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一端也。
问:有甲说:吾虽不持斋,然胜于持斋而破。又有乙谓:吾虽持斋而破,犹愈于不持。请问此两种将来果报如何?(周慧德)
答:善恶之因,各得其果,乙持斋仁慈心生是善也,自结善果,破斋而仁慈心昧,是恶也,自得罪果,是此人有恶亦有善。甲不持斋,而仁慈心不生何善之有,既不持斋,自无斋破,亦是强辞夺理。若问将来,乙则罪福两受,甲惟受罪而已。
问:有人问吾等甚欲持斋,但美味在前,便不能自主。有什么办法?(周慧德)
答:此不明理之过,若彻知其理,则诸肉不能下咽矣。一者因果各有抵偿,经曰人羊互啖,明之则不敢食。二者六道众生互为眷属,若开天眼,即能识其夙生,明之则不忍食矣。
问:八关斋戒之受法;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六:谓须从人受,不得过限。有师谓可以自受,亦可过限,一为经一为师,二者、我尽信受,恐师所言乃依他经吾尚未见,为求其实,请示其详。(郭无垢)
答:自受者,乃于无戒僧时自向佛前受也。八关斋有注解之单行本,其上所言甚详,可请一册细研,如法行之。
问:俗之吃斋(花斋)乃指吃素非指过午不食,亦有吃观音斋或十斋六斋等,如朝暮课诵中所载之三种斋期,不知是顺俗之吃花斋日期,或是教中之过中不食之斋期。(郭无垢)
答:观音斋、六斋、十斋等,是三种正式斋期,并非顺俗。过中不食,是除早点外,仅在中午进餐一次,午以后则不许以食物入口也,八关斋戒本,内有详解。
问:不与取与犯戒,如专拾地上废纸为生活目的,是否犯戒?(赖栋梁)
答:不与取者,指有主权之物也,虽失遗于道,而其主人心非舍也,故亦不能取。若废纸者,是人已弃之,为无主之物,取之不为犯戒,如西土比丘取弃于巷野之败布,连缀作衲,名曰粪扫衣,例此故曰不犯。
问:佛陀慈悲救人,要人受戒修行,不要杀生,多行善,则可免轮回之苦,而可成佛,那么佛弟子不受戒(不似和尚吃素剃发……等等而像凡人)能否成佛?又农人因农作物被害而杀害虫(如杀老鼠)是否违反佛规?(金川)
答:戒之大义,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外而修身,内而断惑,由之生定开慧,作到心性圆明,便是佛果。尊云“佛弟子不受戒不似和尚吃素剃发等。可否成佛?”佛有出家在家四众弟子,在家者不必剃发,至云吃素,亦须视环境及程度,初学人只不杀生,便是慈悲,不妨暂吃三净肉(不闻杀、不见杀、不为我杀),或吃肉边菜,功夫进步时,自然便能长素,佛法圆融,方便多门,但能依法精进,无不成就也,万勿生疑。农人未受佛戒者,自无所谓违反,但有其自然因果,是可畏也。
问:学人是业鲜鱼者,家内苍蝇及蚊虫最多,对于卫生方面有害身体健康,但是学佛要戒杀,所以不知可用杀虫药水来消灭吗?若是可用,是否犯杀戒,若是不可用,不知有何方法来预防苍蝇、蚊虫来防害身体健康?(叶成空)
问:鲜鱼类是否六道内的一种?但是念佛人不可食如何做买卖,是不是有罪过?但学人自小至今有三十余年做这一种事业,所以要改做其他事业实为困难,不知有何办法补救而且还要能维持生活?(叶成空)
答:一、二问:学佛人应以清净财,维持生命,鱼为畜生,自属六道众生之一,害他之身,养我之身,财即不净矣。虽非我直接杀害,但我为杀者销售,是鼓励杀者,岂能不分罪过,尚是改业为佳。若一时难觅他业,暂仍其旧时,不可因之再杀蝇类,变鼓励杀而造成直接杀,可知三十年来,杀业之累累,现既信佛当明因果,先于仓中扫洁置冰,门装纱罩,蝇自不能入内。
问:已受酒戒即不能饮酒,而持戒者亦必不好饮,但在宴席上情形,盛情难却时是否可权饮?(施木修)
答:戒文本有开遮持犯,若益众生,自甘堕落,亦许权开;两无所益,只有严持。席上联欢,仅是通常应酬,彼以盛情,只宜实言婉辞,尽人情者,自不相强,总宜善巧方便,使自不轻破戒,使彼不因造罪,方为答其盛情,两全其美。
问:妄语亦有权妄语否?请举例。(施木修)
答:以事不为欺众利己,甚或有益于众者,不妨用权,但用权必有正智,方能运用,否则弊病生矣。如世尊指金曰毒蛇,维摩诘无病称疾,诸尊者遇法会,而明知故问等,皆为益众所出,细思之语虽属权,理仍不失为宝也。
问:僧护经中有“二出家人共一被褥相抱眠故,入地狱火烧,被褥中相抱受苦,久劫不息”未知此系犯何戒条而受是报乎?(许智纯)
答:相抱因爱,爱即三毒之贪,亦即十二因缘之现在痴。三毒炽然如火,故感如是果也。
问:世俗习惯,妇女于产后,须吃鸡鱼猪肝等肉类滋补,吃素的佛教妇女当以何种食物替代?(陈金泉)
答:牛乳白脱油豆皮豆浆菘菜菠菜花生蕃茄等,皆食品之补养者,以上诸类,脂肪蛋白铁磷等质,皆所含有。如以药养,中药之参蓍归芎,西药之某某维他命,均可请大夫诊断服用,奚必食污秽含毒结怨之肉哉!
问:八关斋之义及功德若何?已持者中途废持,是否有罪或犯戒?(陈清清)
答:八关斋乃出世大戒,同诸佛之戒德,学才仅能尽一日之心,而修持之,如续持须再受,可以想其严谨。其义及其功德,都非片言可尽,仁者宜请一本八关斋科注参之,可知大概。所谓中途废持,应须分清界线,此月持彼月不持,是为退转,持斋之日忽然中辍,是为破戒,退转者过轻,破戒者过大也。
问:佛教的戒律“父母不听,不得出家”,假使为度化众生,而牺牲了小我而出家者可否?尤其佛当时出家,其父王亦是不听,而私自逃的。弟子因恐被人疑问故先请问之。(江宽玉)
答:果发大心期在上弘下化,当舍小取大,而法世尊不听之行。若不能发如是心,而欲出家者,当遵世尊不听之律。
问:皈依三宝的戒律,皈依后,不可拜天拜神,不守则失去了皈依的资格,但是弟子的厅上由祖先一代一代传至今已是好几代了。有供一尊神,俗称“马圣公”,弟子又不能把祖先遗下来的东西私自解决,况且弟子是一位正正堂堂的佛教徒,对于早晚焚香礼拜,是免不了同时拜的,但在焚香礼拜的,每日都有起了如此的念头,自思“有否失掉了佛弟子的资格”?但是每在礼拜之时,对佛像是行五体投地之礼,对神像只行问讯而已,并且有时叫他“尊神你快快来皈依三宝,才会了脱生死苦海”如此未知有否犯著佛的戒条否?(江宽玉)
答:正式佛教徒,只是遵守三皈,不再皈依天神而已,非不加礼于天神也。此等界限,必须分明,但为专心起见,虽敬礼而应远之。此神如不能送他庙中,可另择处供之,不宜与佛并列,防心为所乱也。向之问讯,自无不妥,儒曰勿不敬,佛曰常不轻,理皆相同。劝其皈依大佳,众生普度,三有齐资,乃是佛教本分,昔日周安士路遇神庙,即如是也。
问:同修某居士已受菩萨戒,并发心持八关斋,因素患贫血,营养不良等症,劝其进奶粉,来亨蛋、麻油等,坚不纳。如此苦修,未悉于佛规有据否?又斋日可否饮奶粉?(陈清清)
答:八关斋每月不过六日乃至十日,一日只过午一餐不用,若其余时间调养得法,何能因一餐影响其健康。且贫血亦只宜求补血之中西药品。绝非一餐来亨蛋,便能补足其血。此据医理而言也。奶粉麻油,并非荤腥,除斋日之过中,亦未有禁食之文,食与不食,本可听之。某居士既受菩萨大戒,戒有戒法,斋有斋本,皆有律文可据,某居士自有师承。仁者勿得以俗情阻之。
问:不杀生、不吃肉的佛弟子在团体生活中,很不得已被人所托代买代煮腥肉。您认为这样做有果报吗?犯佛规吗?(钟云昌)
答:团体生活,亦有分别,如自己担任炊事,受上峰指使,对于三净肉类,可以方便。如不负此责任,又非上峰指使,遇此事件,可以婉谢。再佛徒如已受戒者,凡恼害众生之职业,如猎枪、鸟笼、钓网等具,屠沽厨宰,渔猎等业,俱不应为。纵不受戒,为此亦是邪命。
问:不明佛法及诸外道供奉观世音大士,并且每年诞辰作种种杀牲,祈建醮坛法会,杀害生命不少,为何仍会有种种好兆,如起建法会时天气晴空万里,或乃至法会完毕时下雨。(吕明良)
答:不明佛法者,及信外道者,能知供奉观音,即是心中有佛,如一念至诚,自有感应。至于杀牲建醮,是其行为错误,普通人之业,善恶混杂,大抵如此,岂独此一二凡外哉。至于所云吉兆,乃是台端误解;此日虽然放晴,而天下之大,何能断定为彼晴耳?此日落雨,而天下之大何能断定为彼雨耶?况以晴为吉,则雨为凶,以雨为吉,则晴即凶,而一日之间,忽晴忽雨,又统呼之为吉,是惑也。
问:佛陀定制,比丘乞食,但各家施主,多非茹素,讨得之饭菜是否可以方便吃荤?(黄涵)
答:在印则有施荤腥之事,然受者有食与不食,非可一例而言也。我国乞食之制,并不通行,偶有此举,凡肯施者,皆知佛制茹素,未尝以肉布施,乞者见肉,亦不肯受。
问:制造腐乳必入以酒,但向来所见茹素之人,必食腐乳,又冬菜一物,亦是有点蒜汁,上项两物,可否方便食之,茹素之重点,则在于戒杀,虽食之,料亦无伤大雅,若说严格一点,空气与水中之微尘众生,人人都避不了杀之,是否有当乞示。(黄涵)
答:万法在心,酒与蒜汁,乃系调味之用,非直饮酒食蒜也。不知误食,无言可说,知而方便食之,视乎心安与否自定。酒蒜并无性罪,因其昏神动欲,制而遮之。不受佛戒,则可随意,若已受戒,即须遵守也。水中生物,律有绢滤明文,空气中生物被吸而杀,乃不可避免者,戒所不制,与可避免者而行杀,慈悲何在。制戒俱含深意,非可粗疏观之,世律杀伤,尚有“不可避免”,“正当防卫”,种种之体贴。佛戒精微,自有开遮规定,不劳后人横议也。
问:本人见一蜘蛛网捕食小飞虫未知如何处置,如让其食之,即为见死不救于心不忍,如不与食,时久蜘蛛必饿死,此即是间接杀生,此…
《佛学问答类编 (持戒第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