终不须自念,彼时只净念相继,信愿行三者,即具足矣。

  问:下品的往生,莲花未开以前是包在莲花内的这不是很穷屈不自由吗?(李永茂)

  答:亦较轮转六道,受苦不停,太觉消遥矣。

  问:权教实教的意思是什么?弥陀经是权教抑或是实教?(李永茂)

  答:实是真实不虚,权是善巧方便。弥陀经教人念佛往生,万修万去,极乐确有,弥陀现在,以心求佛,以佛印心,心佛一如,事理昭然,乃真实而又真实之教也。然此非深究心法者,恐难洞彻其义,故佛称曰难信之法。

  问:先父母等生前持长素念佛,敬奉观音,享寿七十四而终,是否能往生西方,如欲超度当以何法为佳?(谭成章)

  答:必解净土法门,修其因,而后得其果。倘能持素念佛,而专求福报者,仅能得人天之果,所谓如是因如是果也。居士如欲超荐先人,只宜专修净法,如令尊令堂果在人天,当能赖之往生极乐,如已生极乐,亦能赖之莲品增高。

  问:每课诵念佛六百,观音圣号二百,大势至菩萨二百,清净海众菩萨三声,大悲咒七遍,往生咒七遍,请问老师对否??(宽珠)

  答:此亦未尝不可,倘能增加佛数更佳,如以时间无暇,不妨减念菩萨之时间,改为念佛。

  问:灭法之时诸经相继灭尽,只有六字南无阿弥陀佛现在虚空,众生若肯念者即能往生,实是太便宜。那时是人,现世亦是人,佛即大慈大悲救度众生,何不现时就现在虚空使人念念往生西方?何独优待灭法众生?(慧香)

  答:南无阿弥陀佛六字,现在各寺多有写出贴于壁者,男妇老幼,几至尽人而知,尚不等于现于虚空乎?永明祖师曾云万修万去,佛何尝薄待现在?且有许多经典,解释此理,增我正信,我看还是现在比将来便宜。只是一般众生不肯念耳。

  问:有许多精进专修净业行者,临终不得往生是否有下列情形:一、定业难移;二、持戒不慎,偶有毁犯而不自知,也无人提醒,无从忏悔故;三、在募化,推销,赠送事不慎,为所种的恶因所障;四、临终时为恶因缘障碍。恳乞解答!若有遗漏尚乞补充。(邵育荃)

  答:此问虽有四句,归纳可分为二,一为定业难移,一为戒行有亏生障。须知此二者,固能为害,其主因只在“正助”两功,俱不精进,若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谨持戒律,尚有何恶缘之可生?若能行住坐卧,一句洪名,念念无间,尚有何定业而不能转?果能如是,是为自修生力,况又有他力之弥陀大愿,六方之佛陀护念耶?其不往生者料是信愿行皆不充分耳!!

  问:修净土可以横超四土,这样容易。但是念佛一法,有时无妄念似进,有妄念似退,有什么最好的办法呢?(周慧德)

  答:净念能继,妄念自无。此必有相当功夫,始能作到。以后不必问妄与不妄,但于不工作或不用心力之工作时,莫把六字洪名放去,即是精进不退也。

  问:念佛法门中之般舟三昧,有所谓“克期取证”者,此不嫌于执相著相,揠苗助长之患否?(欧阳曼)

  答:此释尊彻底悲心,不思议最微妙之法门,一大藏经,无不处处弘此,是法八面玲珑,至圆至顿,实非凡夫所能妄测,假若执相,何有于圆,揠苗助长,何有于顿!

  问:阿弥陀佛为佛中之王,亦为咒中之王,此说不知出于何经?(赖栋梁)

  答:弥陀身为法界藏,…

《佛学问答类编(净土第十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