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世出世法 本立道生▪P14

  ..续本文上一页觉悟了就是佛,兼行六度可以帮助见本性。

  

  五、正行六度品,“正行六度,而自行化他,事理具足,观行转胜。”正行不同兼行,譬如修一种,以一宗为主,再修一种为助,这叫兼行。正行,是把六度合成一块,拿六度作一度修。自己正行六度,拿六度当一度办,再劝化别人也正行六度。“事理具足,观行转胜”,佛法有事有理,有体,有相,有用,事相有各方面的分解。譬如这一只手,体、相、用、空、假、中、都有了,这是总说。分解就不一样了,有大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皆不一样,这五指各有用法,拿武器、写字,五个指头五个用法。但是五根手指就是一只手,五就是一。修到正行六度就可以事理具足,圆融无碍,所有的观想,所有的行动,一条条的发展到极处了。

  

  观行即还未明见本心,是外品功夫,却是内凡了,和我们这门外凡夫不同。智者大师的修行证悟这么高,还只得五品弟子位,幸亏有兼修净土宗,要不修净土,那得再修几千年。这五条,不能全部做到,若做到一条有一条的好处,都做到有都做到的好处。

  

  第四、“相似即”。六即再归纳分三种,简表如下:

  

   ┌┬理 即┐

   │└名字即┴外凡 ┌安住

   │┌观行即┐ ┌“住”为菩提初─┴引果

  六即表─┼┤ ├─半内外 ├无“十信”功难以安住

   │└相似即┴“此处十信”乃十住之助位┼“十信”功成始进“治地”

   │┌分真即┬圣┬因 ├“十住”为灌顶住(圣因)

   └┴究竟即┘ └果 └“小白花位”

  

  六即佛分三种,理即和名字即,完全是凡夫,是门外的凡人。这个阶段就不容易得到,外国大总统连这个外凡也办不到,他是凡夫之凡夫。观行即和相似即,是半内半外,是门内的凡夫。所谓“相似”就不是真正的的理,比如一个碗放上一个钱,然后离著远远的,碗里的钱就看不到了。若倒水入碗,也离得远远的,就看得见碗里的钱,看到的不是那个钱,是水中折射发出钱的影子,这叫相似法。又譬如相片中的人,不是真人,是真人的影子,虽不是真人也能起作用。佛法有相似法,虽是相似法,也是不错。“相似即”是十信菩萨位,十信并不在菩萨四十一阶位中,十信位是加到十住里,所以不叫五十一个阶位,而叫四十一个阶位,只说“三贤十圣”,没有人说是“四贤十圣”。为什么有十信位呢?学佛从初住——“发心住”开始学,这是圣因,发心住对于佛法的中道了解一些,发菩提心要修菩萨道了,这是第一步。往上有十住,你得一步步地往前进步。若第一步发心住,心还安不住在菩提道上,就要用一个方便法,十信位就是方便法。把初信到十信修成了,发心住的“住”字就不摇动了。就可以往圣果上走,所以十信位是发心住的一个助缘。

  

  十信位是六根清净位,修十信,要使六根清净。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根和识要相提并论,识主分别,透过六根跟外头的六尘一结合就能分别,根尘若不接触,就不发生“识”。六根六尘一接触就叫染尘,不接触就不染尘,不染尘就叫清净。六根清净不染,就是金刚经所说的不著相,六根清净不著相时,什么也看而看到的不是假相,如看到蜡烛不叫蜡烛,蜡烛只是造的假相,若见蜡烛就当作蜡烛,听声音就执著声音,这就是搅乱不清净。六根跟外头的六尘不接触,就可不著相,不著相就见了佛,故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六根清净要紧的是管好第六识,叫“防意如城”,拿意识当作城一样,关好城门,不许里头的识往外走,也不许外头的六尘进来,用城墙把它俩隔开,意识就清净了。你的心终日染尘,做好也罢,做坏也罢,怎么劝也不肯防意如城,不肯真正为了求道,临终不能往生,,可不要怨别人。防意如城之外,还得“守口如瓶”,言语要像嘴窄肚大的瓶子,一肚子的东西都出不来。现在没有一个人不好多说话,祖师教人要“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今人相应不理。耳根听的若皆是阿弥陀佛在说法,耳根就清净了。我们学净土宗信愿行,现在有那一根清净了?修净土就得“净念相继”干净念头相续不断,什么叫干净念头?什么也不想,心念就干净。这很难,净土宗就换上一句佛号,心念只有这句佛号,佛号就是佛种子,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就是心,心就是佛,这个佛字一直不断,就成功了!“净念相继”要成功,须有一段时间,才上来必须出声念,叫“口念耳听”,口念得清清楚楚,口就没闲功夫说别的话,耳朵再听得清清楚楚,口耳连成一块,心就不往外头跑了。第二步是“心念心听”,六根清净,就不必用嘴念,可以“心念心听”,在这里坐著喝茶煽扇子,可是心在念佛。我说一句妄诞的话,不是自夸,我现在也学著「心念心听”。到了第三步叫“神念神听”,连心都不想,等于孔子的“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相似即的十信位,是十住的助位,““住”为菩提初”,十住位是圣因,成圣道的一个原因,必得安住才得圣的果位。“无“十信”功难以安住”,没有十信的功夫,心难以安住不动,不得六根清净位就安不住心。““十信”功成始进“治地””,十信的功夫修满成了功,才可以进入第一发心住。第二叫“治地住”,心地干净了才能下种子。譬如地上,要种花或种粮食,必得把地里头的砂子、石头都淘汰干净了,才能下种子,心地干净譬如把地整治好了,要做什么就可做什么。““十住”为灌顶住(圣因)”,最后第十住叫“灌顶住”,在印度,学佛修行的功夫到了,就给行灌顶礼,灌顶跟登记似的,指明某年某月你该成功。礼记上也有,男子到了多大年纪,给他加冠戴帽子,多大年纪结婚,什么年龄该干什么,古来都有一定的规矩。灌顶登记了,就跟证果一样,所以十住是“分真即”,是圣果之因,叫“小白花位”。

  

  净土宗九品往生,在无量寿经、十六观经都有,在阿弥陀经上也有,找得到吗?阿弥陀经上清清楚楚,我看著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三贤十圣,阿弥陀经上也有,找得到吗?阿弥陀经说的四色莲花——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白色白光是最初级,最低的,往生最初最下的莲花就是白色白光的莲花,一往生就不是普通人天了,因为受了灌顶记,就得了果位,就是白色白光的小白花位。修净土宗以九品莲花为父母,懂了“六即”的教理,才知净土宗的便宜。

  

  讲倒在其次,必须要用心听,对大家有很重要的帮助,往后不问讲经的人是否还能讲,再听到这些道理是不容易的!错失这个机会就办不到了,这个机会,说起来还是这位华侨帮大家的忙,他胡造谣言,才逼出来这一套。这几张表,大家得好好地保持著,预备著参考。

  

  

《世出世法 本立道生》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正是用功时节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