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经故事选集——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下册▪P4

  ..续本文上一页样残暴的行为震动了四方天上的天王,天王们严肃地聚在一起指责迦黎王,要求惩罚他。

  天王们说:「这个国王实在太残酷无情了,我们要灭了他的国家和族人,以惩罚他十恶不赦的罪行!」

  羼提和山忍住痛苦,冷静地说:「不能这么做!我会受到这样的对待,都是因为我前世不信奉佛法,杀害生灵,所以今生得到报应罢了。虽然国王凶狠地加害于我,但我仍会像母亲对儿子一样的怜悯他、原谅他。你们千万不要惩罚他!」

  天王们虽然很生气,但是了解这样的因缘后,也只好让羼提和山自己解决这件事。

  后来,羼提和山的弟弟来了,他也是一个修行得道的人。

  羼提和山的弟弟用神通力帮哥哥回复手足和耳鼻,气愤地说:

  「哥哥,你为什么不生气呢?像迦黎王这样的人,我们应该给他一点教训!」

  恢复本来样子的羼提和山对弟弟说:

  「好弟弟!谢谢你不远千里来这里救我,我经历这次劫难,对成佛的心志更加坚定了。报复、惩罚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有我成佛后才能度化众人。」

  这时,天上地下所有的神祇全被这样的话感动了,纷纷来到羼提和山面前向他致敬,于是羼提和山的善良行为和成佛的心愿便被众生传颂着,直到如今。

  

  12.千辛万苦求佛偈

  从前有一位修道人,名字叫做善信。他出生的时候世上已经没有佛法传布了,但他还是苦心寻求正道佛法,希望可以找到正确的解脱之道。

  有一天,空中忽然有股洪亮的声音对他说:

  「善信!你仔细听着,从这里往东方六十万里的地方,有个叫作善住的国王。佛陀曾在他的国家出世,佛教一度传遍各地。可惜佛陀涅槃后,佛法渐渐衰落,现在全国已经连一所佛寺都没有了。那里住着一个贫穷的女人,长得非常丑陋,可是她会说半句佛陀的偈语,现在她想传授给别人。你就去取那半句偈语吧!」

  说完,空中便寂然无声了。

  善信毫不迟疑的踏上前往东方的遥远路程。他日日夜夜赶路,走得腿都肿起来,脚也裂开,鞋子外都渗着血迹。

  有一天黄昏,忽然前方传来一阵凄惨的叫声,善信跑向前一看,马上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在他面前有一大块望不到边际的淤泥,范围不知有几万里。

  善信心想:「刚才的叫声凄惨无比,一定是什么人被吞没了!」想到这里便觉毛骨悚然,浑身发抖。

  这时候,从善信头顶上飞过一只乌鸦,停在淤泥上歇息,没想到一停落在上头便沉下去了,一下子就没了踪影。

  善信当场楞在那儿,内心沮丧极了。他想:「看样子我是过不去了。得不到佛的偈语,我怎么使佛法发扬光大呢?」

  善信低下头,看看自己破烂的衣服和脚上血肉模糊的伤口,一阵阵疼痛传遍全身,善信于是想着:「我今天就死在这里好了!佛陀啊!我为此而舍弃生命,死得其所。」想完就朝眼前的淤泥走去。

  当他一脚踏上淤泥的时候,奇迹发生了,脚下出现一条洁白笔直的平坦大道,大道直通东方,通到看不见的天边。

  善信心中很高兴,顿时忘掉他所受的烦恼痛苦,快速奔跑在洁白笔直的大道上,越走越兴奋,很快便到了善住王的国家,找到那个丑陋的女人。

  那位丑陋女子住在一间茅草屋里,一见善信就问:

  「远方而来的客人啊!你找我有什么事?」

  「我是专门来拜您为师的。」善信凝视着她,恭敬地跪在她面前,心里想着:「这女人长得这么丑却懂得偈语,真是奇怪!」

  那丑女问:「你要跟我学什么呢?」

  善信仍然恭敬地说:「弟子是来跟师父您学知识的。」

  「我没有什么好教你的,我只会半句偈语。」丑女回答。

  善信一听,高兴地说:「我从六十万里以外的地方来投师,一路上历经艰辛,就是为了向您学这半句偈语,以振兴佛教大法啊!」

  「那好吧!你坐下来慢慢听。」

  善信连忙坐好,专心等待女子说那句佛偈。

  女子念诵道:「一切恶事切莫为,半点善德皆奉行。」

  善信听完,一阵清凉欢喜的感觉遍布全身,心中自然贯通,而且铭刻于心中。

  女子问道:「记住了吗?」

  善信答道:「不但记住了,而且理解精通了。」

  「很好,你已经得到神通力了,回去吧!」

  女子说完,便不再出声,于是善信向老师告辞,回到自己的国家。

  善信因为获得神通力,很快就回到自己的国家。他到处宣讲这句偈语,积了许多功德,并得到坚信不移的心志。

  从此,所有妖魔鬼怪都依着偈语的教义来接受教化,人民们又重新皈依佛法,国家得到神佛的保佑,于是风调雨顺,灾祸都被消除了。

  善信菩萨说:「我从前不知道这句偈语的时候,一直处在生死轮回的痛苦之中,现在求到了偈语,无论是为众人讲解佛经或是推行任何善事,都更加坚定我对佛法的信念。」

  善信菩萨的事迹从此被流传下来,他的功德也深深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13.一次施舍的福德

  在舍卫国里有个名叫拘留的老人,他非常富有,却一点也不开心,因为他一直没有孩子。他日夜虔诚地祈祷,希望能求到一个儿子,最后终于感动了天神。

  天神现身对拘留说:「拘留!过两天有个天王寿命会终止,他将降生到你家去,你就安心等着吧!」

  果然,拘留老人的妻子自从那一天起便怀孕了,后来生下一个儿子,拘留将他取名为须菩提。

  日子过得很快,不知不觉间,须菩提已经长大成人了,他不但相貌堂堂,而且头脑聪明、心地善良。他看到天下无数百姓都过着穷苦的日子,于是对自己家中过于富足的生活感到羞愧。

  须菩提心中便立下誓言要请佛陀指明众生解脱之道。于是,须菩提对父母说:

  「父亲、母亲,儿子在家多年,接受父母养育的恩典,永远都不敢忘记。但是我想帮助众生寻求解脱之道,希望你们允许我追随佛陀出家去。」

   拘留夫妇听了大受感动,虽然内心舍不得,但因为知道须菩刚是天王转世再来的,不是一般常人,所以也只好答应了。

  于是,须菩提出家做了沙门,跟着佛陀认真地修行,不久就证得初果,后来又在佛陀的弟子中首先修成阿罗汉。

  佛陀的弟子阿难,对须菩提得道快速惊讶不已,恭敬地问佛陀:

  「世尊,请问须菩提前世有什么功德呢?今生可以如此快速成就阿罗汉道?」

  佛陀说:「阿难!你问得好!须菩提他之所以得道很快,是因为他前世的因缘。

  他曾经是个穷人家的小孩。那时,有个比丘到城里化缘,好几天都没有化到东西,走遍城里都没有人肯施舍。正好比丘遇到须菩提的前身,他人虽小,家里又穷,却有怜悯之心,便领着比丘回到家里,将自己的一份饭食施与他,自己却饿着肚子。比丘吃完便借着神通力飞升离去,小孩看了心中欢喜无比。

  后来小孩转世到天上界做天王,经过九十一劫后,他寿终降世在现在的拘留家里,不喜欢财富只喜欢佛法,所以出家便迅速得道。这是须菩提累世的因缘所致。」

  这时,阿难叹口气说:「一次施舍的施舍就能有如此的福德,更何况多次施舍呢!」

  14.四婆罗门得道

  很久以前,有四个婆罗门教士因为专心修道,所以得到一些神通力,能在天空自由飞行。他们四个人常常在一起讨论神通的妙处,一说起这个话题,每个人都很开心。

   有一天,这四个婆罗门又聚在一起,他们一边在空中飞行,一边交谈着,其中一个人说:

  「如果有谁听过佛法,就可以进入解脱的法门了。」

  另一个婆罗门听了这话,连忙问:「像我们这样的人如果听到佛法,会怎么样呢?」

  又一个婆罗门回答说:「我们听到佛法,当然也会进入解脱之门。」

  「解脱世间的痛苦还可以,如果连欢乐也解脱了,那还有什么意思?」

  「就是呀!只是求道,却得不到快乐,一点意义也没有。」

  「我看,我们就不要去听佛法了。」

  「说得也是,我非常同意。」

  「像这样飞来飞去不是很惬意吗?但愿永远如此,也就别无所求了。」

  于是,这四个婆罗门教士便一起约定不听闻佛法。虽然他们不愿听闻佛法,但是心中对佛陀还是很尊敬的。

  有一次,他们每人拿着一瓶甜美的石蜜,准备供养佛陀。

  当他们来到佛陀的精舍外面,却又害怕万一四人一同进去,佛陀一定会为他们说法。

  于是,他们商量好,每人轮流进去,供养完毕就立刻出来,这样便可避开佛陀的开示。

  当第一个婆罗门教士举着石蜜献到佛陀面前时,佛陀对他说:

  「所行非常……」

  他一听到佛陀说法,急忙用手掩住双耳。这时,第二个婆罗门教士进来献石蜜,听到佛说:

  「……谓法兴衰……」

  他一听就知道佛陀在说法,也急忙掩住双耳不听。随后,第三个婆罗门教士进来献石蜜,听到佛说:

  「……夫生辄死……」

  他也知道是佛陀在说法,便学前面两个人捂住自己的耳朵。

  最后一个婆罗门教士缓缓献上石蜜,只听到佛说:

  「……此灭为乐。」

  他马上想到这是佛陀在说法,便立即掩住耳朵。

  四个人都捂住耳朵跑了出来,互相问别人听到什么。结果四个人把自己听到的说出来,刚好凑成一句佛偈:

  「所行非常,谓法兴衰;

   失生辄死,此灭为乐。」

  这四个婆罗门教士一听就了解这句偈语的意义,当下心开意解,了解了佛陀的意思,因此都证得初果。

  这四位证得初果的婆罗门,无不为他们以前的想法感到忏悔。他们立即转身回到佛陀的精舍,来到佛陀面前顶礼忏悔,并且说道:

  「我们已经发愿要追求佛道,所以又前来听佛陀说法,希望可以剃度出家,跟随着您修行。」

  佛陀回答说:「善哉!比丘,你们就开始修行解脱道吧!」

  仰仗佛陀的威德力,这四个婆罗门听到佛陀的话时,当下头发纷纷掉落,身上的衣服也在一瞬间变成袈裟。

  此时,他们彻底舍弃了尘缘俗念,在佛陀面前即刻变成四个阿罗汉圣者了。

  15.五百菩萨的大愿

  过去旷野菩萨化身为鬼,散脂菩萨化身为鹿,慧炬菩萨化身为猕猴,离爱菩萨化身为羚羊,尽漏菩萨化身为鹅王,一共有五百名菩萨都各自化身为种种飞禽走兽的模样,而且他们的身体都发出智能的光彩。每一菩萨都举起一盏明灯,让灯光高高照着,照亮整个天地,因为五百菩萨都要去供养各地的佛…

《佛经故事选集——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下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