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能善巧,得到彼岸!”得到最高的水平。
一般来讲,我们给佛经作注解实际上是很难的。过去西藏在这方面是非常严格的,一部注解如果没有通过很多贤者的认真观察,是不能够随便出版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具备讲辩著的功德。怎样才能得到这样的功德呢?就是要靠前面所讲的闻思修。而闻思修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多闻佛法、多学佛法、多依止善知识。具足了这七种条件以后,怎样弘扬佛法?怎样做利益他人的事业?这些就都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了。
“又一切生,愿能破除一切专执自利作意” ,要破除我执,主要是自私自利的心态,对于一切只利益自己一个人的行为,必须要破除!“及於广大菩萨之行,有其退屈怯弱意乐。”前面我们也讲过,我们要修菩萨行,就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心态。不能说我不行——这就是怯弱意乐,懈怠的行为。认为我怎么行呢?我这么笨,我太笨了,我修不了,我修什么都修不成啊……实际上是我们能不能坚持和下工夫的问题。只要我们肯下工夫的话,那我们多多少少都会获得一些功德的。
“有如至尊观自在,” 像观自在那样广行利他的事业,要生起强有力的心态。“依於善巧方便利他为胜,最胜心力到达彼岸,菩提心门,一切菩萨之行,至於究竟!” 要究竟这样的菩萨行,像观世音菩萨那样,以圆满的菩提心来做利他的事业。那我们就要下工夫,不能有怯弱的意乐。前面讲的是弘扬佛法的智慧能力,这里讲的是直接来利益他人的菩萨行为,就是(学习)观世音菩萨。
“又一切生,愿於现行自他利中,有如至尊秘密主,依於善巧方便摧伏一切魔怨、异道、他论,大气力门,一切菩萨之行,至於究竟! ”我们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这是难以避免的。无论是外在的魔怨也好,异道对你的攻击也好,以及他论——就是他说(与佛法相违的说法),我们用什么样的力量把它们降伏呢?就是要像具有大力量的秘密主——也就是金刚手菩萨——那样,把它们降伏住。就是说,我们在行菩萨道时所遇到的一切障碍,都要去降伏。那么降伏的办法是什么呢?实际上主要就是要修秘密主——金刚手菩萨。
那么以上讲的三尊菩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成佛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具足三种条件:第一个就是要智慧圆满——前面讲的四种智慧,智慧圆满的代表就是文殊菩萨;第二个是要有利益他人的圆满的慈悲心,其代表就是观自在菩萨;第三个就是要具有降伏一切魔军和外道的力量,圆满具足这种力量的代表就是金刚手菩萨。这就是我们修行成佛的过程中,所必须要具足的三种能力——智慧、菩提心和降魔的力量。实际上我们修上师法的意义也在这里,我们修“缘悲赞”的时候,第一句就是观世音菩萨,第二句就是文殊菩萨,第三句就是秘密主菩萨。这三尊菩萨意味着:我们要成佛,就必须要具足圆满的菩提心和究竟圆满的见解——就是空性的道理。要通达空性的道理,必须要有圆满的智慧。方便和智慧到一定时候呢,就合为一体了,这就是双运——方便、智慧的双运。这两种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究竟的菩提——佛的果位。那么我们在修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魔障,当出现这些魔障时,怎样来降伏呢?就是要修秘密主。这三尊菩萨代表一切佛菩萨的智慧、慈悲心和力量。那么我们在修宗喀巴大师上师法的时候,三尊的力量都聚合在上师身中,在修的时候,要认真祈祷——让我尽快生起菩提心和圆满地通达空性的道理,所以我要修这个上师法。修上师法的主要的意义就在这里。就是要尽快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尽快生起断除一切烦恼根源的最强大的能力——空性的智慧。
前面每一条愿文都是非常重要的。什么叫愿文呢?就是要让我的相续当中生起这样的功德,我才修这个法。如果说菩萨的行为和我没有什么关系的,那就没有用了。在我们自己的相续中,为了生起这样圆满的菩提心、圆满的功德,我们才要修这个极乐愿。要完全修成这样的功德,还需要下面的愿文,就是要有精进的心,像佛陀那样。
“又一切生,愿离懈怠……” 要远离懈怠,不要一到修法的时候就推托:今天修不成了,今天身体不舒服,今天就算了……或者太晚了,明天再看吧……到了明天,又不行了,还有这个事、那个事,后天吧……后天又不行了,下个月,下个月又不行,今年算啦,等明年再说……就这样推推推,推到临终,临终的时候那就空着手啦,什么都没有啦,那就只有怀着无比后悔遗憾的心情了……所以我们不能有懈怠心。“愿离懈怠而勤精进,毕竟圆满菩提之行,有如无等释迦王佛”, 像佛陀那样,用无数劫来修这个菩提心,“从初发心,依於刹那亦不慢缓、大精进门,得大菩提!” 你看,佛陀从开始发心一直到圆满成佛,刹那之间也没有生起过懈怠的心。前面已经讲过了,要得到佛境界的一切功德,那么这个法怎么修呢?就是要下工夫,要坚持,像佛陀那样,坚持到底!
那么修行的过程当中也不能有障碍,一方面不能有寿命的障碍,我们的寿命如果很短,活十几年、二十几年就走了,那就很难修出什么来。有些呢寿命比较长,但是有各种各样的病,身体不佳对修行有很大的影响……那么就需要发下面的愿:
“又一切生,愿於摧灭修行菩提能作障碍,诸身心病”, 给修行菩提带来障碍的一些身心的病苦,“有如善逝药王,”就是像药师佛那样,“暂称其名,便能息灭身语意中一切痛苦!”哪怕只念一遍佛号,就能消除一切病苦。这就是发愿要一生中都能具有健康长寿——这也是保证我们修行的很根本的一个条件。
那在寿命当中如果出现了障碍该怎么办呢?那就要修长寿佛(无量寿佛)。这里每一个修行的法门,都结合的一尊佛菩萨。现在大家知道了吧,修智慧就要依靠文殊菩萨,修慈悲心就要依靠观世音菩萨,修降魔法就是要依靠大势至菩萨,对治懈怠就要修释迦佛,对治身心中的一切病苦,就是要修药师佛。那么我们寿命当中有了障碍怎么办呢?在这里:
“又一切生,愿於如其所求寿算,令得圆满,”这是要得到圆满的寿命。我们的寿命与过去积累的福报有关。当然,人总是要死的,不死是不可能的。那你的寿命怎样圆满呢?很多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非时死,本应享有的寿命不到该尽的时候就提前死了。我们要对治的是这个,消除了非时死,就称作寿命圆满。并不是说修了这个法就永远不会死,不是这样的。该你死的时候,就不得不死。但是你提前遇到的一些非时死的障碍呢,通过修法能消除掉。“有如无量寿佛,暂称其名,”哪怕只念一句名号,“能灭一切非时之死!”所以我们寿命当中的一切障碍,通过修长寿佛是能消除的。“愿寿障碍将出生时,即便睹见大济拔者无量寿佛”,当遇到寿命的一些障碍时——有人和非人带来的障碍,还有很多无情界带来的魔障,比如失火啊,以及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当这些寿命的障碍出现时,能消除的,就是要靠无量寿佛的事业的力量,“以四事业,示现随顺调伏身相。见已无间,息灭无余,寿命障碍!”用四种事业(息、增、怀、诛)的力量,把寿命当中的一切障碍全部消除。“愿於诸所示现相应调伏身相,便能识别,”在寿命当中我们所遇到的障碍被降伏以后,我们应该认识到——“彼即怙主无量寿佛。”就是无量寿佛的力量,才把它降伏。“生无假伪坚牢信心。”所以我们要对无量寿佛生起正信,“依此力故,”依靠这样的信心的力量“一切生中,永不离失无量寿为正善知识!”我们要依靠像无量寿佛那样的善知识。
总之,我们的寿命所遇到的一切障碍都要降伏,而降伏的力量来自于无量寿佛。我们要认识清楚,然后生起坚固的信心,生生世世不离开这样的善知识。
前面是具足很多菩萨的修行条件,已经基本上全了,下面的愿文涉及我们一生当中修行的次第。
“又一切生,愿为世出世间一切德本,具足诸相大乘善知识、亲爱随持!”这就是依止善知识。那么这个善知识呢,这里讲的就是要具足诸相的大乘善知识,不是一般的善知识。我们必须要亲近大乘善知识。小乘的善知识是以自利为主,而大乘的善知识是以利他为主。这样的大乘善知识,要具足很多的条件……我们不要盲目地依止善知识,必须要互相观察好。只有在你的心间对善知识生起一定的信任心,才可以去求法。求法之后,不能再有丝毫的分别(观过)心。这样亲近善知识是很重要的。 “亲爱随持”,随持就是伺候好,亲近的意思,(藏文原义似为“欢喜摄受”。)
“愿随持时,於善知识获得不坏坚牢信心,”我们对阿弥陀佛也好,对自己的善知识也好,都要有这样的信心,这是很重要的。“依一切门专令欢悦!”必须要做好让善知识欢喜的事情,不能违背善知识的教法。“其所不悦,虽一刹那,亦不复行!”一刹那间也不做善知识不喜欢的事情。这在我们皈依的时候就讲得很清楚。我们最初皈依三宝时,就已经在佛的面前发誓,要守持好皈依的戒律(学处),那么皈依后总体的戒律(学处)是什么呢?就是要依止善知识,听从佛的教诲。这是我们已经宣誓过的。那佛菩萨的欢喜心是怎样发出来的呢?就是看我们能不能听…
《《极乐愿》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