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阴的诀窍(堪布慈诚罗珠仁波切)▪P2

  ..续本文上一页必须是上等根基的人,因为只有在生前将大圆满修得很好,才有这种可能,所以这种人不多。至于其他人,就要看能否在后面的两个中阴获得解脱。临终中阴过后,就是法性中阴。何谓法性中阴呢?

  前面提到,在临终中阴的光明中,又有意识或念头出现,开始时还没有察觉到自己已经死亡,后来因为发现天空中没有太阳和月亮,脚踩在泥地上不见脚印,照镜时不见身影,才晓得自己已经去世。

  中阴时的天空,是像秋天凌晨的天空,只微微地透出一点光,中阴身的世界就是这样。为什么天上没有日月呢?因为,人在脱离肉体以后,就离开了气脉明点,所以也脱离了中脉。中脉的上下两端有红白明点,而日月正是红白菩提(明点)的显现。人活着时能见到日月,就是因为有红白明点;而死后却不再有红白明点,所以就见不到日月。

  因为此时能看到自己的尸体,看到亲友在哭泣,并看到自己生前住过的房间等等,所以才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已经死了。但有些人仍然会跑到亲友前高喊:“你们不要哭啊!我在这儿!”可是,因为亲友们都听不见,所以也不加理会,死者便会因此而生起嗔恨心。此时,法性中阴的景象就开始显现。

  在法性中阴时,会出现地水火风四种恐怖的声音。水声像汹涌的海涛声,地声是如同整座山崩塌下来的巨大恐怖声,火声像大森林在燃烧的声音,风声是犹如一连串的巨雷声。然后出现红、黑、白三种悬崖,虽然这三种悬崖实际上是贪嗔痴的现象,但因为不能了知,所以会生起极大的畏惧。继而,又会出现寂静金刚、五方佛,最后是忿怒本尊。

  如果不是学密的人,此时会极端害怕。就算是将五部大论学得再透彻,戒律再清净,平时闻思再精进,如果只学过显宗经典,而没有学过密宗的临终诀窍,此时仍然会非常惧怕。由于惊恐万分,就四处寻找依处,但始终找不到。法性中阴的过程就会在这样的惊慌中度过,而根本无法在其间掌握任何有用的时机。如果是学密的人,哪怕是最下等的根基,此时至少能认出这些都是常见的本尊,就不会太惊吓,也才有机会修习中阴法。因此,相对来说,修习密宗的人更容易把握在这个阶段获得解脱的机会。

  法性中阴的诀窍,是当四个恐怖的声音、三种悬崖、四十二尊寂静本尊、五十八尊忿怒本尊出现时,首先绝不能惧怕,继而要了知这些都是心的现象,并且要知道这些声音和悬崖对自己不会有任何伤害,因为自己已经脱离了肉体,虽说有一个梦幻般的身体,但这个身体不会受到外在的影响,所以无需害怕。就是要这样安慰自己,从而断除恐惧。

  当本尊出现时,要认清他们只是本尊而已,没什么好怕的,这点极为重要。然而,生前没有见过本尊的人,此时要不怕也很难,因为忿怒本尊的相貌确实是很可怕。经书中讲的诀窍,就是生前要多看这些忿怒本尊的像,要认得这些忿怒本尊。譬如忿怒本尊中也有忿怒的五方佛,大幻化网则有一百尊本尊,这些都有唐卡可以请,对每一个忿怒本尊手中的法器、面相、身形都要熟悉。在中阴时,这些本尊一定会出现,因为他们都是自己内心的现象。

  为什么这些内心的现象现在没有出现呢?因为,在活着时,呼吸的气不是在中脉,而是在左右二脉;在死亡以后,气就会自然回到中脉。纵使现代医学无法证明这一点,但往昔的高僧大德都亲身经历过,我们每个人也无可避免地会有同样经历。当气回归到中脉以后,就会现前心的本性。心的本性有显空两方面,空的部分在生死之时都没有什么差别可言,但在显现上,死后就会有这些本尊的出现。这些内容不仅现在的医学、科学无法解释,就是显宗的经典,对此也没有提及。

  藏传佛教有前译与后译之分,前译是当佛教在印度还未遭到破坏时传进来的,所以相当完整。除了前译宁玛巴一些非常殊胜的续部讲到过这些细节以外,在后译的经典中只提到有各种光及声音的出现,而前译不仅讲到光及声音,更对本尊的出现有巨细靡遗的描述。

  中阴时本尊的出现是必然的,而我们当前能做的,就是去认识他们,只有这样,在中阴见到本尊时,才不仅能认出,并且可以知道他们都是自己心的本性,然后祈祷本尊加持自己在中阴时能得到解脱,这是较低层次的诀窍;而高层次的诀窍,是了知本尊是自己心的本性,之后就安住在大圆满的境界中。外在本尊的现象此时会逐渐消失而融入心的本性之中,如同修金刚萨埵时,最后要化光融入空性一样,中阴时也会有这样的次第。以上是法性中阴的诀窍。

  不论是临终中阴或法性中阴的诀窍,之前都必须要有所准备。当确知自己将死时,如果只靠自身的能力去做这些观想,会相当困难。这时,如果能有曾经为自己传讲过闻解脱或大幻化网等续部的上师在场,就最好不过;假使没有的话,找一位密宗戒律清净的金刚道友也可以;再不然,就找一位戒律比较清净的学密者;实在都找不到的话,就只好请一位口齿清晰的人,将《闻解脱》的内容按照七七四十九天的划分方式,在四十九天中,每天将当天的内容清楚地念出来。

  在念诵之前,念诵的人要告诉临终者:“某某,你将要死了,我现在要给你念诵《闻解脱》,你一定要记住我所念诵的内容。”并要讲明中阴时会经历怎样的状况,到时该如何面对、观想、认识等等。

  一个将死之人能记住这些吗?一定能。因为,人在生死关头要过的关是最难的,为了面对这样的难关,所以听者一定会听得非常仔细。再说,人在中阴身时,会比生前聪明九倍,因此一定能记得清楚。

  死后的诀窍,就是要在亡者的耳边,按照《闻解脱》中每天的内容,来念诵介绍中阴的词句。如果有尸体,就在尸体的耳边念;如果没有尸体,则可以通过密宗的方法将灵魂召回来。例如,在亡者生前住过的地方,或平时睡的床旁念经都是有用的,当然最好能在尸体边念。在念诵之前,先要呼唤三遍亡者的名字。有些人在中阴阶段的时间不到四十九天,这是比较特殊的情况,通常替人超度是要念诵四十九天《闻解脱》。

  到了法性中阴时,不论是五方佛或是忿怒金刚的现前,都有一定的顺序。因此,书中都已根据这些顺序安排好每天要念什么。中阴阶段的所有现象,在《闻解脱》这本书中都讲得非常清晰,包括一百位本尊出现的先后顺序,以及每位本尊的面貌、饰物、法器等等细节。

  虽然书中的内容很多,但在描述每位本尊现前时,最关键、最有用的词句是:这是你心的本性现前,不是魔,所以你要放下所有的恐惧。不仅无所畏惧,还要知道这是心的本性,并安住在本性当中。当然,如果已经证悟大圆满,需要安住时自然就会安住;如果没有证悟的话,要安住也不是那么容易。但学过密法的人至少不会惧怕,并且也会知道这些都是本尊。在了知这两点的基础上祈祷本尊,则中阴时就可获得解脱。

  3、有中阴 (轮回中阴)的诀窍

  虽然很多人都能在法性中阴时得到解脱,但业障深重的人在这个阶段还是不能解脱,在五方佛及忿怒金刚等等都过去之后,就要开始投生,这就是有中阴或轮回中阴的开始。

  中阴身是有神通的,如果超度的人不用心,或是密乘戒不清净,具有他心通的中阴身立刻会知道并产生邪见,从而堕入地狱。书中也讲到,中阴身时稍微有一点烦恼,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此时特别要防止所有烦恼的产生;同样,如果能有一点出离心或菩提心的话,其正面影响也是可观的。

  在有中阴的阶段,最关键的诀窍是持清净观。所谓的清净观,就是在看到他人的不足或短处时,心中不起邪见。譬如,在脸上有污垢时去照镜子,镜中就会显出污垢,但这些污垢不是镜子里有的,而是脸上的。因此,在看到他人有所不足时,也要思维是自心不清净,而不是他人有过失,并将这些人都观想为本尊、上师及大悲观世音菩萨,继而将他们观想在头顶并猛厉祈祷。

  在有中阴时,会出现很多投生的前兆:四周像是在刮风下雨,又感到寒冷,并急于找一个可避雨的地方,这就是快要投生的征兆,而且是要投生到恶趣;或是看到楼阁亭台花园等,并想要进入,这就是投生到善趣的征兆。将要投生时,就会看到父母交配,如果要投生为男人,就会对母亲生贪心;如果要投生为女人,则会对父亲生贪心。在看到这些前兆时,就要持清净观,并利用诀窍来防止投生轮回:

  1、要将父母观想为上师佛父佛母,并向他们祈祷、顶礼、做意幻供养、求法。虽然这时已是中阴的后期,马上就要投生,但还是有可能防止投生而获得解脱;

  2、如果还未能防止投生,就把上师佛父佛母观想为任何本尊佛父佛母或大悲观世音菩萨,做意幻供养,并猛厉祈求以获得加持和成就;

  3、如果还未能防止投生,就要坚决断除对父母的上述贪心;

  4、如果还未能防止投生,就要了知所有中阴现象都是自己内心的幻觉,都是如梦的假象,所以不能执著;

  5、如果还未能防止投生,就要了知一切现象都是心的显现,心的本性本来清净光明,然后专注于光明的境界之中。依靠这五种诀窍,就一定能防止投生而获得解脱。

  以上是密宗所讲的中阴诀窍。

  修生起次第的人,如果能在平时经常观想金刚萨埵等本尊,在中阴时,则将见到的所有景象,包括山河大地,乃至临终中阴时的四种可怕声音和三种悬崖,都观想为佛的坛城,就可获得解脱;修圆满次第的人,则始终都要强调心的本性,要知道一切都是心的本性,然后安住在本性的光明中,则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如果在这些过程中,都没有得到解脱的机会,就要预备投生了。

  这次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三种中阴,各个中阴阶段的具体诀窍以及临终前的准备步骤。作为个人的中阴诀窍,这些应该是足够了,但如果是替人超度,则需要更广的诀窍。

  以上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了宁玛巴的临终修法。

  三、修持菩提心的临终诀窍

  有些人在一生当中都只强调修菩提心,他们在临终时的诀窍又是什么呢?就是要依靠五种力量往生:

  1、善种力,就是要在死前播下善的种子。具体做法是,首先要断除对自己所有财产的留恋,然后供养给三宝。而对自己认为最有功德的善行,则可以特别强调。譬如,如果认为放生最有功德,就可以将财产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用来供养三宝,其余的都拿去放生;如果认为供养僧众最有功德,也可以同样地将少部分的财产作其他用途,多数拿去供养僧众。这只是比喻而已,经书中并没有提到确切的比例;

  2、愿力,就是要发愿。如果当时有能力的话,就应该作七支供,包括观想和念诵七支供的颂词。如果没有能力,就应当思维:但愿依靠自己三世所积累的所有善根,可以令自己生生世世不忘菩提心,并且能生生世世修持菩提心;再进一步发愿,但愿生生世世都能遇到讲经说法的大乘善知识。然后祈祷上师三宝加持自己能实现这些愿望。这种一心一意的发愿,就是愿力;

  3、破斥力,就是要破斥我执。此处主要不是指人我、法我,而是在人我、法我基础上所生起的自私心,这才是最关键的破斥对象。

  破斥的方法,就是要认清自己多世以来受苦的缘由就是自私心。包括这一世遭受的死亡痛苦,以及过去世曾受过的无数次死亡痛苦等等,都是因为自私心。自私心在世俗谛中是一种错误的念头,在胜义谛中则既无我,也无生死的存在。因此,我们一定要下定决心,坚决断除世俗谛中出于自私心而常有的我要、我恨、我喜欢、我……等等念头,这就是破斥力;

  4、引发力,这既可以说是一种动机,也可以说是一种发心。譬如,如果准备明天早上五点起床,则在今天晚上睡觉时,就下定决心到时一定要起来。一旦有了这样的决心,则明天早上就算没有闹钟,也会自动醒来。阿罗汉要入灭定时,同样需要引发力,譬如,如果要入五天的灭定,而要在第六天出定,则在入座前就要预先发心,不然的话,在入了灭定之后,就不会生起任何念头,如果没有引发力在先,又怎么能在第六天出定呢?所以,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临终时,引发力的作用就是决定从临终、中阴、直到往后的生生世世,都不离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一定要不忘记修此愿、行菩提心。如此强烈的决心,就是引发力;

  5、串习力。如果生前修过愿、行菩提心,临终时也照样修此二菩提心的话,其修法的能力会因而增强,到临终时就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此时的行为也很重要,如果能坐起来,就以毗卢七法而坐;如果做不到,就右侧而卧,右手托腮,并以右手小拇指压住右边鼻孔,然后从左鼻孔出气,并修持慈心与悲心,及以呼吸法来修自他相换等等。继而要知道所有内在、外在的现象,不论轮回或涅槃,都是心的显现,而心的本性从无始以来就是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了知后,心就安住在空性中,然后在这个境界中等待呼吸停止。如果呼吸仍然没有停止的话,就要反复地修,直到呼吸停止为止。这就是修菩提心的临终诀窍。

  《闻解脱》中也提到:虽然临终的诀窍有很多,但最好的就是修菩提心的临终诀窍。由于我们现在已经在修菩提心了,万一在来不及修生圆次第之前就要死亡的话,能以修菩提心的临终诀窍而死也是很好的。这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修持菩提心的临终诀窍。

  因为法王如意宝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所以我们当然也要选择往生极乐世界。如果平时修过往生极乐世界的法,临终时就会有一个稳定的方向;如果生前没有任何准备,死时就会手忙脚乱,从而不知何去何从。所以,我们绝不可忽视修法与诀窍的重要性。

  

  

《中阴的诀窍(堪布慈诚罗珠仁波切)》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